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施工後,這些有經驗的工人們,結合多年和石頭打交道的體會,向柳芭建議,懸崖底下最好不建,即便石頭掉不下來,幾千年沒掉下來,也不建。心理上有壓力。再說,也保不準哪天不風化,掉下一塊石頭,砸死一個人就會造成嚴重的負麵效應。陡坡上要慎重,要考慮的仍然是風化,滑坡。除非硬質岩石。陰麵不建,山裏的風涼,在背陰處居住不可取。河穀中建房,要有高架,堅固程度不亞於橋墩,防止洪水。這些建議,完善了柳芭最初的設想,不單單要保持景觀完整,還要考慮實際的可行。柳芭很高興,又獎勵了提建議的工人。但是工人們沒有接受,他們都知道,這柳芭的心裏在流血,她是憋著一口氣,來此拚搏的。我們男子漢大丈夫,怎麽好意思在這個當口上,總是沒完沒了地要她的錢呢。
工人們的這股勁頭用在房基上,五天之內就完工。雖說是野外作業,與石頭打交道,卻與古代的礦工們有了本質的不同。清理浮石,用地心引力暫缺,把一應的廢物移走,挖基礎坑,用激光照排,懸停在半空中用激光切割儀,定點照射,就剜出所需要的洞。之後,就把廢棄的高速公路支架移過來,裝上去,把路麵架上,一座房子的基礎就建成了。單人工作日至少可以完成三至五座房基。
白鵬的一萬套住房按期送到。這是柳芭要求的。白鵬也知道個中的深淺,他清楚這個總經理工程,對柳芭意味著什麽,也清楚自己耽誤了她的事,意味著什麽。因此他事先就和胡敏英溝通,說你那邊可以緩緩,也不差這一萬半萬的,我們要全力支持柳總。胡敏英何等聰明,當然滿口答應。在柳芭蒙難的時候,他這個地方項目總負責人,沒有及時察覺並幹預,製止,本身就是個極大的失誤。銀鳳點著鼻子罵他,柳總到了你的治下,你怎麽可以一次也不去探望呢,你這是過河拆橋,人品太次。事情發展到幾乎出了人命,不能不說是他胡敏英的重大失誤。
同樣受到指責的人,當然還有李春。自從柳芭事件了生後,他就成了金鳳手下的敗將,低眉順眼,俯首帖耳。同時,金鳳也知道,自此,她將全部擁有了這個丈夫。李春在外邊的花花草草,紛紛以各種方式敗落,她這個總裁夫人真的是後院安定,獨樹一幟了。金鳳心裏很高興,她也全力支持柳芭。聽說柳芭用自己的錢獎勵工人,金鳳就知會李春。李春馬上就以總裁專有基金給報銷了這筆費用,同時,依照阿圖斯加模式,把首批建築的房屋,以獎勵方式,給上山下鄉指揮部成員每人一套,配以天馬行空家用轎車一輛。同時,任命於則玉為副指揮,擴招職工十萬人,每個職工都可在“上山下鄉”的購房置業中享受公開的一切優惠。
柳芭感到了溫暖,來自男人的溫暖,不是身體接觸帶來的,不是看不得人的,是公開的如同陽光一樣燦爛的溫暖。
大瑤山居住區正式建成。與阿圖斯加不同的是,大瑤山居住區不是為了安置失業人員,也不是創業擴大生產型,它主要是分流城市人口,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即對口分流一個城市,不接納其它城市。一萬套住房,每套住房五百平米,大的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至少容納一戶;小的,三五口之家就是若幹戶。以平均每套三戶計,就是三萬戶,以每戶四口計,就是十五萬人。當然,這對一個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也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至少是一個趨勢。況且,僅就大瑤山一個區來說,仍有著相當廣大的擴容空間,再建十萬套住房,綽綽有餘。而這些對於當今的春風公司來講,易如反掌。
大瑤山居住區的對口城市,就是李春他們所在的城市。從家門口做起,效果顯而易見。首批三萬戶居民歡天喜地遷入新居,原來的居所仍有一段保留期,誰住不習慣隨時可以迴來,但迴來了,就不許再迴去,數不盡的人等著擠空位子。城裏的空房子從無到有,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從新區迴來的人,滿口都是些得便宜賣乖的話。什麽風景啦,什麽泉水叮咚響啦,什麽鳥語花香啦,聽得人們心裏癢癢的,手心麻麻的。
人們的熱情被初步撩撥起來,之後,就不全是獎勵和免費了,以舊房換新房,賣舊房買新房,以貢獻積分供新房,以創業指數贏新房,如此等等,柳芭的智囊團花樣頻出,不一而足。在利益的驅使下,在絕對好條件的誘惑下,報名戶數一路攀升。柳芭不如銀鳳氣勢大,她沒有一下子投入五百萬套。而是因循地在大瑤山增容三十萬套。先吸引過五百萬人再說。
當然,這三十萬套,她沒有要求白鵬立時兌現。製作房子有個過程,打地基有個過程,人口的搬遷也有個過程,全部過程,三個月完成。至此,大瑤山的一切都入了正軌,一切交給於則玉日常打理,柳芭迴到了春風總部。
柳芭巡行市裏。她也易容了,她的知名度太高,並且也不是多麽好,這方麵她有自知之明。柳芭混跡人叢,以微服私訪的形式,查看了幾個報名登記點。看到登記點門口排起的長長的隊列,看到手忙腳亂應接不暇的工人人員,柳芭心裏無比舒暢。如果說,這個上山下鄉在開始實施時,還摻有個人樹立形象的因素,那麽此時,柳芭感受到的,是正義事業給自己帶來的滿足和驕傲。
局麵轟起來了,新區的配套設施,柳芭依然尊重李春的意見,交給胡敏英。此時,胡敏英也成熟了,處理大規模,大麵積商機,他顯得從容不迫。他迅速組織了一個班子,在大瑤山占領了各個經營項目。李春見狀,心裏頗為不爽,他要求胡敏英要盡量給失業工人留出機會,不要一切都統死。大瑤山是座消費型的居住區,錢都是從外邊進來的,貨也從外邊來,要讓他們自己經營,自己消費。簡單說,叫做:自吃自做自刷鍋。胡敏英幫他們支起架子就行。李春見胡敏英麵有不悅之色,就告訴他,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再說,你賺的錢已經不少了,多少是個多嘛。像我,有再多的錢,也無非是過路財神,最終,還是把錢用在大家身上,自己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胡敏英對李春的理論不敢苟同,卻也不敢反對,隻得照辦。他出人,出錢,在大瑤山支起了一個又一個經商賺錢的架子,然後,依照李春的旨意,在適當機會,收迴投資,撤出股份,交給當地人。
這被李春歸結為:大瑤山模式。
柳芭的下鄉計劃,並不象上山那樣簡單。鄉下也沒有空餘的土地可供耕作,城裏人進入鄉間,要和鄉下的人爭奪機會,這是個矛盾,柳芭無權製造矛盾,她隻有權解決矛盾。她把下鄉計劃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級,是就近。一是鄉下有開發空間的,就把城裏富餘勞力和多餘人口轉移到鄉下,這是最省力的,當然,可能性和容量也最小,基本起不到什麽作用。但也不是無所作為,旁的不說,僅高速公路和鐵路被拆除,就騰出來大量的可耕地。城市的瘦身行動見效之後,也將有大量樓房拆除,出現新的耕地。這個層麵上的機會,多半屬於生態效益,安排不了太多的人。
第二級,是新開墾的土地,比如白鵬公司用掉沙子後,改造的綠地;阿圖斯加模式的新耕地;以及尚未開發成功的撒哈拉,都是安置的新空間。
第三級,是容量較大的,屬於各分區的空閑土地,但曆史上習慣性的排外情緒,不歡迎外來人口進入。這一點上,柳芭還沒想好對策,她一時搞不清,憑借春風公司的微薄之力,如何能夠調動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實現布局的合理化。
所以,柳芭的下鄉計劃,比起上山來,就顯得沒有多大的動靜。她似乎覺得這件事不應該歸她們一個企業來管,來做,這是世界實現大同之後,或之前,應該由當政的人們協商解決的大事。可事實卻是,現在的分布依然延續著曆史習慣,或民族聚居,或紮堆兒擠在城市。這將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很大程度上,或許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帶著這些疑問,她到聯區委諮詢過負責人士。負責人士很負責地告訴她,行政方麵也沒更好的辦法,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世代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唯一有效的辦法,可能就是春風公司屢試不爽的利益驅動,好處誘惑,以點帶麵了。但如果需要行政出麵協調,那將義不容辭,隨叫隨到。
得到了行政方麵的這種承諾,柳芭心裏有底了。她怕的就是他們不支持,甚至不但不支持,還趁機要點什麽;或你這裏弄好了,他們又來說三道四。李春反複說,不見得做好事就一定受歡迎,好心就一定有好報。現在摸清了他們的態度,大可以放手幹了。柳芭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她知道,進行這些改造,比當初的天馬行空係統,不知要難上多少倍。天馬行空,是在不對人們的任何生存狀況進行改變的前提下,提供交通方便。地熱發電就更容易了,電費顯著下降,人人歡迎。看得見摸得到的好處擺在麵前。
但柳芭仍是信心滿滿。因為,她手裏有法寶,這就是:
利益。
;
工人們的這股勁頭用在房基上,五天之內就完工。雖說是野外作業,與石頭打交道,卻與古代的礦工們有了本質的不同。清理浮石,用地心引力暫缺,把一應的廢物移走,挖基礎坑,用激光照排,懸停在半空中用激光切割儀,定點照射,就剜出所需要的洞。之後,就把廢棄的高速公路支架移過來,裝上去,把路麵架上,一座房子的基礎就建成了。單人工作日至少可以完成三至五座房基。
白鵬的一萬套住房按期送到。這是柳芭要求的。白鵬也知道個中的深淺,他清楚這個總經理工程,對柳芭意味著什麽,也清楚自己耽誤了她的事,意味著什麽。因此他事先就和胡敏英溝通,說你那邊可以緩緩,也不差這一萬半萬的,我們要全力支持柳總。胡敏英何等聰明,當然滿口答應。在柳芭蒙難的時候,他這個地方項目總負責人,沒有及時察覺並幹預,製止,本身就是個極大的失誤。銀鳳點著鼻子罵他,柳總到了你的治下,你怎麽可以一次也不去探望呢,你這是過河拆橋,人品太次。事情發展到幾乎出了人命,不能不說是他胡敏英的重大失誤。
同樣受到指責的人,當然還有李春。自從柳芭事件了生後,他就成了金鳳手下的敗將,低眉順眼,俯首帖耳。同時,金鳳也知道,自此,她將全部擁有了這個丈夫。李春在外邊的花花草草,紛紛以各種方式敗落,她這個總裁夫人真的是後院安定,獨樹一幟了。金鳳心裏很高興,她也全力支持柳芭。聽說柳芭用自己的錢獎勵工人,金鳳就知會李春。李春馬上就以總裁專有基金給報銷了這筆費用,同時,依照阿圖斯加模式,把首批建築的房屋,以獎勵方式,給上山下鄉指揮部成員每人一套,配以天馬行空家用轎車一輛。同時,任命於則玉為副指揮,擴招職工十萬人,每個職工都可在“上山下鄉”的購房置業中享受公開的一切優惠。
柳芭感到了溫暖,來自男人的溫暖,不是身體接觸帶來的,不是看不得人的,是公開的如同陽光一樣燦爛的溫暖。
大瑤山居住區正式建成。與阿圖斯加不同的是,大瑤山居住區不是為了安置失業人員,也不是創業擴大生產型,它主要是分流城市人口,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即對口分流一個城市,不接納其它城市。一萬套住房,每套住房五百平米,大的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至少容納一戶;小的,三五口之家就是若幹戶。以平均每套三戶計,就是三萬戶,以每戶四口計,就是十五萬人。當然,這對一個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也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至少是一個趨勢。況且,僅就大瑤山一個區來說,仍有著相當廣大的擴容空間,再建十萬套住房,綽綽有餘。而這些對於當今的春風公司來講,易如反掌。
大瑤山居住區的對口城市,就是李春他們所在的城市。從家門口做起,效果顯而易見。首批三萬戶居民歡天喜地遷入新居,原來的居所仍有一段保留期,誰住不習慣隨時可以迴來,但迴來了,就不許再迴去,數不盡的人等著擠空位子。城裏的空房子從無到有,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從新區迴來的人,滿口都是些得便宜賣乖的話。什麽風景啦,什麽泉水叮咚響啦,什麽鳥語花香啦,聽得人們心裏癢癢的,手心麻麻的。
人們的熱情被初步撩撥起來,之後,就不全是獎勵和免費了,以舊房換新房,賣舊房買新房,以貢獻積分供新房,以創業指數贏新房,如此等等,柳芭的智囊團花樣頻出,不一而足。在利益的驅使下,在絕對好條件的誘惑下,報名戶數一路攀升。柳芭不如銀鳳氣勢大,她沒有一下子投入五百萬套。而是因循地在大瑤山增容三十萬套。先吸引過五百萬人再說。
當然,這三十萬套,她沒有要求白鵬立時兌現。製作房子有個過程,打地基有個過程,人口的搬遷也有個過程,全部過程,三個月完成。至此,大瑤山的一切都入了正軌,一切交給於則玉日常打理,柳芭迴到了春風總部。
柳芭巡行市裏。她也易容了,她的知名度太高,並且也不是多麽好,這方麵她有自知之明。柳芭混跡人叢,以微服私訪的形式,查看了幾個報名登記點。看到登記點門口排起的長長的隊列,看到手忙腳亂應接不暇的工人人員,柳芭心裏無比舒暢。如果說,這個上山下鄉在開始實施時,還摻有個人樹立形象的因素,那麽此時,柳芭感受到的,是正義事業給自己帶來的滿足和驕傲。
局麵轟起來了,新區的配套設施,柳芭依然尊重李春的意見,交給胡敏英。此時,胡敏英也成熟了,處理大規模,大麵積商機,他顯得從容不迫。他迅速組織了一個班子,在大瑤山占領了各個經營項目。李春見狀,心裏頗為不爽,他要求胡敏英要盡量給失業工人留出機會,不要一切都統死。大瑤山是座消費型的居住區,錢都是從外邊進來的,貨也從外邊來,要讓他們自己經營,自己消費。簡單說,叫做:自吃自做自刷鍋。胡敏英幫他們支起架子就行。李春見胡敏英麵有不悅之色,就告訴他,賺錢不是我們的目的,再說,你賺的錢已經不少了,多少是個多嘛。像我,有再多的錢,也無非是過路財神,最終,還是把錢用在大家身上,自己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快樂。胡敏英對李春的理論不敢苟同,卻也不敢反對,隻得照辦。他出人,出錢,在大瑤山支起了一個又一個經商賺錢的架子,然後,依照李春的旨意,在適當機會,收迴投資,撤出股份,交給當地人。
這被李春歸結為:大瑤山模式。
柳芭的下鄉計劃,並不象上山那樣簡單。鄉下也沒有空餘的土地可供耕作,城裏人進入鄉間,要和鄉下的人爭奪機會,這是個矛盾,柳芭無權製造矛盾,她隻有權解決矛盾。她把下鄉計劃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級,是就近。一是鄉下有開發空間的,就把城裏富餘勞力和多餘人口轉移到鄉下,這是最省力的,當然,可能性和容量也最小,基本起不到什麽作用。但也不是無所作為,旁的不說,僅高速公路和鐵路被拆除,就騰出來大量的可耕地。城市的瘦身行動見效之後,也將有大量樓房拆除,出現新的耕地。這個層麵上的機會,多半屬於生態效益,安排不了太多的人。
第二級,是新開墾的土地,比如白鵬公司用掉沙子後,改造的綠地;阿圖斯加模式的新耕地;以及尚未開發成功的撒哈拉,都是安置的新空間。
第三級,是容量較大的,屬於各分區的空閑土地,但曆史上習慣性的排外情緒,不歡迎外來人口進入。這一點上,柳芭還沒想好對策,她一時搞不清,憑借春風公司的微薄之力,如何能夠調動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實現布局的合理化。
所以,柳芭的下鄉計劃,比起上山來,就顯得沒有多大的動靜。她似乎覺得這件事不應該歸她們一個企業來管,來做,這是世界實現大同之後,或之前,應該由當政的人們協商解決的大事。可事實卻是,現在的分布依然延續著曆史習慣,或民族聚居,或紮堆兒擠在城市。這將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很大程度上,或許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帶著這些疑問,她到聯區委諮詢過負責人士。負責人士很負責地告訴她,行政方麵也沒更好的辦法,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改變世代遺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唯一有效的辦法,可能就是春風公司屢試不爽的利益驅動,好處誘惑,以點帶麵了。但如果需要行政出麵協調,那將義不容辭,隨叫隨到。
得到了行政方麵的這種承諾,柳芭心裏有底了。她怕的就是他們不支持,甚至不但不支持,還趁機要點什麽;或你這裏弄好了,他們又來說三道四。李春反複說,不見得做好事就一定受歡迎,好心就一定有好報。現在摸清了他們的態度,大可以放手幹了。柳芭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她知道,進行這些改造,比當初的天馬行空係統,不知要難上多少倍。天馬行空,是在不對人們的任何生存狀況進行改變的前提下,提供交通方便。地熱發電就更容易了,電費顯著下降,人人歡迎。看得見摸得到的好處擺在麵前。
但柳芭仍是信心滿滿。因為,她手裏有法寶,這就是:
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