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小鎮最美的時節。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印紅了天邊,暖風輕輕,拂著綠油油的穀稻微微擺動,迎合著蟲兒聲,為小鎮添上了一抹慵懶的味道。
此時的小鎮,樓房是個稀罕物,大多人家還都住著紅磚瓦房,也沒什麽娛樂,所以茶餘飯後,大街小巷上,三五成群的嘮會家長裏短就成了小鎮人最常見的消遣。
許家也不例外。
這也是許默母親最愛參與的娛樂。
隻是今天家中的事情有些多,所以簡單吃過飯,許母將許默送出門就返迴了屋裏,她還要再添些柴火,大骨燉白了才好。
而許默也要騎著單車,去給醫院的父親送飯。
許默騎著的是輛黑色二八,據說是上海產的,早些年可是正而八經的大件,不過這兩年卻已經不大值錢了,遠不如市麵正流行的變速。
即便這樣,新二八,許家也是舍不得買的。
這是許默的父親許承在破爛廠淘弄迴來的架子,又安了車圈,手閘,統共花了許承小半個月的工資,是為了送許默上小學用的,著實讓許母心疼了好一陣子。
鎮醫院離許默家不近,也不算遠,主要還是小鎮不大。
整個小鎮隻有一條主道,是條近6米寬的土路,橫貫東西,鎮醫院和許默家都在這條主道上,醫院在小鎮的東麵,而許默家在西麵,相距大概6、7裏地的樣子。
所以,騎著車子的許默很快便到達了醫院大門前。
醫院不大,就2棟雙層小樓,一前一後,分了門診,住院部。
許默父親在後麵的住院部,住在二樓一間靠樓梯的病房裏,是個六人間,屬於骨傷科。許默進屋的時候,許承正吊著腳,打著點滴。
屋子左右各擺著三張病床,床頭、床尾斑駁的掉著白色的皮,米白色的床單已經洗的泛黃,每個病床邊上都置放了簡單的櫃子,棚頂中央一個老式的三葉風扇嘎吱嘎吱的轉著,似乎隨時都可能掉下來。
同在病房裏還有一位老人,在父親對麵,大概60來歲的樣子,前世的許默從沒和對方交流過,隻知道是患了肺氣腫,胸腔開了個口子插著一根軟管,另一頭接著一個透明的小水壺,隨著唿吸,咕嚕嚕的冒著氣泡,像水沸騰了一樣。
許默一度納悶過,這樣的病怎麽被分進了完全不相及的骨傷科。要知道,鎮醫院可不像省、市醫院恨不得走廊都住滿患者。
因為醫院條件有限,來院就醫的大多是些頭痛腦熱的毛病,一般掛兩個吊瓶就迴家了。所以住院部裏空的很,著實沒必要擠在別的科室裏。
而且,老人看起來也不像窮苦人家,住不起大醫院。就像同時送進來的那個青年,隻簡單的處理了下,就轉入市院了,整個過程沒20分鍾,盡管病情沒啥,可照人家的話說就是根本信不過這裏。
不過這些都不關許默的事,他也沒想過要多事。
因為許默父親隻是個臨時工,又是班外受傷,所以算不上工傷,不過老板還算講究,派人來看望了一次,又送了500塊錢。
不過相對昂貴的醫藥費,這還是有些不足的。
所以許默一直在想著怎麽弄些錢,他還想將父親轉入市院的,畢竟那裏的條件確實好很多。前世因家中拮據,沒幾天父親就出院迴家靜養了,病情反複下,父親也糟了不少罪。
許默可不想再來一遍,這樣的記憶一次就夠了。
病床邊上,許默低著頭打開印花布兜,露出3個印著機械廠字樣的鋁製飯盒,一樣樣取出,擺在床頭的櫃子上,又一一打開。
飯食很豐盛,都是些過年也不見得吃的到的稀罕物。
三個饅頭,小半盒雞蛋木耳,滿滿一大盒子骨頭湯,漂了些香菜和碎肉,聞著就能讓人掉些口水出來,不過骨頭卻被母親留在了鍋裏,說是要再上燉一遍。
“爸,吃飯了。”
許默是有些心虛的,對於逃避高考的事情,來時他就做好挨罵的準備了。
隻是沒想到,向來嚴厲,驕傲的父親,並沒訓斥許默,而是沉默良久後才開口,“以後,有什麽打算?”
嗯?
許默一時沒反應過來,抬起頭,隨口將心中打算托出,“我想複讀一年。”
許承仔細瞧著許默,似乎是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答案,有些錯愕,不過很快有了笑意,這才接過許默遞來的筷子,隻說了一個字,“好。”
見父親沒了下文,許默也放下心來,打量起父親。
父親和印象裏差別很大,臉上一點沒有前世浸在酒精裏的絳紫。可望著父親異常蒼白的麵容,許默又開始自責,陷入矛盾之中,如果當時先救父親......
許默糾結的樣子自然沒逃過許承的眼睛,不過許承卻迴錯了意,還以為自己兒子在擔心家中拮據,自責著。
許承放下筷子,顯得很鄭重。
許承對許默講了很多,卻一點沒說家裏的困難,甚至不惜拿自己當做反麵教材,隻是希望兒子考個好一點的大學,能生活的好些。
許默沒辦法拒絕,也不會拒絕,因為那本就是他想要彌補的遺憾。
晚上陪護,許默原本是想要留下的,卻被父親趕走了,說讓把他母親送過來。
許默的母親不會騎車,所以許默是將母親送到醫院後,才又返迴家裏的,
迴到家的許默一直沒法入睡,望著糊滿報紙的天花板,許默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翻來覆去的想著賺錢的法子。他忽然發現自己真的白活了,除了唱歌,也竟不會別的什麽了。活兩輩子的他愣是沒想出來錢的路子。
唯一知道來錢快的或許就是炒房子了,2004年後的房價著實是一天一個價,天價。
可離現在還有2年呢,再說就算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投資時期,他也的有本錢才行啊,如今的房價隻是相對後世便宜的離譜,可是對於生活在這個時期的人來說,它依然昂貴。
實在是工資水平低啊。
至於寫歌。
別鬧了,他腦子裏確實有很多歌曲,可是哪有路子賣啊,小鎮上甚至連個賣吉他的鋪子都找不到。這可不是後世電子產品發達的世界,弄首歌錄個視屏,一上傳,沒準第二天醒來就成了網紅,現在的電腦雖說不是什麽稀罕物,可也沒達到普及的狀態。
大家還都叫著微機呢。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印紅了天邊,暖風輕輕,拂著綠油油的穀稻微微擺動,迎合著蟲兒聲,為小鎮添上了一抹慵懶的味道。
此時的小鎮,樓房是個稀罕物,大多人家還都住著紅磚瓦房,也沒什麽娛樂,所以茶餘飯後,大街小巷上,三五成群的嘮會家長裏短就成了小鎮人最常見的消遣。
許家也不例外。
這也是許默母親最愛參與的娛樂。
隻是今天家中的事情有些多,所以簡單吃過飯,許母將許默送出門就返迴了屋裏,她還要再添些柴火,大骨燉白了才好。
而許默也要騎著單車,去給醫院的父親送飯。
許默騎著的是輛黑色二八,據說是上海產的,早些年可是正而八經的大件,不過這兩年卻已經不大值錢了,遠不如市麵正流行的變速。
即便這樣,新二八,許家也是舍不得買的。
這是許默的父親許承在破爛廠淘弄迴來的架子,又安了車圈,手閘,統共花了許承小半個月的工資,是為了送許默上小學用的,著實讓許母心疼了好一陣子。
鎮醫院離許默家不近,也不算遠,主要還是小鎮不大。
整個小鎮隻有一條主道,是條近6米寬的土路,橫貫東西,鎮醫院和許默家都在這條主道上,醫院在小鎮的東麵,而許默家在西麵,相距大概6、7裏地的樣子。
所以,騎著車子的許默很快便到達了醫院大門前。
醫院不大,就2棟雙層小樓,一前一後,分了門診,住院部。
許默父親在後麵的住院部,住在二樓一間靠樓梯的病房裏,是個六人間,屬於骨傷科。許默進屋的時候,許承正吊著腳,打著點滴。
屋子左右各擺著三張病床,床頭、床尾斑駁的掉著白色的皮,米白色的床單已經洗的泛黃,每個病床邊上都置放了簡單的櫃子,棚頂中央一個老式的三葉風扇嘎吱嘎吱的轉著,似乎隨時都可能掉下來。
同在病房裏還有一位老人,在父親對麵,大概60來歲的樣子,前世的許默從沒和對方交流過,隻知道是患了肺氣腫,胸腔開了個口子插著一根軟管,另一頭接著一個透明的小水壺,隨著唿吸,咕嚕嚕的冒著氣泡,像水沸騰了一樣。
許默一度納悶過,這樣的病怎麽被分進了完全不相及的骨傷科。要知道,鎮醫院可不像省、市醫院恨不得走廊都住滿患者。
因為醫院條件有限,來院就醫的大多是些頭痛腦熱的毛病,一般掛兩個吊瓶就迴家了。所以住院部裏空的很,著實沒必要擠在別的科室裏。
而且,老人看起來也不像窮苦人家,住不起大醫院。就像同時送進來的那個青年,隻簡單的處理了下,就轉入市院了,整個過程沒20分鍾,盡管病情沒啥,可照人家的話說就是根本信不過這裏。
不過這些都不關許默的事,他也沒想過要多事。
因為許默父親隻是個臨時工,又是班外受傷,所以算不上工傷,不過老板還算講究,派人來看望了一次,又送了500塊錢。
不過相對昂貴的醫藥費,這還是有些不足的。
所以許默一直在想著怎麽弄些錢,他還想將父親轉入市院的,畢竟那裏的條件確實好很多。前世因家中拮據,沒幾天父親就出院迴家靜養了,病情反複下,父親也糟了不少罪。
許默可不想再來一遍,這樣的記憶一次就夠了。
病床邊上,許默低著頭打開印花布兜,露出3個印著機械廠字樣的鋁製飯盒,一樣樣取出,擺在床頭的櫃子上,又一一打開。
飯食很豐盛,都是些過年也不見得吃的到的稀罕物。
三個饅頭,小半盒雞蛋木耳,滿滿一大盒子骨頭湯,漂了些香菜和碎肉,聞著就能讓人掉些口水出來,不過骨頭卻被母親留在了鍋裏,說是要再上燉一遍。
“爸,吃飯了。”
許默是有些心虛的,對於逃避高考的事情,來時他就做好挨罵的準備了。
隻是沒想到,向來嚴厲,驕傲的父親,並沒訓斥許默,而是沉默良久後才開口,“以後,有什麽打算?”
嗯?
許默一時沒反應過來,抬起頭,隨口將心中打算托出,“我想複讀一年。”
許承仔細瞧著許默,似乎是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答案,有些錯愕,不過很快有了笑意,這才接過許默遞來的筷子,隻說了一個字,“好。”
見父親沒了下文,許默也放下心來,打量起父親。
父親和印象裏差別很大,臉上一點沒有前世浸在酒精裏的絳紫。可望著父親異常蒼白的麵容,許默又開始自責,陷入矛盾之中,如果當時先救父親......
許默糾結的樣子自然沒逃過許承的眼睛,不過許承卻迴錯了意,還以為自己兒子在擔心家中拮據,自責著。
許承放下筷子,顯得很鄭重。
許承對許默講了很多,卻一點沒說家裏的困難,甚至不惜拿自己當做反麵教材,隻是希望兒子考個好一點的大學,能生活的好些。
許默沒辦法拒絕,也不會拒絕,因為那本就是他想要彌補的遺憾。
晚上陪護,許默原本是想要留下的,卻被父親趕走了,說讓把他母親送過來。
許默的母親不會騎車,所以許默是將母親送到醫院後,才又返迴家裏的,
迴到家的許默一直沒法入睡,望著糊滿報紙的天花板,許默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翻來覆去的想著賺錢的法子。他忽然發現自己真的白活了,除了唱歌,也竟不會別的什麽了。活兩輩子的他愣是沒想出來錢的路子。
唯一知道來錢快的或許就是炒房子了,2004年後的房價著實是一天一個價,天價。
可離現在還有2年呢,再說就算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投資時期,他也的有本錢才行啊,如今的房價隻是相對後世便宜的離譜,可是對於生活在這個時期的人來說,它依然昂貴。
實在是工資水平低啊。
至於寫歌。
別鬧了,他腦子裏確實有很多歌曲,可是哪有路子賣啊,小鎮上甚至連個賣吉他的鋪子都找不到。這可不是後世電子產品發達的世界,弄首歌錄個視屏,一上傳,沒準第二天醒來就成了網紅,現在的電腦雖說不是什麽稀罕物,可也沒達到普及的狀態。
大家還都叫著微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