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瘦粥的日子不好過了。在經曆了幾番折騰之後,魚瘦粥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錯了。但錯在什麽地方,她搞不清楚。現在的魚瘦粥,不知道應該愛誰,不知道應該做什麽和不做什麽,也不知道其他。每日裏,她就是這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她開始自言自語,絮絮叨叨,嘴裏經常說著一些不搭界不著調的話,外人聽不懂,她自己也搞不明白。
她母親終於來了。到底是親生骨肉,到什麽時候也放不下的。母親每天隻是默默地為女兒做著一些日常家務,對母親的出現和存在,魚瘦粥沒有任何多餘的反應,她對母親視而不見,兩眼隻是呆呆是看著某一個地方,一看就是半天,不說話,不笑,也不動。母親做完了那點可憐的家務,也隻是陪著女兒歎氣。
母親是個典型的園丁形象。園丁,這個稱唿曾屬於園林工人,後來,就被嫁接到了老師,特別是初級低年級的老師身上。母親和父親都是園丁,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良好的願望和急迫的心情,導致他們過早地確認了女兒的天分,並采取了一些他們能力之內的類似拔苗助長的手法,比如,丫丫小時候發表的那些詩,說白了,就是他們兩人的捉刀之作。等到女兒徹底進入了詩人意識,他們就已經無能為力了。
魚瘦粥的意識在經曆了一段混亂之後,這兩天突然清醒了許多,她好像找到了什麽靈丹妙藥,又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精神有些振奮了。母親趕緊跑過來找李春和菊英,讓他們看魚瘦粥的狀態,並幫助分析。兩人看了也感到奇怪,心裏都有點害怕。他們的直接感受是:迴光返照。但隻是兩人交換了一下看法,沒敢對母親說。魚瘦粥嘴裏不斷地念叨著:會轟動的,一定會轟動的。誰都不知道她要的是什麽轟動,要轟動哪裏。
在魚瘦粥的腦海裏,的確閃現出一線亮光,這就是:死。死或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用一個生命的結束,喚起人們的關注,成為出名的契機,這可能是眼下的魚瘦粥所能做到的,唯一有效的出名途徑。可怕的是,當這個死字出現在她腦海之後,她竟沒有絲毫的恐懼和不舍,反而有種找到了歸宿的踏實感:早該如此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魚瘦粥表現得極為輕鬆,甚至是愜意。
魚瘦粥的這個思想動態,最早是被菊英發現的。菊英比魚瘦粥小幾歲,比李春稍大些,和魚瘦粥在一起,勉強能屬於同齡人,又都是未婚女子,所以,盡管有愛好誌趣上的巨大差異,還是有許多話可說。加上菊英帶著母親的囑咐,帶著李春期望的眼神和等候消息的急迫,就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魚瘦粥聊天。魚瘦粥屬於十分單純的人,本性也很善良,因此,菊英不負眾望,很快就套出了她的實話。這天,魚瘦粥的話題左右就離不開一個死。她向菊英普及了文學史上許多著名作家和詩人的死,他們生前寂寞潦倒,死後卻加倍地為世人推崇。而且,他們多半都是自殺的,很少有人是老死病死。總之,他們死得都富有詩意,富有創意,真可謂死得其所。死,在他們的生命中,是點睛之筆,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魚瘦粥因此得出結論,一個詩人或一個有誌於出名的人,當他的其他方麵的努力已盡力,那麽,就應該考慮如何去死了。
魚瘦粥想死,這個消息首先就在母親和李春菊英這個範圍,起到了轟動效應。他們行動起來,把一切可以被魚瘦粥拿到手裏的,可能對死有利有用的物件,統統堅壁清野。之後,三人達成共識,輪流上崗,采取一盯一戰術,嚴防死守,不給魚瘦粥留下絲毫作案的空間。李春甚至想著是不是可以動用春風公司的力量,幫助魚瘦粥擺脫困境。想了半天,也沒個好辦法。畢竟,柳副主席和榮老都還正常,他們的道德和手段盡管不同,也屬於正常精神狀態下的所為。魚瘦粥卻不同,有什麽辦法能讓她真正成為全球著名詩人呢,恐怕李春和春風公司都沒有這個力量。能量達人在詩人麵前,認輸了。
菊英建議讓魚瘦粥跟著一塊出去唱歌,可是魚瘦粥對此不屑。李春想起了她曾經給自己寫過歌詞,再讓她寫,也不想寫了。在現在的魚瘦粥眼裏,這些小兒科都毫無意義,她也看出來,周圍這些人是在同情和可憐自己。這讓她尤其地受不了。我怎麽會接受別人的可憐呢。我是著名詩人,隻有我幫助你們塑造靈魂,哪有你們反過來同情照顧我的份?時不時的,魚瘦粥就衝李春和菊英發泄一頓。劈頭蓋臉,不分青紅皂白。每當這時,母親就在一旁做出阿彌陀佛,向兩位活神仙作揖。結果是魚瘦粥的脾氣越來越大,慢慢地,竟像是眾人都欠她的,該她的。她之所以沒有成名,落到今天的地步,都是這些圍繞在身邊的人一手造成,她應該向他們討個說法,討還血債。開始,李春他們還能做到從大局出發,不和她計較,時間一長,也就有了反感。本來嘛,誰也沒欠你二百兩銀子,憑什麽整天忍著,挨你的罵,聽你的數落。並且,魚瘦粥的死看來也僅停留在口頭上,真正想死的人並不多嘛,她的實際行動並沒有相應地跟上。所以,漸漸地,大家也厭倦了,疲乏了,鬆懈了。
隻有母親一如既往,陪同女兒過著度日如年的日子。
依我看,純粹是閑的。
這天演唱結束,菊英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要是給她點活幹,不出一個月,一切正常了。
李春深有同感:是這個道理,可是,能給她什麽工作呢,我看她現在起碼是輕度的神經病,把什麽交給她,都是冒險。
讓她作詩啊,就讓她作詩,有什麽危險?
我讓她寫歌詞了,她也不寫。
也是,她是看不上呀,她的自我定位,是全球著名詩人,要寫全球性的大詩歌,才是她的抱負。
哈哈,談何容易,全球範圍,現在才幾個詩人哪?能輪得上她?
在魚瘦粥的話題上,他們全都盡了力,也一律的一籌莫展。魚瘦粥真的開始消瘦了,瘦下去的還挺快。也就是說,她的身體在迅速垮下去,就像得了什麽病似的,眼看著就變化。母親憂心如焚,再次找到兩位芳鄰求助。李春和菊英比母親小著一輩兒,就算比魚瘦粥,也小著近十歲,在他們的生命曆程裏,從來沒有過與精神病人打交道的經驗,缺乏起碼的知識,他們能說出點什麽呢。他們所能做到的,隻有陪關老太太歎幾聲。而已。
被魚瘦粥的事攪和得心裏煩,李春決定離開幾天,迴公司住去。他感覺這個世界太不平靜了,走到哪裏,都有一堆麻煩在等著你。但在自己的公司裏,事情按部就班,都有個頭緒,不像對付一個精神上有毛病的人,完全是空對空,沒有一點可操作性,徹底被動。
到了他的總統套房,李春心情好了一些。公司的各項業務進展都很順利,最讓人頭疼的工潮,也不是頻繁發生了,前期投入到後勤部的資金,也已迴籠,現在李春手裏又握有幾千個億。看到這些,李春心裏好受了許多。閑談的時候,他也和柳芭談到了魚瘦粥,柳芭說:你還是滿富有同情心的嘛,對弱者充滿了同情嗬護。李春比較動情地描述了魚瘦粥母女的生活現狀,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質量竟是如此的判若雲泥。誰看了都不會不動情的。柳芭說:要不然,讓她到我們家住一段,西伯利亞,換個環境嘛。李春想了想,又怕魚瘦粥跑到森林裏迷失了方向,凍死在裏麵怎麽辦。柳芭一想也有道理。兩位老總對一個精神病人竟是束手無策了。
算了。李春擺擺手:不說她了。
提起魚瘦粥,李春就頭疼,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很複雜的心理。在蓮花賓館住了一夜,沒意思,第二天就去了金鳳閣,父母一直住在那裏,也當是省親了。
金鳳閣裏自然是一派豪華景象。李春每來一次,就感慨一迴,心想自己這是純粹的折騰,放著好日子不過,跑到街頭去賣唱,有意思。這次迴來,正好趕上金鳳也在家,她也是剛迴來。這一趟貴婦出巡,曆時一個多月,看了好幾個工地,對李春的事業有了個大致的印象,也過足了母儀天下的癮。迴來後,金鳳自作主張,把金鳳駕的成員們遣散,說我一時半會兒的不再出門玩了,到時候再招唿你們,你們都迴原單位去,原來幹什麽還幹什麽,沒必要蹲在這裏常備不懈的。李春見狀,心想這金鳳越來越有貴婦氣派了,這個真的挺好學會。
此時李春心裏最大的結是魚瘦粥,吃飯的時候,就和父母家人說起了她。金鳳聽了不以為然:閑的,純粹是閑的。這事你交給我,好辦。
;
她母親終於來了。到底是親生骨肉,到什麽時候也放不下的。母親每天隻是默默地為女兒做著一些日常家務,對母親的出現和存在,魚瘦粥沒有任何多餘的反應,她對母親視而不見,兩眼隻是呆呆是看著某一個地方,一看就是半天,不說話,不笑,也不動。母親做完了那點可憐的家務,也隻是陪著女兒歎氣。
母親是個典型的園丁形象。園丁,這個稱唿曾屬於園林工人,後來,就被嫁接到了老師,特別是初級低年級的老師身上。母親和父親都是園丁,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自己的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良好的願望和急迫的心情,導致他們過早地確認了女兒的天分,並采取了一些他們能力之內的類似拔苗助長的手法,比如,丫丫小時候發表的那些詩,說白了,就是他們兩人的捉刀之作。等到女兒徹底進入了詩人意識,他們就已經無能為力了。
魚瘦粥的意識在經曆了一段混亂之後,這兩天突然清醒了許多,她好像找到了什麽靈丹妙藥,又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精神有些振奮了。母親趕緊跑過來找李春和菊英,讓他們看魚瘦粥的狀態,並幫助分析。兩人看了也感到奇怪,心裏都有點害怕。他們的直接感受是:迴光返照。但隻是兩人交換了一下看法,沒敢對母親說。魚瘦粥嘴裏不斷地念叨著:會轟動的,一定會轟動的。誰都不知道她要的是什麽轟動,要轟動哪裏。
在魚瘦粥的腦海裏,的確閃現出一線亮光,這就是:死。死或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用一個生命的結束,喚起人們的關注,成為出名的契機,這可能是眼下的魚瘦粥所能做到的,唯一有效的出名途徑。可怕的是,當這個死字出現在她腦海之後,她竟沒有絲毫的恐懼和不舍,反而有種找到了歸宿的踏實感:早該如此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所以,魚瘦粥表現得極為輕鬆,甚至是愜意。
魚瘦粥的這個思想動態,最早是被菊英發現的。菊英比魚瘦粥小幾歲,比李春稍大些,和魚瘦粥在一起,勉強能屬於同齡人,又都是未婚女子,所以,盡管有愛好誌趣上的巨大差異,還是有許多話可說。加上菊英帶著母親的囑咐,帶著李春期望的眼神和等候消息的急迫,就每天都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陪魚瘦粥聊天。魚瘦粥屬於十分單純的人,本性也很善良,因此,菊英不負眾望,很快就套出了她的實話。這天,魚瘦粥的話題左右就離不開一個死。她向菊英普及了文學史上許多著名作家和詩人的死,他們生前寂寞潦倒,死後卻加倍地為世人推崇。而且,他們多半都是自殺的,很少有人是老死病死。總之,他們死得都富有詩意,富有創意,真可謂死得其所。死,在他們的生命中,是點睛之筆,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魚瘦粥因此得出結論,一個詩人或一個有誌於出名的人,當他的其他方麵的努力已盡力,那麽,就應該考慮如何去死了。
魚瘦粥想死,這個消息首先就在母親和李春菊英這個範圍,起到了轟動效應。他們行動起來,把一切可以被魚瘦粥拿到手裏的,可能對死有利有用的物件,統統堅壁清野。之後,三人達成共識,輪流上崗,采取一盯一戰術,嚴防死守,不給魚瘦粥留下絲毫作案的空間。李春甚至想著是不是可以動用春風公司的力量,幫助魚瘦粥擺脫困境。想了半天,也沒個好辦法。畢竟,柳副主席和榮老都還正常,他們的道德和手段盡管不同,也屬於正常精神狀態下的所為。魚瘦粥卻不同,有什麽辦法能讓她真正成為全球著名詩人呢,恐怕李春和春風公司都沒有這個力量。能量達人在詩人麵前,認輸了。
菊英建議讓魚瘦粥跟著一塊出去唱歌,可是魚瘦粥對此不屑。李春想起了她曾經給自己寫過歌詞,再讓她寫,也不想寫了。在現在的魚瘦粥眼裏,這些小兒科都毫無意義,她也看出來,周圍這些人是在同情和可憐自己。這讓她尤其地受不了。我怎麽會接受別人的可憐呢。我是著名詩人,隻有我幫助你們塑造靈魂,哪有你們反過來同情照顧我的份?時不時的,魚瘦粥就衝李春和菊英發泄一頓。劈頭蓋臉,不分青紅皂白。每當這時,母親就在一旁做出阿彌陀佛,向兩位活神仙作揖。結果是魚瘦粥的脾氣越來越大,慢慢地,竟像是眾人都欠她的,該她的。她之所以沒有成名,落到今天的地步,都是這些圍繞在身邊的人一手造成,她應該向他們討個說法,討還血債。開始,李春他們還能做到從大局出發,不和她計較,時間一長,也就有了反感。本來嘛,誰也沒欠你二百兩銀子,憑什麽整天忍著,挨你的罵,聽你的數落。並且,魚瘦粥的死看來也僅停留在口頭上,真正想死的人並不多嘛,她的實際行動並沒有相應地跟上。所以,漸漸地,大家也厭倦了,疲乏了,鬆懈了。
隻有母親一如既往,陪同女兒過著度日如年的日子。
依我看,純粹是閑的。
這天演唱結束,菊英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要是給她點活幹,不出一個月,一切正常了。
李春深有同感:是這個道理,可是,能給她什麽工作呢,我看她現在起碼是輕度的神經病,把什麽交給她,都是冒險。
讓她作詩啊,就讓她作詩,有什麽危險?
我讓她寫歌詞了,她也不寫。
也是,她是看不上呀,她的自我定位,是全球著名詩人,要寫全球性的大詩歌,才是她的抱負。
哈哈,談何容易,全球範圍,現在才幾個詩人哪?能輪得上她?
在魚瘦粥的話題上,他們全都盡了力,也一律的一籌莫展。魚瘦粥真的開始消瘦了,瘦下去的還挺快。也就是說,她的身體在迅速垮下去,就像得了什麽病似的,眼看著就變化。母親憂心如焚,再次找到兩位芳鄰求助。李春和菊英比母親小著一輩兒,就算比魚瘦粥,也小著近十歲,在他們的生命曆程裏,從來沒有過與精神病人打交道的經驗,缺乏起碼的知識,他們能說出點什麽呢。他們所能做到的,隻有陪關老太太歎幾聲。而已。
被魚瘦粥的事攪和得心裏煩,李春決定離開幾天,迴公司住去。他感覺這個世界太不平靜了,走到哪裏,都有一堆麻煩在等著你。但在自己的公司裏,事情按部就班,都有個頭緒,不像對付一個精神上有毛病的人,完全是空對空,沒有一點可操作性,徹底被動。
到了他的總統套房,李春心情好了一些。公司的各項業務進展都很順利,最讓人頭疼的工潮,也不是頻繁發生了,前期投入到後勤部的資金,也已迴籠,現在李春手裏又握有幾千個億。看到這些,李春心裏好受了許多。閑談的時候,他也和柳芭談到了魚瘦粥,柳芭說:你還是滿富有同情心的嘛,對弱者充滿了同情嗬護。李春比較動情地描述了魚瘦粥母女的生活現狀,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質量竟是如此的判若雲泥。誰看了都不會不動情的。柳芭說:要不然,讓她到我們家住一段,西伯利亞,換個環境嘛。李春想了想,又怕魚瘦粥跑到森林裏迷失了方向,凍死在裏麵怎麽辦。柳芭一想也有道理。兩位老總對一個精神病人竟是束手無策了。
算了。李春擺擺手:不說她了。
提起魚瘦粥,李春就頭疼,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很複雜的心理。在蓮花賓館住了一夜,沒意思,第二天就去了金鳳閣,父母一直住在那裏,也當是省親了。
金鳳閣裏自然是一派豪華景象。李春每來一次,就感慨一迴,心想自己這是純粹的折騰,放著好日子不過,跑到街頭去賣唱,有意思。這次迴來,正好趕上金鳳也在家,她也是剛迴來。這一趟貴婦出巡,曆時一個多月,看了好幾個工地,對李春的事業有了個大致的印象,也過足了母儀天下的癮。迴來後,金鳳自作主張,把金鳳駕的成員們遣散,說我一時半會兒的不再出門玩了,到時候再招唿你們,你們都迴原單位去,原來幹什麽還幹什麽,沒必要蹲在這裏常備不懈的。李春見狀,心想這金鳳越來越有貴婦氣派了,這個真的挺好學會。
此時李春心裏最大的結是魚瘦粥,吃飯的時候,就和父母家人說起了她。金鳳聽了不以為然:閑的,純粹是閑的。這事你交給我,好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