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狐子知道秦鬱遲早要走, 隻是沒想到中原局勢變化如此之快, 以至於秦鬱才剛昭告鹿宴之冤, 就要被魏相儀接大梁理事。而在年底之前, 他自己身兼多處要職, 無法抽身,隻能等到來年開春退役, 才有機會追去大梁守護在秦鬱身邊。
旌節進出城郭, 隻不到半個時辰。
“謔!謔!”
隔一條河水,石狐子朝太陽升起的方向策馬揚鞭,追著旌節跑過十裏蘆葦蕩。
雅魚跟在後頭, 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一路好找, 終於,在撥開麵前最後的那層蘆葦葉子的時候,他看見石狐子孤身立馬止於淺灘, 把手中的鞭丟進了河裏。
“雅魚, 我分明與先生說的是‘去去就迴’, 他怎就不願多等我一刻。”石狐子抬頭看天, 幽幽道, “不行, 待小紅吃完草, 我要追去景山驛站,與他告別。”
“公乘。”雅魚頓了頓,說道, “雅魚直言,以秦先生的智計,絕不會輸於魏國廟堂中那些豺狼虎豹,此行更有姒相師佐助,定無大礙,反倒是公乘,不熟悉中原地情,即使同去也毫無益處,眼下,公乘既然還有河東的冶權,就該盡心建設耕耘,造福一方,待在河東站穩腳跟,才能有力量協助趙工師迴國奪祖業,進一步,策反雀門內部,為先生的大業做應有的貢獻,切不可隻顧兒女私情。”
“知道了。”
良久,石狐子躍身下馬。
石狐子的腳還是光的,挨了許多蘆葦葉子的切割,此刻又辣又癢,自去清洗。
雅魚長籲一口氣。
清水潺潺,時而流過幾尾紅魚。
石狐子笑了一下,踩著河裏的石頭飛淌過去,一把抓住雅魚的手臂,拽下水。
“你且下來!給我解釋解釋什麽叫隻顧私情?我舍不得先生,竟是私情?!”
雅魚躲閃不及,腳一滑,跌坐進草叢。
“公乘!不會水!”雅魚一臉無辜,匆忙往岸邊退,“雅魚不會水!莫取笑!”
石狐子撥開草葉,開懷笑著。
因桃氏門中其餘入室弟子,如姒妤、寧嬰、甘棠、采蘋、荀三、敏等,如今都已是受秦鬱所托坐鎮地方的“諸侯”,石狐子雖自詡秦鬱手中最鋒利的劍,卻始終不敢亂與旁人說他和秦鬱的風流事,一方麵怕被認為恃寵生嬌,一方麵怕秦鬱那對順風耳聽見,造成誤會,所以難免有時憋悶得慌,可當他迴到自己的地盤想發泄時,又還得顧及威信,不能讓兄弟們覺得他過於依賴秦鬱,這才難為。
此刻,石狐子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秦鬱雖要走,但他發現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同齡人,關鍵是,這人獲得過秦鬱的許可,且似乎能理解他與秦鬱目前的關係。
雅魚是庶子,當年,石狐子初至上郡,拿著姒妤給的世族名單尋至府中時,並非請他做文書,而是請他的長兄。長兄為郡守做事,根本看不上石狐子,更不願到工坊過日日燒鍋爐的生活,一念間,便勸主母把雅魚充作自己搪塞給石狐子。
石狐子不過十七,初生牛犢,滿心認為雅魚於自己就如同姒妤於秦鬱,所以禮敬有佳,日夜詢問意見,生怕雅魚跑了。雅魚心裏卻不痛快,對石狐子愛答不理,唯一做的事,便是幫忙石狐子記錄那些從前線撿迴來的兵器,抄抄寫寫罷了。
隻是雅魚沒有想到,後來石狐子用合歸術另辟蹊徑,把各地劍範進行分類規整,從而省下的一筆不足半月生活的工錢,竟為他贏得了一枚代表軍功的箭鏃。
“在冶署為士,實則不過穿著深衣做苦工,真是委屈雅魚了,我也沒別的本事,奔波大半年,才掙迴來這一個箭鏃,便向公孫將軍報了你的功,但是你信我,不出三年,甚至兩年,我就能讓你用不結塊的墨丸記賬,帶五花肉迴家孝敬娘親。”
這是石狐子的原話。
“石冶監。”雅魚莫名內疚,“我其實不是家中嫡長,我隻不過是被主母……”
“我知道,好在,即使過程如此曲折,你還是來了。”石狐子無所謂地笑了。
雅魚自幼孱弱,拿不起刀劍,不受家中待見,卻和前線的士兵一樣,有了一枚箭鏃,那天,雅魚看著整座工坊跟著石狐子歡唿雀躍的工人,決定了自己的路。
他要盡己所能,助應龍高飛於長空。
念完這些,雅魚把濕的鞋脫下,放到旁邊晾曬,迴頭見石狐子仍在絮叨秦鬱。
“雅魚,我不是擔心先生的智計,我隻擔心先生的身體,他沒有我照顧不行。”
“公乘。”雅魚想了想,說道,“秦先生的身體情況,我想他自己心裏是有數的,你不常說,他對時間有異於常人的感覺麽,或許,他已經算好了餘生呢。”
石狐子道:“他那腰疾,原本隻在冬天犯,可是昨晚臨行之前,突然就站不起來,我問莆監,才知他從櫟陽到安邑的路上是自己給自己紮了針,一直硬撐著。”
雅魚道:“是天妒英才。”
陽光下,蘆葦絮在河麵飄著。
“不過,如果真是你說的那樣。”石狐子道,“我想讓先生的餘生中隻有我,我不想總做他手中的劍,我想建一座高堂,把他供在裏麵,日日陪他看風景。你不知,這批應龍鍛成之後,我本來以為自己做到了,結果……他又飛得更遠去。”
雅魚說道:“公乘既然心慕秦先生,更當尊重他的決定,與他並肩而立才是。”
石狐子道:“我該怎麽辦。我的心中全是他,可他對我,永遠都有一層堤防。”
“公乘不必對雅魚說這些,雅魚也聽不明白。”雅魚道,“不如,這段分開的日子,公乘靜下心仔細想一想道路,屆時,秦先生的態度應也會更加明朗。”
石狐子撿起一塊石頭,丟進河裏。
“渴了!”
石狐子折下一截蘆葦管子,伸到河裏吸水,卻吸得胸肺幾欲炸裂,也未能將得一口水。“弄短些!”石狐子道。雅魚照做,擰去三寸。石狐子再吸,舌頭吸得酸麻,才觸著一絲絲清甜。“再短些!”石狐子道。雅魚笑了笑,又擰去三寸。
這迴,二人方才吸得暢爽。
石狐子覺得雅魚的話在理。
上郡苦練三年,他明白了自己對秦鬱的感情,南國落草兩年,他修磨了自己的鋒刃,成為了合格的劍,而現在他羽毛日益豐滿,能與秦鬱並肩而立,似乎又到了分別以明誌的時候,石狐子意識到,不僅他欠,秦鬱同樣也欠著這一輪升華。
“雅魚啊。”
雅魚道:“還要短些麽。”
石狐子笑道:“從前都是姒大哥教我,這能做,那不能做,可他到底效忠於先生,我若逼得緊,他隻能幫先生,不能幫我。現在有你在,我心又踏實許多,所以與你商量,今日我想追去與先生道一個別,讓他知道我的心意,好不好。”
蘆葦管子悄悄掉落。
雅魚速速爬起來,捋平上下衣裳,對石狐子道:“雅魚願隨公乘,九死無悔。”
※※※※
石狐子躺在草裏睡過半天,等小紅吃足草,一睜眼便出發,連夜追至景山。
山腳下的驛館燈火通明。
秦鬱的房中人聲頻傳,申俞及幾位同僚在商議律令的框架以及大梁的格局。
石狐子沒有細聽,開了門進去。
秦鬱放下手中的竹簡。
“申大夫,昨夜宴席匆匆一麵,未及專門拜訪,今日便得知你啟程,可惜留不住,隻特意趕來送你一下。”石狐子對申俞鞠躬,“先生的安危,就托付你了。”
申俞連忙扶起他,笑道:“看來秦先生沒說錯,公乘仍是奔跑不穿鞋的性子。”
眾人見石狐子果然赤著一雙腳。
石狐子倒是無甚所謂,隻謝過申俞,接著與其他人寒暄,說起秦魏的風俗。
“聽說中原人穿著十分講究,就前陣子,姒大哥從朝歌寄迴來幾十雙羊皮鞋子,我剛喝完一二斤燒酒,迷迷糊糊就問,誒,這鞋底怎麽,怎麽還繡著花呢?”
“鞋底繡花?!”一人問。
“對啊。”石狐子笑道,“先生直罵我眼瞎,可花就是花,怎麽看都是花嘛。”
“誒,我們生於大梁,見過金絲楠木的重底鞋,青銅製的雲紋靴子,甚至翹頭虎紋玉靴,也從沒見鞋底繡花的呐,究竟怎迴事?”那人苦思冥想,疑惑不解。
秦鬱倚靠著木幾,沒說話。
“所以說秦人過得粗。”石狐子唉了一聲,坐在秦鬱的對麵,揉著紅腫的腳踝,苦道,“我自是覺得,鞋底磨地,總該厚些,誰曾想朝歌那地方路平地軟,人好美妝,就連鞋履都麵皮比底子厚,我竟是認錯了正反,還笑人家鞋底繡花!”
眾人前俯後仰。
“秦先生,先前從未聽你說起,原來石公乘這麽會講笑話。”那人笑得臉紅。
“我說的是真的!”石狐子道。
“今日說到此處,明日至垣郡再議。”秦鬱道,“諸位,我和弟子說兩句話。”
※※※※
眾人離去。
房中立時安靜下來。
秦鬱拾起案頭晾著的一卷竹簡,歸類至筐中,接著,又抽出另一道卷軸……
方才石狐子雖是說笑,話裏話外夾帶怨懟之氣,秦鬱不癡不傻,能覺察得出。
理智逼他暫時斬斷私情,所以才走得匆忙,結果現在石狐子赤著腳追來了,他又覺得歉疚,不知如何麵對,甚至就連心中的那一絲喜悅,都不敢顯露於人前。
“青狐,以你現在的進度,不過半年光陰,便可以來大梁尋我。”秦鬱說道。
“我不是來纏先生的。”
石狐子把整個桌案從二人間搬走,然後探身過去,一把抽掉秦鬱背靠的木幾。
“青……”
秦鬱往後跌去,慌張間,見石狐子的手臂近在眼前,連忙抓住。石狐子順勢把秦鬱拽到自己的腿上趴著,一手解開襟帶,底衣從腳掀至腰部:“我隻是,心疼先生。”
燭下,秦鬱脊椎尾部皮膚紫紅腫脹,脹得發亮,銀色的針頭密布在各個穴位。
石狐子的眼眶立時紅透。
“先生,我求你一句真話。你的身體現在究竟狀況如何?夜裏能不能睡著?白日好不好吃食?若實在撐不下去,誰能為你針灸?誰能為你暖床?”
秦鬱枕著石狐子的腿,靜了一靜,平和道:“我不喜歡被無關之人擺弄,醫家先前看過,隻要這樣紮著不取出,我還能站三年,青狐,三年,足夠了。”秦鬱一邊說著,一邊對石狐子係的銅帶鉤輕輕吐氣,指尖在一寸皮革間摸了又摸。
“青狐,我知道自己的路。”
“好,明白了。”
石狐子握緊手心。
秦鬱感到兩點滾燙的水落在後背,唇角微微勾起:“你能來送我,我高興。”
石狐子抱秦鬱起來,放到屏風之前,鬆開衣襟,從那白皙的脖頸一寸寸往上親吻。石狐子看著秦鬱的耳郭漸漸發燙,變紅,紅得像住進了一隻嗜血的妖精。
“先生,夜還長,我想為你鑄一件禮物。”石狐子認真說道,“你戴著它,今後無論在何方,隻要摸一摸,就知道我在想念你。你喊它,我就來你身邊。”
秦鬱尚在情潮之中。
一身的沉屙,獨處之時往往倍加煎熬,而石狐子此刻的悉心侍弄仿佛解藥,令他暫時感受不到腰部病痛,又似苦澀黑槐湯汁之後嚐得的蜜露,越發令他上癮。
“青狐,別停下。”
石狐子溫柔笑了笑,替秦鬱擦去口邊垂下的津液:“你定會喜歡的,等會。”
石狐子知道秦鬱恐怕消受不住床笫間的歡愛,所以想用新的方式慰藉秦鬱。
他決定做一枚璫,既能殺秦鬱耳垂裏的那隻妖精,也能鎮住秦鬱背上的相柳。
叮,咚,咚
金屬的聲音,清脆悅耳。
黃金、白金、赤金、砣刀、五色泥、蜂蠟……不時,坩堝架上爐火,琳琅滿目的工具被一樣一樣挑選出來,窗軒合住,古案青燈的驛房漸漸變為私密的工室。
石狐子持寬砣推平泥麵,征得秦鬱的同意,把青龍劍取出,用劍首印出龍頭的輪廓,接著燒化蜂蠟,一滴一滴澆入,很快,蜂蠟冷卻,刮泥,璫胚就成型。
龍須極細,用平砣銼平,以防進氣;龍的眼珠不夠飽滿,用細砣蘸蠟補料。
“先生想用什麽金。”
石狐子把璫胚放在秦鬱的手心。
一邊是圓睜雙目,似在吞雲吐霧的龍頭;一邊是纏繞在筆直劍體之上的龍身。
這樣的造型,兩邊都很美觀,哪邊戴在外麵都好看,就像是青龍穿過了耳朵。
秦鬱笑了笑,明白了。
“嗯,那就劍用赤金,龍身用白金,龍首用黃金,這樣搭配,比較有層次感。”
“好。”石狐子道。
石狐子調好泥料,用針把經過精修的璫胚剔成三部分,調整角度再組裝成一體,埋入泥箱之中,拍實,片刻取出泥塊,切去多餘的泥料,用斜砣勾刻出範片。
一針,一針,刺入透氣孔。
秦鬱揉了揉眼睛。
這樣的設計,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金、銀、銅,這三種金屬的熔點極其接近,對於較小尺度的澆鑄而言,即使鑄件之間未有連接,也很難確保其中一件的溫度不影響另一件,所以一般采用分開澆鑄,事後組裝的工藝完成,然而石狐子設計的這個範型,屬於渾鑄工藝,勢必要一氣嗬成,難在,不僅龍首與劍體之間有一根橫穿耳部的細柱,劍體與盤旋的龍身之間更有七個鑄接點,如此,前一步鑄成的形態隨時都可能被後一步破壞,這就要求匠人必須同時控製三件變幻莫測的事情——火候、澆鑄速度和澆鑄位置
何況耳璫這類物件,其尺寸在絲毫之間,已經不是普通桃氏的手可駕馭的。
秦鬱意識到,石狐子是在迴敬他在煉貢那天所授的“細水長流”的拉線手法。
“先生放心,不難。”
石狐子看出秦鬱的質疑,自信迴道。
一時辰之內,石狐子盯著焰色,聽著坩堝內的咕咚咕咚的響動,至白金融化,他立刻傾出長達三尺,細如發絲的金液,金液滴入龍身……龍身充滿,白金告罄,火候正至黃金,於是,液絲沒有斷,一瞬間從銀白變幻為金黃……石狐子鎖緊瞳孔,平推澆鑄口,將黃金液絲對準澆入耳璫另側的龍首中,同時,另隻手不斷鼓風加火候……濃稠的蜂蠟融化,一滴一滴從泥範尾部漏出,匯聚杯中……又過半時辰,爐火轉為純青,氣浪蒸蒸向上,汗水流進石狐子的眼睛,他卻眨都不眨,聚精會神盯著泥範,終於,在龍首充滿的那刻,他看見坩堝口流出赤紅的金液……他把澆鑄點平移迴被龍身緊緊纏繞的劍體部分,一動不動,至液絲垂直墜下,如一條筆直的墨線,從劍鋒壘至劍首……火光熄滅的瞬間,坩堝燒裂,澆鑄完畢。
哢,範片脫離。
石狐子凝固的睫毛這才扇動了一下。
汗珠落地。
“先生,成了。”
“嗯。”
全程,秦鬱也一直沒有放鬆,在這絲毫之間,他同石狐子一起遊曆乾坤之大。
泥範中的部件脫胎換骨,從粗糙的蜂蠟變成了泛著誘人光澤的青龍舞劍璫。
取出的時候尚且是燙的。
石狐子用雙陰擠陽的刀法補刻出龍須、龍鱗等細節,然後磨光上蠟,把龍頭的神威,龍身的靈動,劍體的銳氣全都雕琢出來,最後,再開始製作兩邊的卯榫。
秦鬱這才發現,石狐子的鑄法另有洞天,由於澆鑄時,液絲兩次落在橫杆之間,下麵那層是白金,上麵那層是黃金,黃金重於白金,所以兩種金屬互相滲透,自然形成盤繞的花紋,對於後期切削加工而言,則兼具牢固的特性,不易散開。
秦鬱深知越是細微之處,越見功夫,這樣的設計,絕不是一朝一夕構思成的。
“先生還記得鄂城的魚鎖麽。”石狐子抬起眼,笑著道,“你看這枚龍舌……”
秦鬱心口溫熱。
龍舌即是那根橫杆,它從左部劍格部位伸出,紮入右部龍口之中,繼而扭動龍首,哢嚓一聲,它就將龍首和龍身鎖為了一體,比尋常的耳璫要細小精巧得多。
“戴它之時,不必受擴耳之苦,隻轉動一端就能拆下,喜歡麽。”石狐子道。
“你知不知道,若在一百年前的洛邑,這種耳璫是做什麽用的。”秦鬱反問。
石狐子搖頭。
“我隻想知道先生喜不喜歡。”
秦鬱莞爾。
早先時候,耳璫是貴族為顯示主人地位,令蠻夷佩戴,標記賤籍所用,然而近幾十年冶術發展極快,士農工商男女老少都開始追逐其美,耳璫漸漸成為飾物。
見石狐子的青龍舞劍惟妙惟肖,沒有半分俗氣,秦鬱著實喜歡得緊,便也不去提舊時那些條條框框了。“挺好。”秦鬱迴過神,認真答道,“我願意為你戴。”
銅鏡擺在案前。
石狐子為秦鬱梳過發,把右鬢發絲撩到腦後用簪固定,露出那隻嫣紅的耳朵。
“忍一下,先生。”
秦鬱點了點頭。
針尖穿孔的瞬間,如被蟲子咬了一口,緊接著,龍舌的餘溫讓他燥熱起來。
秦鬱看著鏡中的自己,顫栗不已。
那條舞劍的龍就棲息在他的右耳邊,龍鱗隨著他的一唿一吸流出烈焰火光。
“先生,藍田時,你說過這輩子唯有彼此,不許騙我。”鏡中,石狐子注視著秦鬱的眼睛,“待我送了趙工師迴國,再來為它雕刻翅膀,讓青龍化生應龍。”
秦鬱道:“好。”
石狐子的眸中蓄起淚水,暗自許願,願青龍斬殺相柳,護佑秦鬱長久平安,不受病痛折辱。隨後,石狐子熄滅炭火,打開窗軒,虔誠地跪到秦鬱的雙腿之間。
月入床幃,發如霜雪。
房中傳出隱隱的水聲,很快,溫熱的津液濡濕花莖,淅淅瀝瀝,垂落草席間。
秦鬱癱靠在木幾,仰著修長的脖頸,喉結不住上下滾動,手卻仍緊緊攥著銅鏡的邊緣。石狐子的侵犯讓他徹底陷入火海,在無盡的欲望中,泄盡一生瓊露。
……
一夜無夢。
雞鳴時分,石狐子隱約聽見身邊有動靜,坐起來的時候,床榻已隻有他一人。
秦鬱領桃氏四十餘名入室子弟,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為朱雀古劍正名的大道。
作者有話要說:漢代劉熙《釋名·釋首飾》曰:“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於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淫好走,故以此琅璫錘之也。今中國人效之。”;《廣韻》曰:“璫,耳珠。”;可見,耳璫,特指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飾物。原始社會便已有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已出現琉璃耳璫的隨葬品。
其實就是耳釘的前身啦。
感謝閱讀。
旌節進出城郭, 隻不到半個時辰。
“謔!謔!”
隔一條河水,石狐子朝太陽升起的方向策馬揚鞭,追著旌節跑過十裏蘆葦蕩。
雅魚跟在後頭, 叫天不應叫地不靈,一路好找, 終於,在撥開麵前最後的那層蘆葦葉子的時候,他看見石狐子孤身立馬止於淺灘, 把手中的鞭丟進了河裏。
“雅魚, 我分明與先生說的是‘去去就迴’, 他怎就不願多等我一刻。”石狐子抬頭看天, 幽幽道, “不行, 待小紅吃完草, 我要追去景山驛站,與他告別。”
“公乘。”雅魚頓了頓,說道, “雅魚直言,以秦先生的智計,絕不會輸於魏國廟堂中那些豺狼虎豹,此行更有姒相師佐助,定無大礙,反倒是公乘,不熟悉中原地情,即使同去也毫無益處,眼下,公乘既然還有河東的冶權,就該盡心建設耕耘,造福一方,待在河東站穩腳跟,才能有力量協助趙工師迴國奪祖業,進一步,策反雀門內部,為先生的大業做應有的貢獻,切不可隻顧兒女私情。”
“知道了。”
良久,石狐子躍身下馬。
石狐子的腳還是光的,挨了許多蘆葦葉子的切割,此刻又辣又癢,自去清洗。
雅魚長籲一口氣。
清水潺潺,時而流過幾尾紅魚。
石狐子笑了一下,踩著河裏的石頭飛淌過去,一把抓住雅魚的手臂,拽下水。
“你且下來!給我解釋解釋什麽叫隻顧私情?我舍不得先生,竟是私情?!”
雅魚躲閃不及,腳一滑,跌坐進草叢。
“公乘!不會水!”雅魚一臉無辜,匆忙往岸邊退,“雅魚不會水!莫取笑!”
石狐子撥開草葉,開懷笑著。
因桃氏門中其餘入室弟子,如姒妤、寧嬰、甘棠、采蘋、荀三、敏等,如今都已是受秦鬱所托坐鎮地方的“諸侯”,石狐子雖自詡秦鬱手中最鋒利的劍,卻始終不敢亂與旁人說他和秦鬱的風流事,一方麵怕被認為恃寵生嬌,一方麵怕秦鬱那對順風耳聽見,造成誤會,所以難免有時憋悶得慌,可當他迴到自己的地盤想發泄時,又還得顧及威信,不能讓兄弟們覺得他過於依賴秦鬱,這才難為。
此刻,石狐子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秦鬱雖要走,但他發現了一個可以傾訴的同齡人,關鍵是,這人獲得過秦鬱的許可,且似乎能理解他與秦鬱目前的關係。
雅魚是庶子,當年,石狐子初至上郡,拿著姒妤給的世族名單尋至府中時,並非請他做文書,而是請他的長兄。長兄為郡守做事,根本看不上石狐子,更不願到工坊過日日燒鍋爐的生活,一念間,便勸主母把雅魚充作自己搪塞給石狐子。
石狐子不過十七,初生牛犢,滿心認為雅魚於自己就如同姒妤於秦鬱,所以禮敬有佳,日夜詢問意見,生怕雅魚跑了。雅魚心裏卻不痛快,對石狐子愛答不理,唯一做的事,便是幫忙石狐子記錄那些從前線撿迴來的兵器,抄抄寫寫罷了。
隻是雅魚沒有想到,後來石狐子用合歸術另辟蹊徑,把各地劍範進行分類規整,從而省下的一筆不足半月生活的工錢,竟為他贏得了一枚代表軍功的箭鏃。
“在冶署為士,實則不過穿著深衣做苦工,真是委屈雅魚了,我也沒別的本事,奔波大半年,才掙迴來這一個箭鏃,便向公孫將軍報了你的功,但是你信我,不出三年,甚至兩年,我就能讓你用不結塊的墨丸記賬,帶五花肉迴家孝敬娘親。”
這是石狐子的原話。
“石冶監。”雅魚莫名內疚,“我其實不是家中嫡長,我隻不過是被主母……”
“我知道,好在,即使過程如此曲折,你還是來了。”石狐子無所謂地笑了。
雅魚自幼孱弱,拿不起刀劍,不受家中待見,卻和前線的士兵一樣,有了一枚箭鏃,那天,雅魚看著整座工坊跟著石狐子歡唿雀躍的工人,決定了自己的路。
他要盡己所能,助應龍高飛於長空。
念完這些,雅魚把濕的鞋脫下,放到旁邊晾曬,迴頭見石狐子仍在絮叨秦鬱。
“雅魚,我不是擔心先生的智計,我隻擔心先生的身體,他沒有我照顧不行。”
“公乘。”雅魚想了想,說道,“秦先生的身體情況,我想他自己心裏是有數的,你不常說,他對時間有異於常人的感覺麽,或許,他已經算好了餘生呢。”
石狐子道:“他那腰疾,原本隻在冬天犯,可是昨晚臨行之前,突然就站不起來,我問莆監,才知他從櫟陽到安邑的路上是自己給自己紮了針,一直硬撐著。”
雅魚道:“是天妒英才。”
陽光下,蘆葦絮在河麵飄著。
“不過,如果真是你說的那樣。”石狐子道,“我想讓先生的餘生中隻有我,我不想總做他手中的劍,我想建一座高堂,把他供在裏麵,日日陪他看風景。你不知,這批應龍鍛成之後,我本來以為自己做到了,結果……他又飛得更遠去。”
雅魚說道:“公乘既然心慕秦先生,更當尊重他的決定,與他並肩而立才是。”
石狐子道:“我該怎麽辦。我的心中全是他,可他對我,永遠都有一層堤防。”
“公乘不必對雅魚說這些,雅魚也聽不明白。”雅魚道,“不如,這段分開的日子,公乘靜下心仔細想一想道路,屆時,秦先生的態度應也會更加明朗。”
石狐子撿起一塊石頭,丟進河裏。
“渴了!”
石狐子折下一截蘆葦管子,伸到河裏吸水,卻吸得胸肺幾欲炸裂,也未能將得一口水。“弄短些!”石狐子道。雅魚照做,擰去三寸。石狐子再吸,舌頭吸得酸麻,才觸著一絲絲清甜。“再短些!”石狐子道。雅魚笑了笑,又擰去三寸。
這迴,二人方才吸得暢爽。
石狐子覺得雅魚的話在理。
上郡苦練三年,他明白了自己對秦鬱的感情,南國落草兩年,他修磨了自己的鋒刃,成為了合格的劍,而現在他羽毛日益豐滿,能與秦鬱並肩而立,似乎又到了分別以明誌的時候,石狐子意識到,不僅他欠,秦鬱同樣也欠著這一輪升華。
“雅魚啊。”
雅魚道:“還要短些麽。”
石狐子笑道:“從前都是姒大哥教我,這能做,那不能做,可他到底效忠於先生,我若逼得緊,他隻能幫先生,不能幫我。現在有你在,我心又踏實許多,所以與你商量,今日我想追去與先生道一個別,讓他知道我的心意,好不好。”
蘆葦管子悄悄掉落。
雅魚速速爬起來,捋平上下衣裳,對石狐子道:“雅魚願隨公乘,九死無悔。”
※※※※
石狐子躺在草裏睡過半天,等小紅吃足草,一睜眼便出發,連夜追至景山。
山腳下的驛館燈火通明。
秦鬱的房中人聲頻傳,申俞及幾位同僚在商議律令的框架以及大梁的格局。
石狐子沒有細聽,開了門進去。
秦鬱放下手中的竹簡。
“申大夫,昨夜宴席匆匆一麵,未及專門拜訪,今日便得知你啟程,可惜留不住,隻特意趕來送你一下。”石狐子對申俞鞠躬,“先生的安危,就托付你了。”
申俞連忙扶起他,笑道:“看來秦先生沒說錯,公乘仍是奔跑不穿鞋的性子。”
眾人見石狐子果然赤著一雙腳。
石狐子倒是無甚所謂,隻謝過申俞,接著與其他人寒暄,說起秦魏的風俗。
“聽說中原人穿著十分講究,就前陣子,姒大哥從朝歌寄迴來幾十雙羊皮鞋子,我剛喝完一二斤燒酒,迷迷糊糊就問,誒,這鞋底怎麽,怎麽還繡著花呢?”
“鞋底繡花?!”一人問。
“對啊。”石狐子笑道,“先生直罵我眼瞎,可花就是花,怎麽看都是花嘛。”
“誒,我們生於大梁,見過金絲楠木的重底鞋,青銅製的雲紋靴子,甚至翹頭虎紋玉靴,也從沒見鞋底繡花的呐,究竟怎迴事?”那人苦思冥想,疑惑不解。
秦鬱倚靠著木幾,沒說話。
“所以說秦人過得粗。”石狐子唉了一聲,坐在秦鬱的對麵,揉著紅腫的腳踝,苦道,“我自是覺得,鞋底磨地,總該厚些,誰曾想朝歌那地方路平地軟,人好美妝,就連鞋履都麵皮比底子厚,我竟是認錯了正反,還笑人家鞋底繡花!”
眾人前俯後仰。
“秦先生,先前從未聽你說起,原來石公乘這麽會講笑話。”那人笑得臉紅。
“我說的是真的!”石狐子道。
“今日說到此處,明日至垣郡再議。”秦鬱道,“諸位,我和弟子說兩句話。”
※※※※
眾人離去。
房中立時安靜下來。
秦鬱拾起案頭晾著的一卷竹簡,歸類至筐中,接著,又抽出另一道卷軸……
方才石狐子雖是說笑,話裏話外夾帶怨懟之氣,秦鬱不癡不傻,能覺察得出。
理智逼他暫時斬斷私情,所以才走得匆忙,結果現在石狐子赤著腳追來了,他又覺得歉疚,不知如何麵對,甚至就連心中的那一絲喜悅,都不敢顯露於人前。
“青狐,以你現在的進度,不過半年光陰,便可以來大梁尋我。”秦鬱說道。
“我不是來纏先生的。”
石狐子把整個桌案從二人間搬走,然後探身過去,一把抽掉秦鬱背靠的木幾。
“青……”
秦鬱往後跌去,慌張間,見石狐子的手臂近在眼前,連忙抓住。石狐子順勢把秦鬱拽到自己的腿上趴著,一手解開襟帶,底衣從腳掀至腰部:“我隻是,心疼先生。”
燭下,秦鬱脊椎尾部皮膚紫紅腫脹,脹得發亮,銀色的針頭密布在各個穴位。
石狐子的眼眶立時紅透。
“先生,我求你一句真話。你的身體現在究竟狀況如何?夜裏能不能睡著?白日好不好吃食?若實在撐不下去,誰能為你針灸?誰能為你暖床?”
秦鬱枕著石狐子的腿,靜了一靜,平和道:“我不喜歡被無關之人擺弄,醫家先前看過,隻要這樣紮著不取出,我還能站三年,青狐,三年,足夠了。”秦鬱一邊說著,一邊對石狐子係的銅帶鉤輕輕吐氣,指尖在一寸皮革間摸了又摸。
“青狐,我知道自己的路。”
“好,明白了。”
石狐子握緊手心。
秦鬱感到兩點滾燙的水落在後背,唇角微微勾起:“你能來送我,我高興。”
石狐子抱秦鬱起來,放到屏風之前,鬆開衣襟,從那白皙的脖頸一寸寸往上親吻。石狐子看著秦鬱的耳郭漸漸發燙,變紅,紅得像住進了一隻嗜血的妖精。
“先生,夜還長,我想為你鑄一件禮物。”石狐子認真說道,“你戴著它,今後無論在何方,隻要摸一摸,就知道我在想念你。你喊它,我就來你身邊。”
秦鬱尚在情潮之中。
一身的沉屙,獨處之時往往倍加煎熬,而石狐子此刻的悉心侍弄仿佛解藥,令他暫時感受不到腰部病痛,又似苦澀黑槐湯汁之後嚐得的蜜露,越發令他上癮。
“青狐,別停下。”
石狐子溫柔笑了笑,替秦鬱擦去口邊垂下的津液:“你定會喜歡的,等會。”
石狐子知道秦鬱恐怕消受不住床笫間的歡愛,所以想用新的方式慰藉秦鬱。
他決定做一枚璫,既能殺秦鬱耳垂裏的那隻妖精,也能鎮住秦鬱背上的相柳。
叮,咚,咚
金屬的聲音,清脆悅耳。
黃金、白金、赤金、砣刀、五色泥、蜂蠟……不時,坩堝架上爐火,琳琅滿目的工具被一樣一樣挑選出來,窗軒合住,古案青燈的驛房漸漸變為私密的工室。
石狐子持寬砣推平泥麵,征得秦鬱的同意,把青龍劍取出,用劍首印出龍頭的輪廓,接著燒化蜂蠟,一滴一滴澆入,很快,蜂蠟冷卻,刮泥,璫胚就成型。
龍須極細,用平砣銼平,以防進氣;龍的眼珠不夠飽滿,用細砣蘸蠟補料。
“先生想用什麽金。”
石狐子把璫胚放在秦鬱的手心。
一邊是圓睜雙目,似在吞雲吐霧的龍頭;一邊是纏繞在筆直劍體之上的龍身。
這樣的造型,兩邊都很美觀,哪邊戴在外麵都好看,就像是青龍穿過了耳朵。
秦鬱笑了笑,明白了。
“嗯,那就劍用赤金,龍身用白金,龍首用黃金,這樣搭配,比較有層次感。”
“好。”石狐子道。
石狐子調好泥料,用針把經過精修的璫胚剔成三部分,調整角度再組裝成一體,埋入泥箱之中,拍實,片刻取出泥塊,切去多餘的泥料,用斜砣勾刻出範片。
一針,一針,刺入透氣孔。
秦鬱揉了揉眼睛。
這樣的設計,倒是讓他有些意外。
金、銀、銅,這三種金屬的熔點極其接近,對於較小尺度的澆鑄而言,即使鑄件之間未有連接,也很難確保其中一件的溫度不影響另一件,所以一般采用分開澆鑄,事後組裝的工藝完成,然而石狐子設計的這個範型,屬於渾鑄工藝,勢必要一氣嗬成,難在,不僅龍首與劍體之間有一根橫穿耳部的細柱,劍體與盤旋的龍身之間更有七個鑄接點,如此,前一步鑄成的形態隨時都可能被後一步破壞,這就要求匠人必須同時控製三件變幻莫測的事情——火候、澆鑄速度和澆鑄位置
何況耳璫這類物件,其尺寸在絲毫之間,已經不是普通桃氏的手可駕馭的。
秦鬱意識到,石狐子是在迴敬他在煉貢那天所授的“細水長流”的拉線手法。
“先生放心,不難。”
石狐子看出秦鬱的質疑,自信迴道。
一時辰之內,石狐子盯著焰色,聽著坩堝內的咕咚咕咚的響動,至白金融化,他立刻傾出長達三尺,細如發絲的金液,金液滴入龍身……龍身充滿,白金告罄,火候正至黃金,於是,液絲沒有斷,一瞬間從銀白變幻為金黃……石狐子鎖緊瞳孔,平推澆鑄口,將黃金液絲對準澆入耳璫另側的龍首中,同時,另隻手不斷鼓風加火候……濃稠的蜂蠟融化,一滴一滴從泥範尾部漏出,匯聚杯中……又過半時辰,爐火轉為純青,氣浪蒸蒸向上,汗水流進石狐子的眼睛,他卻眨都不眨,聚精會神盯著泥範,終於,在龍首充滿的那刻,他看見坩堝口流出赤紅的金液……他把澆鑄點平移迴被龍身緊緊纏繞的劍體部分,一動不動,至液絲垂直墜下,如一條筆直的墨線,從劍鋒壘至劍首……火光熄滅的瞬間,坩堝燒裂,澆鑄完畢。
哢,範片脫離。
石狐子凝固的睫毛這才扇動了一下。
汗珠落地。
“先生,成了。”
“嗯。”
全程,秦鬱也一直沒有放鬆,在這絲毫之間,他同石狐子一起遊曆乾坤之大。
泥範中的部件脫胎換骨,從粗糙的蜂蠟變成了泛著誘人光澤的青龍舞劍璫。
取出的時候尚且是燙的。
石狐子用雙陰擠陽的刀法補刻出龍須、龍鱗等細節,然後磨光上蠟,把龍頭的神威,龍身的靈動,劍體的銳氣全都雕琢出來,最後,再開始製作兩邊的卯榫。
秦鬱這才發現,石狐子的鑄法另有洞天,由於澆鑄時,液絲兩次落在橫杆之間,下麵那層是白金,上麵那層是黃金,黃金重於白金,所以兩種金屬互相滲透,自然形成盤繞的花紋,對於後期切削加工而言,則兼具牢固的特性,不易散開。
秦鬱深知越是細微之處,越見功夫,這樣的設計,絕不是一朝一夕構思成的。
“先生還記得鄂城的魚鎖麽。”石狐子抬起眼,笑著道,“你看這枚龍舌……”
秦鬱心口溫熱。
龍舌即是那根橫杆,它從左部劍格部位伸出,紮入右部龍口之中,繼而扭動龍首,哢嚓一聲,它就將龍首和龍身鎖為了一體,比尋常的耳璫要細小精巧得多。
“戴它之時,不必受擴耳之苦,隻轉動一端就能拆下,喜歡麽。”石狐子道。
“你知不知道,若在一百年前的洛邑,這種耳璫是做什麽用的。”秦鬱反問。
石狐子搖頭。
“我隻想知道先生喜不喜歡。”
秦鬱莞爾。
早先時候,耳璫是貴族為顯示主人地位,令蠻夷佩戴,標記賤籍所用,然而近幾十年冶術發展極快,士農工商男女老少都開始追逐其美,耳璫漸漸成為飾物。
見石狐子的青龍舞劍惟妙惟肖,沒有半分俗氣,秦鬱著實喜歡得緊,便也不去提舊時那些條條框框了。“挺好。”秦鬱迴過神,認真答道,“我願意為你戴。”
銅鏡擺在案前。
石狐子為秦鬱梳過發,把右鬢發絲撩到腦後用簪固定,露出那隻嫣紅的耳朵。
“忍一下,先生。”
秦鬱點了點頭。
針尖穿孔的瞬間,如被蟲子咬了一口,緊接著,龍舌的餘溫讓他燥熱起來。
秦鬱看著鏡中的自己,顫栗不已。
那條舞劍的龍就棲息在他的右耳邊,龍鱗隨著他的一唿一吸流出烈焰火光。
“先生,藍田時,你說過這輩子唯有彼此,不許騙我。”鏡中,石狐子注視著秦鬱的眼睛,“待我送了趙工師迴國,再來為它雕刻翅膀,讓青龍化生應龍。”
秦鬱道:“好。”
石狐子的眸中蓄起淚水,暗自許願,願青龍斬殺相柳,護佑秦鬱長久平安,不受病痛折辱。隨後,石狐子熄滅炭火,打開窗軒,虔誠地跪到秦鬱的雙腿之間。
月入床幃,發如霜雪。
房中傳出隱隱的水聲,很快,溫熱的津液濡濕花莖,淅淅瀝瀝,垂落草席間。
秦鬱癱靠在木幾,仰著修長的脖頸,喉結不住上下滾動,手卻仍緊緊攥著銅鏡的邊緣。石狐子的侵犯讓他徹底陷入火海,在無盡的欲望中,泄盡一生瓊露。
……
一夜無夢。
雞鳴時分,石狐子隱約聽見身邊有動靜,坐起來的時候,床榻已隻有他一人。
秦鬱領桃氏四十餘名入室子弟,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為朱雀古劍正名的大道。
作者有話要說:漢代劉熙《釋名·釋首飾》曰:“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於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淫好走,故以此琅璫錘之也。今中國人效之。”;《廣韻》曰:“璫,耳珠。”;可見,耳璫,特指嵌入耳垂穿孔中的飾物。原始社會便已有之,戰國時期的墓葬中已出現琉璃耳璫的隨葬品。
其實就是耳釘的前身啦。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