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下蛆的比喻不太衛生,也不妨說,隻要有一點陽光和水分,潘小玉就能種上自己的莊稼,收獲自己的果實。在老伊娃痛打潘小玉之時,小伊娃是十分同情潘小玉的,作為下人的潘小玉,有什麽辦法,她除了自身帶的那麽一點可供支配的東西,一無所有。世上有多少人都在這種情態之下生活的啊。所以小伊娃一點都不恨潘小玉,即使是在潘小玉成為眾人唾罵的對象之時,小伊娃在心裏也沒有看不起她。小伊娃隻是在心裏祈禱,我千萬不要落到潘小玉這步田地呀,真到了那時,我也把持不住自己。


    所以,小伊娃就特別喜歡潘小玉,她最終當上了春風派駐小玉美食的代表,也與這種態度有直接關係。小伊娃是華連卡的貼身,就有機會接觸到李春,在長達兩年的侍候時間裏,小伊娃贏得了華連卡和李春的絕對信任。這主要是李耀平在小伊娃的看護下,茁壯成長。見到健壯的兒子的同時,李春也就見到了小伊娃。一個能把兒子養育到這麽好的人,不可能是壞人,一定是好人。


    小伊娃從李春對她的態度上,看出了門道,她不試圖去接近李春,因為那樣做就會站到華連卡的對立麵上,而且,雖說小伊娃比華連卡年輕十多歲,可是論相貌,談風韻,她比華連卡差著不止一個檔次。小伊娃的策略是,不與爭鋒,但要給予壓力。在華連卡麵前,小伊娃盡量展示對李春的好感,同時,李春對她的青睞也溢於言表,這就促使華連卡抓緊時間要把她從身邊支走,越遠越好,在愛情的萌芽尚未出土之際,就掐死你們的溫柔。


    後來的事實證明,小伊娃的這種算計是何等的精準得體。她準確地定位,有效地付出之後,就成了繼潘小玉之後的第二個大贏家。現在的小伊娃,腳踏春風集團和小玉美食兩隻大船,要水有水,要風得風。顯赫之至。


    在華連卡二次懷孕,並與金鳳的衝突頻頻發生之際,小伊娃決定出手了,她要做一件令世人刮目相看之事,並由此確立自己的不凡地位。


    送走了於則玉,小伊娃給老板潘小玉發過去一個報告,詳細匯報了這裏的進度。不多時,潘小玉迴複:好,我到。


    潘小玉來了。潘總要琮,事情就大了。在她本人來到之前,一共來了三撥人,第一撥是一百多人的警衛,把周邊方圓一百公裏的地麵都摸排了一遍,不允許有任何安全隱患。第二撥緊隨第二撥,是二十人的技術安排隊伍,也不知道潘總日常需要的是哪些技術,反正這些人一個個神頭鬼臉的,不與凡人說話,也不和任何人打招唿,手裏拿著一些叫不上名字來的儀器,滿世界嘀嘀嘀地叫喚。第三撥人到得比較晚,大約在前兩撥把他們應作的事都做完之後,這一撥人才姍姍來遲。這些人有五十多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人人都看得懂,他們帶來了一座別墅。他們這些人就是跟隨這座別墅來的,也可以說這些人是附屬在別墅上的服務人員。服務人員,也無非管點子喝喝拉撒。


    這三撥人匆匆忙忙地折騰了近一天,快到天黑的時候,一架大型空梭才到了,潘小玉腳步匆匆地從空梭上走下來。見了小伊娃,問了句:都弄好了?小伊娃迴答是的,跟老宅子一個樣。


    潘小玉登上一處剛剛堆積起來的假山,往四處望了望,指著新開挖的大坑說:水也不必太深,深了容易出危險,這個坑,總有五六米吧。小伊娃說是的,水太淺了,養不活大魚。潘小玉說:一個家裏的池塘,沒必要養大魚,有個水麵看著好看就行了,整天守著一大潭深水,瘮得慌。小伊娃說那好吧,我再迴填些土方。潘總又看了幾處,與金鳳閣的格局大體相同。就點了點頭。


    視察結束,潘小玉和小伊娃在她帶來的別墅裏喝了杯茶,就匆匆走了。來去匆匆,攏共不到一刻鍾。潘總飛走後,她的龐大隨從團隊也跟著撤離。三撥人馬是同時撤離的,撤離得相當利索,比來的時候麻利了許多。潘小玉不喜歡深的水。在荊楚的時候,楚西賢逼著她上床,她就曾跳過一次湖,幸好湖水不深,跳下去之後,僅僅是被爛泥吸住了腿,人一使勁就在水裏站了起來,上半身完全露在外邊。所以,潘小玉特別喜歡淺水,不喜歡深水。那一次,她在爛泥裏陷了足足一整天,後來,是幾個采藕的民工把她拉上了岸,才保住了一條命,如果是深水,就沒有今日風光無限的潘總了。


    潘總視察後,小伊娃就放手幹開了。在大的地形地貌整治過後,一下子就上了十萬勞工。到什麽年代,人類的體力勞動都是不可廢除的,也無可替代。這十萬勞工,做的都是精細的活計,他們的手裏幾乎沒有工具,說他們是勞工,還不如說他們是顧客。他們的任務就是入住,用人類的感覺,盡可能地挑剔出錯誤與不適應的感覺來。


    與十萬勞工同步,則玉燒製的房子們也從天上比肩接踵地飛過來。每一所房子落地,都有一大群勞工進去試住,他們的任務就是在裏麵吃喝拉撒,並且挑毛病。整個工地上,人來人往,繁忙異常。好在,這些人也都是業內人士,不光會挑毛病,也能把挑出來的毛病們弄好。


    潘總視察的時候,特別提到過大食堂,這裏的大食堂一定要比金鳳閣的好,反正不能是原來的那個樣子。那個大食堂,潘總一直呆了三年,除了頂班上崗賣飯票,還要伺候著韋子,隨叫隨到,像一架供人消費的機器。潘總肯定忘不了那段屈辱的日子。所以,小伊娃就特意叫人設計了新型的大食堂。


    卡卡之家的大食堂,比金鳳閣裏的大一倍,吃飯的地方,就是要痛快些,不僅占地麵積大,建築麵積大,分門別類,說法也多,大約世上有幾種菜係,大食堂就能分出幾個門類來,多到數不過來。小伊娃設計這些,充分考慮到潘總的食品本行,她想,這個大食堂搞得好,就成了又一家頂級的餐廳,也不排除對外營業。也成了又一條生財之道。


    就這麽緊鑼密鼓地折騰了兩個多月,新建的莊園,卡卡之家,就正式落成了。直到此時,小伊娃才正式通知了華連卡。華連卡聽說之後,嚇了一大跳。天哪,這是要和金鳳叫板呢。在金鳳閣裏謹小慎微了十幾年的華連卡,深知此舉的份量,這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就會挑起一場糾紛來。


    你先去看看,不高興我們就不公開了。


    小伊娃這樣勸華連卡。華連卡想了想也對,就隨同小伊娃一起來到卡卡之家。到了莊園外邊的停機坪,也就剛剛從空梭上走下來,華連卡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特別是牌樓上的卡卡之家四個大字,更是字字入心,把她的擔憂不安浮躁瞬間熨燙平整,剩下的隻有舒服了。


    在這一刻,華連卡明白自己一直以來,為什麽總是脾氣古怪,情緒波動了。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卻寄居在金鳳閣裏。是的,就叫寄居。一個有男人有孩子的女人,卻住在別人的產業裏,不叫寄居叫什麽?寄居,是一種從動物那裏移植過來的詞。有些動物自己不能造窩,全靠著搶占擠占其他種類動物的窩過日子。最明顯的就是寄居蟹,名字裏就帶了出來。還有鳩占鵲巢,李代桃僵之類的成語,都由這種住別人房子的行為演化而來。


    今天,華連卡見到屬於自己的房子了,在踏入卡卡之家的那一刻起,華連卡就有了一種天然的認同感。這是我的天下,我就是這裏的主人,我就住在這裏了,誰愛來不來,我就帶著我的兒子在這一畝三分地,相守終老。


    當天,華連卡就定居下來,她叫人把老伊娃也接過來:來吧,這裏是我的地盤,隨便她怎麽作都行。此時,華連卡根本就不在意李春的感受,李春不願意,頂多他不來就是了,他不來,我也不走,我有自己的產業,再也不用低眉順眼地去和別人賠小心,落不是了。


    其實,李春比華連卡更早就知道了卡卡之家的事,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的李春,腦子裏被華連卡占據了一大半,隻要能使華連卡高興,他什麽都肯做。李春的情報部門告訴他,潘小玉她們可能要為華連卡蓋一個新的莊園,樣子和金鳳閣一模一樣,李春說好啊,蓋吧。李春想,讓金鳳和華連卡長期和平共處地住在一個園子裏,也不容易做到,倒真不如分出她去,這樣,自己也比較容易與她們相處。想住哪裏就住哪裏。古代的皇帝不是都有幾個宮殿嗎,不妨我也弄個東宮西宮,冬宮夏宮什麽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世俊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桐林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桐林雨並收藏未世俊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