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迴頭一看,喊自己名字的人,是董老板,就是在酒店裏和陳尚父女一直較勁的那個董明。


    在他身邊的人,是常貝祖孫二人。


    常湧和董明看到沈瑜,隻是打了個招唿,便相約一起去看藏品。


    常貝沒有急著跟上去,他看著沈瑜,帶著些調侃的語氣說道:“沈瑜同學,今天到這兒來,不會還想撿漏吧?”然後不等沈瑜迴答,就繼續說道:“這裏麵,每位老板都身家不菲。帶來的東西也沒有魚龍混雜的便宜貨。在這兒想買東西,得靠實力。”


    沈瑜沒有反駁,隻是迴了一句:“謝謝提醒,量力而行吧。”


    常貝笑了笑,快走幾步,跟上常湧和董明兩人。


    沈瑜不想被這幾個人影響心情,走向竹雕的展台。


    剛才被幾個人耽擱時間,之前在這裏看竹雕的人,已經走了。


    如此一來,即使沈瑜想問問這是誰帶來的藏品,也沒人給他介紹了。


    這件竹雕在地圖上,顯示為一個很顯眼的藍點,表示還沒人發現其價值。如果能撿漏,倒也不虛此行。


    穩住,穩住...


    沈瑜剛有了撿漏的念頭,立刻提醒自己,這裏不比市場,在這些人麵前撿漏,或許會無意中得罪人,或者被人注意。必須萬無一失才能出手。


    他圍著展台走了一圈,大概看明白了這件古玩。


    竹雕的標牌上寫的是----明代竹雕筆擱。


    作品特殊之處,還在於背麵有幾個圓孔,應該可以用來固定毛筆。所以,這件作品應該是綜合了筆擱與筆插的的特殊形製文具。


    竹刻高約十二厘米,采用圓雕、透雕技法相結合。


    竹刻內容是一老者赤膊坐於鬆樹之下,滿麵笑容,另有一書童手持蒲扇侍坐一旁照看爐火。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主仆二人似談笑正歡,等一品壺中佳茗。


    竹刻中的二人表情生動,栩栩如生,老者身旁奇鬆橫倚,怪石相疊,表現了一副超凡脫俗的畫麵。


    沈瑜把細節記在心裏,與自己的知識對應後,有了大體的判斷。


    這東西應該叫竹雕鬆下老人筆擱。


    作品上無作者的落款,但是從作品的氧化程度以及雕刻技巧來看,像是明末清初時期的嘉定竹刻作品。


    就是不知道帶著東西來的人願不願意出手。


    如果價格不貴的話,沈瑜很想買下來。


    這件作品構思巧妙,雕刻手法極為細膩,又兼具了兩種文具的作用。


    他想找人問問,這作品是誰帶來的。左右一看,發覺大部分人在關注其他藏品,沒人理會他。


    劉壁雲與朋友交流過後,想找沈瑜諮詢。抬頭看到了沈瑜一個人在看古玩,急忙走過去問道:“小沈,看什麽呢?”


    沈瑜指了指竹雕。


    劉壁雲說:“哎呀,別看它了,這東西沒人關注。之前,郝老板已經拿來好幾次了,大家都不看好。”


    沈瑜問:“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藏主。”


    劉壁雲看了他一眼:“好多人都不看好這個,我建議你也別問。他要價可不低。


    先不說這個了。和信齋的武升,帶來了一個青銅器,有人說是禮器,也有人說是筆山。大夥都在那兒議論。你幫我看看,我挺喜歡這東西。”


    沈瑜想了想,既然竹刻作品被帶來幾次,都沒人關注,那麽自己就不著急了。


    他跟著劉壁雲走了過去。


    青銅器的展台周圍最熱鬧。


    這件青銅器是第一次在交流會上出現,而且造型生動,很多人都表示有興趣。


    觀看藏品的人,幾乎把展台圍的水泄不通。好在這些人都自重身份,沒有擁擠的現象,但是,想要擠空進去,也是很困難的。


    因為觀看的人多,已經把玻璃罩子取掉,依次有人帶著手套,拿起藏品觀看。


    沈瑜透過人群的縫隙,看見了這件青銅器。


    這是個手掌大小的青銅豹子。


    看到藏品的第一眼,他心裏咯噔一下。


    之前,被張鞠帶去鑒定青銅器,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時候又看到一件青銅器,立刻就想到了不好的方麵。


    這些聯想讓他想遠離這件藏品,選擇站在人群外圍。


    劉壁雲示意他近前去看藏品。


    沈瑜沒動,盡量平複情緒波動,然後安慰自己,這個聚會這麽多人,隻要自己不往裏摻和,即便這東西有問題,也追查不到自己。


    想到這裏,他悄悄點開地圖。


    青銅豹子在地圖裏,是一個很顯眼的紅點,說明已經有人發現了它的價值,而且是價值不低的一件古董。


    有了這個依據,他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判斷這東西大概是西漢時期的席鎮。


    劉壁雲看到沈瑜站在外圍沒有動,心裏還在琢磨,這年輕人不急著看東西,倒也沉得住氣。


    這時,有人給劉壁雲騰了個位置。他再次示意沈瑜進去看。


    沈瑜搖了搖頭,小聲說:“這東西不難判斷,不用擠進去。”


    他是對劉壁雲解釋,但是說話的時候,周圍的人離得挺近。


    沈瑜就看到有兩個人,幾乎同時看了他一眼。


    一個是看起來很威嚴的胡老板。


    另一個是紀老板的長孫紀磊。


    胡老板隻是看了他一眼,就轉迴頭去。


    紀磊看沈瑜的眼神很古怪,似乎帶著一絲笑意。


    沈瑜明擺,一定是自己的話別人聽到了。


    不明白前因後果的人,聽到年輕人這麽說話,估計要笑話其不知輕重。


    沈瑜示意劉壁雲到外麵說話。


    兩個人遠離了人群。


    沈瑜說:“我大概看明白了。”


    劉壁雲奇怪:“你都沒上手吧?隔這麽遠能看出來?”


    沈瑜說:“這東西不難辨認,這道理很簡單。就像我認識你劉哥。離著三米遠,能認出你;距離十米遠,也能認出你。這時候來了一個姑娘,站在門外說,她是劉壁雲,我不用看見她,我也知道她不是。”


    劉壁雲笑了笑:“道理是沒錯,你看出什麽來了?能入手嗎?”


    沈瑜說:“從時間上判斷,大概是西漢時期。這應該是銅鎏金豹形席鎮。”


    劉壁雲說:“席鎮?我還以為是禮器類的東西。”


    沈瑜:“席地而坐的時代裏,用蘆葦、蒲草或竹條編織的席子,不僅容易卷邊,起身時席子還會移動,因此需要有東西壓帷帳或席角,席鎮應運而生。


    咱們國家博物館,保存了春秋戰國的玉鎮有19件之多。


    西漢時,席鎮的使用及製作都達到了鼎盛時期。席鎮的造型多為肖生動物。常見的有虎、獅、豹、龜、鹿、羊等。席鎮動物的姿態通常作蜷屈狀,底部平坦,自身保持一定重量,便於壓物,這是席鎮的主要特點。


    這件青銅豹鎮,被鑄造成蟠伏狀,首尾隱隱相連,整體呈現一個圓形。


    從青銅器的大小,還有豹子的造型來看,都是方便壓住席角的形狀。所以,我判斷,這應該是漢朝的席鎮。


    另外,青銅禮器都會有其特點或者特殊的用途,這東西是不符合那些條件的。


    所以我斷定他就是一個席鎮。”


    劉壁雲說:“年代是怎麽確定的?”


    沈瑜說:“從豹子的造型、鑄造和銅鎏金的技法來看,都是西漢時期的特點。青銅在傳世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氧化,都符合西漢青銅器的特點。”


    劉壁雲問道:“這物件可以入手嗎?”


    沈瑜解釋:“劉哥,如果你想買的話。一定要注意,他的物品來源是否安全可靠。


    另外,青銅席鎮通常是四個一套。他這裏隻有一個,我不知道對方是隻買到了一個,還是隻拿出了一個。這就需要您自己判斷了。


    說到商業談判,您是行家,我隻能在物件上提點兒建議。”


    劉壁雲點了點頭:“謝謝沈老弟。有你的話,我心裏就有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東野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東野老並收藏重生之收藏大玩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