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打算的是挺好, 卻忘了, 這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迎春是賈赦懶, 直接推給她了。其他的,可真就不歸她管了。林黛玉由林如海做主, 定的是張家三房的嫡幼子。
說來也是巧了,這個張家就是賈璉的外祖家。這個張慶軒還是賈璉的表弟呐。聽說是張家,賈母是沒有意見的,張家的門風是沒得挑。最重要的是張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不準納妾、不準養通房丫頭, 除非主母年過三十都無子。
林黛玉在賈母的調養下,生兒育女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嫁到張家, 日子肯定過的差不了。
薛寶釵是個有大誌向的,她走了王子騰的門路,成了三皇子的侍妾。賈母雖然替她惋惜, 但她畢竟不是自家的孩子, 她能做的除了祝福, 也沒其他了。
惜春年紀還小, 這婚事暫時不急。倒是探春的婚事成了老大難,賈母給她相看了很多, 賈政和王氏都給攪黃了。賈政聽了王氏的攛掇,說是元春膝下無子, 想把探春送進去固寵, 將來若是能生下一兒半女, 她還能抱養到自己膝下。
賈母氣的要命, 極力反對,甚至都撂下狠話,你要是敢把探春送進宮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了。誰知道賈政這分出去之後,膽子也大了,跟賈母執拗上了,非要把探春送進宮。
探春剛開始是傷心,她沒想到父親和嫡母竟然打著這樣的主意。傷心過後,她反而想通了,不就是進宮侍候皇上嘛她去。
賈母安慰她,絕不會把她送進宮,她反倒說服起賈母來了“老祖宗,探兒知道您是疼愛探兒。不過到底是父母之言,探兒不得不去。再說了,就算這迴逃掉了,下次父親和母親不定還會打什麽主意呢倒不如進宮搏一把,許是柳暗花明也嚐不可。”
賈母忍不住紅了眼圈,她現在真的想打破賈政的狗頭,多好的孩子,怎麽就忍心送進宮糟蹋了呢狼心狗肺的東西,往後這府裏的門都不許他踏進來。
盡管賈母極力的遊說探春改變主意,但探春還是執意要進宮。她自問不比容貌才情都不比元春差,她還就不信了,進宮不能搏出一番天地。她要賈元春和王氏後悔今天拉自己下水的舉動。
賈母見勸不住,就隻能交代兩位嬤嬤盡心盡力的教導探春,宮裏的那些。還假借兩位嬤嬤的名義,把曾經有一世跟那些秦淮頭牌們學的魅惑之術教給了探春。
探春進宮前她還打著家傳秘方的名義,把自己做的孕子丸和養顏丸交給了她。她給探春做的這個養顏丸是真的有養顏作用,而且不光是麵部,還有全身。
這宮裏的嬪妃多不勝數,要想脫穎而出,姣好的的容貌是可以加很多分,但若是在閨房中有更得帝王的心,那無疑是錦上
添花。
賈母是打定主意想讓探春把元春給打壓下去,省的賈政和王氏一天到晚的上躥下跳惡心人。
探春帶著賈母和趙姨娘的期盼,走進了那個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即將踏進宮門的那一刻,迴頭望了望賈府的方向,然後義無反顧的走進了那扇沒有迴頭路的宮門。
賈母一連幾天都難過的吃不下飯,賈赦逮著賈政狠狠地揍了一頓。這家裏的小姑娘,也就剩惜春還陪在她的身邊,賈母要搬到小湯山的別院去住。
賈赦哪裏攔得住,邢氏是個嘴笨的,王熙鳳被難纏的小家夥弄得焦頭爛額。賈母執意要搬到莊子住,實在攔不住的眾人,隻能應下了。
賈赦提出要把莊子重新翻修,賈母住的舒服慣了,自然不會不同意。反正這麽長時間都等了,也不差這幾天。等了一個月,賈母搬到了小湯山的莊子上。
而宮裏也傳來了好消息,探春進宮後就頗受乾元帝的寵愛,她早早的投靠了皇後,有皇後照拂和乾元帝的寵愛,她在宮裏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她剛進宮時,由於家世低,被乾元帝封為良媛,跟其他人都去抱貴妃和其他得寵嬪妃的大腿不一樣的是,她每天都恭恭敬敬的去給皇後請安。
一來二去,皇後就跟她慢慢熟稔起來了,相處久了之後,意外的發現兩個人的脾氣很是投緣。對她難免就照拂了許多。
元帝這位皇後是和他一起從潛邸吃苦受罪很多年,熬過來的。這些年,宮裏不知道進了多少如花似玉的美人,卻沒有一個能取代她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皇後之於他,更像家人。
探春得了皇後的青睞,乾元帝自然對她就多照顧幾分。探春容貌好、身段好,就連那啥方麵跟乾元帝也挺契合的。於是乎,探春很快就成了這宮裏頭一份的紅人。
她牢記賈母教導她的話,不爭不搶、不出頭、不拉幫結派,緊緊地抱著皇後的金大腿。一路從良媛到充媛、順媛、婕妤、淑媛、昭媛,升的那個速度跟坐了火箭似的。
賈元春是既羨慕又後悔。羨慕的是沒想到探丫頭,竟然那麽好運道,入了皇後娘娘的法眼。她自己的事自己清楚,這鳳藻宮尚書、安妃說出去好聽,其實什麽也不是。不過就是皇上安撫勳貴的棋子罷了。
而探春不一樣,她是憑著恩寵一步一步的從小嬪妃升上來的,宮裏誰不知道,這一個月中,乾元帝歇在她院子裏的時間是最多的。
後悔的是當初就不該打著讓她進宮幫襯自己的想法,弄得現在魚沒有打到,還沾了一身腥。探春進宮後就迫不及待的抱上了皇後娘娘的金大腿。早把自己這個長姐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早知道她這麽沒良心,當初就不該拉拔她來著。
賈元春的這番心思,探春是無從得知。如果她知
道的話,隻會笑的很痛快。賈元春和王氏毀了她的人生,這筆賬,她會一點一點的給她們算。
皇後因為早年救還是皇子的乾元帝,受了傷,這麽多年一直無子。探春進宮時賈母給她的有孕子丸,探春吃了之後,沒多長時間就有了身孕。
為了在這群狼環繞的宮裏保住這個孩子,她主動對皇後說,自己年紀小,什麽都不懂,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由皇後照顧。
皇後的心軟,乾元帝曾經也想給她抱養其他嬪妃生的孩子,但那些嬪妃不情願,皇後也不想為難別人,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探春主動要把孩子交給她養,她也很心動。探春的孕期都由她全權接手,明裏暗裏的各種陷害、迫害,全都被她給擋迴去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探春非常順利的生了一對龍鳳胎。乾元帝大喜,封探春為婉妃。盡管探春已是妃位,能自己撫養孩子,她還是把孩子交給了皇後。
一來皇後的養子,能給孩子的將來,很多便利。再者說她不放心元春,元春這些年也沒個孩子,難保不會打上兩個孩子的主意。
如果說孩子必須交給別人撫養的話,探春寧願把他們交給皇後來撫養。賈母對探春的舉動也是讚同的,探春打小主意就正,元春想算計她,這步棋算是走錯了。
賈元春抱養探春孩子的打算是徹底落空了,王氏進宮看她時,她沒少在王氏麵前哭訴,王氏也隻能陪著她一起流淚。她現在也沒什麽好辦法,家裏的事情,她不敢讓元春知道。
原來賈政確實跟她是一條心,但是自從探春生了雙胞胎,也升了妃位,賈政也跟著雞犬升天,被乾元帝升了官職之後,就徹底倒向趙姨娘那邊了。
探春進宮前賈母特意叮囑過她,賈政為人愚鈍,偏又清高、自以為是的要命,官場根本就不適合他,將來就算皇上要升他的官職,千萬別對他委以重用。他就是那種傳說中的豬隊友,所以在探春生子之後,乾元帝大喜要賞賜她娘家時,她就特別幹脆的說,自家父親不堪重用,給個不重要的輕閑差事就行了。
她的坦誠倒是意外入了乾元帝的眼,難得這宮裏還有不為自己娘家爭好處的,他不由得就多問了幾句。
探春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跟乾元帝的相處之道,她發現乾元帝最不喜歡的就是後宮的女人跟他耍心眼。她現在有皇後罩著,又有孩子這個護身符,說起話來也有了底氣。
直接幹脆利索的把賈元春算計自己的事情吐槽了一遍,末了說“不是妾身不孝,實在是家父曾經做的糊塗事一樁接一樁,妾身就是怕他辦不好差事,給皇上您添麻煩。我祖母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她經常說家父就是豬隊友。”
乾元帝被她的話逗得笑的直不起腰,跟探春越是相處的久,就越覺得她是個寶。至於賈元春,心思太過深沉,表麵上笑吟吟,暗地裏捅刀子說的就是她這樣的。
最讓乾元帝厭煩的是,她原本是皇後宮裏的女官,卻借著自己喝醉的時候勾引了自己。乾元帝雖然女人多,但卻從不沾染皇後宮裏的宮女,要不是顧忌太上皇的緣故,他早就把賈元春給收拾了。
給封號的時候,他原本是想直接給個諡號的,賈赦和賈薔正好帶頭還國庫的欠銀。他就給改成了安妃,意思是讓她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宮裏,沒事別出來礙眼。
沒想到才安分了沒多久,就又打上了借腹生子的主意。不過也幸虧她走了這一步臭棋,他才能遇到探春。
許是相處久了的緣故,乾元帝對探春頗有種真愛的感覺了。不過對於探春來說,她始終就是把乾元帝和皇後當做自己的頂頭上司,敬著、捧著,至於其他的,真的沒有了。
探春始終記得,賈母說過的一句話“進宮之後,把自己當皇上的下屬,不要把他當做你的夫君。”最最無情帝王家,千萬不要奢求皇帝跟你談真愛。
不站隊、不拉幫結派、不主動害人,皇後是皇上的結發之妻,又對他有救命之恩,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你記得一定要跟皇後搞好關係”
這些叮嚀探春是銘記於心,她一直都處處以皇後為尊,哪怕後來她又被乾元帝封為貴妃,寵冠後宮,也從未有過改變。就連兩個孩子也都受她的影響,跟皇後親如母子。她這種明麵上不爭不搶的性子,讓乾元帝非常滿意。
這皇宮就是這麽的現實,哪個宮裏的嬪妃得寵了,那些太監宮女都會拚命地去巴結。可你要是失寵了,同樣的,他們都會落井下石踩上一腳。
失寵的賈元春在宮裏的日子過得越發的艱難,探春明顯拒她以千裏之外,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模樣。更別提她還得罪過皇後,那些太監宮女難免就會對她有幾分懈怠,她鳳藻宮的份例永遠都是領的最差的。
以前她手裏有王氏送進來大筆銀票,能四處打點。打從分家後,王氏的私房也縮水了很多,沒有能力再支撐這麽龐大的支出。那些早就嚐過甜頭的太監和宮女,見她沒有油水了,立馬就翻臉不認人了。
賈元春往宮外送信哭訴,王氏除了掉淚卻什麽都做不了。她的日子也不好過,寶玉正在議親,相看了幾家,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功課也沒有大的進益。
反倒是她一向看不上的賈環,竟然順利的考過了秀才、舉人。趙姨娘現在得意的很,賈政每每提起賈環都是誇了又誇。她慪的差點吐血,隻能暗自下決心好好督促寶玉讀書。
這催的緊了,剛開始還沒什麽,後來她突然就發現
寶玉嘴裏整天念念叨叨,什麽林妹妹、寶姐姐的,什麽僧什麽道的。時不時的坐在那裏癡癡地發呆,把王氏嚇得魂都差點飛了。
賈母也聽說了寶玉的異樣,看來是那一僧一道找上門了,這賈寶玉難道真的逃不過出家的命運
湘雲打從上迴迴了史家,賈母就再也沒有派人去接過她來小住。後來迎春、黛玉、寶釵、探春她們陸陸續續的出嫁,賈母忙的不可開交,還真就再也沒想起來。
直到史家送來帖子,她才知道原來湘雲的婚事也定下了,定的就是她的官配衛若蘭。賈母送了一筆添妝就沒再管了,湘雲也跟著嬤嬤學了一段日子,能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那就是自己的事兒了。
還有寶釵,她們自己選的路,無論是鮮花簇錦還是荊棘滿地,都要勇敢走下去。她能做的都做了,也隻能幫她們到這裏了。
黛玉和迎春婚後的日子過得不錯,夫妻倆琴弦和鳴,愛好也相同。張家和陸家的家風都清正,她們都迴來看過賈母幾次,看她們過得幸福,賈母也就放心了。
惜春這孩子性子執拗,不管賈母這麽勸,她就執意要出家為尼。賈母也是沒法子,就托關係打聽了之後,親自送她去了江南名氣最盛的法華寺代發修行,順便還不忘自家愛豆點祈福燈。
賈母也懶得再長途跋涉迴京城了,她的任務進度條已經接近圓滿了。於是她就在法華寺附近住了下來,每日裏去寺裏聽大師誦讀經書,心境意外的提升了很多。
惜春很快就適應了法華寺的生活,在外人看來簡單甚至枯燥的日子,她卻過得很平靜。
賈母在江南住了幾個月,賈赦坐不住了,寫信要親自接她迴來。賈母才懶得迴京城,等到賈赦趕到江南時,看到的就是賈母的棺槨。嚎啕大哭了一場之後,他扶靈迴了金陵。
中秋節快樂,,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說來也是巧了,這個張家就是賈璉的外祖家。這個張慶軒還是賈璉的表弟呐。聽說是張家,賈母是沒有意見的,張家的門風是沒得挑。最重要的是張家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不準納妾、不準養通房丫頭, 除非主母年過三十都無子。
林黛玉在賈母的調養下,生兒育女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嫁到張家, 日子肯定過的差不了。
薛寶釵是個有大誌向的,她走了王子騰的門路,成了三皇子的侍妾。賈母雖然替她惋惜, 但她畢竟不是自家的孩子, 她能做的除了祝福, 也沒其他了。
惜春年紀還小, 這婚事暫時不急。倒是探春的婚事成了老大難,賈母給她相看了很多, 賈政和王氏都給攪黃了。賈政聽了王氏的攛掇,說是元春膝下無子, 想把探春送進去固寵, 將來若是能生下一兒半女, 她還能抱養到自己膝下。
賈母氣的要命, 極力反對,甚至都撂下狠話,你要是敢把探春送進宮我就不認你這個兒子了。誰知道賈政這分出去之後,膽子也大了,跟賈母執拗上了,非要把探春送進宮。
探春剛開始是傷心,她沒想到父親和嫡母竟然打著這樣的主意。傷心過後,她反而想通了,不就是進宮侍候皇上嘛她去。
賈母安慰她,絕不會把她送進宮,她反倒說服起賈母來了“老祖宗,探兒知道您是疼愛探兒。不過到底是父母之言,探兒不得不去。再說了,就算這迴逃掉了,下次父親和母親不定還會打什麽主意呢倒不如進宮搏一把,許是柳暗花明也嚐不可。”
賈母忍不住紅了眼圈,她現在真的想打破賈政的狗頭,多好的孩子,怎麽就忍心送進宮糟蹋了呢狼心狗肺的東西,往後這府裏的門都不許他踏進來。
盡管賈母極力的遊說探春改變主意,但探春還是執意要進宮。她自問不比容貌才情都不比元春差,她還就不信了,進宮不能搏出一番天地。她要賈元春和王氏後悔今天拉自己下水的舉動。
賈母見勸不住,就隻能交代兩位嬤嬤盡心盡力的教導探春,宮裏的那些。還假借兩位嬤嬤的名義,把曾經有一世跟那些秦淮頭牌們學的魅惑之術教給了探春。
探春進宮前她還打著家傳秘方的名義,把自己做的孕子丸和養顏丸交給了她。她給探春做的這個養顏丸是真的有養顏作用,而且不光是麵部,還有全身。
這宮裏的嬪妃多不勝數,要想脫穎而出,姣好的的容貌是可以加很多分,但若是在閨房中有更得帝王的心,那無疑是錦上
添花。
賈母是打定主意想讓探春把元春給打壓下去,省的賈政和王氏一天到晚的上躥下跳惡心人。
探春帶著賈母和趙姨娘的期盼,走進了那個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即將踏進宮門的那一刻,迴頭望了望賈府的方向,然後義無反顧的走進了那扇沒有迴頭路的宮門。
賈母一連幾天都難過的吃不下飯,賈赦逮著賈政狠狠地揍了一頓。這家裏的小姑娘,也就剩惜春還陪在她的身邊,賈母要搬到小湯山的別院去住。
賈赦哪裏攔得住,邢氏是個嘴笨的,王熙鳳被難纏的小家夥弄得焦頭爛額。賈母執意要搬到莊子住,實在攔不住的眾人,隻能應下了。
賈赦提出要把莊子重新翻修,賈母住的舒服慣了,自然不會不同意。反正這麽長時間都等了,也不差這幾天。等了一個月,賈母搬到了小湯山的莊子上。
而宮裏也傳來了好消息,探春進宮後就頗受乾元帝的寵愛,她早早的投靠了皇後,有皇後照拂和乾元帝的寵愛,她在宮裏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她剛進宮時,由於家世低,被乾元帝封為良媛,跟其他人都去抱貴妃和其他得寵嬪妃的大腿不一樣的是,她每天都恭恭敬敬的去給皇後請安。
一來二去,皇後就跟她慢慢熟稔起來了,相處久了之後,意外的發現兩個人的脾氣很是投緣。對她難免就照拂了許多。
元帝這位皇後是和他一起從潛邸吃苦受罪很多年,熬過來的。這些年,宮裏不知道進了多少如花似玉的美人,卻沒有一個能取代她在皇帝心中的位置。皇後之於他,更像家人。
探春得了皇後的青睞,乾元帝自然對她就多照顧幾分。探春容貌好、身段好,就連那啥方麵跟乾元帝也挺契合的。於是乎,探春很快就成了這宮裏頭一份的紅人。
她牢記賈母教導她的話,不爭不搶、不出頭、不拉幫結派,緊緊地抱著皇後的金大腿。一路從良媛到充媛、順媛、婕妤、淑媛、昭媛,升的那個速度跟坐了火箭似的。
賈元春是既羨慕又後悔。羨慕的是沒想到探丫頭,竟然那麽好運道,入了皇後娘娘的法眼。她自己的事自己清楚,這鳳藻宮尚書、安妃說出去好聽,其實什麽也不是。不過就是皇上安撫勳貴的棋子罷了。
而探春不一樣,她是憑著恩寵一步一步的從小嬪妃升上來的,宮裏誰不知道,這一個月中,乾元帝歇在她院子裏的時間是最多的。
後悔的是當初就不該打著讓她進宮幫襯自己的想法,弄得現在魚沒有打到,還沾了一身腥。探春進宮後就迫不及待的抱上了皇後娘娘的金大腿。早把自己這個長姐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早知道她這麽沒良心,當初就不該拉拔她來著。
賈元春的這番心思,探春是無從得知。如果她知
道的話,隻會笑的很痛快。賈元春和王氏毀了她的人生,這筆賬,她會一點一點的給她們算。
皇後因為早年救還是皇子的乾元帝,受了傷,這麽多年一直無子。探春進宮時賈母給她的有孕子丸,探春吃了之後,沒多長時間就有了身孕。
為了在這群狼環繞的宮裏保住這個孩子,她主動對皇後說,自己年紀小,什麽都不懂,希望這個孩子將來能由皇後照顧。
皇後的心軟,乾元帝曾經也想給她抱養其他嬪妃生的孩子,但那些嬪妃不情願,皇後也不想為難別人,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探春主動要把孩子交給她養,她也很心動。探春的孕期都由她全權接手,明裏暗裏的各種陷害、迫害,全都被她給擋迴去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探春非常順利的生了一對龍鳳胎。乾元帝大喜,封探春為婉妃。盡管探春已是妃位,能自己撫養孩子,她還是把孩子交給了皇後。
一來皇後的養子,能給孩子的將來,很多便利。再者說她不放心元春,元春這些年也沒個孩子,難保不會打上兩個孩子的主意。
如果說孩子必須交給別人撫養的話,探春寧願把他們交給皇後來撫養。賈母對探春的舉動也是讚同的,探春打小主意就正,元春想算計她,這步棋算是走錯了。
賈元春抱養探春孩子的打算是徹底落空了,王氏進宮看她時,她沒少在王氏麵前哭訴,王氏也隻能陪著她一起流淚。她現在也沒什麽好辦法,家裏的事情,她不敢讓元春知道。
原來賈政確實跟她是一條心,但是自從探春生了雙胞胎,也升了妃位,賈政也跟著雞犬升天,被乾元帝升了官職之後,就徹底倒向趙姨娘那邊了。
探春進宮前賈母特意叮囑過她,賈政為人愚鈍,偏又清高、自以為是的要命,官場根本就不適合他,將來就算皇上要升他的官職,千萬別對他委以重用。他就是那種傳說中的豬隊友,所以在探春生子之後,乾元帝大喜要賞賜她娘家時,她就特別幹脆的說,自家父親不堪重用,給個不重要的輕閑差事就行了。
她的坦誠倒是意外入了乾元帝的眼,難得這宮裏還有不為自己娘家爭好處的,他不由得就多問了幾句。
探春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跟乾元帝的相處之道,她發現乾元帝最不喜歡的就是後宮的女人跟他耍心眼。她現在有皇後罩著,又有孩子這個護身符,說起話來也有了底氣。
直接幹脆利索的把賈元春算計自己的事情吐槽了一遍,末了說“不是妾身不孝,實在是家父曾經做的糊塗事一樁接一樁,妾身就是怕他辦不好差事,給皇上您添麻煩。我祖母經常說這樣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她經常說家父就是豬隊友。”
乾元帝被她的話逗得笑的直不起腰,跟探春越是相處的久,就越覺得她是個寶。至於賈元春,心思太過深沉,表麵上笑吟吟,暗地裏捅刀子說的就是她這樣的。
最讓乾元帝厭煩的是,她原本是皇後宮裏的女官,卻借著自己喝醉的時候勾引了自己。乾元帝雖然女人多,但卻從不沾染皇後宮裏的宮女,要不是顧忌太上皇的緣故,他早就把賈元春給收拾了。
給封號的時候,他原本是想直接給個諡號的,賈赦和賈薔正好帶頭還國庫的欠銀。他就給改成了安妃,意思是讓她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宮裏,沒事別出來礙眼。
沒想到才安分了沒多久,就又打上了借腹生子的主意。不過也幸虧她走了這一步臭棋,他才能遇到探春。
許是相處久了的緣故,乾元帝對探春頗有種真愛的感覺了。不過對於探春來說,她始終就是把乾元帝和皇後當做自己的頂頭上司,敬著、捧著,至於其他的,真的沒有了。
探春始終記得,賈母說過的一句話“進宮之後,把自己當皇上的下屬,不要把他當做你的夫君。”最最無情帝王家,千萬不要奢求皇帝跟你談真愛。
不站隊、不拉幫結派、不主動害人,皇後是皇上的結發之妻,又對他有救命之恩,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你記得一定要跟皇後搞好關係”
這些叮嚀探春是銘記於心,她一直都處處以皇後為尊,哪怕後來她又被乾元帝封為貴妃,寵冠後宮,也從未有過改變。就連兩個孩子也都受她的影響,跟皇後親如母子。她這種明麵上不爭不搶的性子,讓乾元帝非常滿意。
這皇宮就是這麽的現實,哪個宮裏的嬪妃得寵了,那些太監宮女都會拚命地去巴結。可你要是失寵了,同樣的,他們都會落井下石踩上一腳。
失寵的賈元春在宮裏的日子過得越發的艱難,探春明顯拒她以千裏之外,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模樣。更別提她還得罪過皇後,那些太監宮女難免就會對她有幾分懈怠,她鳳藻宮的份例永遠都是領的最差的。
以前她手裏有王氏送進來大筆銀票,能四處打點。打從分家後,王氏的私房也縮水了很多,沒有能力再支撐這麽龐大的支出。那些早就嚐過甜頭的太監和宮女,見她沒有油水了,立馬就翻臉不認人了。
賈元春往宮外送信哭訴,王氏除了掉淚卻什麽都做不了。她的日子也不好過,寶玉正在議親,相看了幾家,都沒有遇到合適的,功課也沒有大的進益。
反倒是她一向看不上的賈環,竟然順利的考過了秀才、舉人。趙姨娘現在得意的很,賈政每每提起賈環都是誇了又誇。她慪的差點吐血,隻能暗自下決心好好督促寶玉讀書。
這催的緊了,剛開始還沒什麽,後來她突然就發現
寶玉嘴裏整天念念叨叨,什麽林妹妹、寶姐姐的,什麽僧什麽道的。時不時的坐在那裏癡癡地發呆,把王氏嚇得魂都差點飛了。
賈母也聽說了寶玉的異樣,看來是那一僧一道找上門了,這賈寶玉難道真的逃不過出家的命運
湘雲打從上迴迴了史家,賈母就再也沒有派人去接過她來小住。後來迎春、黛玉、寶釵、探春她們陸陸續續的出嫁,賈母忙的不可開交,還真就再也沒想起來。
直到史家送來帖子,她才知道原來湘雲的婚事也定下了,定的就是她的官配衛若蘭。賈母送了一筆添妝就沒再管了,湘雲也跟著嬤嬤學了一段日子,能不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那就是自己的事兒了。
還有寶釵,她們自己選的路,無論是鮮花簇錦還是荊棘滿地,都要勇敢走下去。她能做的都做了,也隻能幫她們到這裏了。
黛玉和迎春婚後的日子過得不錯,夫妻倆琴弦和鳴,愛好也相同。張家和陸家的家風都清正,她們都迴來看過賈母幾次,看她們過得幸福,賈母也就放心了。
惜春這孩子性子執拗,不管賈母這麽勸,她就執意要出家為尼。賈母也是沒法子,就托關係打聽了之後,親自送她去了江南名氣最盛的法華寺代發修行,順便還不忘自家愛豆點祈福燈。
賈母也懶得再長途跋涉迴京城了,她的任務進度條已經接近圓滿了。於是她就在法華寺附近住了下來,每日裏去寺裏聽大師誦讀經書,心境意外的提升了很多。
惜春很快就適應了法華寺的生活,在外人看來簡單甚至枯燥的日子,她卻過得很平靜。
賈母在江南住了幾個月,賈赦坐不住了,寫信要親自接她迴來。賈母才懶得迴京城,等到賈赦趕到江南時,看到的就是賈母的棺槨。嚎啕大哭了一場之後,他扶靈迴了金陵。
中秋節快樂,,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