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每一個都精於算計,恐怕要麽是早就投靠了吳王,要麽就是也察覺到了吳王的反意。”周昂心中不由的想到,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不同尋常的氣氛越發明顯。


    “殿下駕到!”忽然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一個太監尖細高昂的聲音響起。


    下一刻整個會場就變得無比安靜,與此同時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


    周昂也跟著人群站了起來,目光自然也看向了吳王出場的地方。


    隻見人群很自然的分開,在會場之中讓出了一條通道,下一刻周昂就看到一個身著大紅袍,袍子上繡著團龍圖案,腰間纏著玉帶,頭帶翼善冠的中年男子。


    不用說這自然就是吳王。


    吳王麵帶微笑,一路走過對兩側的官員頻頻點頭示意,遇到那些有身份名望的重臣,吳王更是親切的打著招唿。


    此刻的吳王,確實完美的詮釋了一個毫無架子好,禮賢下士的賢王形象。


    等到吳王走到自己的席位,眾人也都各自歸位,而後齊齊對著吳王躬身行禮,口中稱著“拜見吳王殿下。”


    “諸公有禮了,今日孤略備薄酒,還望諸公盡興!”吳王對著眾人還了一禮,口中也是客氣的說道。


    因為整個廣場四周都立起了帷幔,所以雖然不是室內,吳王的聲音卻也被束縛在帷幔之中,便是坐在末席的周昂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吳王緩緩落座,而後眾官員才跟著坐下,此刻吳王已經出場,場中自然沒了先前的喧囂,都在安靜的等著吳王開口。


    清明詩會雖名為詩會,卻也有歌舞助興,按照往年的慣例,詩會前半程都是吳王宮中的樂師舞師進行歌舞表演。


    “明日便是清明佳節,今日能與諸公共聚一堂,孤是真的高興啊!尤其是今年孤又看到了許多的新麵孔,有如此多的新朋友,孤更是喜不自勝。今日孤也為諸位準備了一份驚喜,請諸公一觀!”吳王目光掃過眾人,雖然隻是一眼而過,卻讓每個人都感覺吳王好像在看自己,甚至就連周昂都感覺到,剛才吳王特意與自己對視了一眼。


    隨著吳王聲音落下,一隊隊衣著特殊的舞者,有序的出現在廣場中央的空地上,那裏似乎也是專門為這些舞者留下的。


    剛才吳王提到驚喜,自然引起了眾人的好奇,此刻都認真的看著這些舞者。


    下一刻眾人就發現,這些舞者其中一半竟然身著鎧甲,手中還拿著盾牌刀斧,隻是無論是鎧甲還是兵器,都是裝飾精美,確是用作觀賞而非實戰的。


    而另一半舞者身著廣袖長裙,手中拿著不同的樂器,隻是這些樂器也都極其古樸,像是戰國以前的那些古樂器。


    周昂目光從那些舞者身上掃過,粗略一數,正好是男女各三十二人,而且這些男女八人一列,橫豎正好也是八列,加起來一共六十四人。


    看到此處,周昂眉頭下意識的一皺,心中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而幾乎是同時,少數官員的臉上也露出了難看的神情。


    下一刻沉重舒緩的音樂響起,正是那三十二位女性舞者或吹或彈或擊打,奏響了手中的樂器。


    於此同時無論是女性舞者還是男性舞者,身軀都開始緩慢的動了起來,他們的動作幅度不大,卻莊嚴整齊,一開始就給人無比厚重的感覺。


    “哈”音樂古樸,偶爾那些男性舞者還恰合時機的低聲大喝,並且整齊的用兵器擊打著盾牌。


    那兵器與盾牌碰撞的聲音更加震撼人心,雖然整個舞蹈看起來缺少了柔美與娛樂性,但每一個動作都直擊著人的靈魂。


    而隨著舞蹈的進行,周昂感覺整個吳王宮上空的氣運開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原本交織的氣運越發的厚重凝結,更有無形的壓力籠罩天地。


    “吼”忽然周昂驚恐的看向天空,在他的雙眼之中,原本盤踞在吳王宮上空的黑龍身軀一動,那巨大的雙眼緩緩睜開,一聲低吼從黑龍的嘴縫中傳出。


    “黑龍張目”周昂心中大驚,此刻黑龍的氣運變化,正是表明吳王反意顯露,開始毫無遮掩了。


    而隨著黑龍張目,原本拱衛在黑龍四周的那些氣運,也開始變得沸騰起來,甚至周昂能隱約感覺到,整個江南地區的氣運都開始變得混亂起來。


    “嗬”舞者的兵器再次撞擊盾牌,口中又是一聲低喝。


    下一刻盤踞的黑龍四爪舒張,身軀也緩緩的直立起來,而隨著黑龍舒展,從氣運黑龍龐大的身軀上輻射出無數黑色的鎖鏈,那些鎖鏈在虛空中延伸,瞬間便鎖在了江南各府縣的氣運上。


    就連杭州城上空,那代表朝廷的浙江布政司氣運都被黑色鎖鏈牢牢鎖住,同時原本如火的氣運開始順著黑色鎖鏈被黑龍吞噬。


    無形的天地間,有一道道龍吟之聲響起,隻有那些修道有成的人才能聽見。


    那是一南一北兩條巨龍的聲響,南方黑龍嘶吼咆哮,極盡猖狂,而北方金龍卻是痛苦的哀鳴,滿含悲戚。


    然而這天地巨變發生在無形之中,普通人根本沒有絲毫察覺,就連遠在帝都的景安帝,也隻是感覺身體有些不適,批閱奏折之時隻覺一陣頭暈目眩。


    “諸位以為?孤這舞樂如何?”詩會上有些古怪的舞蹈終於結束,吳王意氣風發的站在高台。


    這一刻萬卷樓前異常安靜,倒不是無人識得這舞樂,隻是此刻無一人敢說出來。


    周昂也知道,剛才那舞蹈就是失傳已近千年的八佾之舞。


    八佾之舞,古代最高規格的祭祀舞樂,唯天子可用!


    第44章 詩文演化


    吳王修長的身影立於高台之上,俯視著下麵的江南群臣,看著這些人一個個低著頭,吳王的臉上依舊隻是淡淡的笑容。


    “敢問殿下?這可是傳說中的八佾之舞?”久久的沉默之後,一個有些遲暮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聲音的源頭,那是一個身著青色官服,須發皆白的老人。


    “哦?看來張巡按識得此舞了?”吳王的目光看向老人,口稱對方為張巡按。


    聽到老人的官職,周昂心中已經知道此人是誰了。


    整個浙江能稱巡按的,隻有一個七品文官,隸屬於都察院的巡按禦史張鬆墨。


    巡按禦史雖然隻有七品,卻是一個位低而權重的職位,雖然他隻是七品,但在整個浙江卻不受任何人節製。


    巡按禦史直接聽命於都察院,作用就是監察浙江官員,甚至能夠監察彈劾吳王。


    “老夫偶有聽聞,至少這形製上與傳聞一樣。”張鬆墨麵沉如水,一張臉已經黑得很是難看,雖然是在迴答,語氣卻明顯是在質問吳王。


    都察院的官員又稱言官,向來以敢於直諫聞名,雖然如今言路也被文官把持,但其中還有那麽一些風骨尚存的官吏,這也是為什麽大寧朝百弊叢生,卻還吊著最後一口國運。


    吳王的目光毫不閃避,直接與張鬆墨對視,而後無所謂的說道“數月前孤偶然得到一本古籍,其中便有八佾之舞的演練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卦有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卦有坎並收藏聊齋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