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崇高應了一聲,些許功夫,端來七八盆熱水。老道士將卓淩峰從床上扶起,老道士盤膝而坐,深吸幾口氣,左手按住卓淩峰背部,右手竟直深入熱水盆中。
卓淩峰但覺背後又是一陣寒氣襲來,隻不過和體內的寒氣相比顯是差了很多,全身冰凍之餘,隻覺一股強大寒流在體內四處遊動,一股微弱寒流慢慢靠近,不多時二者融為一體,氣勢較弱的寒流引導強大的寒流由腹部至背部,竟緩緩破體而出,體內寒氣瞬覺減輕了不少。
如此,過得半個時辰,一股暖氣由外而內,先是四肢逐漸恢複了知覺,盡而意識清醒。睜開眼來,看見小道士站在門口凍得瑟瑟發抖,老道士正雙眼緊閉,盤膝而坐,臉頰、胡子上掛了不少冰霜,床前地下,整整放著八盆冰塊兒。對於剛才發生的事和眼前的情景,卓淩峰詫異不已。
又過了半盞茶功夫,老道士恢複了平時的麵貌,睜開眼來,對卓淩峰說道:“小娃娃,你從哪裏來?身中這麽厲害的寒毒,若不是我剛才助你祛除寒氣,恐怕你早已小命不保。”
卓淩峰雖不懂身中寒毒是什麽意思,但是明明剛才體內寒凍刺骨,是老道士助自己將寒氣引入體外。卓淩峰自是感恩戴德,想到自己甫遭大難至家破人亡,無家可歸、勉強逃得命在此,卻又身中寒毒,一時難過至極,隻不過當著外人的麵才勉強忍住了眼淚。現在有人關愛救助自己一時不知所以,便將自身遭遇細細說了出來。
老道士聽完之後,輕聲說道:“定時蒙古人趁你昏迷之時,給你下了巨寒之毒,我雖然可保的你一時性命,但要根除你體內寒毒卻是難上加難。”
卓淩峰見眼前老道士麵容慈祥、滿頭白發仿佛神仙一般,小道士雖然略顯邋遢但是也對自己不差,不由心中感激,連忙跪下磕頭,說道:“請老道長告訴我該怎麽做才能祛除體內寒毒,我還要為阿爸還有琪琪格、琪琪格阿爸阿媽報仇,我不能死。”
艾崇高見狀興奮的接口道:“既然這樣,師傅不如你就收他為徒,做我的師弟吧。”繼而對卓淩峰說道:“你趕緊磕頭拜師,我師傅一般可是不收徒弟的。”
卓淩峰早已心動,心中感念自己一條性命、身負的血海深仇全照落在眼前這位道長身上,當即不住磕頭。
老道士微微一笑道:“也罷,算起來也是機緣一場,既然你願意,我就破例收你為徒。我們師徒二人無門無派,隨心所欲、浪跡天涯,以後再多一人服侍也未嚐不可,至於拜師儀式這些凡夫俗子的繁文禮節就免了。今天你先休息,明日一早你再來學藝,其他事情,由小高跟你細說。”說罷轉身離去。
倒是小道士艾崇高嘻嘻笑著圍著卓淩峰轉來轉去,興奮地說道:“以後我就是你師兄了,師傅和師兄的話你一定要聽,這就是我們的規矩。”
卓淩峰等了半天,見艾崇高不再說話,詫道:“沒了?”
“沒了啊,要那麽多規矩幹嘛。我可告訴你,師傅脾氣很不好,他讓你做什麽你隻管做就是了,千萬別多問。”
卓淩峰生性老實敦厚,幼時也隻有琪琪格一個玩伴,本身話就不多,甫遭大難之後更是心情難過至極,當下也不多說,隻得點頭稱是。
艾崇高又好奇的問起了卓淩峰的經曆,不過確實自顧自的說了半天,見卓淩峰也答不上話來,頗感無聊,不再聒噪,瑟瑟離去。
第二日一早,卓淩峰便被師傅叫起,卻沒有見到艾崇高人影。
二人來到一座茅屋邊上的小山峰上,隻見大雪早已停降,卻也把大地染的一片蒼茫,偶有雪花夾雜著唿嘯北風漫天飄舞,更顯淒涼之感。
卓淩峰近日來屢遭磨難至家破人亡,心情自是低落到極點,當下也不多言,隻想盡快學的一身本領來報仇雪恨。他身上穿的還是出逃時的衣衫,獸皮外套不知道丟在哪去了,雖然單薄,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寒冷,不由暗自詫異。
老道長背對卓淩峰不緊不慢說道:“貧道外號天機子,無門無派,師徒二人雲遊四方,何其自在!你師兄聰慧敏捷,生性狡黠,但不是塊學武的料,我這一身煉丹入藥的功夫卻悉數傳給了他。也算是機緣巧合,我曾得異人傳授《陰符經》,一身武功盡數得於此,你身中寒毒我亦無法全力祛除,《陰符經》本就從至陰致寒之道,好好修習,可以助你抵禦寒毒,至於能否助你完全祛除寒毒,就隻能看你的造化了。但是你要記住,此經在我有生之年你不得告訴第二人知曉,包括小高,你如把此經告訴他人,我定當親手取你性命。現在你來發個毒誓。”
卓淩峰自小生活在蒙古之地,所接觸人群向來說一不二,還未聽過發誓的說法,當即愣了一下,不知該如何發誓。
老道長見狀,說道:“你跟著我念一遍。我卓淩峰對天發誓若未經師傅同意將《陰符經》說與第二人知曉,便讓我被寒毒折磨至死,永遠也報不了仇,死後被打下十八層地獄。”卓淩峰不知道師傅緣何會突然如此表現,雖然不大願意,但是也照著說了一遍,心道:“既然我已經答應了你,自是不會再將《陰符經》的內容告知他人。”
老道長見卓淩峰照做以後,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說道:“貧道道號天機子,這道號亦是從《陰符經》而來。本來你入門尚淺,不該傳你此經,但是你寒毒在身,修習此經能助你保命,也算是機緣一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你且仔細聽好。”
卓淩峰當即集中精神,唯恐露聽一個字。
隻聽師傅念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之,謂之聖人。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卓淩峰早已精通蒙漢兩種語言,不過讀書甚少,此番聽得師傅文縐縐的念來,隻覺一句也聽不懂,唯有靠著記憶力強行去記住。
隻聽天機子接著說道:“這《陰符經》雖然隻有一百餘字,卻是修行入道無上之寶典,可謂博大精深至極,待你懂得行氣運功之法門,自能融會貫通。可笑世人卻強行將其解讀為富國安民強兵之道,可笑至極,可笑至極!你聽懂得了多少?”
卓淩峰正聚精會神記憶,卻不想師傅突然如此發問,當即一愣,低聲慚愧道:“剛剛師傅說得太深奧,我一點都不明白,隻不過記住了一兩成。”
天機子也不見怪,笑道:“還算你老實,《陰符經》乃道家修行至寶,豈是如此輕易便能懂得。待你先記住,我再跟你細細講解。”說罷,又帶著卓淩峰背了幾遍,所幸卓淩峰記憶力還算不錯,聽了十多遍以後硬是將全部內容記了下來。天機子也是頗有耐心,直至卓淩峰能夠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以後,才將如何行功運氣一一詳細給卓淩峰講解。
卓淩峰但覺背後又是一陣寒氣襲來,隻不過和體內的寒氣相比顯是差了很多,全身冰凍之餘,隻覺一股強大寒流在體內四處遊動,一股微弱寒流慢慢靠近,不多時二者融為一體,氣勢較弱的寒流引導強大的寒流由腹部至背部,竟緩緩破體而出,體內寒氣瞬覺減輕了不少。
如此,過得半個時辰,一股暖氣由外而內,先是四肢逐漸恢複了知覺,盡而意識清醒。睜開眼來,看見小道士站在門口凍得瑟瑟發抖,老道士正雙眼緊閉,盤膝而坐,臉頰、胡子上掛了不少冰霜,床前地下,整整放著八盆冰塊兒。對於剛才發生的事和眼前的情景,卓淩峰詫異不已。
又過了半盞茶功夫,老道士恢複了平時的麵貌,睜開眼來,對卓淩峰說道:“小娃娃,你從哪裏來?身中這麽厲害的寒毒,若不是我剛才助你祛除寒氣,恐怕你早已小命不保。”
卓淩峰雖不懂身中寒毒是什麽意思,但是明明剛才體內寒凍刺骨,是老道士助自己將寒氣引入體外。卓淩峰自是感恩戴德,想到自己甫遭大難至家破人亡,無家可歸、勉強逃得命在此,卻又身中寒毒,一時難過至極,隻不過當著外人的麵才勉強忍住了眼淚。現在有人關愛救助自己一時不知所以,便將自身遭遇細細說了出來。
老道士聽完之後,輕聲說道:“定時蒙古人趁你昏迷之時,給你下了巨寒之毒,我雖然可保的你一時性命,但要根除你體內寒毒卻是難上加難。”
卓淩峰見眼前老道士麵容慈祥、滿頭白發仿佛神仙一般,小道士雖然略顯邋遢但是也對自己不差,不由心中感激,連忙跪下磕頭,說道:“請老道長告訴我該怎麽做才能祛除體內寒毒,我還要為阿爸還有琪琪格、琪琪格阿爸阿媽報仇,我不能死。”
艾崇高見狀興奮的接口道:“既然這樣,師傅不如你就收他為徒,做我的師弟吧。”繼而對卓淩峰說道:“你趕緊磕頭拜師,我師傅一般可是不收徒弟的。”
卓淩峰早已心動,心中感念自己一條性命、身負的血海深仇全照落在眼前這位道長身上,當即不住磕頭。
老道士微微一笑道:“也罷,算起來也是機緣一場,既然你願意,我就破例收你為徒。我們師徒二人無門無派,隨心所欲、浪跡天涯,以後再多一人服侍也未嚐不可,至於拜師儀式這些凡夫俗子的繁文禮節就免了。今天你先休息,明日一早你再來學藝,其他事情,由小高跟你細說。”說罷轉身離去。
倒是小道士艾崇高嘻嘻笑著圍著卓淩峰轉來轉去,興奮地說道:“以後我就是你師兄了,師傅和師兄的話你一定要聽,這就是我們的規矩。”
卓淩峰等了半天,見艾崇高不再說話,詫道:“沒了?”
“沒了啊,要那麽多規矩幹嘛。我可告訴你,師傅脾氣很不好,他讓你做什麽你隻管做就是了,千萬別多問。”
卓淩峰生性老實敦厚,幼時也隻有琪琪格一個玩伴,本身話就不多,甫遭大難之後更是心情難過至極,當下也不多說,隻得點頭稱是。
艾崇高又好奇的問起了卓淩峰的經曆,不過確實自顧自的說了半天,見卓淩峰也答不上話來,頗感無聊,不再聒噪,瑟瑟離去。
第二日一早,卓淩峰便被師傅叫起,卻沒有見到艾崇高人影。
二人來到一座茅屋邊上的小山峰上,隻見大雪早已停降,卻也把大地染的一片蒼茫,偶有雪花夾雜著唿嘯北風漫天飄舞,更顯淒涼之感。
卓淩峰近日來屢遭磨難至家破人亡,心情自是低落到極點,當下也不多言,隻想盡快學的一身本領來報仇雪恨。他身上穿的還是出逃時的衣衫,獸皮外套不知道丟在哪去了,雖然單薄,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寒冷,不由暗自詫異。
老道長背對卓淩峰不緊不慢說道:“貧道外號天機子,無門無派,師徒二人雲遊四方,何其自在!你師兄聰慧敏捷,生性狡黠,但不是塊學武的料,我這一身煉丹入藥的功夫卻悉數傳給了他。也算是機緣巧合,我曾得異人傳授《陰符經》,一身武功盡數得於此,你身中寒毒我亦無法全力祛除,《陰符經》本就從至陰致寒之道,好好修習,可以助你抵禦寒毒,至於能否助你完全祛除寒毒,就隻能看你的造化了。但是你要記住,此經在我有生之年你不得告訴第二人知曉,包括小高,你如把此經告訴他人,我定當親手取你性命。現在你來發個毒誓。”
卓淩峰自小生活在蒙古之地,所接觸人群向來說一不二,還未聽過發誓的說法,當即愣了一下,不知該如何發誓。
老道長見狀,說道:“你跟著我念一遍。我卓淩峰對天發誓若未經師傅同意將《陰符經》說與第二人知曉,便讓我被寒毒折磨至死,永遠也報不了仇,死後被打下十八層地獄。”卓淩峰不知道師傅緣何會突然如此表現,雖然不大願意,但是也照著說了一遍,心道:“既然我已經答應了你,自是不會再將《陰符經》的內容告知他人。”
老道長見卓淩峰照做以後,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說道:“貧道道號天機子,這道號亦是從《陰符經》而來。本來你入門尚淺,不該傳你此經,但是你寒毒在身,修習此經能助你保命,也算是機緣一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你且仔細聽好。”
卓淩峰當即集中精神,唯恐露聽一個字。
隻聽師傅念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知之修之,謂之聖人。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卓淩峰早已精通蒙漢兩種語言,不過讀書甚少,此番聽得師傅文縐縐的念來,隻覺一句也聽不懂,唯有靠著記憶力強行去記住。
隻聽天機子接著說道:“這《陰符經》雖然隻有一百餘字,卻是修行入道無上之寶典,可謂博大精深至極,待你懂得行氣運功之法門,自能融會貫通。可笑世人卻強行將其解讀為富國安民強兵之道,可笑至極,可笑至極!你聽懂得了多少?”
卓淩峰正聚精會神記憶,卻不想師傅突然如此發問,當即一愣,低聲慚愧道:“剛剛師傅說得太深奧,我一點都不明白,隻不過記住了一兩成。”
天機子也不見怪,笑道:“還算你老實,《陰符經》乃道家修行至寶,豈是如此輕易便能懂得。待你先記住,我再跟你細細講解。”說罷,又帶著卓淩峰背了幾遍,所幸卓淩峰記憶力還算不錯,聽了十多遍以後硬是將全部內容記了下來。天機子也是頗有耐心,直至卓淩峰能夠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以後,才將如何行功運氣一一詳細給卓淩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