在街上的人越聚越多,耀明就想到,可能要有點什麽事出現了。這一向以來,耀明也經曆了大大小小許多的事,腦子比穿越之前複雜了許多。果然,鬧轟轟的人群一靜,就見人群中站出來一個官樣打扮的人,操著一口南方話,在他身邊,有幾個衙役護衛著。雖然是從上往下俯視,隻能看見頭頂,耀明還是一眼就認出,這個人就是李書豪。


    李書豪來了,也就是說,翠英在望湖春的一通窮白話,居然驚動了保定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這事可不就鬧大了唄。就見李書豪上前,和翠英低聲對了幾句話,翠英有點慌亂,開始四下裏拿眼找人。耀明知道,這時,翠英才想起他來。耀明問英子,要不要去幫幫翠英,英子想也沒想就說,不幫她,我們要看她的好戲哩。耀明一想也行,起碼,耀明要看看李書豪如何處理這件事,就同意了英子的意見,不現身,讓事情自己去發展。


    翠英還在焦急地四下找人,李書豪卻不等了,他向圍觀的人們揮了揮手,說大夥都散了吧,沒什麽好看的。說罷就邁著官步子,徑自地走了。在他身後,幾個衙役簇擁或押解著翠英,一路直奔位於大旗杆的知府衙門去也。再看翠英是真的慌了,她不住地向衙役們解釋著,可那幾個衙役好象沒聽見一樣,手把著腰刀,一臉嚴肅,隻管大步向前走,並不理會這個方才還威風八麵的仙母娘娘。


    耀明看著翠英的狼狽相,心中也有一些不忍,這翠英雖說愛慕虛榮,也不至於被抓了見官,剛想出手解救,旁邊的英子早就看出了苗頭,一把抓住耀明的手:別動,咱們迴家吧。耀明想了想,覺得英子這話雖說直白些,也有點道理。翠英到了保定府,也不知深淺,到處顯擺,才招來官人,這種教訓應該讓她記取的,就像這位把她帶走的李書豪,不是也被鬱青弄到大牢裏,給了點教訓嘛。人就是要吃點苦頭的,不然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


    想至此,耀明就和英子從屋簷上下來,在街麵上閑逛了一會兒,也覺得沒什麽大意思。這英子雖說是頭一次進城,看什麽都新鮮,可是表姐被官人帶走了,畢竟也不是什麽小事,她也知道耀明能救出表姐來,卻又不想這麽快就放棄和耀明單獨相處的寶貴時光,這種種矛盾心理,也就把那一絲對城市的好奇,衝得淡如白開水了。但耀明還是強打精神,就像方才強打精神,在床第之上應付英子一樣,帶著她逛保定府,買了五彩的花布,又訂製了幾又鞋子,還吃了幾串冰糖葫蘆,幾套驢肉火燒,反正,把耀明知道的,有關保定府的特色玩藝兒嚐了個遍,這才帶著英子,飛迴了世外桃源。


    一迴家,英子立時就來了精神。如果說,在望湖春的屋簷上,目睹表姐並情敵翠英被人帶走時,英子心中充滿了愧疚,主要在譴責自己,那麽,現在,當她和心上人一起迴到這個熟悉的家,特別是意識到,這個家現在就歸自己單獨占有和享用,這個男人也歸自己單獨占有和享用,英子的心裏那種得意就遠遠大過的愧疚。人就是這樣,所以有句俗話說得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都是自私的,什麽時候都是把自己放在了首位,而且還特別會為這種私心辯解和開脫。


    現在的英子就在為自己辯解與開脫,她在心裏勸導通了自己,就拿了同樣的理由來勸導耀明。說表姐可能是被當官的請去當官了,她是仙母娘娘啊,當官的也不敢得罪她,說不好她現在已經坐上人家的首席了,正在吃大餐哩。


    耀明當然不肯聽她的鬼話,卻也未可知。耀明清楚,翠英離開了自己,就一事無成。她吹噓的那套神功神力,都是自己依據地心能源做出來的,如果這時李書豪讓她當眾表演一下,證明自己是仙母,那是非穿幫不可。想到李書豪,耀明就想,這李書豪也未必就如此簡單。李起碼應該知道大仙就是我李耀明,對仙母的傳說也應該是清楚的。僅從這一點,李書豪就不會對翠英有所不利,即便不是待為上賓,起碼也應該以禮相待吧。


    那麽,如何對待這個仙母娘娘,就是擺在新任知府麵前的一道考試題了。他能不能恰當地處理此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夠窺見,這個知府是不是具備應有的水準。而翠英能不能在沒有耀明幫助的情況下,單獨應對和處理包括見官在內的突發事件,也就決定著,在耀明真的穿越迴了未來世界之後,她能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應付生活中即將和可能出現的無盡的變數。想到此,耀明越發堅定了不予插手的念頭。就放開馬,讓他們跑一圈吧。


    這樣,耀明就和英子在這世外桃源裏,心安理得地過起小日子來。


    日子是自己的,身子也是自己的,連英子也懂得了這個淺顯的道理。每天裏,她不再那麽殺雞取卵地壓榨耀明的精力,轉而采取一種可持續戰略,量入為出,均衡使用資源,堅持綠色親熱,消彌不良損耗。她的這種體貼入微,使耀明迅速醫治好戰爭的創傷,恢複生產,壯大自身實力,調整產業結構,集中地把有限的精力,用到無限的為老婆效勞上,效果反而出奇地好。端的是琴瑟和諧,一唱一和,共同彈奏出一曲無比優美的生活樂章。


    地裏的莊稼也要打理。從長遠看,農民還是應該種地,這叫做務本。耀明也當了一迴農民,他挽起褲腿,打著赤腳,和英子一起下到田間,從事著人類最原始,最單調,最消耗體能的農業勞動。


    對於農業勞動,耀明並不陌生。他母親金鳳就是農民出身,耀明還在吃奶的時候,就被母親帶到了拖拉機上。彼時,金鳳正在塔克拉馬幹大沙漠上奮戰,為開辟多財農莊奮鬥著。雖說都是農業勞動,彼時卻早已是超級先進了。就拿金鳳開的那種以地熱為能源的拖拉機來說,拖掛的是寬達五十米的綜合田間處理器,不論是深翻改土,還是春種秋收,一車開過去,全部搞定。而此時的深翻土地,卻需要人力,一鎬一鎬地挖。


    到了田間,英子就到了屬於她施展的空間,特別是翻地,耀明幾乎就不能認同,這種強度的勞動,也是人類可以承受的。他每挖上十來鎬,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而英子則不然,半天的時間裏,她幾乎就沒有停下過,她的體力仿佛是用不完的,她哪來的那麽多的力氣啊。


    坐在地頭歇畔時,耀明無比佩服又大為不解地問英子。英子覺得他這個問題十分好笑:喲,你這叫說的什麽話,沒勁兒?你吃飯了嗎?


    得嘞,一句話道出真諦,想吃飯就必須有這麽大的力氣,沒這點力氣就要挨餓。多麽簡單的道理,又是多麽殘酷的現實啊。耀明當過春風的技術部長,在他的管轄範圍內,相當一部分是農業。為農業人工降雨,並且使用地心能源,完成全部的農業生產作業,是春風集團技術開發的首要任務。這一部分工作,在耀明接手春風技術部之前,就已經完成了。


    農業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在耀明很小的時候,媽媽金鳳就教育他,忘了什麽,也不能忘了農業。人不可一日無糧,這個道理不用講。在耀明成長的各個階段,金鳳都帶著他從事著不同的農業勞動。盡管這些勞動,更多地是坐在風吹不到雨打不著的恆溫房間裏,眼觀監視器,操縱一些按鈕。但畢竟也是農業勞動,性質沒有變,結果都一樣。


    晚清的農業勞動,則令耀明大跌眼鏡。人力,幾乎完全倚仗人力。人從地裏獲取了糧食,又把體力,精力以及大糞都迴饋給了土地。如此循環往複,沒有盡頭,這就是過去的農業和農民。


    在英子的教導和示範之下,耀明學會了用牲口耕地。人跟在牲口的屁股後麵,用手把握著由畜力牽引的農具,完成對土地的改良過程。大的力氣由牲口負擔了,人的作用就是保證農具能夠準確地在田地上耕作,勞動強度也相當可觀,而且需要高度的體力和技巧。如果不是穿越迴來,李耀明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糧食,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糧食,它的生產過程,竟然是如此如此的艱辛。


    耀明在田地裏的艱辛,經過十來天之後,就有所緩解了。這並不是說,勞動強度有所下降,而是耀明的身體比較地適應了這種強度。連耀明自己都感到驚奇,人類對於困難和艱苦,居然有如此強大的適應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世俊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桐林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桐林雨並收藏未世俊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