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師問了賣家章先生最近的生活情況。</p>


    章先生給沉瑜和於老師倒茶,說起自己和家人的生活。</p>


    沉瑜注意到,這房子是三室一廳,客廳不大,和一間南向臥室相通,還有一個北向的臥室和儲藏室。</p>


    於老師說了幾句家常話,就說道:“小章,我這位朋友雖然年輕,但是搞收藏還是很有心得,我們館裏還有他捐贈的東西。你不是要賣供石嗎?讓小沉看一看。”</p>


    “好,你二位跟我來。”章先生打開儲藏室的門。</p>


    沉瑜跟著二人進入,看到這裏空間不大,左邊靠牆擺著一個木製的簡易多寶格架,大部分空間都已空置。緊挨木架子有一個小的供桌,桌上擺著一塊太湖石。</p>


    </p>


    章先生示意沉瑜可以仔細查看。</p>


    沉瑜走近供桌,觀察良久。</p>


    這是一塊太湖賞石,石質材料清澹素樸,充分可見石質紋理脈絡。色澤澹白有淺灰紋絡隱約布於其上,為其增色不少。其造型怪異有趣,無人工之凋琢。其姿態曲折多變,極具觀賞美感。通靈剔透的石質本身,其色澤白石為底,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p>


    章先生解釋道:“這件太湖供石山子作者--尺寸高42cm;寬37cm。”</p>


    沉瑜覺得這件賞石很美,置於室內或庭院皆可。但是,沒有把握判斷這是什麽時期的賞石,也不知道價值如何。</p>


    借著觀察的時候,悄悄點開遊戲地圖查看。</p>


    從地圖上來看,自己眼前的東西在地圖上顯示為明亮的藍點,也就是說有潛在價值。</p>


    另外,他看不懂賞石,但是卻能看明白,賞石下麵的底座以及擺賞石的供桌,都是紫檀製作,從木器的年代來看,應該接近於明末清初。</p>


    沉瑜對賣家章先生問道:“供石是什麽時期的?”</p>


    章先生說道:“我父親交代過,這太湖石加底座和供桌都是明清時期的,但具體的時間,還要再研究。畢竟不像瓷器有款那麽明確。”</p>


    沉瑜看向於老師,問道:“於老師,您看怎麽樣?”</p>


    於老師說道:“我說過,我不太懂供石,但是我相信我的朋友。”</p>


    沉瑜說:“我也信得過您。”他看下賣家:“這套供石的價格是什麽?”</p>


    章先生說:“30萬。”</p>


    沉瑜覺得,比自己估算的價格低,反問道:“您為什麽不送拍賣會?或者,魔都這裏的收藏家也不少。”</p>


    章先生直接說道:“不瞞您說,他們給的價錢太低,您是於老師介紹的朋友。你就別再跟我講價了,你也看到我家這情況。”</p>


    沉瑜說道:“既然是於老師介紹的,那我也不還價,就按你說的價格來。”</p>


    “好,您看咱們怎麽交易?”章先生非常高興。</p>


    沉瑜說:“這樣吧,我給你轉賬,收到之後,我找人把這套供石搬走。”</p>


    他準備給司機打電話,讓他上來幫忙。</p>


    章先生說:“不用那麽麻煩,我一個人就搬了。”</p>


    沉瑜問道:“賞石加供桌很沉,而且不保險。”</p>


    章先生問道:“您還要買供桌?”</p>


    沉瑜愣了片刻,鬧了半天,不包括供桌?</p>


    章先生立刻說道:“我賣的是太湖石,包含底座,可不包括這桌子。這小供桌是紫檀的。”</p>


    沉瑜心中有些不快,於老師的眉頭也皺了一下。</p>


    沉瑜耐心的說道:“這供桌和太湖石是一套。如果不包含供桌的話,判斷太湖石的年代,就會沒有說服力。”</p>


    章先生說:“您要這麽說也可以,但是這價錢可就不是30萬。”</p>


    沉瑜說道:“如果隻是太湖石,30萬可就太貴了。”</p>


    於老師左右為難。他並沒有看過章先生以前談價的過程,如今看來這之前沒談攏,不僅僅是買家的問題。</p>


    無論沉瑜怎麽說,這賣家就堅持,如果要連供桌一起買走,那就要加錢了。</p>


    沉瑜問道:“連帶供桌,總價是多少?</p>


    “45萬。”</p>


    沉瑜看到章先生說出這個價格之後,遊戲地圖上的光點沒有變化,也就是說這價格可以買。但他並不想這麽便宜對方,於是有試著講價,最終壓到了43萬。</p>


    為了保險,沉瑜覺得有必要起草一份合同。</p>


    於老師經驗豐富,幫著起草合同。</p>


    沉瑜在等待的時間裏,看著地圖上還有兩個藍色光點,再看看已經顯得有些空的木架。他對章先生說道:“章先生,能不能欣賞您父親收藏的其他古玩。”</p>


    章先生說:“大部分已經賣掉了,還有幾件,是比較珍貴的,沒舍得賣掉,你要看嗎?”</p>


    沉瑜表示很想欣賞。</p>


    章先生找出了三件東西。</p>


    沉瑜看到,這些在地圖上顯示了兩個紅點,有一個還是彷品。</p>


    他搖了搖頭,指著架子角落裏的這件物品,說道:“這兩件也是?”</p>


    章先生看了一眼:“對,也是,剛才忘了給您拿出來。”</p>


    他把一個小型的提梁壺和一個小瓷器擺到桌上。</p>


    沉瑜先拿起了一件小型瓷器,瓷器有明顯的傷,但無殘缺。小罐形製新奇特異,臥足寰底,直頸中空,底有修複的痕跡,有大明宣德年製款識。</p>


    於老師放下筆,說道:“這件小罐因形製頗似畫軸頭,故名軸頭罐。”</p>


    沉瑜明白於老師這時候說話,是提醒自己物品有傷,但是又不好明說。</p>


    他覺得小罐有傷對自己不算什麽大的問題。小罐通體以卷草紋為飾,紋飾轉折,婉約有致,青花發色深沉濃麗,畫筆似具有意點染,應該是彷永宣瓷器。此式軸頭罐之原型彷自永樂青花同類器皿。</p>


    康雍乾三代皇帝對永宣二窯皆有摹古燒造,各有千秋,然若論摹古之深度與廣度,則以雍正一朝為最,其所涉獵的品種與造型皆為康乾所不及,不少永宣的器型僅見雍正一朝有摹造,沉瑜覺得,手中小罐即屬當中之一例。</p>


    他記得,看過首都博物館有一青花小罐,造型與本件基本一致。</p>


    所以,他綜合判斷,這是雍正時期彷宣德的青花瓷。</p>


    他對章先生問道:“這件青花軸頭罐,價格是多少?”</p>


    章先生說道:“軸頭罐是清代的,於老師也看過,尺寸高5.1cm,寬5.5cm,因為有傷,所以……”</p>


    他看了看於老師,才說道:“20萬。”</p>


    沉瑜猜測,他是顧忌於老師看過這件東西,所以才報出了這個價格。小罐在地圖上顯示為藍點,雖然有傷,但是自己有修複空間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p>


    他故意沉吟,做出為難的樣子,看到於老師沒什麽表示,就同意了這個價格。</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東野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東野老並收藏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