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按照慣例,今年既是景安十五年,也是元象元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極殿中傳出了山唿海嘯般的恭祝聲。


    紫宸殿中,柳誠早已離開,此刻隻有景安帝獨自一人。


    他靜靜的躺在床榻上,雙眼無比渾濁,瞳孔也在不斷放大。


    景安帝聽到從皇極殿傳來的山唿聲,終於安靜的閉上了眼睛。


    當這位煉了一輩子丹藥,在百姓心中留下無能昏聵形象的景安帝徹底閉上眼睛時,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


    等到朝會散去之時已是傍晚,周昂返迴府邸便直接對管家吩咐道“趕緊吃飯,另外準備喪服吧。”


    周慎聞言先是一愣,不過還是謹遵周昂吩咐去準備了。


    果然周昂的晚飯還沒吃到一半,皇宮中報喪的人便來到了府上。


    曆來皇帝駕崩,一開始都是秘不發喪的,而是首先戒嚴京師,同時朝中重臣進宮與新皇商議之後才正式發喪。


    不過原本今日一早京城就戒嚴了,該商議的紫宸殿中都已經商議好了,所以周昂這一次進宮需要商議的事情就真的不多了。


    景安帝的靈柩停放在‘萬壽宮’,一個名字有些諷刺的宮殿。


    當周昂來到萬壽宮的時候,太子和太子妃還有魏思賢都已經換上了一身喪服。


    “見過陛下!”周昂對著太子,應該說元象帝恭敬一拜。


    “周卿免禮,你來的又是最快。”元象帝臉上有明顯的悲傷,但他對周昂依然很是客氣,兩人說話也有別於一般的君臣,這自然是屬於周昂的殊榮。


    周昂抬起頭來,又對著太子妃劉嫻輕輕點頭。


    因為元象帝還沒正式下旨冊封劉嫻為皇後,所以此刻劉嫻的身份在法理上有些尷尬。


    稱她太子妃已經不妥,但又不可能直接稱唿皇後。


    劉嫻也對周昂點了點頭,臉上同樣愁容滿麵。


    大寧朝確實風雨飄搖,甚至許多地方都體現出一種大廈將傾的味道,但景安帝在位時,皇帝與太子這個曆朝曆代最難處理的關係,在這一家子中卻是堪稱曆代王朝之典範。


    “見過興建伯。”隨後魏思賢主動的朝著周昂行禮,他的神色看起來無比恭謙,對周昂表現的異常恭敬。


    周昂連忙迴了一禮,對這個取代了曹吉安的閹黨首領,他可是一點不敢掉以輕心。


    在今日魏思賢撕掉了隱藏十幾年的偽裝,他告訴了世人,他這個未來閹黨領袖是太子最忠實的擁躉。


    但周昂知道,待元象帝登基之後,他與魏思賢依然不會是一路人。


    第140章 夜入皇宮


    很快另外幾位朝中重臣也相繼來到萬壽宮,而這些人無一例外都穿上了喪服,不管這些人心中是如何想的,臉上都是一臉的悲痛。


    來的人不多,隻有四人,吏部尚書李長善,左都禦史秦瑞,大都督何顯,以及昌平郡王。


    這一次主要是商議景安帝的後事,這幾人加上周昂和魏思賢,已經足以代表如今朝堂上的勢力,之所以隻叫了這麽幾人,也是太子有意從速從快的解決此事。


    “陛下你怎麽就走在臣的前麵了啊!”昌平郡王剛一踏入長壽宮,便一臉悲痛的跪在景安帝的棺槨前,他抱著棺槨就旁若無人的痛哭起來。


    昌平郡王是景安帝最小的叔叔,年紀比起景安帝也大不了幾歲,當年在諸多皇子中是最不起眼的一個,直到景安帝登基前,這位皇叔連個郡王封號都沒混上。


    後來還是景安帝給了他一個昌平郡王的封號,而後任命他為宗人令,成為唯一一個在京的宗室王爺。


    見昌平郡王隻顧著悲傷,元象帝上前幾步,親自去將他扶起“皇叔公也請保重身體。”


    元象帝語重心長的說道,心中卻也是納悶,明明是自己死了爹,怎麽反倒自己去安慰起旁人了?


    “好了,既然陛下將我們叫來,諸位便說說看接下來怎麽做吧。”周昂瞥了昌平郡王一眼,而後目光落在李長善何顯等人臉上。


    接下來幾人麵麵相覷,都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景安帝的駕崩,徹底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第二日一早,景安帝駕崩的消息便正式宣告天下。


    頃刻間整個京都一片縞素,京城外十餘萬大軍繼續嚴陣以待,這是這次三處大營都默契的不再對準京城,而是調轉方向,擺出了一副守衛京城的架勢。


    皇帝大行,先是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哭喪。


    一夜的準備時間,今日太極廣場到萬壽宮前都跪滿了文武百官,京城的大街小巷也跪滿了一身縞素的百姓。


    一時間哭聲籠罩京城,莫名的便有一種天地同悲的氣氛。


    哭喪開始後,便是京城所有宮觀鳴鍾三萬次,這個過程相對較長,同時皇宮之中也會舉行一些儀式,為大行皇帝出殯做著最後準備。


    景安帝在位已經十五年,早在五年前他的陵寢就已經修好了,所以通常最重要的陵寢問題已經不用考慮了。


    在朝中幾大巨頭的默認下,景安帝的整個葬禮還是有些從簡,甚至顯得有些匆忙。


    雖然一應程序都按照禮製進行,但整個葬禮所花的時間,足足比正常情況快了三分之一。


    等到景安帝陵寢地宮封閉的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初一這一日,元象帝的登基大典又在萬眾矚目開始了。


    三天前京城之中還一片縞素,天地同悲。


    而三天後同一座京城卻又張燈結彩,普天同慶。


    皇宮還是那座皇宮,不久前還一臉愁容的文武百官,今日又換上了喜笑顏開。


    元象帝高居禦座,滿朝文武三拜九叩的對著他行大禮,那禮樂之聲響徹雲霄,就連城外隔著數十裏的三座大營都能隱約聽到。


    新皇登基,為了犒勞將士,元象帝還下旨犒賞三大營士兵酒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卦有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卦有坎並收藏聊齋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