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士兵們將溫如春團團圍住,又層層上報最後到了寧采臣那裏。
寧采臣今日也遠遠的見過溫如春一麵,知道眼前這人就是那個彈琴很厲害的書生。
雖然寧采臣對音律不怎麽感興趣,但他也看到周昂似乎對這個書生讚賞有加,見到溫如春後也沒為難他,還將其帶進了臨時營地中。
很快周昂也知道了溫如春出現,他原本就隻是和衣小憩,便起身來到了寧采臣的營帳。
“溫舉人?怎麽弄的如此狼狽?”周昂見麵就看到溫如春有些狼狽,便開口問道。
溫如春也有些尷尬,這一夜未睡,反倒走了十來裏路,他不僅狼狽還有些疲憊。
“本是跟著使君儀仗後的,可是傍晚時突遇大雨,便在官道旁的一個村子借宿,這一夜睡意全無,見月朗星稀,外麵如白晝一般,也不知怎的就起身趕路了,可這一路走來越走越害怕,幸得遇到了使君行轅。”溫如春有些自嘲的將這半夜經曆講出,現在想來他自己都覺得好笑。
“下雨?還有村莊?這路上有村莊嗎?”周昂聽了溫如春的講述,卻是一臉意外的樣子,還不確定的看向寧采臣。
“沒有啊。你小子不會撞鬼了吧?”寧采臣下意識的搖了搖頭,而後上下打量著溫如春,像是玩笑一般的問了一句。
寧采臣自從做了官,倒是沒有以前那麽不靠譜了,不過他每次說話還是很逗,這一句明明像是玩笑一般的話,說出來也讓溫如春遍體生寒。
“鬼?不會吧難道宦娘真的是鬼?”溫如春心中一緊,下意識的不願相信那村莊和宦娘是鬼,不過這種自我催眠連他自己都有些懷疑。
周昂看著溫如春,想了一下說道“可還記得那村子方位,帶我去看看。”
“記得,往迴走十裏左右就到,一個岔路口往左不遠的地方。”溫如春連忙答道,雖然心中已經有些認可寧采臣的話了,倒也不是特別害怕。
畢竟此刻身處軍營,眼前的又是堂堂興建伯,一般鬼怪估計見到都會退避三舍。
“會不會騎馬?”周昂又問了一句。
溫如春重重的點頭答道“會。”
片刻後便有三十餘騎離開了營地,自然是溫如春帶著周昂前往那村子。
此行隻有周昂和寧采臣,另外三十騎兵都是周昂的貼身親衛,乃是軍中萬裏挑一的精銳。
騎馬急行,十裏地不過片刻功夫便至,隻是當來到溫如春所說的岔路口時,他看向左側再沒有看到什麽村莊了。
這裏倒是有個岔路口,隻是岔路口過去隻有一片密林,根本看不到村莊的影子,甚至小路也隻延伸了不到百丈,再往裏走連路都沒有了。
“進去看看。”周昂翻身下馬,而後徑直朝著密林走去。
寧采臣走在周昂前麵開道,那些親衛緊緊的跟在周昂身後,雖然明知這密林中可能有鬼怪,這些人卻絲毫看不出畏懼。
行了不到一裏,寧采臣忽然停下腳步,而後轉過頭來看著溫如春,臉上露出了頗為玩味的笑容,同時抬起手中大刀向前一指問道“你看看,這是不是就是你進的那個村子?”
溫如春和周昂站在一起,一直處在親衛的保護之中,他聽到寧采臣的話,便上前幾步站到了寧采臣身後。
然而溫如春順著寧采臣的大刀看去,眼前根本沒有什麽村莊,隻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墳山。
這墳山之上足有上百座墳堆,看起來都是那種有些年歲的老墳,四周雜草叢生連路都沒有,明顯這裏早已無人祭拜。
“這”溫如春看著眼前瘮人的墳山,一想起在村中還曾對宦娘生出念想,頓時一陣後怕。
“你說那個請你彈琴的女鬼叫宦娘?”忽然周昂走到溫如春身側,又向溫如春問起了宦娘來。
溫如春一個激靈,而後有些後怕的說道“是叫宦娘,不過她說並非是這裏的人這裏隻是她叔母的家,她的家也在西安。”
說道人的時候,溫如春一頓,似乎感覺用詞有些不當,不過此時也沒有改口。
周昂聞言沒有立刻說什麽,而是細細的打量了一番墳堆,過了片刻才說道“看來那宦娘對你並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你的雲掃古琴,既然鬼無傷人意,也就不為難它們了,我們迴去吧。”
既然周昂都發話了,一行人自然又原路返迴,等到周昂離開後不久,那墳山上才出現密密麻麻的人影,這些人影看起來渾渾噩噩,隻是朝著周昂離開的方向不斷作揖。
隻是這密密麻麻的人影中,卻並沒有宦娘的身影。
迴了營地周昂不再提及此事,寧采臣也是神經大條,根本不將此事放在心上。
到了第二日隊伍再次開拔,溫如春見到那無數的營帳柵欄,竟然全部被周昂收進了一副畫卷中,直接驚訝的半天都沒迴過神來。
相比於昨夜的經曆,他感覺這才是真正的震撼,最後他都不知道是怎麽跟著周昂的儀仗一起往西安走的,等他迴過神來的時候已經臨近正午了。
隻是迴過神來的溫如春才發現,自己跟著隊伍已經來到了華山腳下,也就是說這半日時間,周昂的隊伍行進了足足三百裏左右,這可讓溫如春對周昂和身旁的郭北營士兵更加好奇和敬畏。
按照周昂的計劃,今天傍晚他們便能抵達西安城了。
正午的時候,周昂還是下令在華山腳下短暫的歇息和進食,因為隻是短暫休息便不用安營紮寨,大家吃的也是簡單的幹糧。
看著不遠處聳立的華山,周昂也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座九州名山。
如果不是急著趕去赴任,其實周昂也想登山一觀,畢竟華山有著許多傳說,為其籠罩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而且曆來文人墨客也多有登華山的習慣。
休息了片刻之後,大隊再次整隊出發,不過就在準備啟程的時候,忽然一隊人馬出現在山腳下。
這隊伍隻有十來騎,衣著並非公差或官軍,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家丁,而隊伍為首的是個錦衣俊朗的年輕人。
隻見這些人的馬上駁著大量的禮盒,禮盒上還用紅紙糊著,紙上都寫著一個囍字,看樣子這些人應該是去送聘禮的。
第158章 疑案頻發
這些人看到周昂龐大的隊伍,明顯也是一愣,不過那錦衣青年反應倒是夠快,連忙下馬朝著周昂一拜說道“學生安幼輿,拜見興建伯。”
因為周昂隊伍已經集結,那些旌旗立起,任誰都能知道他的身份,所以這個安幼輿能夠一眼知道周昂身份。
錦衣青年自稱安幼輿,說的是一口還算標準的官話,不過也帶著一些秦腔,看樣子是個有些背景的本地人。
“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你們來這裏幹什麽?”周昂一路走來,附近幾裏都沒有看到人家,對這個安幼輿突然出現也有些好奇。
“迴伯爺的話,學生是來提親的。隻是隻是找不到進村的路了!”安幼輿神情尷尬的說道。
寧采臣今日也遠遠的見過溫如春一麵,知道眼前這人就是那個彈琴很厲害的書生。
雖然寧采臣對音律不怎麽感興趣,但他也看到周昂似乎對這個書生讚賞有加,見到溫如春後也沒為難他,還將其帶進了臨時營地中。
很快周昂也知道了溫如春出現,他原本就隻是和衣小憩,便起身來到了寧采臣的營帳。
“溫舉人?怎麽弄的如此狼狽?”周昂見麵就看到溫如春有些狼狽,便開口問道。
溫如春也有些尷尬,這一夜未睡,反倒走了十來裏路,他不僅狼狽還有些疲憊。
“本是跟著使君儀仗後的,可是傍晚時突遇大雨,便在官道旁的一個村子借宿,這一夜睡意全無,見月朗星稀,外麵如白晝一般,也不知怎的就起身趕路了,可這一路走來越走越害怕,幸得遇到了使君行轅。”溫如春有些自嘲的將這半夜經曆講出,現在想來他自己都覺得好笑。
“下雨?還有村莊?這路上有村莊嗎?”周昂聽了溫如春的講述,卻是一臉意外的樣子,還不確定的看向寧采臣。
“沒有啊。你小子不會撞鬼了吧?”寧采臣下意識的搖了搖頭,而後上下打量著溫如春,像是玩笑一般的問了一句。
寧采臣自從做了官,倒是沒有以前那麽不靠譜了,不過他每次說話還是很逗,這一句明明像是玩笑一般的話,說出來也讓溫如春遍體生寒。
“鬼?不會吧難道宦娘真的是鬼?”溫如春心中一緊,下意識的不願相信那村莊和宦娘是鬼,不過這種自我催眠連他自己都有些懷疑。
周昂看著溫如春,想了一下說道“可還記得那村子方位,帶我去看看。”
“記得,往迴走十裏左右就到,一個岔路口往左不遠的地方。”溫如春連忙答道,雖然心中已經有些認可寧采臣的話了,倒也不是特別害怕。
畢竟此刻身處軍營,眼前的又是堂堂興建伯,一般鬼怪估計見到都會退避三舍。
“會不會騎馬?”周昂又問了一句。
溫如春重重的點頭答道“會。”
片刻後便有三十餘騎離開了營地,自然是溫如春帶著周昂前往那村子。
此行隻有周昂和寧采臣,另外三十騎兵都是周昂的貼身親衛,乃是軍中萬裏挑一的精銳。
騎馬急行,十裏地不過片刻功夫便至,隻是當來到溫如春所說的岔路口時,他看向左側再沒有看到什麽村莊了。
這裏倒是有個岔路口,隻是岔路口過去隻有一片密林,根本看不到村莊的影子,甚至小路也隻延伸了不到百丈,再往裏走連路都沒有了。
“進去看看。”周昂翻身下馬,而後徑直朝著密林走去。
寧采臣走在周昂前麵開道,那些親衛緊緊的跟在周昂身後,雖然明知這密林中可能有鬼怪,這些人卻絲毫看不出畏懼。
行了不到一裏,寧采臣忽然停下腳步,而後轉過頭來看著溫如春,臉上露出了頗為玩味的笑容,同時抬起手中大刀向前一指問道“你看看,這是不是就是你進的那個村子?”
溫如春和周昂站在一起,一直處在親衛的保護之中,他聽到寧采臣的話,便上前幾步站到了寧采臣身後。
然而溫如春順著寧采臣的大刀看去,眼前根本沒有什麽村莊,隻有一片密密麻麻的墳山。
這墳山之上足有上百座墳堆,看起來都是那種有些年歲的老墳,四周雜草叢生連路都沒有,明顯這裏早已無人祭拜。
“這”溫如春看著眼前瘮人的墳山,一想起在村中還曾對宦娘生出念想,頓時一陣後怕。
“你說那個請你彈琴的女鬼叫宦娘?”忽然周昂走到溫如春身側,又向溫如春問起了宦娘來。
溫如春一個激靈,而後有些後怕的說道“是叫宦娘,不過她說並非是這裏的人這裏隻是她叔母的家,她的家也在西安。”
說道人的時候,溫如春一頓,似乎感覺用詞有些不當,不過此時也沒有改口。
周昂聞言沒有立刻說什麽,而是細細的打量了一番墳堆,過了片刻才說道“看來那宦娘對你並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你的雲掃古琴,既然鬼無傷人意,也就不為難它們了,我們迴去吧。”
既然周昂都發話了,一行人自然又原路返迴,等到周昂離開後不久,那墳山上才出現密密麻麻的人影,這些人影看起來渾渾噩噩,隻是朝著周昂離開的方向不斷作揖。
隻是這密密麻麻的人影中,卻並沒有宦娘的身影。
迴了營地周昂不再提及此事,寧采臣也是神經大條,根本不將此事放在心上。
到了第二日隊伍再次開拔,溫如春見到那無數的營帳柵欄,竟然全部被周昂收進了一副畫卷中,直接驚訝的半天都沒迴過神來。
相比於昨夜的經曆,他感覺這才是真正的震撼,最後他都不知道是怎麽跟著周昂的儀仗一起往西安走的,等他迴過神來的時候已經臨近正午了。
隻是迴過神來的溫如春才發現,自己跟著隊伍已經來到了華山腳下,也就是說這半日時間,周昂的隊伍行進了足足三百裏左右,這可讓溫如春對周昂和身旁的郭北營士兵更加好奇和敬畏。
按照周昂的計劃,今天傍晚他們便能抵達西安城了。
正午的時候,周昂還是下令在華山腳下短暫的歇息和進食,因為隻是短暫休息便不用安營紮寨,大家吃的也是簡單的幹糧。
看著不遠處聳立的華山,周昂也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座九州名山。
如果不是急著趕去赴任,其實周昂也想登山一觀,畢竟華山有著許多傳說,為其籠罩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而且曆來文人墨客也多有登華山的習慣。
休息了片刻之後,大隊再次整隊出發,不過就在準備啟程的時候,忽然一隊人馬出現在山腳下。
這隊伍隻有十來騎,衣著並非公差或官軍,倒像是大戶人家的家丁,而隊伍為首的是個錦衣俊朗的年輕人。
隻見這些人的馬上駁著大量的禮盒,禮盒上還用紅紙糊著,紙上都寫著一個囍字,看樣子這些人應該是去送聘禮的。
第158章 疑案頻發
這些人看到周昂龐大的隊伍,明顯也是一愣,不過那錦衣青年反應倒是夠快,連忙下馬朝著周昂一拜說道“學生安幼輿,拜見興建伯。”
因為周昂隊伍已經集結,那些旌旗立起,任誰都能知道他的身份,所以這個安幼輿能夠一眼知道周昂身份。
錦衣青年自稱安幼輿,說的是一口還算標準的官話,不過也帶著一些秦腔,看樣子是個有些背景的本地人。
“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你們來這裏幹什麽?”周昂一路走來,附近幾裏都沒有看到人家,對這個安幼輿突然出現也有些好奇。
“迴伯爺的話,學生是來提親的。隻是隻是找不到進村的路了!”安幼輿神情尷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