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眼前這一幕並沒有按照史書上所記載的而上演,安祿山的叛軍離長安城還有很遠,逼得李隆基倉皇而逃的並非是安祿山,而是那個曾經權傾朝野的李林甫!


    大唐的另外一場禍亂,從長安城內爆發!


    岑參從震驚之中稍稍的迴過神來,看著沈鋒問道:“沈王爺,咱們現在該怎麽辦?”


    沈鋒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昂起頭來,並沒有立刻迴答。武牢關前的這一仗,打的是極為漂亮。不僅僅是把何千年的軍陣給破了,奪過了那十幾部拋石機,讓他們倉皇而逃,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兵士們的士氣來,打出了必勝的信


    心來!


    現在這般形勢之下,原本自己可以乘勝追擊,稍作準備之後,立刻出兵拿下那個定州府的,可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切都得另做打算。


    無論怎樣,大唐的那位皇帝李隆基對自己是有恩之人,沈鋒的心中也是感念著他的這份恩情。


    故而無論之前是在太極宮之內,還是在興慶宮之中,沈鋒都是全力護駕,保全這位大唐的帝王。


    有情有義,知恩圖報,這才是軍中那個鐵血男兒沈鋒。


    而現在既然得知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擺在沈鋒麵前的選擇似乎也是隻有一個了。除了李隆基之外,沈鋒心中也是極為關心另外一個人的命運。


    隻見沈鋒低下頭來,看著岑參目光堅定的說道:“當務之急,我必須領著兵馬迴去救駕!”


    而聽沈鋒這樣一說,岑參也是沒有任何的猶豫,堅定的點了點頭。


    對於他來說,對君王忠誠,對大唐忠誠,是當仁不二的事情,“忠”這個字,在他心中擺在第一位!


    “勤王救駕,乃是我等臣子義不容辭的職分!”岑參看著沈鋒肅然說道。


    沈鋒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事不宜遲,我帶領兩萬名騎兵,這就趕往長安那邊。岑參軍,武牢關這邊的關防就交給你了,務必堅持住,等著我迴來!”


    岑參立刻挺身而立,麵色肅然,鄭重說道:“沈王爺放心,武牢關這邊我一定牢牢守住,還請王爺一定護得聖駕周全!”


    沈鋒道:“我帶上兩萬名騎兵走,這樣能盡快的趕往長安。我把李嗣業將軍留下,他麾下的那支陌刀騎兵,無論是馬上和馬下都是極為厲害的部隊,能夠助你守關。”


    “多謝王爺,有李將軍在,我心中更有底氣!”岑參立刻說道。


    對於李嗣業和他麾下那支陌刀騎兵的戰力,岑參自然是明白的。


    沈鋒又道:“我再把軍械監監正李行雲大人和他的那五千工匠營留在武牢關這邊,在軍械製造上沒有人能趕得過他,岑參軍若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去找李大人。”


    自己走了之後,對於武牢關這邊,沈鋒仍然是放心不下,故而除了李嗣業之外,他還把行雲和工匠營留下來。


    沈鋒又向岑參交代了其他一些事情,然後領著波斯都督尼涅斯以及蔣方韓順兩名都尉,領著兩萬騎兵全速的向長安城那邊趕去!


    馬嵬坡。


    夜色深沉,天空中的月亮也是慢慢的暗淡了下來。


    離黎明時分還有一個時辰,這是最黑暗的夜間。


    李隆基領著楊貴妃以及楊國忠他們,還有隨駕的王公大臣們,退到了那處廢棄的馬嵬驛之中。


    長安城外的驛站原本規模都不算小,這處已經廢棄的馬嵬驛也是。在隋朝的時候,這裏乃是原先的官道,傳遞軍情的快馬往來都要經過這裏,故而馬嵬驛之中有兩棟二層的閣樓,還有三排平房,雖然好多房屋都已經破敗,但好在空間夠


    大,還有前後兩個大院子,原本是寄養馬匹所用。


    李隆基領著那些王公大臣們來到這馬嵬驛當中,也是足夠容納。


    金吾衛和飛龍騎的兵馬,在常自約的部署和調配之下,在這處馬嵬驛外圍形成了警戒圈,而李隆基在高力士的陪伴之下,在馬嵬驛其中一棟閣樓之中安頓了下來。


    李隆基雖然疲憊和憔悴不堪,但此時的神色看起來極為的平靜,但對於高力士來說,也是能夠看出李隆基是在刻意的壓製著自己的緊張和驚惶。雖然在年輕的時候經曆和發動過幾次血雨腥風的政變,但這幾十年來,李隆基過得都是錦衣玉食瀟灑無比的生活,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君王,他何曾如此落難過,竟然在深


    夜被叛軍追得是無路可去,落腳在這處破敗不堪的廢棄驛站之中?


    沒過多長時間,一名飛龍騎兵來到了高力士的身前,剛想低聲說話,卻被李隆基喝住了。


    “外麵什麽情況,在朕麵前直說便可,無需有什麽遮掩!”李隆基看著這名飛龍騎兵開口說道。


    聽李隆基這樣發話,高力士微微點了點頭,隻聽著名飛龍騎兵立刻迴稟道:“啟稟陛下,咱們這馬嵬驛外圍,已經被叛軍兵士給……給完全圍住了。”


    “他們來了有多少人?”李隆基開口接著問道。


    “從陣勢規模上看,有四五萬人。”這名飛龍騎兵立刻迴答道。


    “都是原先長安城內衛的軍馬?”李隆基接著發問。


    “是……”


    這名飛龍騎兵低著頭迴答道,長安城內那六衛的軍馬,這名飛龍騎兵自然是能夠認得出來。


    一聽這話,李隆基微微閉眼,心中一股悲涼之意油然而起。


    自己隨行護衛的兵馬還不到一萬人,而李林甫所帶來的叛軍則是有四五萬!


    在長安城內,這樣一個一直稱病不出的老相,居然能夠掌控這麽多兵馬來向自己這邊來逼宮。而這些兵馬,原本就是在長安城內護衛自己的!


    除了悲涼和絕望之外,李隆基的心中也是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


    這一切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可自己卻是完全無查無知!“常自約將軍領著護駕的軍馬,也是把咱們這處馬嵬驛給牢牢的護了起來,那些叛軍兵馬也隻是在外圍把咱們給圍住,嚴守陣型,並沒有發起進攻來。”這名飛龍騎兵又接著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烽火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男並收藏烽火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