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王成華,李春覺得這個開局很好,三俠辦事有分寸,小雪處理得也妥當。而且,三俠把第一個目標定在王成華身上,肯定也是為了向他有個交代。
從金鳳閣迴來之後,王成華就象換了個人,精神上的包袱徹底掀掉了,但是,那兩瓶神仙酒,就一直在他的家裏供奉著,作為一個念想,也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標誌。後來,王成華成了李春最為倚重的人之一,成了春風大員,這是後話。
賓利係列葡萄酒,拿到了李春的代言之後,迅速竄紅。
靈鳳和賓利迴到酒莊之後,就把李春代言的視頻和圖像播發出去。開始時,也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隻是有人打過聯絡來,說這事靠譜嗎,偌大一個李春不會為別人做廣告吧。也有人質疑賓利酒,這是款什麽酒哇,沒聽說過,不會有什麽質量問題吧,怎麽想起來假扮李春來推銷了?
本來,葡萄酒在酒類中,就不是什麽大路貨,酒類中銷量最大的應該是啤酒,愛喝酒能喝酒的人,多喜歡白酒,喝著來勁,過癮。葡萄酒一是價格高,二是介於白酒和啤酒之間,既不過癮,也不解渴,隻在一些十分典雅的場合,用大個的酒杯裝那麽少半杯,用手焐熱著,一搖一搖地顯身份玩兒。所以是個比較小眾的東西,大眾不太接受。至於說到喝葡萄酒的好處,就沒人聽了,喝什麽都有好處,也免不了有壞處。
自從多財酒莊開始大批量地生產葡萄酒以來,也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飲酒結構,葡萄酒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來。可是還沒有形成規模,總的形勢是供過於求,大量優質的葡萄酒積壓在萬裏酒窖裏,市麵上銷售的那麽一點,也被多家酒莊分了蛋糕。人們還是認牌子,羅巴分區的傳統釀酒業,依然引領著葡萄酒業的龍頭,倚仗千年釀酒史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觀念,牢固地占據著葡萄酒業的製高點。
多財酒莊的葡萄酒銷售並不是很好,特別是賓利創出的新口感酒,初入口中有種怪怪的感覺,不像是在喝葡萄酒,倒像是喝市麵上通行的碳酸飲料。喝下去之後,由迴味中才漸漸有酒意襲來,你如果不注意,一下子喝了很多,那是必醉無疑了。賓利酒的這一特質,使它很容易被不會喝酒和不愛喝酒的人接受,無意之間就喝上了口,就喜歡上了賓利酒的後勁,在一陣美妙的眩暈感中,體會半人半仙的無窮樂趣。
賓利研發了一款兩端酒,極其適合老人和小孩飲用。一般觀念中,老人和小孩子是********的群體,有諸多的不適宜,其中就有許多享受項目,好象隻有青壯年才能享受,過了這個年齡層麵,或達不到這個年齡段,就隻有默默忍受了。這款兩端酒針對老年和小孩的特點,起到有益而非有害的輔助作用。比如小孩,正是學習知識的階段,一般的酒就有麻痹神經,使人變遲鈍的嫌疑,而賓利酒則不然,喝了賓利酒,也會醉,但它不是麻痹神經,而是讓神經放假,休息一下,以利再戰。所以處於學習階段的人,喝了賓利酒,往往事半功倍,能夠應付超常的腦力勞動量。
老人呢,多有老年癡呆,髒器功能減弱,所以一般意義上的酒,隻會加劇這些症狀,而賓利酒則不然,它隻會減緩這些症狀,喝一瓶賓利,頂得上打半天點滴。
但誰肯信呢,你賓利酒有天大的好處,沒人買賬也等於白搭。李春代言的廣告播出後,也有過一段沉寂,旋即,人們開始了“不妨試試”,各個銷售點上都傳來喜人的消息,看漲,又看漲了。
賓利和靈鳳匯總了市麵上的情況,覺得最大的絆腳石,是人們對李春是否真的代言過此酒,還是存有疑慮。畢竟李春的身份過於高,市麵上冒充李春,打著李春旗號行騙者,屢見不鮮,人們很難相信,以李春的身價,會屈尊為一款葡萄酒做廣告。賓利說看來還得再去求求姐夫了。靈鳳說他也出麵了,還能怎樣。賓利說,他作為代言人,僅做一個廣告還不行,要親自出馬,現身說法,這樣力度才夠用。
靈鳳說這就有點勉強了,我怕說不動他。賓利比靈鳳有信心,說他和李春在金鳳閣長談過一夜,覺得十分投機,說不定他會答應。於是二人就策劃了一個類似小雪在曼哈弄的那個促銷周,安排李春在第五天出麵,與酒友們見麵。
為了這個出麵,賓利和靈鳳到金鳳閣來找李春商量。李春答應得十分痛快,說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嘛,和大家一起喝酒去,不是什麽吃虧的事,我願意。
這個促銷周是在春風總部所在地舉辦的,不僅李春,連金鳳銀鳳都參加了,加上之前的廣而告之,有不下十萬人在現場見到了李春,李春也沒有多餘的話,還是那五個字:
賓利,我喜歡。
這個促銷周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由此,賓利酒熱銷的局麵才算正式打開,並且一發而不可收,迅速蔓延到了各個角落。一時間:賓利我喜歡,成了最為流行的話,人人會說,人人都在念叨著說。
與這句流行廣告語並行於世的,是一些關於李春為什麽喜歡賓利的段子。其中有賓利與靈鳳拍拖的內幕,有李春和金鳳喝了賓利酒的反應,有賓利酒在北極的不俗表現,也有賓利酒在曼哈鎮促銷的故事,反正大凡與酒有關的故事,都與賓利掛上了鉤。這就加劇了人們對這款酒的興趣與渴望。負責操作這些段子的,是賓利他們一夥中的精神領袖漢森,這是個造勢的能手,擅長憑空捏造,無中生有,並且作得跟真事一樣,與柳芭家鄉那個烏裏揚諾夫好有一拚。
經過這麽一番折騰,賓利酒登堂入室,跨入世界名酒行列,並居於首席,僅僅問世幾個月,就擊敗了歐洲傳統名牌酒。這就引起一輪新的圍攻,一大群剛才還是賓利師傅的老釀酒專家,轉而開始攻擊賓利酒了。他們隻是出於不服不忿,一吐為快,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的出場本身就是對賓利酒的捧場,標誌著賓利酒的層次和級別,鬧來鬧去,賓利酒銷得更旺。
這就是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人們這時才有點明白過味兒來,怪不得李春為賓利酒做廣告,原來他和賓利是連襟啊。這層內幕,也是漢森他們故意揭出來的,並且炒作賣點:現在,賓利和靈鳳尚未結婚,卻事實上有了自己的孩子,這點也是李春認可的。按照漢森他們的設計,李春在那幅拿著酒杯的照片之後,又和賓利拍了一張合影,兩人手拉著手,李春拍著賓利的肩膀,說得還是那句:賓利,我喜歡。
這張照片在一夜之間就覆蓋了世界的每個角落,不由你不看,也不由你不信,視覺轟炸,意識入侵,把你搞得不喝杯賓利酒,就睡不著覺,就是人生的一大欠缺。
太過強勢了,這才是真正的強強聯合。於是就有些自作聰明的人,也跑來找李春商量廣告代言的事宜,並向李春許諾價格不菲。李春根本就沒接見這些人,由春風總裁辦的人都給擋駕迴去,並向社會聲明,李總裁不是廣告商,李春隻喜歡賓利。這無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彈,賓利的強勁勢頭,無論東西南北風,都是好風憑借力,左右逢源,歪打正著,怎麽玩怎麽有。
在這種大形勢下,靈鳳和爹爹老多財商量,把多財酒莊正式更名為賓利酒莊,當然,原有的隸屬關係不變,要的是這個知名度。多財也不認真與他們計較,連閨女都給了人家,還在乎一個破酒莊?酒莊更名之後,原來酒莊裏所有的存貨們,一律跟著改名成了賓利酒,漫漫的萬裏酒窖,沉睡了多年的美酒佳釀們,立時身價百倍,它們再也不寂寞了,每天都是出庫,再出庫。
漢森簡單算過一筆賬,現在酒莊的銷售量,如果換算成流量,是每分鍾十立方米,大約十噸,也就是說,跟一條小河的流量差不多。這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方麵就是錢,也以同樣的速度和規模往賓利酒莊湧流,這筆賬,歸靈鳳算,錢也一律歸她管,這是老板的權力。
初戰告捷,靈鳳從這偌大的一堆錢中,扒拉出一小堆來,分給夥計們,也按照承諾,給李春拿過去一部分。李春笑著把這堆錢返還給靈鳳,說是當姨父的給小外甥的禮物吧。靈鳳也不客氣,說這就夠了嗎,這麽點錢可不像你李總的風格嘛。金鳳打趣說這小妮子是不能可憐她的,貪心不足。李春許諾等外甥出生之後,另有重賞。靈鳳賓利這才高高興興地迴了酒莊。
:。:
從金鳳閣迴來之後,王成華就象換了個人,精神上的包袱徹底掀掉了,但是,那兩瓶神仙酒,就一直在他的家裏供奉著,作為一個念想,也作為一個人生階段的標誌。後來,王成華成了李春最為倚重的人之一,成了春風大員,這是後話。
賓利係列葡萄酒,拿到了李春的代言之後,迅速竄紅。
靈鳳和賓利迴到酒莊之後,就把李春代言的視頻和圖像播發出去。開始時,也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隻是有人打過聯絡來,說這事靠譜嗎,偌大一個李春不會為別人做廣告吧。也有人質疑賓利酒,這是款什麽酒哇,沒聽說過,不會有什麽質量問題吧,怎麽想起來假扮李春來推銷了?
本來,葡萄酒在酒類中,就不是什麽大路貨,酒類中銷量最大的應該是啤酒,愛喝酒能喝酒的人,多喜歡白酒,喝著來勁,過癮。葡萄酒一是價格高,二是介於白酒和啤酒之間,既不過癮,也不解渴,隻在一些十分典雅的場合,用大個的酒杯裝那麽少半杯,用手焐熱著,一搖一搖地顯身份玩兒。所以是個比較小眾的東西,大眾不太接受。至於說到喝葡萄酒的好處,就沒人聽了,喝什麽都有好處,也免不了有壞處。
自從多財酒莊開始大批量地生產葡萄酒以來,也在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的飲酒結構,葡萄酒越來越多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來。可是還沒有形成規模,總的形勢是供過於求,大量優質的葡萄酒積壓在萬裏酒窖裏,市麵上銷售的那麽一點,也被多家酒莊分了蛋糕。人們還是認牌子,羅巴分區的傳統釀酒業,依然引領著葡萄酒業的龍頭,倚仗千年釀酒史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觀念,牢固地占據著葡萄酒業的製高點。
多財酒莊的葡萄酒銷售並不是很好,特別是賓利創出的新口感酒,初入口中有種怪怪的感覺,不像是在喝葡萄酒,倒像是喝市麵上通行的碳酸飲料。喝下去之後,由迴味中才漸漸有酒意襲來,你如果不注意,一下子喝了很多,那是必醉無疑了。賓利酒的這一特質,使它很容易被不會喝酒和不愛喝酒的人接受,無意之間就喝上了口,就喜歡上了賓利酒的後勁,在一陣美妙的眩暈感中,體會半人半仙的無窮樂趣。
賓利研發了一款兩端酒,極其適合老人和小孩飲用。一般觀念中,老人和小孩子是********的群體,有諸多的不適宜,其中就有許多享受項目,好象隻有青壯年才能享受,過了這個年齡層麵,或達不到這個年齡段,就隻有默默忍受了。這款兩端酒針對老年和小孩的特點,起到有益而非有害的輔助作用。比如小孩,正是學習知識的階段,一般的酒就有麻痹神經,使人變遲鈍的嫌疑,而賓利酒則不然,喝了賓利酒,也會醉,但它不是麻痹神經,而是讓神經放假,休息一下,以利再戰。所以處於學習階段的人,喝了賓利酒,往往事半功倍,能夠應付超常的腦力勞動量。
老人呢,多有老年癡呆,髒器功能減弱,所以一般意義上的酒,隻會加劇這些症狀,而賓利酒則不然,它隻會減緩這些症狀,喝一瓶賓利,頂得上打半天點滴。
但誰肯信呢,你賓利酒有天大的好處,沒人買賬也等於白搭。李春代言的廣告播出後,也有過一段沉寂,旋即,人們開始了“不妨試試”,各個銷售點上都傳來喜人的消息,看漲,又看漲了。
賓利和靈鳳匯總了市麵上的情況,覺得最大的絆腳石,是人們對李春是否真的代言過此酒,還是存有疑慮。畢竟李春的身份過於高,市麵上冒充李春,打著李春旗號行騙者,屢見不鮮,人們很難相信,以李春的身價,會屈尊為一款葡萄酒做廣告。賓利說看來還得再去求求姐夫了。靈鳳說他也出麵了,還能怎樣。賓利說,他作為代言人,僅做一個廣告還不行,要親自出馬,現身說法,這樣力度才夠用。
靈鳳說這就有點勉強了,我怕說不動他。賓利比靈鳳有信心,說他和李春在金鳳閣長談過一夜,覺得十分投機,說不定他會答應。於是二人就策劃了一個類似小雪在曼哈弄的那個促銷周,安排李春在第五天出麵,與酒友們見麵。
為了這個出麵,賓利和靈鳳到金鳳閣來找李春商量。李春答應得十分痛快,說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嘛,和大家一起喝酒去,不是什麽吃虧的事,我願意。
這個促銷周是在春風總部所在地舉辦的,不僅李春,連金鳳銀鳳都參加了,加上之前的廣而告之,有不下十萬人在現場見到了李春,李春也沒有多餘的話,還是那五個字:
賓利,我喜歡。
這個促銷周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由此,賓利酒熱銷的局麵才算正式打開,並且一發而不可收,迅速蔓延到了各個角落。一時間:賓利我喜歡,成了最為流行的話,人人會說,人人都在念叨著說。
與這句流行廣告語並行於世的,是一些關於李春為什麽喜歡賓利的段子。其中有賓利與靈鳳拍拖的內幕,有李春和金鳳喝了賓利酒的反應,有賓利酒在北極的不俗表現,也有賓利酒在曼哈鎮促銷的故事,反正大凡與酒有關的故事,都與賓利掛上了鉤。這就加劇了人們對這款酒的興趣與渴望。負責操作這些段子的,是賓利他們一夥中的精神領袖漢森,這是個造勢的能手,擅長憑空捏造,無中生有,並且作得跟真事一樣,與柳芭家鄉那個烏裏揚諾夫好有一拚。
經過這麽一番折騰,賓利酒登堂入室,跨入世界名酒行列,並居於首席,僅僅問世幾個月,就擊敗了歐洲傳統名牌酒。這就引起一輪新的圍攻,一大群剛才還是賓利師傅的老釀酒專家,轉而開始攻擊賓利酒了。他們隻是出於不服不忿,一吐為快,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的出場本身就是對賓利酒的捧場,標誌著賓利酒的層次和級別,鬧來鬧去,賓利酒銷得更旺。
這就是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人們這時才有點明白過味兒來,怪不得李春為賓利酒做廣告,原來他和賓利是連襟啊。這層內幕,也是漢森他們故意揭出來的,並且炒作賣點:現在,賓利和靈鳳尚未結婚,卻事實上有了自己的孩子,這點也是李春認可的。按照漢森他們的設計,李春在那幅拿著酒杯的照片之後,又和賓利拍了一張合影,兩人手拉著手,李春拍著賓利的肩膀,說得還是那句:賓利,我喜歡。
這張照片在一夜之間就覆蓋了世界的每個角落,不由你不看,也不由你不信,視覺轟炸,意識入侵,把你搞得不喝杯賓利酒,就睡不著覺,就是人生的一大欠缺。
太過強勢了,這才是真正的強強聯合。於是就有些自作聰明的人,也跑來找李春商量廣告代言的事宜,並向李春許諾價格不菲。李春根本就沒接見這些人,由春風總裁辦的人都給擋駕迴去,並向社會聲明,李總裁不是廣告商,李春隻喜歡賓利。這無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彈,賓利的強勁勢頭,無論東西南北風,都是好風憑借力,左右逢源,歪打正著,怎麽玩怎麽有。
在這種大形勢下,靈鳳和爹爹老多財商量,把多財酒莊正式更名為賓利酒莊,當然,原有的隸屬關係不變,要的是這個知名度。多財也不認真與他們計較,連閨女都給了人家,還在乎一個破酒莊?酒莊更名之後,原來酒莊裏所有的存貨們,一律跟著改名成了賓利酒,漫漫的萬裏酒窖,沉睡了多年的美酒佳釀們,立時身價百倍,它們再也不寂寞了,每天都是出庫,再出庫。
漢森簡單算過一筆賬,現在酒莊的銷售量,如果換算成流量,是每分鍾十立方米,大約十噸,也就是說,跟一條小河的流量差不多。這是一個方麵,還有一個方麵就是錢,也以同樣的速度和規模往賓利酒莊湧流,這筆賬,歸靈鳳算,錢也一律歸她管,這是老板的權力。
初戰告捷,靈鳳從這偌大的一堆錢中,扒拉出一小堆來,分給夥計們,也按照承諾,給李春拿過去一部分。李春笑著把這堆錢返還給靈鳳,說是當姨父的給小外甥的禮物吧。靈鳳也不客氣,說這就夠了嗎,這麽點錢可不像你李總的風格嘛。金鳳打趣說這小妮子是不能可憐她的,貪心不足。李春許諾等外甥出生之後,另有重賞。靈鳳賓利這才高高興興地迴了酒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