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洛城一路往北,越三百裏進入河南路地界。
如今這裏重歸大齊治下,自然要恢複二十年前的稱謂。
名為青州。
此處地域廣袤,土地肥沃,物產豐饒。
青州往西依次是渭州和靈州,當年景國占據齊國近半疆土,又扶持偽燕立國,強行調整江北區劃,將青、渭、靈三州改為河南路和渭南路,將定州改為東陽路,將永、商、利、田四州改為江北路和沫陽路。
景廉人意圖通過不止於此的手段抹去齊國在這片大地上的痕跡,如今陸沉撥亂反正,奏請朝廷先讓江北各地恢複舊製,待戰事平息再行調整。
青州北端,涇河為界。
這條大河發源於代國西南邊陲的群山之巔,幾乎橫貫大陸東西,數千年來哺育了無數子民,其下遊豐富的支流水係造就青州的肥沃之地。
青州境內某地,涇河南岸百餘丈處有一座矮山,山頂有一座存仆亭,北眺可見波濤洶湧,奔流不止,極盡雄闊壯美。
“那年因為一件小事,大帥勃然大怒,命人將我抽了一頓軍棍,然後將我攆到淮州任鎮北軍都指揮使。我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大帥這是迫於無奈,因為當時朝中對他的攻訐日益兇猛,他是不想牽連到我們這些人。可是我沒有想到這一次竟是死別,若能未卜先知,我死也不會離開青州,說不定能阻止大帥迴京受審。”
亭內有一人負手而立,穿著一身簡樸的長袍,身形瘦削,鬢發花白。
正是大齊榮國公蕭望之。
另一人走過來與他並肩眺望北麵的大河,其人體態微胖麵色溫潤,說出來的話卻仿佛帶著刺:“你留下來有個屁用?你以為當時沒人勸大帥留在這裏別迴京城?說到底大帥不想擁兵自重,又帶著幾分天真,覺得京裏那些人最多就是奪他的兵權。”
蕭望之搖頭道:“你在我跟前當然可以這麽說,你在大帥麵前也敢這樣說?”
“有何不敢?”
雖然已近四月,陸通還是將雙手習慣性地攏在袖中,他冷聲說道:“早在你被打發去淮州之前,我就對大帥說過,絕對不能相信京裏那些畜生的任何承諾。他嘴上總是答應得很好,趁我不在就跑迴京城送死,我能有什麽辦法?就算我一把火燒死李昱和他那幾個禽獸不如的兒子,也隻能稍稍宣泄心中的憤恨,難道還能讓他活過來?”
李昱者,齊成宗,也就是李端的父親,大齊曆史上名列前茅的昏君。
“唉……”
蕭望之喟然一歎,轉頭看著陸通臉上的怒意,感慨道:“這麽多年過去,還是第一次見你卸下那些防備,吐露幾分心中的鬱卒之氣。”
“我心裏當然有恨。”
陸通語調微低,緩緩道:“這和我個人的際遇無關。雖然我確實有可能在軍中闖出一片天地,但是經商於我而言並非卑賤之業,當年我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幫涇河大軍承擔接近四成的後勤供給。我恨的是忠臣含冤而死,奸佞青雲直上,世道不公,天道無常!若是時光能夠倒轉,我便是拚盡一切哪怕是這條命,也會在大帥入京之前殺光那群昏君奸臣!”
蕭望之默然。
遠處大河濤聲陣陣,奔流到海不複迴,一如他們的人生。
“嗬。”
陸通抬頭看向遠方,他眼中有青山無恙,春光依依,也有故人不在,長恨難消。
“二十年……人生有幾個二十年?”蕭望之老態漸露,輕聲道:“厲老弟下去之後,將這二十年的故事說與大帥聽,想來能讓他感到慰藉。”
“你也會服老?”
陸通終究不是軟弱之人,趁勢岔開了話題。
蕭望之指了指自己溝壑漸生的臉,失笑道:“難道我看起來還不夠老?倒是你這廝,臉上油光滿麵,越活越年輕了。”
“誰讓我有個優秀的兒子呢。”
陸通微微昂起頭,挑眉道:“我說,你真打算辭官歸老?不留下來幫我兒子一把?”
“少來。”
蕭望之毫不猶豫地搖頭道:“平陽一戰讓我折壽十年,如今涇河以南盡歸大齊,將來的事情自然有他們年輕人去操心,總該讓我這個老家夥享受一番天倫之樂。”
陸通笑道:“也罷,你如今夙願得償銳氣盡失,確實沒必要平白占著位置。不過你家老大和老二該出山了吧?你把他們藏了這麽多年,無非是信不過江南那些人,難道你還信不過沉兒?”
“不是信不過,是他們年紀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
蕭望之看著陸通不善的臉色,無奈道:“罷罷罷,你讓陸沉直接去找他們,我不阻攔便是。說起來,蕭林如今有三子二女,蕭閎有二子一女,其中幾個年齡小的,我還沒有見過呢。往後我要陪著寶貝孫子孫女,你們自去商議軍國大事,別來煩我。”
“這麽多?”
陸通先前的驕傲瞬間消失,轉過身望著那位坐在石桌旁、笑吟吟看他們鬥嘴的年輕人,皺眉道:“你怎麽迴事?”
陸沉忍俊不禁道:“老爹,這一年多我基本都在戰場上,哪有時間顧著生孩子。”
“得抓緊,你今年已經二十六歲,不小了。”
陸通不會胡攪蠻纏,話鋒一轉道:“方才你蕭叔的話都聽見了?蕭林和蕭閎雖然名聲不顯,卻都是你蕭叔手把手教出來的將才,尤其擅長練兵治軍。你接下來不是要調整軍中格局麽?記得讓蕭家兩位兄長曆練一下,自家人別的不說,肯定不會對你陽奉陰違,更不會出現離心離德的情況。”
“記下了。”
陸沉笑著點了點頭。
蕭望之聞言走過來坐在他對麵,不急不緩地問道:“你準備如何調整?”
陸沉坦然道:“我準備在青州境內、渭州和靈州交界處,各設一座大營,常備兵力合計在八萬人左右。此外,寶台山裏的作坊要搬出來,在山中終究不太方便,但也不會搬到太遠的地方,就在定州北部的古縣。那裏如今是七星幫普通幫眾的家園,往後也會是七星軍的駐地。我師姐已經前往寶台山,這會估摸著快到了。”
“七星軍駐於定州北部,這倒是萬全之策,而且從定風道進入青州也方便。”
蕭望之微微點頭,繼而道:“兩座大營八萬人有沒有風險?現在景國那邊是什麽情況?”
陸沉腦海中浮現江晟的迴報,這個精明能幹的下屬在景廉六姓政變之夜煽風點火,帶著麾下精銳趁亂殺了不少景廉貴族,然後利用景國高層自顧不暇的機會,一路有驚無險地迴到大齊,給陸沉帶來了十分詳實的情報。
“景國如今的皇帝年僅兩歲,是阿裏合歡都的幼子,其他那些成年皇子親王皆已暴亡。實權則掌握在利用這次政變上位的六王手中,其中攝政王慶聿懷瑾行監國之權居於首位。這幾個月景軍且戰且退,最終退迴涇河以北,一方麵是很難擋住我軍的攻勢,另一方麵則是他們內部動蕩不堪。慶聿懷瑾雖然控製了都城和大部分兵馬,仍舊擋不住各地忠於阿裏合氏的力量豎起大旗。”
陸沉微微一笑,然後篤定地說道:“我估計景國這種情況最少會持續一年左右,到明年這個時候,他們內部才會平定下來。因此兩座大營八萬人足以震懾涇河北岸的景軍,至於將來……其實大齊這邊也需要時間來解決很多問題。”
蕭望之心中有數,沒有繼續問下去。
陸通這時走過來坐下,好奇地看著蕭望之問道:“你怎麽不問他誰會是這兩座大營的主帥?”
“反正不會是我。”
蕭望之笑了笑,調侃道:“要不讓陸沉給你弄個掛名主帥?也好彌補當年你離開行伍的遺憾。”
陸通很少見地啞口無言。
陸沉卻是心中一動,他知道蕭望之為何要避開這些關鍵的問題,而且從平陽之戰結束後,他就不再過問任何軍務。
一念及此,陸沉誠懇地說道:“蕭叔——”
“不必多言。”
蕭望之顯然清楚他要說什麽,擺擺手道:“今時不同往日,你要習慣乾綱獨斷。”
最後那四個字可謂過分直白。
陸通微微皺眉道:“這話為時尚早吧?”
蕭望之不答,看著陸沉說道:“方才我和你父親說的那些話,你應該有所得?”
“有。”
陸沉平靜地說道:“你們的良苦用心我都明白。不知蕭叔是否還記得,當年雷澤初戰之後,我和你曾經有過一場深談。”
“記得。”
“當時我曾說過,我無法和楊大帥相提並論,不論才幹還是對朝廷的忠心,我隻想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人,其實這番話還有一層深意……”
陸沉迎著兩位至親長輩的注視,不疾不徐地說道:“我不會成為第二位楊大帥。我可以為這片大好河山付出很多東西,然而永遠不包括我和我在意之人的性命。對我來說這不是兩難的困境,旁人若肆意掣肘,我會選擇自己來。”
和煦的春風吹過這座古樸的涼亭。
陸通和蕭望之對視一眼,無比默契地發出爽朗又欣慰的笑聲。
如今這裏重歸大齊治下,自然要恢複二十年前的稱謂。
名為青州。
此處地域廣袤,土地肥沃,物產豐饒。
青州往西依次是渭州和靈州,當年景國占據齊國近半疆土,又扶持偽燕立國,強行調整江北區劃,將青、渭、靈三州改為河南路和渭南路,將定州改為東陽路,將永、商、利、田四州改為江北路和沫陽路。
景廉人意圖通過不止於此的手段抹去齊國在這片大地上的痕跡,如今陸沉撥亂反正,奏請朝廷先讓江北各地恢複舊製,待戰事平息再行調整。
青州北端,涇河為界。
這條大河發源於代國西南邊陲的群山之巔,幾乎橫貫大陸東西,數千年來哺育了無數子民,其下遊豐富的支流水係造就青州的肥沃之地。
青州境內某地,涇河南岸百餘丈處有一座矮山,山頂有一座存仆亭,北眺可見波濤洶湧,奔流不止,極盡雄闊壯美。
“那年因為一件小事,大帥勃然大怒,命人將我抽了一頓軍棍,然後將我攆到淮州任鎮北軍都指揮使。我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大帥這是迫於無奈,因為當時朝中對他的攻訐日益兇猛,他是不想牽連到我們這些人。可是我沒有想到這一次竟是死別,若能未卜先知,我死也不會離開青州,說不定能阻止大帥迴京受審。”
亭內有一人負手而立,穿著一身簡樸的長袍,身形瘦削,鬢發花白。
正是大齊榮國公蕭望之。
另一人走過來與他並肩眺望北麵的大河,其人體態微胖麵色溫潤,說出來的話卻仿佛帶著刺:“你留下來有個屁用?你以為當時沒人勸大帥留在這裏別迴京城?說到底大帥不想擁兵自重,又帶著幾分天真,覺得京裏那些人最多就是奪他的兵權。”
蕭望之搖頭道:“你在我跟前當然可以這麽說,你在大帥麵前也敢這樣說?”
“有何不敢?”
雖然已近四月,陸通還是將雙手習慣性地攏在袖中,他冷聲說道:“早在你被打發去淮州之前,我就對大帥說過,絕對不能相信京裏那些畜生的任何承諾。他嘴上總是答應得很好,趁我不在就跑迴京城送死,我能有什麽辦法?就算我一把火燒死李昱和他那幾個禽獸不如的兒子,也隻能稍稍宣泄心中的憤恨,難道還能讓他活過來?”
李昱者,齊成宗,也就是李端的父親,大齊曆史上名列前茅的昏君。
“唉……”
蕭望之喟然一歎,轉頭看著陸通臉上的怒意,感慨道:“這麽多年過去,還是第一次見你卸下那些防備,吐露幾分心中的鬱卒之氣。”
“我心裏當然有恨。”
陸通語調微低,緩緩道:“這和我個人的際遇無關。雖然我確實有可能在軍中闖出一片天地,但是經商於我而言並非卑賤之業,當年我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幫涇河大軍承擔接近四成的後勤供給。我恨的是忠臣含冤而死,奸佞青雲直上,世道不公,天道無常!若是時光能夠倒轉,我便是拚盡一切哪怕是這條命,也會在大帥入京之前殺光那群昏君奸臣!”
蕭望之默然。
遠處大河濤聲陣陣,奔流到海不複迴,一如他們的人生。
“嗬。”
陸通抬頭看向遠方,他眼中有青山無恙,春光依依,也有故人不在,長恨難消。
“二十年……人生有幾個二十年?”蕭望之老態漸露,輕聲道:“厲老弟下去之後,將這二十年的故事說與大帥聽,想來能讓他感到慰藉。”
“你也會服老?”
陸通終究不是軟弱之人,趁勢岔開了話題。
蕭望之指了指自己溝壑漸生的臉,失笑道:“難道我看起來還不夠老?倒是你這廝,臉上油光滿麵,越活越年輕了。”
“誰讓我有個優秀的兒子呢。”
陸通微微昂起頭,挑眉道:“我說,你真打算辭官歸老?不留下來幫我兒子一把?”
“少來。”
蕭望之毫不猶豫地搖頭道:“平陽一戰讓我折壽十年,如今涇河以南盡歸大齊,將來的事情自然有他們年輕人去操心,總該讓我這個老家夥享受一番天倫之樂。”
陸通笑道:“也罷,你如今夙願得償銳氣盡失,確實沒必要平白占著位置。不過你家老大和老二該出山了吧?你把他們藏了這麽多年,無非是信不過江南那些人,難道你還信不過沉兒?”
“不是信不過,是他們年紀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
蕭望之看著陸通不善的臉色,無奈道:“罷罷罷,你讓陸沉直接去找他們,我不阻攔便是。說起來,蕭林如今有三子二女,蕭閎有二子一女,其中幾個年齡小的,我還沒有見過呢。往後我要陪著寶貝孫子孫女,你們自去商議軍國大事,別來煩我。”
“這麽多?”
陸通先前的驕傲瞬間消失,轉過身望著那位坐在石桌旁、笑吟吟看他們鬥嘴的年輕人,皺眉道:“你怎麽迴事?”
陸沉忍俊不禁道:“老爹,這一年多我基本都在戰場上,哪有時間顧著生孩子。”
“得抓緊,你今年已經二十六歲,不小了。”
陸通不會胡攪蠻纏,話鋒一轉道:“方才你蕭叔的話都聽見了?蕭林和蕭閎雖然名聲不顯,卻都是你蕭叔手把手教出來的將才,尤其擅長練兵治軍。你接下來不是要調整軍中格局麽?記得讓蕭家兩位兄長曆練一下,自家人別的不說,肯定不會對你陽奉陰違,更不會出現離心離德的情況。”
“記下了。”
陸沉笑著點了點頭。
蕭望之聞言走過來坐在他對麵,不急不緩地問道:“你準備如何調整?”
陸沉坦然道:“我準備在青州境內、渭州和靈州交界處,各設一座大營,常備兵力合計在八萬人左右。此外,寶台山裏的作坊要搬出來,在山中終究不太方便,但也不會搬到太遠的地方,就在定州北部的古縣。那裏如今是七星幫普通幫眾的家園,往後也會是七星軍的駐地。我師姐已經前往寶台山,這會估摸著快到了。”
“七星軍駐於定州北部,這倒是萬全之策,而且從定風道進入青州也方便。”
蕭望之微微點頭,繼而道:“兩座大營八萬人有沒有風險?現在景國那邊是什麽情況?”
陸沉腦海中浮現江晟的迴報,這個精明能幹的下屬在景廉六姓政變之夜煽風點火,帶著麾下精銳趁亂殺了不少景廉貴族,然後利用景國高層自顧不暇的機會,一路有驚無險地迴到大齊,給陸沉帶來了十分詳實的情報。
“景國如今的皇帝年僅兩歲,是阿裏合歡都的幼子,其他那些成年皇子親王皆已暴亡。實權則掌握在利用這次政變上位的六王手中,其中攝政王慶聿懷瑾行監國之權居於首位。這幾個月景軍且戰且退,最終退迴涇河以北,一方麵是很難擋住我軍的攻勢,另一方麵則是他們內部動蕩不堪。慶聿懷瑾雖然控製了都城和大部分兵馬,仍舊擋不住各地忠於阿裏合氏的力量豎起大旗。”
陸沉微微一笑,然後篤定地說道:“我估計景國這種情況最少會持續一年左右,到明年這個時候,他們內部才會平定下來。因此兩座大營八萬人足以震懾涇河北岸的景軍,至於將來……其實大齊這邊也需要時間來解決很多問題。”
蕭望之心中有數,沒有繼續問下去。
陸通這時走過來坐下,好奇地看著蕭望之問道:“你怎麽不問他誰會是這兩座大營的主帥?”
“反正不會是我。”
蕭望之笑了笑,調侃道:“要不讓陸沉給你弄個掛名主帥?也好彌補當年你離開行伍的遺憾。”
陸通很少見地啞口無言。
陸沉卻是心中一動,他知道蕭望之為何要避開這些關鍵的問題,而且從平陽之戰結束後,他就不再過問任何軍務。
一念及此,陸沉誠懇地說道:“蕭叔——”
“不必多言。”
蕭望之顯然清楚他要說什麽,擺擺手道:“今時不同往日,你要習慣乾綱獨斷。”
最後那四個字可謂過分直白。
陸通微微皺眉道:“這話為時尚早吧?”
蕭望之不答,看著陸沉說道:“方才我和你父親說的那些話,你應該有所得?”
“有。”
陸沉平靜地說道:“你們的良苦用心我都明白。不知蕭叔是否還記得,當年雷澤初戰之後,我和你曾經有過一場深談。”
“記得。”
“當時我曾說過,我無法和楊大帥相提並論,不論才幹還是對朝廷的忠心,我隻想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家人,其實這番話還有一層深意……”
陸沉迎著兩位至親長輩的注視,不疾不徐地說道:“我不會成為第二位楊大帥。我可以為這片大好河山付出很多東西,然而永遠不包括我和我在意之人的性命。對我來說這不是兩難的困境,旁人若肆意掣肘,我會選擇自己來。”
和煦的春風吹過這座古樸的涼亭。
陸通和蕭望之對視一眼,無比默契地發出爽朗又欣慰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