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係防禦作戰計劃的最關鍵一環,除了陳非的異能技以外,還有他的「空間烙印」,否則總質量超過33億噸的作戰單位如何送入太空,對於僅有區區不足兩萬人的「亞特蘭」而言,是根本沒可能的事情。
但是將陳非本人送入太空卻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s級空間係異能者赫塞曼·布朗可以帶著他在瞬息間抵達恆星係內的任意位置,然後釋放「空間烙印」,別說33億噸,100億噸都不算個事兒。
整個「亞特蘭」在短時間內迅速變成了一間「大廚房」,所有人都在拚了老命采集資源,開始「配菜」。
陳非這個「主廚」的時間變得寶貴起來。
除了半導體工業生產線以外,五種戰鬥兵器的構建並不是同時進行,最先需要完成的是星光炮和引力彈弓的彈丸天體。
各種基礎物質源源不斷的送到「亞特蘭」a區,根據設計比例堆積在一起,然後由陳非的異能技發動,融合成一根直徑50米,全長千米的巨型合金柱體,表麵除了密布的紋理以外,便看不出其他,但是內部構造卻在異能技的控製下發生了複雜的變化,每十秒鍾就能完成一支星光炮。
借助於於林子鮮的異能技「嫁衣神功」,被「種巢」麥克尼的強大精神力一通「猛灌」,陳非的精神力強度指數一度攀升到了生理上的極限值9781,接近於地位能力者的峰值。
再高的話雖然不會炸裂腦殼,但是在所難免的會出現過滿則溢,而且還會有一種靈魂即將脫殼的飄飄欲仙錯覺,對身體的掌控也會出現偏差,無法完成比如穿針引線之類,對準確度要求較高的精細動作。
灌滿一次精神力,可以一口氣完成200支星光炮,隨著熟練度增加,製作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
在「亞特蘭」與「種巢」地下小世界來迴了幾趟後,陳非的精神力強度生理上限不斷突破,達到了12318,而基礎穩定強度則相應提升到了5359,每一次接受「轉嫁」精神力,不啻於一次突破極限的最頂級精神力修煉密法。
計劃中的五天時間,陳非超預期的完成了2200支成品星光炮,還有500支待深加工的基礎合金體,然後馬不停蹄的轉移到b區,協助收納引力彈弓所需要的撞擊天體合金框架。
每一枚撞擊天體的設計直徑都在5公裏以上,幾乎可以被稱之為小行星,哪怕通體都是岩石質地,總質量依然達到1600億噸以上,3000枚撞擊天體的總質量能夠達到500萬億噸。
對於一顆真正的行星來說,這點兒質量根本不算什麽,但是卻遠遠超過了整個「亞特蘭」的承載能力與物質搜集能力,為恆星係防禦作戰計劃準備的33億作戰物資沒辦法把這些也包括進去,非人力能為。
所以在地表的工作隻能完成核心組件的天體合金框架,而主體材料將會從作為引力彈弓發射陣地的行星環中獲取,恆星係內至少有四顆行星擁有行星環與多顆環繞小衛星,完全可以用來獲取這些撞擊天體的基礎材料,並且符合借用引力場發射撞擊天體的條件。
完全體的撞擊天體外觀將為橄欖型,兩端尖,中間粗,外包一層金屬,前端為高硬度合金撞錐,主體內部為岩石芯,首尾各裝載八枚火箭引擎用於校準轉向,尾部還有一個爆發力強勁的主推引擎,用於抵近並鎖定目標後的全力推進,最後來個野蠻衝撞。
生物太空母艦的防護力場雖然防禦力驚人,但是能不能抵擋住這種高質量的物理撞擊,恐怕還得打個問號?
究竟行不行,還得最終實際撞過才能知道。
即便撞不開防護力場,至少也能打亂對方的隊形,數量超過3000枚的撞擊天體一同抵近,場麵如同遮天蔽日。
任意一枚撞擊天
體墜落在行星地表,威力相當於三萬枚「沙皇」核彈,足以造成末日級別的大毀滅,如果3000枚一起落下,至少幾萬年內,行星表麵都別想消停,因此誘發的劇烈地質運動將會持續很久。
每一套構建撞擊天體的合金框架將由多個部件組成,總質量超過百萬噸,將在太空中完成初步組裝並填充天體基礎材料。
3000組合金框架累計實際耗時約15天,比預計時間多用了兩天半。
剛剛從「種巢」麥克尼與林子鮮那裏補充了精神力,陳非與s級空間係異能者赫塞曼·布朗登上了在「亞特蘭」中央區停泊已久的「12號協同艦」。
下一秒,艦體消失在泊位上,與此同時,一艘全長50米的飛艦出現在了恆星係的第二行星環恆星公轉軌道附近。
「安全繩確認完好,氣壓歸零,準備出艙!」
站在氣閘艙內,待到被抽至真空,穿著「龍王」強襲型重甲的陳非迴轉身向氣密閘門另一側,同樣穿著全密封單兵戰術鎧甲的赫塞曼·布朗豎起了大拇指。
「注意安全!」
赫塞曼·布朗迴以豎起大拇指的手勢。
因為時間緊迫,飛艦跳過了突破安塔盧行星的大氣層,進入宇宙虛空的步驟,通過空間傳送直達目的地。
宇宙浩瀚,哪怕傳送點偏離個百十公裏的誤差都不算個事兒。
氣閘艙的艙門緩緩開啟,「龍王」強襲型重甲背後的小型磁等離子體引擎噴射出淡淡的藍光,因為沒有空氣,像「流體旋渦(2)」等法術陣處於失效狀態,想要在真空失重環境下短距離移動,隻有依靠磁等離子體引擎與噴氣推進設備,再簡陋一些,哪怕拿個小噴罐都是可以的。
拖著兩根安全繩飛出百米開外,陳非抬起手,戰術手套透出「空間烙印」的銀光。
一支直徑50米,全長1024米的柱體憑空出現在虛空中,柱體表麵浮現出一圈圈的藍光,釋放出推力,帶動柱體向遠處飄去,隨著時間推移,速度越來越快。
如果在大氣層內,放出星光炮的第一時間,實體推開空氣,會造成巨大的氣流衝擊,但是在太空中,卻無聲無息。
和「龍王」強襲型重甲的動力源一樣,星光炮的初始形態依靠磁等離子體引擎作為移動方式,因為本身並不需要太高的機動能力,推力並不算強的磁等離子體引擎足以勝任。
緊接著又是一支初始形態的星光炮被釋放出來,自動點亮磁等離子體引擎,緩慢的飛向預定位置。
每一支星光炮都會成為彼此的定位坐標,一同組成幾何布局的炮群陣地。
當抵達指定位置後,初始形態的星光炮柱體就會像花苞一樣旋轉著綻放,作為能量脈絡的骨架不斷延伸和汲取周圍能量的光翼膜緊跟著舒展開來,直到設計直徑20公裏,遠遠看去就像一支大傘,「傘麵」將恆星光源和宇宙射線凝聚為一道道絲狀的能量束,投向到傘柄末端指點的焦點位置,一齊激射而出。
2200支成品星光炮被全部釋放了出去,隻留下500支半成品,待有時間和精力再做最後的加工處理。
星光炮群需要至少48小時才能夠全部進入各自的指定位置,但是並不影響每一支就位的星光炮先行引聚恆星光源發射高密度能量光束。
將星光炮投放完畢後,陳非和赫塞曼·布朗並沒有返迴第四行星安塔盧,而是連同飛艦一起,轉移到了第六行星彌賽爾的行星環內,開始裝填撞擊天體。
第六行星的行星環主要由岩石和冰塊構成,甚至還有兩顆小衛星,飄浮在行星環外。
行星環內的岩石天體與冰塊天體質量動輒以百萬噸起步,總質量超過一億噸更是數以萬計,無論哪一種,
都足以成為撞擊天體的填充物,魚骨狀的框架能夠牢牢固定住這些天體,最終構成最大直徑約5公裏的巨大橄欖狀外形,利用第六行星的引力場,最終加速脫離,成為在恆星係內橫衝直撞的小行星炮彈。
插圖:撞擊天體(ai出圖)
免費閱讀.
但是將陳非本人送入太空卻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s級空間係異能者赫塞曼·布朗可以帶著他在瞬息間抵達恆星係內的任意位置,然後釋放「空間烙印」,別說33億噸,100億噸都不算個事兒。
整個「亞特蘭」在短時間內迅速變成了一間「大廚房」,所有人都在拚了老命采集資源,開始「配菜」。
陳非這個「主廚」的時間變得寶貴起來。
除了半導體工業生產線以外,五種戰鬥兵器的構建並不是同時進行,最先需要完成的是星光炮和引力彈弓的彈丸天體。
各種基礎物質源源不斷的送到「亞特蘭」a區,根據設計比例堆積在一起,然後由陳非的異能技發動,融合成一根直徑50米,全長千米的巨型合金柱體,表麵除了密布的紋理以外,便看不出其他,但是內部構造卻在異能技的控製下發生了複雜的變化,每十秒鍾就能完成一支星光炮。
借助於於林子鮮的異能技「嫁衣神功」,被「種巢」麥克尼的強大精神力一通「猛灌」,陳非的精神力強度指數一度攀升到了生理上的極限值9781,接近於地位能力者的峰值。
再高的話雖然不會炸裂腦殼,但是在所難免的會出現過滿則溢,而且還會有一種靈魂即將脫殼的飄飄欲仙錯覺,對身體的掌控也會出現偏差,無法完成比如穿針引線之類,對準確度要求較高的精細動作。
灌滿一次精神力,可以一口氣完成200支星光炮,隨著熟練度增加,製作時間還會進一步縮短。
在「亞特蘭」與「種巢」地下小世界來迴了幾趟後,陳非的精神力強度生理上限不斷突破,達到了12318,而基礎穩定強度則相應提升到了5359,每一次接受「轉嫁」精神力,不啻於一次突破極限的最頂級精神力修煉密法。
計劃中的五天時間,陳非超預期的完成了2200支成品星光炮,還有500支待深加工的基礎合金體,然後馬不停蹄的轉移到b區,協助收納引力彈弓所需要的撞擊天體合金框架。
每一枚撞擊天體的設計直徑都在5公裏以上,幾乎可以被稱之為小行星,哪怕通體都是岩石質地,總質量依然達到1600億噸以上,3000枚撞擊天體的總質量能夠達到500萬億噸。
對於一顆真正的行星來說,這點兒質量根本不算什麽,但是卻遠遠超過了整個「亞特蘭」的承載能力與物質搜集能力,為恆星係防禦作戰計劃準備的33億作戰物資沒辦法把這些也包括進去,非人力能為。
所以在地表的工作隻能完成核心組件的天體合金框架,而主體材料將會從作為引力彈弓發射陣地的行星環中獲取,恆星係內至少有四顆行星擁有行星環與多顆環繞小衛星,完全可以用來獲取這些撞擊天體的基礎材料,並且符合借用引力場發射撞擊天體的條件。
完全體的撞擊天體外觀將為橄欖型,兩端尖,中間粗,外包一層金屬,前端為高硬度合金撞錐,主體內部為岩石芯,首尾各裝載八枚火箭引擎用於校準轉向,尾部還有一個爆發力強勁的主推引擎,用於抵近並鎖定目標後的全力推進,最後來個野蠻衝撞。
生物太空母艦的防護力場雖然防禦力驚人,但是能不能抵擋住這種高質量的物理撞擊,恐怕還得打個問號?
究竟行不行,還得最終實際撞過才能知道。
即便撞不開防護力場,至少也能打亂對方的隊形,數量超過3000枚的撞擊天體一同抵近,場麵如同遮天蔽日。
任意一枚撞擊天
體墜落在行星地表,威力相當於三萬枚「沙皇」核彈,足以造成末日級別的大毀滅,如果3000枚一起落下,至少幾萬年內,行星表麵都別想消停,因此誘發的劇烈地質運動將會持續很久。
每一套構建撞擊天體的合金框架將由多個部件組成,總質量超過百萬噸,將在太空中完成初步組裝並填充天體基礎材料。
3000組合金框架累計實際耗時約15天,比預計時間多用了兩天半。
剛剛從「種巢」麥克尼與林子鮮那裏補充了精神力,陳非與s級空間係異能者赫塞曼·布朗登上了在「亞特蘭」中央區停泊已久的「12號協同艦」。
下一秒,艦體消失在泊位上,與此同時,一艘全長50米的飛艦出現在了恆星係的第二行星環恆星公轉軌道附近。
「安全繩確認完好,氣壓歸零,準備出艙!」
站在氣閘艙內,待到被抽至真空,穿著「龍王」強襲型重甲的陳非迴轉身向氣密閘門另一側,同樣穿著全密封單兵戰術鎧甲的赫塞曼·布朗豎起了大拇指。
「注意安全!」
赫塞曼·布朗迴以豎起大拇指的手勢。
因為時間緊迫,飛艦跳過了突破安塔盧行星的大氣層,進入宇宙虛空的步驟,通過空間傳送直達目的地。
宇宙浩瀚,哪怕傳送點偏離個百十公裏的誤差都不算個事兒。
氣閘艙的艙門緩緩開啟,「龍王」強襲型重甲背後的小型磁等離子體引擎噴射出淡淡的藍光,因為沒有空氣,像「流體旋渦(2)」等法術陣處於失效狀態,想要在真空失重環境下短距離移動,隻有依靠磁等離子體引擎與噴氣推進設備,再簡陋一些,哪怕拿個小噴罐都是可以的。
拖著兩根安全繩飛出百米開外,陳非抬起手,戰術手套透出「空間烙印」的銀光。
一支直徑50米,全長1024米的柱體憑空出現在虛空中,柱體表麵浮現出一圈圈的藍光,釋放出推力,帶動柱體向遠處飄去,隨著時間推移,速度越來越快。
如果在大氣層內,放出星光炮的第一時間,實體推開空氣,會造成巨大的氣流衝擊,但是在太空中,卻無聲無息。
和「龍王」強襲型重甲的動力源一樣,星光炮的初始形態依靠磁等離子體引擎作為移動方式,因為本身並不需要太高的機動能力,推力並不算強的磁等離子體引擎足以勝任。
緊接著又是一支初始形態的星光炮被釋放出來,自動點亮磁等離子體引擎,緩慢的飛向預定位置。
每一支星光炮都會成為彼此的定位坐標,一同組成幾何布局的炮群陣地。
當抵達指定位置後,初始形態的星光炮柱體就會像花苞一樣旋轉著綻放,作為能量脈絡的骨架不斷延伸和汲取周圍能量的光翼膜緊跟著舒展開來,直到設計直徑20公裏,遠遠看去就像一支大傘,「傘麵」將恆星光源和宇宙射線凝聚為一道道絲狀的能量束,投向到傘柄末端指點的焦點位置,一齊激射而出。
2200支成品星光炮被全部釋放了出去,隻留下500支半成品,待有時間和精力再做最後的加工處理。
星光炮群需要至少48小時才能夠全部進入各自的指定位置,但是並不影響每一支就位的星光炮先行引聚恆星光源發射高密度能量光束。
將星光炮投放完畢後,陳非和赫塞曼·布朗並沒有返迴第四行星安塔盧,而是連同飛艦一起,轉移到了第六行星彌賽爾的行星環內,開始裝填撞擊天體。
第六行星的行星環主要由岩石和冰塊構成,甚至還有兩顆小衛星,飄浮在行星環外。
行星環內的岩石天體與冰塊天體質量動輒以百萬噸起步,總質量超過一億噸更是數以萬計,無論哪一種,
都足以成為撞擊天體的填充物,魚骨狀的框架能夠牢牢固定住這些天體,最終構成最大直徑約5公裏的巨大橄欖狀外形,利用第六行星的引力場,最終加速脫離,成為在恆星係內橫衝直撞的小行星炮彈。
插圖:撞擊天體(ai出圖)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