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跟我殺啊!”


    文醜很興奮,一馬當先地追著王元軍不放,絲毫沒有注意到他身後隻有數百名騎兵跟隨。剩下的士卒,因為哄搶財物,已經變得稀稀拉拉的,亂做了一團。


    “文醜小兒,納命來!”


    一支部隊迎著文醜衝了出來,為首之人身穿綠袍,倒提青龍偃月刀,催動胯下寶馬直奔文醜而來。


    身影漸近,文醜看清了來人,“關、關羽?”


    他先是一愣,繼而大笑,“哈哈,來得正好,就讓俺老文殺了你立個頭功。”


    噗!


    兩馬交錯而過,文醜的頭顱衝天而起,在天空不停地打著旋兒。


    文醜感覺眼前的景色不斷變幻,關羽、天空、大地、白雲、黃土,還有那個手持長槍的無頭大將……


    他嘴唇蠕動,想要說些什麽,卻怎麽也開不了口,最終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關羽一刀梟首,頭也不迴地衝入了文醜軍中。


    關平手持長刀緊隨其後,和手下的將士們一同殺入了袁軍之中。


    “文、文將軍被殺了?”


    “快逃,文將軍被一個紅臉大漢殺掉了!”


    “不好了,我軍被埋伏了,被王元的20萬大軍埋伏了!”


    將是兵之膽,文醜被殺,袁軍膽裂!


    本來就亂作一團的袁軍完全喪失了鬥誌,扔下搶到的財物開始了潰逃。不僅如此,恐慌不已的袁軍,為了心安理得地逃跑,還故意將關羽的部隊誇大到了20萬。


    謠言、不安、恐懼不斷地在袁軍內傳播,5萬袁軍瞬間分崩離析。


    身在延津的趙雲,在確定隻有文醜一支偷襲部隊之後,也率軍趕到了白馬,同關羽一起合圍袁紹的50000人馬。


    袁軍此時當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身後有關羽、趙雲的追殺,眼前是波濤滾滾的黃河。四周喊殺之聲不斷響起,如同催命符一般撞擊著袁軍士卒的脆弱心靈。


    一部分士卒跪地乞降,還有更多慌不擇路的士卒直接跳入了黃河,被巨大的浪花卷走,最終屍骨無存。隻有極少數的後勤部隊,狼狽地坐船渡過黃河,迴到了袁紹的領地之內。


    幾日後,還在磨磨蹭蹭,準備渡河的袁紹,才收到文醜戰敗的消息。


    袁紹臉色鐵青地坐在主位上,下方跪著從白馬逃迴來的一個將領。逢紀、沮授、審配、許攸、郭圖等人分列兩邊,一個個低頭不語。文醜的大哥顏良,緊握著拳頭,心中充滿了對複仇的渴望。


    那逃迴來的將領低聲稟告:“主公,文將軍孤軍深入,不想中了敵軍的埋伏。我等拚死戰鬥,奈何敵軍為了埋伏文將軍,出動了20萬大軍。我們……”


    袁紹一聲冷哼,打斷了將領,“多少大軍?對方有多少大軍?!”


    將領渾身一顫,哆哆嗦嗦地說:“2、20萬。”


    “我再問你一遍,對方有多少大軍?”袁紹臉上怒氣更盛。


    將領悄悄抬起頭,向四周發出了求助的目光。


    這員將領,是郭圖的一個遠房親戚。在他看過來的時候,郭圖揣摩了一下袁紹的心思,不著痕跡地伸出3根手指,對著他比劃了一下。


    將領會意,連忙大聲喊道:“30、30萬!主公,王元出動了30萬大軍埋伏文將軍!!整整30萬大軍呐,主公!!!”


    袁紹臉色緩和了下來,“好了,你且退下吧。”他斥退了將領,又憤恨地說道:“王元小兒,竟然出動了30萬大軍,真真可恨!此仇不報,我袁紹誓不為人!”


    看著袁紹的表演,沮授、審配心中一聲長歎。


    主公如此文過飾非,真不是我軍之福啊。


    事實如何,大家心裏都清楚。王元軍總兵力不過20萬,還要用來防備曹操、劉備、孫堅的偷襲,哪裏來的30萬大軍?要是真有30萬大軍的話,還用得著埋伏文醜5萬人馬?


    笑話,真是笑話!


    主公如此自欺欺人,連失敗都不敢承認,真的能夠消滅王元,一統天下?


    顏良再也忍不住了,他挺身而出,大聲請戰:“主公,請給末將十萬大軍。末將必定能夠斬殺關羽、趙雲,拿下白馬、延津,為醜弟報仇雪恨!”


    袁紹心中同樣憤恨,文醜這個沒腦子的,竟然被關羽打了個埋伏,白白葬送了5萬大軍。文醜既然已經失敗了,再去攻打白馬、延津還有意義麽?


    郭圖又猜中了袁紹的心思,他出班奏道:“主公,屬下認為可以派顏將軍出戰。王元軍剛剛擊敗文將軍,守衛必然會有所鬆懈。我軍趁此時再次發動偷襲,一定能打王元軍一個措手不及。”


    袁紹有所動搖,郭圖的說法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


    審配反駁道:“主公不可!王元既然已經料到我軍的行動,肯定會對白馬、延津防守地更加嚴密。若我軍再次偷襲,定然會無功而返。”


    袁紹的心思又有了轉變:也對哦,既然王元已經有所防備,又何必再去偷襲?


    許攸對郭圖的建議表示讚同,“主公,我軍可以派出兩路大軍。一路攻打白馬,一路攻打延津。再配合本隊軍馬進軍官渡,三路大軍同時出擊。王元兵少,就算有所準備,也不會是三路大軍的對手。”


    “嗯嗯,子遠的計策也不錯。三路大軍同時進軍,王元必定分身乏術。”袁紹在幾個謀士的爭論下,更加地搖擺不定。


    沮授看不下去了,“主公,究竟要不要分兵,還請您早作決定!”


    袁紹不樂意了。我獨自做決定,你們說我獨斷專行。現在我積極聽取大家的意見,你們又嫌我沒有決斷力。我究竟要怎樣做,你們才沒有意見?


    被幾個謀士吵得頭暈腦脹,他最終還是做出了決斷:“就按照子遠的策略行事。顏良,你率10萬大軍攻打白馬。張郃、高覽,你二人率領5萬軍馬攻打延津。我率大軍親自進軍官渡,與王元決一死戰!”


    “遵令!”


    顏良、張郃、高覽領命而去,率軍向白馬、延津襲去。


    收到袁紹分兵出擊的消息,王元、郭嘉、賈詡、小亮都鬆了一口氣。


    分兵好啊,一旦分兵就可以各個擊破。


    如果袁紹集合兵力,直接攻入官渡,堅持不懈地一路進軍,王元還真擋不住他的80萬大軍。幸運的是,袁紹優柔寡斷,拖拖拉拉地進軍,才有了可乘之機。


    王元略一思索,立即做出了決定:“來人,命織田信長、荀攸、劉曄、許褚、典韋、速來官渡。三弟,你好生輔佐信長守衛官渡,切莫貪杯。”


    張飛一拍胸脯,“大哥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輔助嫂子,絕對不會貪杯誤事。”


    “嗯,你記得就好。”王元滿意地點點頭,“郭嘉、賈詡、小亮、玲綺,你們隨我率領30000人馬前往延津。”


    小亮一聽,急忙勸諫道:“主公不可,咱們這一走,官渡就隻剩下了20000部隊。若袁紹大軍出動,官渡如何能守得住?官渡一失,青州門戶大開,我軍形勢立即就會危如累卵!”


    王元笑了笑,看了看小亮,又看了看賈詡,示意他解釋一下。


    賈詡會意,立即解釋道:“小亮不必擔心。袁紹此人自負其實,自高自大,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隻要我軍在官渡擺出決戰的姿態,他一定會有所遲疑,不敢妄動。


    主公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親率大軍擊潰張郃、高覽、顏良所部。到時候立即迴師,等袁紹反應過來已經遲了。此策雖有風險,卻是對付袁紹大軍的最好辦法。小亮,你對人心的把握上,還是有所欠缺。”


    郭嘉也不敢寂寞,開始提點小亮:“所謂計策,本身沒有高下、好壞之分。隻要抓住對方的性格弱點,實施針對性的策略,就能一擊致命。比如對三將軍用激將法,成功率就很高。如果對主公用激將法,反而會自討苦吃。”


    小亮輕搖羽扇,思索一番後拱手向賈詡、郭嘉鞠了一躬:“多謝兩位指點,小亮受教了。”


    洛陽。


    曹操也開始了積極備戰,他準被趁著袁紹與王元大戰的時機,奪取漢中。當然,他也沒有放棄對兩人大戰的關注。


    拿著手下送來的情報,他一個勁兒地搖頭,低聲自語:“唉,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空有80萬大軍卻不懂得利用。若是以雷霆之勢一舉而下,守義賢弟豈有反抗的餘地?分兵?嗬嗬。”


    一旁的荀彧聽到“分兵”兩字,顯得有些沮喪。


    本來還以為袁紹能夠和王元抗衡,兩家最好能打個兩敗俱傷。主公最後可以從中漁利,趁機奪取兗州地區。沒想到啊,袁紹竟然采取了下下之策——分兵。這個策略本身沒什麽錯誤,錯就錯在它對於王元沒用!


    以袁紹拖拉的個性,隻怕顏良、張郃、高覽都被打敗了,他還沒有對官渡發動攻擊。一個優柔寡斷的主公,加上幾個私下裏鬥來鬥去的謀士,袁紹此次取得勝利的希望微乎其微。


    審配望著怒濤滾滾的黃河,沒來由地陣陣心悸:黃河啊黃河,不知道這80萬大軍,是否能夠安然歸來呢?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進擊的原住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椒鹽豆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椒鹽豆花並收藏進擊的原住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