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出地圖,標出死者發現的地點,和她們住家的地點,完全沒有共同處。比上次我和萊恩看地圖時還亂,五個地點完全沒關聯。我再把她們住的地方都釘上大頭釘,但是也看不出其中的關係。
你到底想找什麽,布蘭納?別管地緣關係了。試看看時間吧。
我比對案發時間。葛麗絲最早,在1992年,她和法蘭絲距離11個月。9個月之後是茜兒,6個月之後是伊莉莎白,兩個月之後是瑪格莉特。
時間間隔越來越短。若不是兇手越來越大膽,就是他嗜血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我的心髒開始拚命狂跳起來——瑪格莉特死亡至今,已超過一個星期了。
二十六
我束手無策,又惱又怒。腦中的景象一直困擾著我,然而我就是無法把它揮開。我看著一張從窗外飄過的糖果紙,在風中輕輕翻飛。
那張紙就是你,布蘭納,惶恐不安卻又無能為力。你實在是無能,既不能做好份內的事,更別提照顧別人。你在聖傑魁斯身上一無所獲,也不知道為什麽頭蓋骨 會出現在自家院子裏,戈碧的問題現在被擱在一邊,克勞得爾馬上就要來找你麻煩,你女兒在學校裏也是問題不斷。雖然你的腦袋裏活生生地映著五個受害者的恐怖 遭遇,你卻無法阻止馬上就要發生的第六,或是第七件謀殺案。
我看向手表——2點15分。我在辦公室裏一刻也待不住,我必須有所行動。
要從何著手呢?我看著萊恩的報告,突然有主意了。
他們一定會很生氣,我對自己說。
一定的。
我翻開剛拿來的那份報告,上麵有注記被害人的地址。我再打開電腦上的表格,每位被害人的地址都有,還包括電話號碼。
你應該到健身房去,把怒氣消耗在那裏。
說的對。
一個人偵查對克勞得爾是不會有幫助的。
不見得。
你甚至會失去萊恩的支持。
的確是。
但是……
我印下電腦熒幕上的資料,下定決心後,便開始撥電話。鈴響三聲後,一個男人接起電話。他雖感到意外,但答應和我見麵。我抓起皮包,飛進夏日的陽光中。
下午的天氣濕熱難耐,我準備要去拜訪法蘭絲生前與丈夫居住的地方。地緣性是我選擇她的原因,她就住在中心鎮,離我家還不到十分鍾距離,如果今天有所收獲,就可以收工迴家了。
我找到那個地址,把車停好。發現這條街上全是一式的磚造獨立房屋,配上鐵柵欄的陽台,地下儲藏室和漂亮油漆的大門。
蒙特婁大部分的社區都有名字,這個地方卻沒有命名,都市計劃將原來傳統的加拿大庭園改變成由羊腸小脛、烤肉架和番茄園構成的景觀。住在這個整 潔社區的居民大致屬於中等階級,不過也有些水準較差的住戶,地理位置上距離市中心很近,算不上是郊區,區內設施健全、便利,隻可惜少了點花香。
我按了門鈴等著,空氣中混雜著修剪過的草香,和一旁包好的垃圾溢出的臭味,門下的灑水器正在澆水,屋子內的冷氣機也不示弱地轟轟作響。
開門的是一個男子,他留著一頭向後梳理的金發,前額垂著幾撮卷發,他的兩頰和下巴圓鼓,短小的鼻子向上翹著,身材高大但並不胖,在30幾度的高溫下,他居然還穿著毛衣和牛仔褲。
“莫瑞錢伯先生,我是……”
他開了門便轉身進屋,看也沒看我遞上的證件。我跟著他走進門內,穿過狹小的門廊走到狹小的客廳。一座水族箱放在牆邊,使屋內透著一股陰森的水光。在房間的另一頭,可以看見桌子上放著些小網子、盒裝食物和水族用品,另一扇百葉門則通向廚房。
莫瑞錢伯先生在沙發上清出空位,示意要我坐下。他自己則坐在另一張躺椅上。
“莫瑞錢伯先生,”我開始說:“我是法醫研究所的布蘭納博士。”
我不敢說太多,也怕他追問我的職務。說穿了,這件案子其實沒有我調查的份。
“你們有什麽新發現嗎?我……那麽久以來,我一直強迫自己不要想這件事,”他垂著頭,看著地板說:“法蘭絲死了一年半了,你們也一年沒消息。”
我心想他一定不知道我不包括在“你們”裏麵。
“我已經迴答太多問題了,被一堆人問過,警察、鄰居、記者。我甚至於出錢雇用私家偵探,隻想逮住那個王八蛋,結果一事無成,什麽線索都沒有。 我們隻確定兇手作案到屍體被發現的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法醫說她屍體被發現時依然溫熱。這個變態狂怎麽可能在殺完人後不留痕跡地離去?”他悲傷地猛搖著頭。 “你們最近有什麽進展嗎?”
他充滿憂傷的眼神露出一絲希望,使我產生一股慚愧之情。
“沒有,”我略去可能還有四名女子死在這名變態狂手裏的推測。“我隻是來看看還有沒有什麽我們疏漏的細節。”
期盼的神情頓時從他臉上消失。他往後倒向椅背,等我問話。
“你太太是營養學家?”
他點點頭。
“她在哪裏做事呢?”
“她受雇於社工局,但實際上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任何有需要的地方她都得去。”
“社工局?”
“就是社會工作局啦。”
“她時常改變工作地點嗎?”
“她的工作是營養顧問,尤其針對一些移民團體的中央廚房,教導他們如何采買,如何兼顧美食和健康,如何大量取得農產品及肉類等原料。她總是在這些中央廚房之間跑來跑去,幫他們順利運作。”
“這些廚房大都在那兒呢?”
“到處都有,像新生地、雪角、亨利街、小勃艮地……”
“她在社工局工作多久了?”
“六七年吧!之前她在蒙特婁市政府工作,工時較長。”
“她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噢,當然。她熱愛工作。”他聲音有點幹澀。
“她工作的時間是不是很不正常?”
“不,非常規律。她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從早到晚,總是有些地方永遠有問題,而她就是那個解決問題的人。”
“你讚成她這樣工作?”他沉默了一會兒。“我想要她多陪我,因此一直希望她能迴醫院去工作。”
“你從事什麽工作?”
“我是工程師,我建造東西,隻是現在沒有什麽人想建造工程了。”他陰鬱地笑了一下,把頭別向一旁。“我也成了沒用的人。”
“很抱歉。”我說,然後又問:“你知道你太太遇害那天準備要去哪裏嗎?”
“那個星期我們很少碰麵,她負責的一個廚房失火,必須日夜守在那裏。所以那天她或許正準備要過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去另外一個廚房。她沒有留言給我或記事的習慣,因此不管在辦公室或家裏,我們都找不到相關線索。她似乎有提過想去剪頭發,該死!她應該是要去美容院。”
他看著我,一臉痛苦的表情。
“你能體會我的感受嗎?我居然不知道自己妻子死的那天想做什麽事。”
魚缸裏的水循環流動著,發出路潺潺聲響。
“她那天有沒有提到什麽特別的事?有沒有接到奇怪的電話?看到門口有陌生人徘徊?”我想起戈碧的情形。“還是在街上被跟蹤?”
他搖搖頭。
“她有嗎?”
“可能吧,隻可惜那幾天我們都沒有好好說過話。”
我換一個新的方向問。
“那時是一月,天氣正冷,所有門窗應該都緊閉。你太太平常會上鎖嗎?”
“沒錯。她並不喜歡住在這裏,她喜歡有警衛駐守及安全係統的大型公寓,是我說服她買下這裏的。這附近住了些收入較差的人。她總是對他們充滿戒 心。她一直喜歡有個小後院、空間寬敞的房子,可惜她的工作讓她無法享受這裏的環境,她工作的地點大多在貧民區,所以她迴家後唯一希望享受的就是安全感—— 不受侵犯——這是她的說法。你能了解嗎?”
當然。完全了解。
“莫瑞錢伯先生,你最後看到你太太是什麽時間?”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她遇害那天是星期四,前晚她一直處理火災到深夜,迴家時我已入睡。”
他又盯著地板,兩頰開始逐漸充血脹紅。“她上床時有想要告訴我她今天在忙些什麽,但是我根本不想聽。”
我看見他的胸部正劇烈起伏著。
“隔天我一早起床就出門,連再見都沒對她說。”
我們沉默了好一會兒。
“我是故意的,我嫉妒她有工作而我沒有,”他抬起頭,凝視著水族箱。“我故意漠視她的存在,現在她真的不在了。”
我還不知道該如何迴答,莫瑞錢伯先生又繼續說下去。
“那天我去找我姐夫,他要替我介紹一些工作。我一個上午都待在那裏,然後我……然後我大概快中午迴來,她已經死了。屋裏到處都是警察。”
“莫瑞錢伯先生,我並不是懷疑……”
“我不認為今天的對話有任何價值,隻不過是重複再重複。”
他站起來,意思是下達逐客令。
“很抱歉讓你再次觸及痛苦迴憶。”
他麵無表情地看著我,然後領我往大門走。
“謝謝你,莫瑞錢伯先生,”我遞給他一張名片。“如果你想起什麽事,請打這個電話給我。”
他點點頭,在他臉上的是一種受盡折磨後的麻木。他始終不能原諒自己在愛妻死前的言行,他競連一句好好的再見都不願意對她說。
我轉身離去時,感覺他在背後直盯著我。盡管外麵天氣很熱,而我的心卻很寒。我快步跑向停車的地方。
莫瑞錢伯先生的話令人驚心。我開著車,一路不停想著,問了自己上千個問題。
我有什麽權利去揭人傷痛?
我腦海出現了莫瑞錢伯的眼睛。
充滿悲傷。是我喚起他不幸的迴憶?
不,不是因為我造成的。莫瑞錢伯活在自己建築起來的悔恨裏。
悔恨什麽呢?悔恨他妻子所受到的傷害?
不像,這不是他的個性。
悔恨他蓄意漠視她。為了讓她覺得自己不重要,在事發前一夜,他不理她自顧自地睡去,起床後連句再見都吝於開口。現在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我開車向北轉向馬克街,腦子裏繼續想著:這樣的追查,除了強迫被害者家屬重新迴憶過去的慘劇外,究竟還會不會有其他效果?
我真能發現警察遺漏的線索嗎?或者我隻是想在克勞得爾麵前逞強?
“不!”
我重重地捶了一下方向盤。
不!媽的,我心裏想。這不是我的目的。除了我以外,沒有人相信是連續殺人案,而且兇手有可能繼續犯案。如果我要阻止下一個命案發生,我就得把真相挖出來。
我脫離大樓的陰影,開進陽光下。我沒有向東轉迴家,而是越過聖凱薩琳街,上了20號州道,往城外開。現在是下午3點半,往市郊的交通開始有些擁擠。真是不巧。
45分鍾後,我在一幢綠色小屋後的花園裏,看到正在除草的托提爾太太。這是她與女兒以前共同生活的家。當我把車子開近時,她站在草地上。抬起頭看著我。她比我想像中要年輕許多,穿著一件寬大的黃色露背裝,頭發散布在臉上,滿身大汗地向我親切的招唿。
你到底想找什麽,布蘭納?別管地緣關係了。試看看時間吧。
我比對案發時間。葛麗絲最早,在1992年,她和法蘭絲距離11個月。9個月之後是茜兒,6個月之後是伊莉莎白,兩個月之後是瑪格莉特。
時間間隔越來越短。若不是兇手越來越大膽,就是他嗜血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我的心髒開始拚命狂跳起來——瑪格莉特死亡至今,已超過一個星期了。
二十六
我束手無策,又惱又怒。腦中的景象一直困擾著我,然而我就是無法把它揮開。我看著一張從窗外飄過的糖果紙,在風中輕輕翻飛。
那張紙就是你,布蘭納,惶恐不安卻又無能為力。你實在是無能,既不能做好份內的事,更別提照顧別人。你在聖傑魁斯身上一無所獲,也不知道為什麽頭蓋骨 會出現在自家院子裏,戈碧的問題現在被擱在一邊,克勞得爾馬上就要來找你麻煩,你女兒在學校裏也是問題不斷。雖然你的腦袋裏活生生地映著五個受害者的恐怖 遭遇,你卻無法阻止馬上就要發生的第六,或是第七件謀殺案。
我看向手表——2點15分。我在辦公室裏一刻也待不住,我必須有所行動。
要從何著手呢?我看著萊恩的報告,突然有主意了。
他們一定會很生氣,我對自己說。
一定的。
我翻開剛拿來的那份報告,上麵有注記被害人的地址。我再打開電腦上的表格,每位被害人的地址都有,還包括電話號碼。
你應該到健身房去,把怒氣消耗在那裏。
說的對。
一個人偵查對克勞得爾是不會有幫助的。
不見得。
你甚至會失去萊恩的支持。
的確是。
但是……
我印下電腦熒幕上的資料,下定決心後,便開始撥電話。鈴響三聲後,一個男人接起電話。他雖感到意外,但答應和我見麵。我抓起皮包,飛進夏日的陽光中。
下午的天氣濕熱難耐,我準備要去拜訪法蘭絲生前與丈夫居住的地方。地緣性是我選擇她的原因,她就住在中心鎮,離我家還不到十分鍾距離,如果今天有所收獲,就可以收工迴家了。
我找到那個地址,把車停好。發現這條街上全是一式的磚造獨立房屋,配上鐵柵欄的陽台,地下儲藏室和漂亮油漆的大門。
蒙特婁大部分的社區都有名字,這個地方卻沒有命名,都市計劃將原來傳統的加拿大庭園改變成由羊腸小脛、烤肉架和番茄園構成的景觀。住在這個整 潔社區的居民大致屬於中等階級,不過也有些水準較差的住戶,地理位置上距離市中心很近,算不上是郊區,區內設施健全、便利,隻可惜少了點花香。
我按了門鈴等著,空氣中混雜著修剪過的草香,和一旁包好的垃圾溢出的臭味,門下的灑水器正在澆水,屋子內的冷氣機也不示弱地轟轟作響。
開門的是一個男子,他留著一頭向後梳理的金發,前額垂著幾撮卷發,他的兩頰和下巴圓鼓,短小的鼻子向上翹著,身材高大但並不胖,在30幾度的高溫下,他居然還穿著毛衣和牛仔褲。
“莫瑞錢伯先生,我是……”
他開了門便轉身進屋,看也沒看我遞上的證件。我跟著他走進門內,穿過狹小的門廊走到狹小的客廳。一座水族箱放在牆邊,使屋內透著一股陰森的水光。在房間的另一頭,可以看見桌子上放著些小網子、盒裝食物和水族用品,另一扇百葉門則通向廚房。
莫瑞錢伯先生在沙發上清出空位,示意要我坐下。他自己則坐在另一張躺椅上。
“莫瑞錢伯先生,”我開始說:“我是法醫研究所的布蘭納博士。”
我不敢說太多,也怕他追問我的職務。說穿了,這件案子其實沒有我調查的份。
“你們有什麽新發現嗎?我……那麽久以來,我一直強迫自己不要想這件事,”他垂著頭,看著地板說:“法蘭絲死了一年半了,你們也一年沒消息。”
我心想他一定不知道我不包括在“你們”裏麵。
“我已經迴答太多問題了,被一堆人問過,警察、鄰居、記者。我甚至於出錢雇用私家偵探,隻想逮住那個王八蛋,結果一事無成,什麽線索都沒有。 我們隻確定兇手作案到屍體被發現的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法醫說她屍體被發現時依然溫熱。這個變態狂怎麽可能在殺完人後不留痕跡地離去?”他悲傷地猛搖著頭。 “你們最近有什麽進展嗎?”
他充滿憂傷的眼神露出一絲希望,使我產生一股慚愧之情。
“沒有,”我略去可能還有四名女子死在這名變態狂手裏的推測。“我隻是來看看還有沒有什麽我們疏漏的細節。”
期盼的神情頓時從他臉上消失。他往後倒向椅背,等我問話。
“你太太是營養學家?”
他點點頭。
“她在哪裏做事呢?”
“她受雇於社工局,但實際上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任何有需要的地方她都得去。”
“社工局?”
“就是社會工作局啦。”
“她時常改變工作地點嗎?”
“她的工作是營養顧問,尤其針對一些移民團體的中央廚房,教導他們如何采買,如何兼顧美食和健康,如何大量取得農產品及肉類等原料。她總是在這些中央廚房之間跑來跑去,幫他們順利運作。”
“這些廚房大都在那兒呢?”
“到處都有,像新生地、雪角、亨利街、小勃艮地……”
“她在社工局工作多久了?”
“六七年吧!之前她在蒙特婁市政府工作,工時較長。”
“她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噢,當然。她熱愛工作。”他聲音有點幹澀。
“她工作的時間是不是很不正常?”
“不,非常規律。她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從早到晚,總是有些地方永遠有問題,而她就是那個解決問題的人。”
“你讚成她這樣工作?”他沉默了一會兒。“我想要她多陪我,因此一直希望她能迴醫院去工作。”
“你從事什麽工作?”
“我是工程師,我建造東西,隻是現在沒有什麽人想建造工程了。”他陰鬱地笑了一下,把頭別向一旁。“我也成了沒用的人。”
“很抱歉。”我說,然後又問:“你知道你太太遇害那天準備要去哪裏嗎?”
“那個星期我們很少碰麵,她負責的一個廚房失火,必須日夜守在那裏。所以那天她或許正準備要過去,不過也有可能是去另外一個廚房。她沒有留言給我或記事的習慣,因此不管在辦公室或家裏,我們都找不到相關線索。她似乎有提過想去剪頭發,該死!她應該是要去美容院。”
他看著我,一臉痛苦的表情。
“你能體會我的感受嗎?我居然不知道自己妻子死的那天想做什麽事。”
魚缸裏的水循環流動著,發出路潺潺聲響。
“她那天有沒有提到什麽特別的事?有沒有接到奇怪的電話?看到門口有陌生人徘徊?”我想起戈碧的情形。“還是在街上被跟蹤?”
他搖搖頭。
“她有嗎?”
“可能吧,隻可惜那幾天我們都沒有好好說過話。”
我換一個新的方向問。
“那時是一月,天氣正冷,所有門窗應該都緊閉。你太太平常會上鎖嗎?”
“沒錯。她並不喜歡住在這裏,她喜歡有警衛駐守及安全係統的大型公寓,是我說服她買下這裏的。這附近住了些收入較差的人。她總是對他們充滿戒 心。她一直喜歡有個小後院、空間寬敞的房子,可惜她的工作讓她無法享受這裏的環境,她工作的地點大多在貧民區,所以她迴家後唯一希望享受的就是安全感—— 不受侵犯——這是她的說法。你能了解嗎?”
當然。完全了解。
“莫瑞錢伯先生,你最後看到你太太是什麽時間?”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她遇害那天是星期四,前晚她一直處理火災到深夜,迴家時我已入睡。”
他又盯著地板,兩頰開始逐漸充血脹紅。“她上床時有想要告訴我她今天在忙些什麽,但是我根本不想聽。”
我看見他的胸部正劇烈起伏著。
“隔天我一早起床就出門,連再見都沒對她說。”
我們沉默了好一會兒。
“我是故意的,我嫉妒她有工作而我沒有,”他抬起頭,凝視著水族箱。“我故意漠視她的存在,現在她真的不在了。”
我還不知道該如何迴答,莫瑞錢伯先生又繼續說下去。
“那天我去找我姐夫,他要替我介紹一些工作。我一個上午都待在那裏,然後我……然後我大概快中午迴來,她已經死了。屋裏到處都是警察。”
“莫瑞錢伯先生,我並不是懷疑……”
“我不認為今天的對話有任何價值,隻不過是重複再重複。”
他站起來,意思是下達逐客令。
“很抱歉讓你再次觸及痛苦迴憶。”
他麵無表情地看著我,然後領我往大門走。
“謝謝你,莫瑞錢伯先生,”我遞給他一張名片。“如果你想起什麽事,請打這個電話給我。”
他點點頭,在他臉上的是一種受盡折磨後的麻木。他始終不能原諒自己在愛妻死前的言行,他競連一句好好的再見都不願意對她說。
我轉身離去時,感覺他在背後直盯著我。盡管外麵天氣很熱,而我的心卻很寒。我快步跑向停車的地方。
莫瑞錢伯先生的話令人驚心。我開著車,一路不停想著,問了自己上千個問題。
我有什麽權利去揭人傷痛?
我腦海出現了莫瑞錢伯的眼睛。
充滿悲傷。是我喚起他不幸的迴憶?
不,不是因為我造成的。莫瑞錢伯活在自己建築起來的悔恨裏。
悔恨什麽呢?悔恨他妻子所受到的傷害?
不像,這不是他的個性。
悔恨他蓄意漠視她。為了讓她覺得自己不重要,在事發前一夜,他不理她自顧自地睡去,起床後連句再見都吝於開口。現在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我開車向北轉向馬克街,腦子裏繼續想著:這樣的追查,除了強迫被害者家屬重新迴憶過去的慘劇外,究竟還會不會有其他效果?
我真能發現警察遺漏的線索嗎?或者我隻是想在克勞得爾麵前逞強?
“不!”
我重重地捶了一下方向盤。
不!媽的,我心裏想。這不是我的目的。除了我以外,沒有人相信是連續殺人案,而且兇手有可能繼續犯案。如果我要阻止下一個命案發生,我就得把真相挖出來。
我脫離大樓的陰影,開進陽光下。我沒有向東轉迴家,而是越過聖凱薩琳街,上了20號州道,往城外開。現在是下午3點半,往市郊的交通開始有些擁擠。真是不巧。
45分鍾後,我在一幢綠色小屋後的花園裏,看到正在除草的托提爾太太。這是她與女兒以前共同生活的家。當我把車子開近時,她站在草地上。抬起頭看著我。她比我想像中要年輕許多,穿著一件寬大的黃色露背裝,頭發散布在臉上,滿身大汗地向我親切的招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