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亮,一行人進了洛陽城。
洛陽餘家在當地也算是萬年修道世家。傳聞萬年之前,洛陽曾有蛇妖作祟,餘家家主餘晟曾經不過是個走遍江湖的修道之人。他常年行走人間,一身正氣,斬妖除魔。
一次偶路洛陽,恰好有蛇妖危害百姓。餘晟出手相助,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此後,餘晟大受當地百姓讚揚,央他在洛陽城住下。
百姓盛情難卻,餘晟不好推拒,便在洛陽城落地紮根。
自此數年以來,洛陽城風調雨順,還算清淨。
餘家莊在城中聲名遠大,問過路人便知。
莊嚴氣派的大門,一看便是富貴人家。門前兩樽獅子石像矗立,更添莊嚴之色。
洛凡問過了家丁,便有管家出來相邀。
“洛公子來的真是不巧,我們家主今日恰好去了檀山座談會,恐怕要過幾日才會迴來。不過我們夫人尚在家中,夫人聽聞您來了,特意讓小的過來請您過去。”
洛凡彬彬有禮道:“多謝管家了。”
“洛公子客氣了,這本就是小的分內之事。”
雲謠跟在最後麵。不得不說,這偌大的餘家莊建的寬大精美,亭台樓閣、香亭水榭建的樣樣別致,頗具江南風采。
繞過蜿蜒曲折的抄手遊廊,周圍景象隨之變化,此時正值盛夏,碧波青蓮,荷香襲人,園中種植的碗口大小的梔子花更是聖潔脫俗,馥鬱馨香。
跨過一道垂花門,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道直走,便到了餘家人接見外客的花廳。
餘夫人端坐於紫檀花椅上,四十出頭的年紀,身穿茜紅色繡牡丹立領長衫,下身搭著件錦織湘裙。發髻上戴了幾根鑲瑪瑙石的簪子,就連手上戴的戒指鑲的寶石都有指甲蓋那麽大。儼然一副富家夫人的模樣。
她端起丫鬟奉來的清茶,悠悠喝下一口,道:“難得世侄大老遠的來,可惜老爺恰好不在家中,不如師侄就在我家先住下。”
“那就叨擾夫人了。”洛凡道。
“世侄客氣了,你若是住不慣盡管於我說。若是擔待了你,老爺迴來可是要怪我了。”餘晟長年在外,餘家莊上下大小事,皆是由餘夫人打點的。
洛凡客氣說:“夫人嚴重了,是我們叨擾了才是。”
餘夫人笑著吩咐下人給他們幾人打理出空房間。
.
此次來洛陽,本就是為了拜見餘家家主。畢竟洛岩與餘晟是世交,出於禮儀還是應當來拜見一番。
可惜的是餘家家主不在,他們還得等上那麽兩三日。
夜裏雲謠關好門窗,昨日在隍城廟住了一夜,此時的確是有些困倦了。
餘夫人給她安排的客房在青蓮池旁,窗欞一打開便是滿池的濯濯青蓮。荷風飄了進來,滿室的清香惹人喜愛。
一盞燭光幽亮的蓮花燈漂泊在水中,燈芯忽明忽滅。
雲謠曾經聽過,人間之人若是掛念已過世的親人,就會在湖中放一盞蓮花燈,以示思念之情。
由於昨夜在城隍廟將就了一晚上,雲謠早早地就上床歇息了。因為太過疲憊,睡得特別熟,迷迷糊糊之間好像聽見幾聲淒厲慘叫。
或許是因為太困,雲謠以為是自己出現了幻聽,便沒起身。
.
一夜好眠,雲謠一出屋子,就看到園子裏的下人慌張匆忙地走來走去。
雲謠隨手拖住了一個丫鬟問:“是發生了什麽事了嗎?”
丫鬟神色慌張地答:“姑娘不知道,我們夫人昨晚一夜沒睡,說是見了鬼了。”
見了鬼……
在一個修道世家之中見鬼,說起來也是前所未聞。
況且這鬼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餘家家主不在的時候來。
那丫鬟道:“雲姑娘,你是修行之人,不如跟我過去瞧瞧看。”
雲謠想了想,跟了他一塊去了。
來到餘夫人的屋裏時,餘夫人已經熟睡。不過瞧著麵色蒼白,哪有昨日的雍容華貴。
大夫開了在一旁開藥,雲謠觀察著屋中有何不妥。
忽然一位秀美嫻靜的姑娘緊張關切地進來:“姨母她如何了?”
“迴稟三姑娘,夫人她鬧了一個晚上,整宿的睡不踏實,方才已經睡下了。”迴話的是在餘夫人屋裏伺候的丫鬟翠蘭。
“好好的,怎麽會發生這種事。這鬼怪定是瞧見我父親不在了,才出來作祟的。”那三姑娘又叮囑了幾句才出去。
雲謠不免有些疑惑,問了翠蘭:“ 翠蘭姑娘,方才那位三姑娘是何人?”
翠蘭答她:“那是我們老爺的第三個女兒,咱們府上都喚她三姑娘。”
雲謠問:“可為何她卻喚餘夫人‘姨母’?不是該喚作母親?”
翠蘭細細向她解釋:“雲姑娘不知道,如今這位餘夫人是我們老爺的填房,而如今這位夫人,是咱們老爺第一位夫人的親妹妹,這三姑娘也是咱們老爺和第一位夫人所生,所以才喚咱們現在的夫人叫姨母。”
原來如此……
餘夫人屋裏人多,實在不好搜尋蛛絲馬跡,雲謠隻好在園子裏逛逛,找找看有沒有特別之處。
正好路過遊廊時,碰到了方才屋裏瞧見的那位三姑娘。
餘芩兒也聽人說過府上來了客人,一看雲謠的陌生麵孔,再看她的著裝打扮和她身上的佩劍,就知她是玉清山來的弟子。
“姑娘請留步。”餘芩兒向雲謠道了萬福禮,“姑娘是修道之人,可知我姨母被何惡鬼纏身了?”
雲謠也覺得這事很古怪,倏然想到了昨日在窗外看到的蓮花燈,於是問她:“三姑娘可知道,近日府上可有人逝世了?”
餘芩兒不解道:“姑娘此話怎講?”
雲謠將昨夜所見之事與她說:“餘夫人讓下人給我安排的廂房正好在青蓮池旁,我昨夜將睡之時,恰好瞧見。聽聞在湖中放花燈在人間是一種為死去親人祈福的習俗。”
“昨日在湖中放燈的是我。”餘芩兒哪裏知道竟這麽巧的被雲謠看見了,“昨日是我母親的祭日,我為了替她祈福,所以才在湖中放了盞蓮花燈。不想竟被姑娘你瞧見了。”
洛陽餘家在當地也算是萬年修道世家。傳聞萬年之前,洛陽曾有蛇妖作祟,餘家家主餘晟曾經不過是個走遍江湖的修道之人。他常年行走人間,一身正氣,斬妖除魔。
一次偶路洛陽,恰好有蛇妖危害百姓。餘晟出手相助,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此後,餘晟大受當地百姓讚揚,央他在洛陽城住下。
百姓盛情難卻,餘晟不好推拒,便在洛陽城落地紮根。
自此數年以來,洛陽城風調雨順,還算清淨。
餘家莊在城中聲名遠大,問過路人便知。
莊嚴氣派的大門,一看便是富貴人家。門前兩樽獅子石像矗立,更添莊嚴之色。
洛凡問過了家丁,便有管家出來相邀。
“洛公子來的真是不巧,我們家主今日恰好去了檀山座談會,恐怕要過幾日才會迴來。不過我們夫人尚在家中,夫人聽聞您來了,特意讓小的過來請您過去。”
洛凡彬彬有禮道:“多謝管家了。”
“洛公子客氣了,這本就是小的分內之事。”
雲謠跟在最後麵。不得不說,這偌大的餘家莊建的寬大精美,亭台樓閣、香亭水榭建的樣樣別致,頗具江南風采。
繞過蜿蜒曲折的抄手遊廊,周圍景象隨之變化,此時正值盛夏,碧波青蓮,荷香襲人,園中種植的碗口大小的梔子花更是聖潔脫俗,馥鬱馨香。
跨過一道垂花門,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道直走,便到了餘家人接見外客的花廳。
餘夫人端坐於紫檀花椅上,四十出頭的年紀,身穿茜紅色繡牡丹立領長衫,下身搭著件錦織湘裙。發髻上戴了幾根鑲瑪瑙石的簪子,就連手上戴的戒指鑲的寶石都有指甲蓋那麽大。儼然一副富家夫人的模樣。
她端起丫鬟奉來的清茶,悠悠喝下一口,道:“難得世侄大老遠的來,可惜老爺恰好不在家中,不如師侄就在我家先住下。”
“那就叨擾夫人了。”洛凡道。
“世侄客氣了,你若是住不慣盡管於我說。若是擔待了你,老爺迴來可是要怪我了。”餘晟長年在外,餘家莊上下大小事,皆是由餘夫人打點的。
洛凡客氣說:“夫人嚴重了,是我們叨擾了才是。”
餘夫人笑著吩咐下人給他們幾人打理出空房間。
.
此次來洛陽,本就是為了拜見餘家家主。畢竟洛岩與餘晟是世交,出於禮儀還是應當來拜見一番。
可惜的是餘家家主不在,他們還得等上那麽兩三日。
夜裏雲謠關好門窗,昨日在隍城廟住了一夜,此時的確是有些困倦了。
餘夫人給她安排的客房在青蓮池旁,窗欞一打開便是滿池的濯濯青蓮。荷風飄了進來,滿室的清香惹人喜愛。
一盞燭光幽亮的蓮花燈漂泊在水中,燈芯忽明忽滅。
雲謠曾經聽過,人間之人若是掛念已過世的親人,就會在湖中放一盞蓮花燈,以示思念之情。
由於昨夜在城隍廟將就了一晚上,雲謠早早地就上床歇息了。因為太過疲憊,睡得特別熟,迷迷糊糊之間好像聽見幾聲淒厲慘叫。
或許是因為太困,雲謠以為是自己出現了幻聽,便沒起身。
.
一夜好眠,雲謠一出屋子,就看到園子裏的下人慌張匆忙地走來走去。
雲謠隨手拖住了一個丫鬟問:“是發生了什麽事了嗎?”
丫鬟神色慌張地答:“姑娘不知道,我們夫人昨晚一夜沒睡,說是見了鬼了。”
見了鬼……
在一個修道世家之中見鬼,說起來也是前所未聞。
況且這鬼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餘家家主不在的時候來。
那丫鬟道:“雲姑娘,你是修行之人,不如跟我過去瞧瞧看。”
雲謠想了想,跟了他一塊去了。
來到餘夫人的屋裏時,餘夫人已經熟睡。不過瞧著麵色蒼白,哪有昨日的雍容華貴。
大夫開了在一旁開藥,雲謠觀察著屋中有何不妥。
忽然一位秀美嫻靜的姑娘緊張關切地進來:“姨母她如何了?”
“迴稟三姑娘,夫人她鬧了一個晚上,整宿的睡不踏實,方才已經睡下了。”迴話的是在餘夫人屋裏伺候的丫鬟翠蘭。
“好好的,怎麽會發生這種事。這鬼怪定是瞧見我父親不在了,才出來作祟的。”那三姑娘又叮囑了幾句才出去。
雲謠不免有些疑惑,問了翠蘭:“ 翠蘭姑娘,方才那位三姑娘是何人?”
翠蘭答她:“那是我們老爺的第三個女兒,咱們府上都喚她三姑娘。”
雲謠問:“可為何她卻喚餘夫人‘姨母’?不是該喚作母親?”
翠蘭細細向她解釋:“雲姑娘不知道,如今這位餘夫人是我們老爺的填房,而如今這位夫人,是咱們老爺第一位夫人的親妹妹,這三姑娘也是咱們老爺和第一位夫人所生,所以才喚咱們現在的夫人叫姨母。”
原來如此……
餘夫人屋裏人多,實在不好搜尋蛛絲馬跡,雲謠隻好在園子裏逛逛,找找看有沒有特別之處。
正好路過遊廊時,碰到了方才屋裏瞧見的那位三姑娘。
餘芩兒也聽人說過府上來了客人,一看雲謠的陌生麵孔,再看她的著裝打扮和她身上的佩劍,就知她是玉清山來的弟子。
“姑娘請留步。”餘芩兒向雲謠道了萬福禮,“姑娘是修道之人,可知我姨母被何惡鬼纏身了?”
雲謠也覺得這事很古怪,倏然想到了昨日在窗外看到的蓮花燈,於是問她:“三姑娘可知道,近日府上可有人逝世了?”
餘芩兒不解道:“姑娘此話怎講?”
雲謠將昨夜所見之事與她說:“餘夫人讓下人給我安排的廂房正好在青蓮池旁,我昨夜將睡之時,恰好瞧見。聽聞在湖中放花燈在人間是一種為死去親人祈福的習俗。”
“昨日在湖中放燈的是我。”餘芩兒哪裏知道竟這麽巧的被雲謠看見了,“昨日是我母親的祭日,我為了替她祈福,所以才在湖中放了盞蓮花燈。不想竟被姑娘你瞧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