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瑤山是上山下鄉運動的試點,早已建成並完成入住。同時,大瑤山也是上山下鄉運動指揮部所在地,現在由於則玉掌握全麵。金鳳一行到達大瑤山,看到的是一派嶄新的山區風景,與完全的自然風景不同,這裏有明顯的人文氣息,在蒼莽的原始大山中,點綴著星星點點的房屋,並有曲折彎轉的小路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地連接其間。走近一看,就儼然是城市了,這裏有集中的娛樂場所,有休閑的人群,散布在蒼翠的山間和林間,溪水旁,有洗衣的婦女,有嬉戲的孩童,甚至還有在河邊淘米洗菜的主婦。全然是古風複辟,徹底地迴歸自然。


    這哪裏是視察,這分明就是遊覽啊。金鳳她們沿著平坦的山路前行。山路平坦得令人覺得失真,而且,山路盡管也是彎彎曲曲的,有時也有點坡度,卻一律那樣地平。走著走著,就沒了路。路的盡頭是真正的山體,前麵的路在高處或低處,落差有的幾米,有的十幾米或幾十米不等。金鳳的科學顧問告訴她,這就是新山路的特色,說罷,他踏上一塊深色的路麵,雙腳一踮,身子就飄然而起,到了高處的路麵上。向大家招了招手,又用同樣的姿勢飄了迴來。


    科學顧問告訴金鳳,這塊深色的路麵,是永久性的引力缺失區,人一踏上這塊路麵,就處於失重,身體立時輕如鴻毛,這地,你隻要對準上方或下方的路麵輕輕一邁步,就可安全到達。這就解決了山區行路的傳統難題:爬山。金鳳在太空上有過失重的體驗,擔心用力過了,飄得太遠,迴不來怎麽辦。顧問說這是不可能的,隻是這一小片地域失重,它的作用範圍僅夠跨越這一段垂直距離的,你想飛都飛不遠。金鳳她們就都試了試。果然是便捷又安全。金鳳說這倒


    真是個好辦法,可以為瑤鄉的居民也安裝一些,讓他們上山下山都省點力氣。顧問說都安裝了,說著,指了指山間行走的山民,果然見他們時不時地就飄飛起來,在山澗之間來迴飄蕩。肖瀟問顧問,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這樣在山裏遊覽呀?顧問說要經過一段適應才行,在這裏定居了的人們都會這個,所以他們能夠在山間來去自如。新到的,要練一段才行。金鳳說那還等什麽,練啊。


    於是就練起來。先從容易的開始,也就是在山路上跳轉換,從高處往低處跳,再從低處往高處跳。開始時,人人都有些緊張,特別是從高處往下跳時,一米兩米的還行,真要從十多米高處往下跳,腿還是要習慣性地發抖。金鳳是被兩個小夥子架著,完成第一跳的。等她平穩降落地麵,立時來了精神,方才的緊張情緒,變成了新奇和刺激。她推開保鏢,自己做了一次空中騰越,來迴跳了幾次,就找到感覺了。


    下麵的練習科目是跨越山澗,兩個山頭,一道峽穀,河的兩岸,要一躍而過。照例是由顧問做示範。他踏上深色區後,深色上麵立即顯示出一串數據,是總的重量,跨越長度等等,同時,對岸的某塊區域也給出了綠色的亮閃顯示。這時,隻見他用腳輕輕踩了一下地麵,就飄然飛起,平穩地飛了過去。片刻後,顧問又飛了迴來。他解釋說,飛越山澗不可以用自身的體力助推,力度不易掌握,要啟用自動飛翔程序,就是用腳輕踏地麵的那個動作。該係統被啟動後,會根據各個飛翔者身高體重以及年齡性別的不同,采取不同飛行模式,掌控速度高度,使之安全抵達。


    這就不需要練習了,金鳳她們一群人站上去,肖瀟輕輕一跺腳,就飛過到了另一個山頭上。金鳳要抱著耀明獨自飛迴去,並且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是小孩子,不會操作不會說話的小孩子,怎麽辦?顧問說,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的小孩或老人,都被係統自動識別為規定路線遵循者,在他們體內的芯片上,輸入了他們父母、兒女、家庭的相關信息。像這樣的山穀,這些老人孩子即使飛不過去,也會毫發無損地迴到原處,不會掉落到穀底。一旦他們情緒激動,就說明想要迴家找到親人,程序便自動聯絡到相關家人,並自動把他們聚合到一起。金鳳聽罷,抱著耀明就飛到另一個山頭上去了,片刻後,她自己飛了迴來。眾人正在驚詫間,就見耀明也飄然而至,迴到母親的懷抱。


    學會了在山裏飛,金鳳一行的花樣就多起來,她們堅持要和瑤鄉的山民一起體驗勞動,特別是那種刻意保留下來的傳統勞作方式,人背肩扛。正好趕上采摘季節,她們就每人背了一個背簍,進山摘果子。背簍沒有失重,實實在在地壓在背上,即使常做農活的金鳳,也感到了負重的艱難。同行的瑤鄉姐妹提示她們,簍子要如何地背,才不會感到勒,又可以借助上翹的臀部,卡住下滑。金鳳試了試,感覺好多了。這一簍子果實裝滿了,總有上百斤,金鳳感到向後的仰翻力。瑤鄉姐妹笑著說,前邊再掛一個就不仰了。說著,七手八腳地把耀明掛在金鳳前胸,母子倆臉對著臉,十分親密。再看旁邊幹活的瑤鄉姐妹們,不少都是這樣,前邊掛一個孩子,後邊背一個簍子。金鳳覺得實在是好玩,卻也實在是辛苦。就問大家,是不是平時都這麽做活的,瑤鄉姐妹們說哪裏啊,早就不是這樣了。這些花樣是從古代遺留下的紙質書籍上翻出來的,特意做出來當做特色,吸引外地遊客的。金鳳說那才好,做個花樣玩玩也行,當真地幹活就太辛苦了。


    金鳳問瑤鄉姐妹們,城裏的人住進大瑤山後,對她們的生活有什麽不好的影響。姐妹們迴答說一點都沒感覺出來。他們散落在各個角落裏,都是平時沒人到的地方,不影響種植,也不影響放牧。金鳳就放心了。從她聽說李春他們的上山下鄉運動之後,就擔心這幫城裏人到了鄉下,會禍害人家,城裏是安生了,鄉下卻攪亂。瑤鄉姐妹告訴金鳳,城裏人來了之後,最明顯的變化是肥料充足了,每天都有大量的顆粒肥輸送到存儲庫,供過於求了。說著,就要帶金鳳一行參觀他們的糞肥處理中心。金鳳說不必了,這個我懂。金鳳不是說大話,她對這個真的十分在行。當初李春就是做這個的,對一整套收集、處理、輸送糞肥的流程,操作了多少年的。在每個開發區建設之初,李春都親自設計一整套處理流程,金鳳也跟著參與其中,幫他製作軟件,完善工藝。所以金鳳隻是看過存儲庫後,就指出輸送環節上的幾處漏洞。根據她的計算,在糞肥的產生總量與實際入庫量之間,有大約三個百分點的差距,而這個差距表明起碼有五台設備的運轉是不是正常的。金鳳也不客氣,當下就指派顧問監督排查,結果不出所料,有六個渣漿泵丟了轉數。


    這個結果令眾人對老板娘佩服得五體投地,許多奉承話就更加順理成章地噴湧而出。金鳳也不覺得肉麻,實至名歸嘛。所以,她的心情就特別顯好。從這次視察以來,她就有種實在的溶入感。在李春的事業中,自己再不是仗著夫人身份充數的配角了,好多地方,我魏金鳳的作用,連李春自己也不可取代:在柳芭蒙難、李春失態、楊娜禍亂、李總打工一係列事件中,我魏金鳳的作用不可替代嘛。特別是這次視察,更不是走馬觀花做樣子,李春明顯是不適合在此時出頭露麵,那麽讓誰來呢,柳芭隻是他手下一個雇員,銀鳳就更不合適,這丫頭的能力倒是有,可她畢竟隻是小姨子,到什麽時候也不適合代表總裁出麵。


    想到此,金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大瑤山這一塊,她看得清楚,弄得相當不錯嘛,按照這個模式上山,隻有傻瓜才會不樂意。金鳳想,大瑤山畢竟是座傳統的旅遊景點,有著天然優勢,不用改造就有現成的美景。這樣的山雖說不少,卻還有大量的荒山和禿山,在遠離海洋之地,在許多高海拔低降水地帶,人們依然是談山色變,畏之如虎。金鳳便向隨行的業務顧問和科學顧問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的迴答是一致的,都說這些都在計劃中,主要是降雨的時間和數量掌控上,情況不一樣,就不一概而論。金鳳讓他們說詳細些,怎麽就是一概而論了,降雨嘛,還不是多多益善?


    情況並非如此。在撒哈拉,在羅布泊,當然是多多益善,有多少水都不嫌多。其一,這裏是沙漠地帶,沒有洪澇災害之虞;其二,這些沙漠地帶還有現成的盆地,形成積水後就可以改變局部小氣候,水多了又能形成新的河流。所以水多就行。山區的情況卻是千差萬別的,土質疏鬆的山區,降水太多就會形成水土流失,黃土搬家;禿山或植被稀疏的山區,沒有水土保持能力,下多少雨都隻能立刻流走,在山穀裏一衝而過,造成一點山洪,沒有效益。所以,按照春風公司的整體規劃,是要分別考察每個山區的情況,根據需要決定每年的降水總量和時間。總的順序是,先培養植被,逐漸增加降水總量。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世俊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桐林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桐林雨並收藏未世俊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