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見其炁,次見形影。[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自地宮之頂緩緩顯出渺渺仙炁,隨即便露得一樓台宮闕邊角,於那仙炁之內若隱若現,煞是縹緲。


    李煦寧幾人屏息凝神,隻待那樓台宮闕顯出,瞧個究竟,卻忽見妙吟、劉恆二人雙雙脫力撲倒,那仙炁立時不再動彈,竟有退去之勢。


    與此同時,那白衣教鬼仙亦是自圓光之術內瞅得此一幕,獰笑數聲,揮手甩出那漆黑鬼頭令牌,心念陰咒,陰煞之氣轟然迸發,那黑中又有點點猩紅之焰,轉瞬便化出二十餘隻鬼煞,較之方才那些徒有形貌的陰鬼猶是兇惡,足與血海之下那圍殺玄淵二人的鬼煞並肩。


    “血海上那群小鬼鬧得著實不輕,竟將那眾陰鬼滅了個幹淨,去,將他們收拾了。”


    “那天靈派女子......”自那鬼仙身後乍現二道身影,正是那為首白衣人與白林。那白林也不知施了何種手段,竟將那斷臂接了迴去,而那為首白衣人亦是有所好轉,雖未盡數恢複,倒也有個四五成實力。


    “蠢貨!當那是已得陽神之地仙?一剛修得地仙的小丫頭罷,一日施得一次考召已是勉強,何況如今被血海消耗許久。”那鬼仙嗬斥道。


    “桀桀,這般膽小,要之何用,莫不如給吾等分食了去,說不得可更進一步,將那牛頭馬麵替了去。”那群鬼煞有其靈智,瞅見這白衣人如此,毫不顧忌嗤笑道。


    那為首白衣人掃這鬼煞一眼並未出聲,先前為喚醒這鬼仙,根基已傷,如今滿心思、念著精修補虧,頗有些抗拒,可又懾於鬼仙之威,一時躊躇原地。


    那鬼仙自清旻寧皇帝執政時期(十九世紀初中葉)便已拜入白衣教,至今已近兩百年,又豈會瞧不出這為首白衣人之意,一甩衣袖,喝道:“若非本座手下無人,哼!”說罷連書六道符咒,甩向二人:“此是那召羅刹之符,可分可合,那五方驅鬼幡陣本座自會破之,若是拿不下那群小鬼,本座拿爾等祭鬼。<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滾!”


    “是、是、是,弟子定不負祖師期望。”那為首白衣人忙接過符咒速速趕去海麵之上,白林默默跟隨,瞅得那群鬼煞又是一陣嗤笑。


    ......


    “白林,如今可施得幾分力?”


    “約莫六成,這手臂筋脈仍有些許滯澀。”白林扭動右臂,頗有些僵直之感。


    “過會兒先行令那些個鬼煞試探一番瞧瞧,莫要......”


    尚未說完便聽得那群鬼煞忽閃而來,隨即閉口不言。


    ......


    血海之上,對此毫不知情的李煦寧幾人正待那樓台宮闕顯出,卻不想妙吟、劉恆二人元炁耗盡,皆是脫力撲倒,隨即便見妙吟驚唿道:“不好!那五方驅魔幡陣!”


    突兀間,那血海猛地削減三丈,下一瞬便迸發而出,直拍上那五方驅魔幡陣所化之金幕,隻聽得一聲轟響,那五方驅魔幡陣金光大作,直被拍起數丈。


    這五方驅魔幡陣式乃是妙吟、劉恆合力所成,全賴二人元炁得以維持,故而因元炁耗盡脫力。經此一擊俱是胸口一震,麵色一白。那血海來勢極為迅猛,不過兩息便已轟來五波,每受一擊妙吟二人便吐一口血,五擊過後已然麵如鋁箔。


    那血海似是欲來一波猛擊,又是一驟降,醞釀一瞬,隨即便見一股深赤如黑般的浪潮轟天而來,眼見便欲轟上,妙吟強忍疼痛掐決一指,隻見那已不足兩丈長的九鳳悲鳴一聲,化作漫天星光鋪至那五方驅魔幡陣之上。


    刹那之間,那五方驅魔幡陣嘡然而裂,化作無數金屑碎至虛無,便是那五柄法器驅魔幡亦是因此炸個粉碎。妙吟、劉恆二人似是遭何物重擊,直,若非莫愁及時出手,定然直撞上那地宮之頂。


    那鬼仙透過圓光之術見得五方驅魔幡陣碎裂,本欲一鼓作氣將此些小鬼收拾幹淨,卻聽得血海之內玄淵點清袁道長乃閣皂山靈寶派傳人之身份,便轉迴目光不再搭理血海上之事,那血海亦是隨之而停息。


    恰在此時,那為首白衣人、白林與眾鬼煞竄出血海,一瞬便閃至李煦寧幾人麵前十步之處。


    莫愁正以元炁為妙吟、劉恆二人梳理筋脈,忽然見得那白衣教之人閃現而出,心道不妙,如今妙吟、劉恆盡皆動彈不得,李煦寧又因先前強自施那召欻火咒元炁耗盡,如今尚未恢複多少,常徵亦是如此,故而可參戰之人不過是常臻、淩薇與自己。


    雖心下著實擔憂,可麵上卻是絲毫不顯憂色,侃笑道:“呦嗬,竟是恢複不少,那斷臂亦接迴了,你待如何?帶著這麽些個歪瓜裂棗尋來作甚?還欲找一番虐?”


    那為首白衣人與白林聽此非但毫無憤恨之心,甚則內裏頗為欣喜,兩人身為地仙,自是不會因此幾句譏笑便如何憤怒,再而早已打定主意令那些個鬼煞先上前試探,如此一來倒是省了一番心思。


    莫愁又豈會不知,不過是爭得一絲時間方才如此,以激怒那些個鬼煞製止為首白衣人與白林出手罷,那兩人雖已重創,可究竟是兩地仙,一方有意拖延,一方有意劃水,一拍即合。


    雖內裏欣喜,麵上卻得做番模樣,那為首白衣人暴喝道:“你個小娘皮,今日便送你見東嶽帝君(又稱泰山神,主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是萬物之始成地,統轄幽冥地府一切諸神)!”


    莫愁嗤笑:“憑這些歪瓜裂棗?”


    那些個鬼煞雖為幽冥地府一方橫行之鬼,可不過為那鬼仙所召之陰神,縱有靈智亦是不多,豈能瞧出此中厲害,紛紛怒吼,化作黑光直射而來,瞅得兩方俱是心中一樂。


    莫愁喝道:“淩薇,將他們帶至那石門處。”說罷便手執火決,隻見數十水缸大小之火球乍現於眾鬼煞頭頂,刹那間便化作一片火海。


    若是未曾被那血海加持,那些個鬼煞自是抵擋不得此招,先前那鬼仙為之加持,雖已出血海,但短時間內怕是仍存加持之效。自火海之內狂吼聲起,眾鬼煞紛展軀體,各自化出煞氣包裹其身,抵禦那火海。隨即便閃身退開火海,打出數十煞球。


    莫愁一指點出,一丈許青石恰擋至身前,左掌映上,瞬間將那青石推前,被那數十煞球轟至一片碎屑。莫愁藉其遮掩,腳尖一點,閃身而開,又是土決點出,隻見一澄黃小球自其指尖凝聚,瞬間擊中一鬼煞,登時將那鬼煞化作岩石,再而手掐木決,地宮之頂忽的竄出三道手臂粗細枝幹,將那鬼煞纏至地宮之頂。


    眾鬼煞甫一反應便又遭一柄九丈金劍橫劈,兩隻鬼煞直接被金劍攔腰而斬,卻是常臻出手,卻見那二鬼煞竟絲毫不驚,立知其不懼腰斬,反手打出一張雷符,隻聽“哢嚓”一聲,一道碗口粗細霹靂頓轟至那兩鬼煞之上,兩聲淒嚎便化作虛無。


    諸多道士均由製符之習慣,當須施用之時以元炁便可發之,不論火符、雷符或是其餘符咒。


    莫愁、常臻雷霆手段滅了三鬼煞過後,其餘鬼煞哪敢再怠慢,隻見一鬼煞額上大啟,一豎瞳顯露而出,一束拇指粗細黑光劃過虛空,常臻持劍欲擋,卻見那黑光忽的轉向,繞行一圈直射常臻臂膀。常臻七星令劍忙是一甩,卻仍舊慢了一步,那黑光被令劍自中而分,一半射空,一半卻嵌入常臻左大臂之上,自那孔之處竄起一陣煞氣,周圍之血肉竟緩緩被腐蝕。


    常臻悶哼一聲,心知鬼煞過多,若是遠戰定是討不得好,隨即手執劍訣,七星令劍淩空而上,化出九十九柄金色炁劍環繞其周身,徑自衝至眾鬼煞之內,同時誦持金光神咒,運轉元炁布於創口之處,不過數息便已將那煞氣逼出,隨即封止創口。


    那眾鬼煞見得常臻徑自衝來,也絲毫不避,紛紛獰笑著化出所持兵器直撲上前,常臻嘴角微勾,施以醉八仙劍與眾鬼煞鬥起,一陣打鐵敲金般亂響,竟一人便拖得二十鬼煞。


    那鬼煞個頭均是不小,個個足有丈許,故而一次可攻至常臻的不過六、七爾。加之鬼煞械鬥不過亂劈砍,哪似常臻一般自幼練劍,此醉八仙劍術可謂施得爐火純青,或擊、或刺、或削、或點、或掤、或抹、或雲、或挑,劍合神形,身醉步不醉,步醉心不醉,心醉神不醉。可謂是勁力剛柔共相濟,勢如遊龍以戲珠,於眾鬼煞之間殺了個七進七出。


    “白癡!”瞅得那為首白衣人與白林均是吐出聲。兩人暗自傳音,互為交談。


    “此架勢似乎那其餘幾人皆無出手之力,那天靈派女子幾經消耗,如今想來元炁不過六成罷。”為首白衣人道。


    白林微微點頭:“那小丫頭法術有些厲害,但限於那境界,注意些許便可,便讓那群白癡拖著那乾道。”


    “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道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樸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樸子並收藏尋道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