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明對鬱青說,我的錢確實不少,我走了之後,如果我們有了親戚關係,這些錢就歸你了。鬱青眨巴著一雙好看的眼睛,半信半疑。耀明知道,這位準大舅子是在朝他要長短哩,就一咬牙,打開掌心屏,從存貨裏拎出一麻袋來,轉瞬放到了鬱青麵前。當時就把個神童才子副部長看呆了。這叫真金白銀哪,天底下最實惠的東西,硬通貨,可以買下所有的東西和所有的人,可以讓母豬學會上樹,可以使動鬼推磨,可以讓說話就臉紅的妙齡少女,為你裸露出一切。
這點錢送給你,算是小弟的一點意思,當校長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其他的,就看你的嘍。耀明說完這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轉身離開,他不好過分地給鬱青壓擔子,這個可憐的書生,已經快暈過去了。
鬱青馬上啟程,他讓耀明把他扔到二舅家。此時,鬱一文和鬱鳳一行,還正在路上。
從老家蘇州出來之後,鬱鳳的心情並沒有如父母想像的那樣,就輕鬆起來。她是那麽地舍不得離開那個小院,那個有李大人在的小院子,對此刻的她是如此的親切起來。盡管,她曾經是那樣地煩它,恨不得長出翅膀,飛離這個禁錮她的活棺材。
一路向北,鬱鳳的心情也不由得有所好轉,特別是,越往北走,一個大仙的傳說,就越發地強烈和清晰起來。鬱鳳一聽之下,不覺得大有似曾相識之感,這個傳說中的大仙,怎麽就那麽像住在她家的李大人哩。對李耀明的認知,鬱鳳是刻錄在心裏的。首先是他的長相。那英俊的鼻子眼兒,那說話的風度,走路的飄逸,早已在鬱鳳心中成了偶像。
傳說中的大仙,沒有名字,人們沒有幾個真正認識李耀明的。李耀明隻在少數幾個場合中露過麵,即使是在萬眾參與的圍困八國聯軍時,也沒有幾個人能接近耀明,真正看清他的本來麵目。市麵上有關耀明或大仙的傳說,多出自那個北京的說書藝人之口。說書藝人的描述,又有著強烈的職業慣性,一套一套的,說人好看或說好人,有一套現成的詞,說壞人也有一套現成的。現在市麵上流行的,有關大仙的描述,多是這個版本。
這就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傳說這些的,多是些有表現欲望者,他們也完全是道聽途說,不負責任,說了,就是痛快嘴,也捎帶著獲得一點廉價的成就感。一路之上,隻要是閑下來,在客船上,在碼頭上,都有人說道大仙出世,打敗洋鬼子的故事。鬱一文老先生,本著讀書人的清高,對這些沒有根據的說詞,常常不帶耳朵聽。倒是鬱鳳,一聽之下,就在心裏對上了號兒,越聽越像是她心儀的那個英俊男子。
鬱鳳的情緒被一步步地調動起來。大仙的作為太帶勁了,簡直就是神仙喲。鬱鳳一邊聽,一邊把這個傳說中的大仙,與現實中的李大人對號入座,之前對李大人諸多的不理解,隨著這些講述逐漸清晰起來。看來這個李大人決不是一般人等,僅從他出手就把自家的老宅子買下來,如此有錢又如此年輕,就不像平常人,甚至說,不像正常人。
再有,就是李大人在蘇州地界上的所作所為,更是都帶了神氣。他一個平常人,就能把整個蘇州攪和得天翻地覆的,又是辦學校,又是請聖旨,方便得如同上炕下炕,見皇上也像串門一樣。這些,在蘇州也傳成神話了嘛。南北兩方向的傳說,說的都是一個人。
爹,您說,這個大仙,是不是和咱家住的李大人有點一樣啊?
鬱鳳終於忍不住,向父親提出這個疑問。鬱一文想了想:還真有點像啊,你不說,我還沒意識到哩。接著,父女倆就圍繞著哪一點相像,哪一點更像展開討論。這一討論,鬱鳳算是敞開了話匣子,多日以來積鬱胸中的,有關對李大人的單向思戀,借著這個機會,噴湧而出,一吐為快。常常是話題被鬱鳳占據了,鬱先生隻充當個聽眾角色,頂多,在話題轉折的時候,起一個承上啟下作用,大部分時間,他隻是在一旁聽鬱鳳在說,在滔滔不絕地說著李大人這,李大人那,李大人長,李大人短的,插不上話。
老爺子何等聰明,如是者三,就聽出了閨女的心聲。言為心聲嘛,閨女說到李大人就如此地來電,這分明就表明了一些什麽,一個當父親的,如果連這麽點敏感都沒有,那還叫個啥子父親喲。
一日,當鬱鳳又是一番風卷殘雲般的講述心中的李大人之後,老爺子眯著一又小眼睛,瞅著閨女道:丫頭,你是不是看上人家李大人了?鬱鳳假裝吃了一驚,臉立刻就紅透了,她低下頭,一言不發。
鬱鳳並不傻,也沒有完全變成花癡。她在父親麵前反複地提及李大人,目的就是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鬱鳳知道,此次北方之行,有一個鮮明的目標就是為她找夫婿。鬱鳳心裏雖是一千個不樂意,可是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她也沒有更多的辦法,但她要搶在事情既成之前,做一點什麽。這一路上關於大仙的傳說,正好給了她這個機會。
鬱一文歎了口氣:丫頭哇,你那點心思,在家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可以你想過沒有,咱們這小家小戶的,攀不上李大人這株大樹,人家是參天大樹,咱們是小家碧玉,不在一個層麵上哩。咱不說旁的,僅他見皇上這一項,在整個江蘇省,又有幾個可以做到,巡撫大人也未必可以。這人來頭太大了,大得令人不放心。他確實是個神仙,即便不是神仙,也是妖怪。反正不是一般的人。
鬱鳳不這麽看,她反駁爹爹道:我看他就是個一般的人,他也吃飯,也睡覺,怎麽就不是一般人了?說他是神仙,你們有誰見過神仙,神仙就是廟裏的泥胎,李大人可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哩。
這麽一說,鬱先生還真沒了詞兒。鬱先生也承認閨女說的有道理,但他不知道,鬱鳳眼中的李耀明,之所以是個有血有肉的活人,不在於他的吃飯睡覺,而在於鬱鳳對這位眾人眼中的神仙,有著獨特的近距離接觸。在鬱家隨園西北角的茅房裏,鬱鳳無比真實而強烈地體驗到了這位神仙的真實一麵,那股味道隻有人才弄得出來,還有那聲音,嘩啦啦地,不是人又是什麽?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欲,或者直接說,就有幹那個的要求。鬱鳳自信自己是美女,這不是盲目自信,是從多方麵的反應得出的。從小,鬱鳳就以相貌被人稱道,長大後,因了她的特殊怪癖,人們說她漂亮少了點,可還是經常說的,說這閨女要是也知書達理,該多麽好啊。言外之意,長的這麽漂亮,卻一身的怪毛病,可惜了的。
鬱鳳關於李大人是普通人的立論,與父親爭辯得不亦樂乎,最終不了了之。鬱鳳心有不甘,準備再次爭辯。正此時,卻見父親一臉土灰地迴來。此時,鬱家父女一行,已進入了直隸滄州地界,有關大仙的傳說愈發興旺起來。鬱先生也是為了學以致用,專程到一個說書攤上去聽書,增加一點大仙的素材,好與那個準花癡的閨女周旋。
這滄州古來就是武術興盛之地,民風彪悍,崇尚武力,對驅逐了八國聯軍的大英雄,更是無限崇拜。在街邊上,就隨意擺著說書攤,一個街頭藝人,撂個場子,呱呱地開講,旁邊圍一堆人聽。聽到好處,就隨手給幾個小錢兒。這本是北地的一景,就像蘇州茶館裏的評彈一般。
鬱先生挑了個人多的書攤,湊上去聽。那說書人口齒伶俐,貫口說得尤其好,排山倒海的氣勢,時不時就來一大串,很能吸引人。不多時,鬱先生就聽上了癮。也就是剛剛聽上癮,鬱先生就傻了眼,在說書人的口中,鬱先生第一次聽到了這個要命的詞匯:仙母。
是的,仙母。說書人講的是大仙和仙母在太和殿及禦膳房裏故事。這個段子裏,仙母是主角,她的美貌,她的落拓不羈,她光腳奔跑在各大殿和禦花園等等,被無數次傳說後,到了說書人嘴裏,就成了一段頗為新鮮新奇的經曆。街麵上沒有人真的到過皇宮大內,人們帶著三分新奇七分崇敬的心情,與這位幸運的仙母娘娘,共享著這人間難得一見的奇遇奇景。
可是,在鬱一文老先生,這簡直就是一記炸雷。哇,這個李大人是有家室的,他可是一直都和自己說,他沒有娶過親哩。怎麽這大人物也會說謊啊。帶著滿腹狐疑,鬱先生堅持到了散場。散場之後,鬱先生拉住了說書人,要他把有關仙母的事,講詳細些,他要額外多給銀兩。
:。:
這點錢送給你,算是小弟的一點意思,當校長的事,也包在我身上,其他的,就看你的嘍。耀明說完這意味深長的一句話,轉身離開,他不好過分地給鬱青壓擔子,這個可憐的書生,已經快暈過去了。
鬱青馬上啟程,他讓耀明把他扔到二舅家。此時,鬱一文和鬱鳳一行,還正在路上。
從老家蘇州出來之後,鬱鳳的心情並沒有如父母想像的那樣,就輕鬆起來。她是那麽地舍不得離開那個小院,那個有李大人在的小院子,對此刻的她是如此的親切起來。盡管,她曾經是那樣地煩它,恨不得長出翅膀,飛離這個禁錮她的活棺材。
一路向北,鬱鳳的心情也不由得有所好轉,特別是,越往北走,一個大仙的傳說,就越發地強烈和清晰起來。鬱鳳一聽之下,不覺得大有似曾相識之感,這個傳說中的大仙,怎麽就那麽像住在她家的李大人哩。對李耀明的認知,鬱鳳是刻錄在心裏的。首先是他的長相。那英俊的鼻子眼兒,那說話的風度,走路的飄逸,早已在鬱鳳心中成了偶像。
傳說中的大仙,沒有名字,人們沒有幾個真正認識李耀明的。李耀明隻在少數幾個場合中露過麵,即使是在萬眾參與的圍困八國聯軍時,也沒有幾個人能接近耀明,真正看清他的本來麵目。市麵上有關耀明或大仙的傳說,多出自那個北京的說書藝人之口。說書藝人的描述,又有著強烈的職業慣性,一套一套的,說人好看或說好人,有一套現成的詞,說壞人也有一套現成的。現在市麵上流行的,有關大仙的描述,多是這個版本。
這就叫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傳說這些的,多是些有表現欲望者,他們也完全是道聽途說,不負責任,說了,就是痛快嘴,也捎帶著獲得一點廉價的成就感。一路之上,隻要是閑下來,在客船上,在碼頭上,都有人說道大仙出世,打敗洋鬼子的故事。鬱一文老先生,本著讀書人的清高,對這些沒有根據的說詞,常常不帶耳朵聽。倒是鬱鳳,一聽之下,就在心裏對上了號兒,越聽越像是她心儀的那個英俊男子。
鬱鳳的情緒被一步步地調動起來。大仙的作為太帶勁了,簡直就是神仙喲。鬱鳳一邊聽,一邊把這個傳說中的大仙,與現實中的李大人對號入座,之前對李大人諸多的不理解,隨著這些講述逐漸清晰起來。看來這個李大人決不是一般人等,僅從他出手就把自家的老宅子買下來,如此有錢又如此年輕,就不像平常人,甚至說,不像正常人。
再有,就是李大人在蘇州地界上的所作所為,更是都帶了神氣。他一個平常人,就能把整個蘇州攪和得天翻地覆的,又是辦學校,又是請聖旨,方便得如同上炕下炕,見皇上也像串門一樣。這些,在蘇州也傳成神話了嘛。南北兩方向的傳說,說的都是一個人。
爹,您說,這個大仙,是不是和咱家住的李大人有點一樣啊?
鬱鳳終於忍不住,向父親提出這個疑問。鬱一文想了想:還真有點像啊,你不說,我還沒意識到哩。接著,父女倆就圍繞著哪一點相像,哪一點更像展開討論。這一討論,鬱鳳算是敞開了話匣子,多日以來積鬱胸中的,有關對李大人的單向思戀,借著這個機會,噴湧而出,一吐為快。常常是話題被鬱鳳占據了,鬱先生隻充當個聽眾角色,頂多,在話題轉折的時候,起一個承上啟下作用,大部分時間,他隻是在一旁聽鬱鳳在說,在滔滔不絕地說著李大人這,李大人那,李大人長,李大人短的,插不上話。
老爺子何等聰明,如是者三,就聽出了閨女的心聲。言為心聲嘛,閨女說到李大人就如此地來電,這分明就表明了一些什麽,一個當父親的,如果連這麽點敏感都沒有,那還叫個啥子父親喲。
一日,當鬱鳳又是一番風卷殘雲般的講述心中的李大人之後,老爺子眯著一又小眼睛,瞅著閨女道:丫頭,你是不是看上人家李大人了?鬱鳳假裝吃了一驚,臉立刻就紅透了,她低下頭,一言不發。
鬱鳳並不傻,也沒有完全變成花癡。她在父親麵前反複地提及李大人,目的就是要把這層窗戶紙捅破。鬱鳳知道,此次北方之行,有一個鮮明的目標就是為她找夫婿。鬱鳳心裏雖是一千個不樂意,可是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她也沒有更多的辦法,但她要搶在事情既成之前,做一點什麽。這一路上關於大仙的傳說,正好給了她這個機會。
鬱一文歎了口氣:丫頭哇,你那點心思,在家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可以你想過沒有,咱們這小家小戶的,攀不上李大人這株大樹,人家是參天大樹,咱們是小家碧玉,不在一個層麵上哩。咱不說旁的,僅他見皇上這一項,在整個江蘇省,又有幾個可以做到,巡撫大人也未必可以。這人來頭太大了,大得令人不放心。他確實是個神仙,即便不是神仙,也是妖怪。反正不是一般的人。
鬱鳳不這麽看,她反駁爹爹道:我看他就是個一般的人,他也吃飯,也睡覺,怎麽就不是一般人了?說他是神仙,你們有誰見過神仙,神仙就是廟裏的泥胎,李大人可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哩。
這麽一說,鬱先生還真沒了詞兒。鬱先生也承認閨女說的有道理,但他不知道,鬱鳳眼中的李耀明,之所以是個有血有肉的活人,不在於他的吃飯睡覺,而在於鬱鳳對這位眾人眼中的神仙,有著獨特的近距離接觸。在鬱家隨園西北角的茅房裏,鬱鳳無比真實而強烈地體驗到了這位神仙的真實一麵,那股味道隻有人才弄得出來,還有那聲音,嘩啦啦地,不是人又是什麽?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七情六欲,或者直接說,就有幹那個的要求。鬱鳳自信自己是美女,這不是盲目自信,是從多方麵的反應得出的。從小,鬱鳳就以相貌被人稱道,長大後,因了她的特殊怪癖,人們說她漂亮少了點,可還是經常說的,說這閨女要是也知書達理,該多麽好啊。言外之意,長的這麽漂亮,卻一身的怪毛病,可惜了的。
鬱鳳關於李大人是普通人的立論,與父親爭辯得不亦樂乎,最終不了了之。鬱鳳心有不甘,準備再次爭辯。正此時,卻見父親一臉土灰地迴來。此時,鬱家父女一行,已進入了直隸滄州地界,有關大仙的傳說愈發興旺起來。鬱先生也是為了學以致用,專程到一個說書攤上去聽書,增加一點大仙的素材,好與那個準花癡的閨女周旋。
這滄州古來就是武術興盛之地,民風彪悍,崇尚武力,對驅逐了八國聯軍的大英雄,更是無限崇拜。在街邊上,就隨意擺著說書攤,一個街頭藝人,撂個場子,呱呱地開講,旁邊圍一堆人聽。聽到好處,就隨手給幾個小錢兒。這本是北地的一景,就像蘇州茶館裏的評彈一般。
鬱先生挑了個人多的書攤,湊上去聽。那說書人口齒伶俐,貫口說得尤其好,排山倒海的氣勢,時不時就來一大串,很能吸引人。不多時,鬱先生就聽上了癮。也就是剛剛聽上癮,鬱先生就傻了眼,在說書人的口中,鬱先生第一次聽到了這個要命的詞匯:仙母。
是的,仙母。說書人講的是大仙和仙母在太和殿及禦膳房裏故事。這個段子裏,仙母是主角,她的美貌,她的落拓不羈,她光腳奔跑在各大殿和禦花園等等,被無數次傳說後,到了說書人嘴裏,就成了一段頗為新鮮新奇的經曆。街麵上沒有人真的到過皇宮大內,人們帶著三分新奇七分崇敬的心情,與這位幸運的仙母娘娘,共享著這人間難得一見的奇遇奇景。
可是,在鬱一文老先生,這簡直就是一記炸雷。哇,這個李大人是有家室的,他可是一直都和自己說,他沒有娶過親哩。怎麽這大人物也會說謊啊。帶著滿腹狐疑,鬱先生堅持到了散場。散場之後,鬱先生拉住了說書人,要他把有關仙母的事,講詳細些,他要額外多給銀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