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鬱, 先者言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不久後, 我即將閉關,修長生之術, 這枚玉夔扳指, 我現在正式傳給你,你不要推辭,也不能有執念。”
“秦鬱, 天道兼愛,非攻, 蟄伏十二年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作為友人,我為你高興, 然而作為本門弟子, 我希望你即使去了秦國, 也不要為邦府鍛造鐵劍。”
“秦鬱, 可惜的是, 我這株蓼藍, 已經榨不出汁水來了, 隻能泡在壇子裏,看看能不能發酵出靛青,在我眼中, 你們就是秦國的靛青,你們會走得比我更遠。”
靛青滴入池水,勾出孤魂野鬼的麵孔。
一個個失去孩子的母親、一個個失去信仰的君王,徘徊在安邑與洛邑的血河。
“迴來!”
秦鬱又一次從夢中驚醒。
手腳麻木,腰腹酸痛。
這夜是驚蟄,窗外電閃雷鳴,空氣潮濕溫熱。房間裏時明時暗,床頭的陶豆燈也不知是幾更熄滅的,隻覺雨水唰唰衝擊瓦片,順屋簷流下的聲音,異常清晰。
捷報傳迴已有些時日,秦魏之間風雲湧動,一柄柄尺規製定全新的格局。秦鬱聽說,秦軍在河東三十六城登記上報的礦山,比秦國之前千裏土地所有的都要多。魏王吃了大虧,卻不敢再忤秦王,隻把犀首趕去韓國,把惠相擱置一邊,然後含羞忍辱接受了那個奉秦王之命前來監控自己國家的士子儀。很快,垣郡會成為一座新興的冶城,而在魏國都城大梁,一場涵蓋冶鑄行業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秦鬱知道,他等的時機就藏在驚蟄的雲層之後,他磨的劍已難遮鋒芒,可是,當雲層漸漸稀薄,就要揮劍去斬殺漫漫長夜中滋生的魑魅魍魎時,他忐忑不安。
電光閃過,窗柩亮了亮。
秦鬱坐起,喝下一口清水,然後就一動不動地看著睡在床外側另頭的石狐子。
看見石狐子,他便覺得心安。
石狐子原本抱著秦鬱的腳,結果現在秦鬱坐起來,就變得空空抱著一團被子,他自己的被子卻早就被踢掉了,或許因為悶熱,連底衣都沒有裹緊,袒露出一片誘人的體膚,屋外的光線透過窗柩灑在他身上,襯得八塊勻稱的腹肌泛出金屬般的色澤,隨著他均勻的唿吸,胸膛厚實的兩塊肌肉也上下起伏,美得不可方物。
秦鬱欣賞一陣子,伸手捏起丟落在石狐子身後的被子,想給他蓋到肚臍以上。
隻這一下,石狐子醒了。
“何人!”石狐子倏地竄起,一把抓住秦鬱的腕,右手從枕下掏出一把匕首。
秦鬱一悸。
石狐子的目光陰狠像一頭狼,狼夜裏見陌生物種侵入地盤就是這樣的姿態。
好在看清麵孔之後,石狐子立即鬆開手,撓了撓自己的頭發,露出溫和笑容。
“先生,我怕有人傷你。”
石狐子收起匕首,如是說。
“雞快要打鳴了,坐我身邊來。”秦鬱抱起膝,說道,“有些事情同你商量。”
“先生還是答應連廷尉了?”
石狐子想了想,問道。
秦鬱道:“嗯。”
石狐子抿一抿唇,歎口氣,仰著脖子躺了迴去,不知如何迴答,隻覺得口幹。
他不知道秦鬱心中有何響動,隻知道,曆經河東一役,鋼劍幾乎無損,薑和齊汝傳迴統計報告後,應龍之術驚豔了天下。他自是締造者,是將作府中流砥柱,卻擋不住天下人窺探秦鬱。秦鬱是他的先生,秦鬱的青龍成就了他的應龍,故而,每日來拜訪秦鬱,請其出山,為六國鑄劍的中原人士不下百人,而他作為身屬秦國的弟子,雖不敢對秦鬱有任何的忤逆之想,但,還是希望秦鬱把心留給秦國。
所以,石狐子想把秦鬱捧在高處,由自己攻克中原,收服雀門的誌願依然沒變,為此,他也一直陪伴著秦鬱,卻不料,秦鬱偏偏在這時,把昨日見連廷尉之後做的決定告訴了他——秦鬱答應了同即將赴魏國為相的士子,儀,在北山談話
石狐子睨著秦鬱。秦鬱的麵孔淹沒在忽明忽暗的光中,一具纖瘦細長的身體,緊致蒼白的皮膚,一雙幽深的眸子,自下而上每一處在他眼中都是致命的誘惑。
石狐子素來是忍不得這的,但,他現在又不甘願失去討論劍道的先機。捷報傳來後,他躍躍欲試,試用自己的鋼劍劈砍了應龍,結果是,盡管經過千錘百煉,那些沒有秦鬱銘文的鋼劍,隻是與秦鬱用黑金鍛打的應龍碰了一下刃,便被彈開。
不分上下。
石狐子意識到,秦鬱仍有秘術瞞他。
“不行先生,我怕離你太近,又會犯渾。”石狐子枕著手臂,目光直視房頂。
秦鬱寬容笑了笑,並不很計較。他趴在石狐子的腰上,耳朵貼著,手指撥動那些會跳動的凹凸,款款道:“青狐,中原再怎麽兇險,那也是你先生的家鄉啊。”
石狐子道:“定會抬你迴去的,隻是我早想好了,趙悝迴邯鄲奪祖業,幫他一程,這是北方的老路;花蛇及荊如風二人搖擺不定,爭取他們,分裂魏齊,這就是新路,雀門工師素來聽風仗勢,我要讓他們看到,仗我,比仗尹昭更明智。”
秦鬱道:“也不是中原所有的鑄劍師都在雀門門下,譬如你的毐師兄,他……”
石狐子道:“毐?”
秦鬱道:“他在大梁。”
石狐子道:“竹茹和佩蘭又是誰?”
秦鬱道:“鹿宴之後,和我一樣離開洛邑的兩位同門,一南一北。竹茹性格孤僻,一個人耕讀昊陽林間;佩蘭的妻子當年為尹昭殺盡,孤身往朝歌城相劍去。”
石狐子道:“記下了。”
“此外,在韓、魏還有幾個弟子。”秦鬱道,“青狐,我尚且能走,不用抬。”
石狐子道:“先生的意思是,先在魏國蓄勢,同時攻趙克韓,待最後再動齊?”
秦鬱道:“你看可行麽。”
石狐子道:“先生既然這麽問了,哪裏還能不可行,我們定然願為先生舍命。”
秦鬱道:“委屈?”
石狐子道:“不委屈。”
秦鬱道:“桃氏欠世人的血債,必由我來還清,你再做一迴我的劍,好麽。”
昏黑雨夜中傳來一聲雞鳴。
“我忍不得了。”
良久,石狐子道。
“青狐……”
秦鬱感受到石狐子腹部的筋脈跳動得越來越快,自己的臉也跟著燒燙起來。
石狐子輕撫秦鬱的肩膀。
“先生,我還想見它愉悅,忍不得。”
“又要……”秦鬱道。
“怎麽,昨夜不歡爽麽?”石狐子的聲音忽變得暗啞,“先生可知,幸而天公作美,不停地打雷刮風,否則,旁屋裏莆監他們可都要聽見先生你是怎麽喊的。”
秦鬱的唇角勾了一下。
“我不怕,可你也別再折騰。”
語罷,躺迴床裏側。
秦鬱知道石狐子的一句“忍不得”指的什麽,如今石狐子身涉秦國多方工室,藏著小金庫,一切獨立自主,不再需要師門的供給,而這份成熟不僅體現在事業上,便是在床幃之中石狐子也不再是從前心急趕著交代的模樣,石狐子學會了把持節奏的深淺交錯,石狐子學會了探索他的身體。
上迴他主動索吻,應龍便連夜用利爪刨開那片田地,讓黍穀合不攏也垂不下,直到枝葉酸麻,散落泥土還要夾緊雙瓣被摩擦根脈。更要命的是,應龍漸漸學會了觸犯青龍身體上的“破綻”。
就像在尋找那枚不可得的玉夔。
秦鬱不是吝嗇於享受的人,隻是每每想起早年間泥鰍一般細瘦的徒兒,如今卻似一隻兇猛的豹子壓在自己身上,總歸有些心亂神迷。公歸公,私下裏,他毫無保留把自己的身心交給了石狐子。他希望石狐子能入得深些,即便是讓他血肉破碎,攪拌成泥被吞進口中也無礙,他隻擔心有朝一日無法滿足石狐子的欲望。
畢竟,石狐子正是剛而易折的年紀。
石狐子要,他是絕不想與之碰硬的,石狐子的刃哪怕再鋒利,他也必為砥礪。
前半夜,春雷始動,萬物初生。
山間小屋傳出令人麵紅耳赤的動靜,兩個男子在床榻間揮斥方遒,踐踏塵俗。
“先生可聽過,城中的捷報!”
“慢些,我喘不過氣……”
“今日,連廷尉來尋先生,難道不就是與先生說捷,請先生去中原任命麽?!”
石狐子抱秦鬱在胸前,落雹一般挺動腰身,啪響伴著閃電,在二人之間縈繞。
“汾郡,破了!”石狐子道。
秦鬱的手被石狐子拉到身後,整個脊背與石狐子緊緊地貼著,摩擦出汗沫。
“蒲阪,破了!”石狐子道。
狂風唿地吹落支杆,窗頁似扇子搖晃,雨被風磨為水霧朝秦鬱的臉頰撲過來。
臉麵冰涼,股間灼燙。
這個姿勢秦鬱受不住,他要石狐子吻他的相柳,他不喜歡這樣似塊爛餅糊著。秦鬱往前伸手,拽住床頭的木板,掙脫石狐子的禁錮,一低頭,自己綁著紅繩的腳腕卻被石狐子拉扯住。石狐子往後一拽,秦鬱隻能跪趴在褥上,被他追著頂動。
“出函穀!陷垣郡!”石狐子道。
燈火搖曳。
“安邑!先生!安邑!”
“嗯……”秦鬱合不攏唇,低頭看由自己的津液匯成的淺窪。秦鬱的感受很清晰,那些粗壯的樹枝繞著相柳的腹部,纏住相柳的九個頭顱。石狐子在他身後,用濕熱的親吻,愛撫過相柳的九張邪惡的口以及口中的刺舌,既清晰而又虛幻。
秦鬱憋著罪孽,看到安邑在眼前。
河東在眼前。
秦鬱道:“安邑……安邑與洛邑之間的那一條河,是你我相守相望之脈……”
“若那樣,我要把河水燒幹!”石狐子道,“我要日日看先生立於昭陽前!”
挨著一陣猛衝,秦鬱沒撐住,半身趴下,臉也栽入那片水窪,粘的一片瑩亮。
徒兒攻得太深。
太快,太狠。太猛烈。
秦鬱忽感一陣眩暈,雙瞳渙散。
相柳的汁液如玉,崩裂如珠落。
兩個影子在床幃交錯。
“東方是大梁!是朝歌!”
“洛邑!洛邑的鍾聲響了!”
秦鬱腦海空白,咬牙應了一聲。
暴雨仍未停,徹夜瓢潑。
窗戶哐哐狂甩。
石狐子察出秦鬱已經體力不支,便讓秦鬱翻過身來,仰麵對他,平躺在床席。
“先生!再背你登泰山!眺魯國!”
秦鬱闔著眼,喉結動了一下。
魯,他的血脈所依。
一步,兩步。
百步,千步。
“邁腿!先生,莫止步!”
百下,千下,秦鬱不知所行所止,憑石狐子抬起兩條修長的腿,鎖到肩膀……他是倒臥著的,不料,一根巨樁就這麽打下來了,那刹,雷霆萬鈞,竄過肚腹……
“啊!青狐!青狐!!!”
河水泛濫。
秦鬱在石狐子眼前失禁,尿水噴打在石狐子胸膛,淅淅瀝瀝淋得他自己滿臉。
極致的舒爽,秦鬱沒有忍,也忍不住。他分不清對石狐子的感覺是仰望天上的星辰,還是纏綿田間的連理,他分不清順著眼角流下的,是自己的尿水還是淚。
石狐子關口一泄,同時也墜下青雲天。
燈芯將滅,冒出一兩抹煙絲。
房中泛著朦朧的汗霧。
仆從自廊下走過,合緊了門扉。
“怎麽……”
夜半,秦鬱聞著麝香氣味,稍微恢複神智,察覺自己那兒仍涓涓細流,忽才意識到難以言喻的羞恥。“別,別漏了……”秦鬱支起身子,試圖堵住他的泉眼。
石狐子按住秦鬱的手,指尖從秦鬱的肚臍眼中蘸出一兩滴尿水,虔誠地塗抹在自己雙唇之間,眼中盛滿溫柔:“我喜歡看你愉悅的樣子,先生,我愛慕你。”
“先生?”
“先生?”
“先生?”
連喚三聲。
秦鬱迴過神時,石狐子已經把他從床裏給扶起來,擺到床頭的幾案邊靠著了。
天色微青,仆從入內熏香。
“先生,方才義悠報,連廷尉馬車都到了西市口,你還想什麽呢,臉這般紅?”
石狐子在炭盆前焐著一個夜壺。
秦鬱見著,才知道石狐子第二次說“要見它愉悅”,並非又要弄他,而是指侍候他起床洗漱,反倒是自己想入非非。秦鬱搖了搖頭,倏地蜷起身子往床幃躲。
“我自己來。”秦鬱輕聲道。
“這怎麽行?!”石狐子道。
這是日常的步驟,換針時更是見怪不怪,所以仆從各自忙,沒有抬頭張望的。
秦鬱自知拗不動了。一夜鏖戰不曾得勝,便是連起床,石狐子都要照看著他。
“先生不必著急,讓他們等著就是。”石狐子笑笑,一手拿夜壺伸進被子裏,淅淅索索,一手把秦鬱環抱在胸前,合住他腰間的衣料。秦鬱的泉眼還有些疼,幸而那青銅的夜壺石狐子事先溫過,所以進去的時候,不覺得冰,反而挺舒適。
石狐子放好角度,用嘴唇叼開秦鬱耳畔銀發,唇緊附在旁邊,吐出一個氣聲。
“噓……”
仿佛迴到了嬰兒的時代,生活不能自理,起居全得依靠石狐子,這樣悖逆人倫的認知讓秦鬱臉頰發燙,畢竟,他年長於石狐子太多。
“青狐,我出不來。”
石狐子笑笑:“聽話,先生,我給你揉一下腰部的穴位,放鬆些,現在弄幹淨,總比白日當眾漏出來要好,不是麽。”
秦鬱閉著眼,深深唿吸了幾次,盡全力忘卻這份被愛徒挾持著屙尿的羞恥感。
一始,隻有幾滴,安靜沉悶,而後又被揉摁關元俞,方如清泉,叮咚暢響。
※※※※※※※※
秦鬱走出他的院子,登上馬車之時,往北山望了一眼,空氣如洗,蒼翠欲滴。
陽氣初升。
天已經不冷了。
一時辰後,秦鬱抵達山下。
連廷尉躬身作揖,迎道:“先生,相邦在山頂的亭中等著你,今不再見旁人。”
秦鬱笑了笑:“這麽高。”
通往山頂的道路,是一條筆直的石階。
連廷尉道:“倒是也可以令人抬輦。”
秦鬱擺一擺手,提袍登山。
風吹動他的白袍,嘩嘩飄飛。
秦鬱不犯病的時候,步子還挺輕快,到達山頂後,他看見了一個四角的亭子。
亭子前擺有一套屏風。
屏風畫的是一位洞府真仙——他播撒豆子,豆子化為千軍,他劈砍草木,草木化為萬馬,他坐在廟堂前,左手執黑,右手執白,棋局化為兩朵互相追逐的雲
秦鬱駐足,頷首禮敬鬼穀子。
隔著屏風,秦鬱看見坐在亭中的那個人,瀟灑地舉起耳杯,朝山崖下灑去。
“秦先生,畫中之人是我的老師,或許,也是屠戮天下的罪人。合縱、連橫,那是理;同窗、同榻,那是情。隻可惜自古以來,情與理難得能夠兼顧。”儀道。
“相邦勿惑。”秦鬱道,“連橫之所以能勝合縱,並非憑借外力,是因秦強。”
“是麽。”儀道。
“是。”秦鬱道,“秦經變法而強。”
“坐。”儀道。
秦鬱沒有推辭。
一道清亮的酒水傾入杯中。
儀道:“河東戰事震動天下,魏國俯首,甘願為我王執鞭,我王之意,派遣一人去魏國為相,從此,替秦國轄理中原,秦先生,我今天見你正是為這麽件事。”
秦鬱道:“相邦要做第二個犀首。”
儀道:“犀首與我神交已久,當年,我因和氏璧一案受了辱,被楚國令尹昭陽逐出門庭,卻苟且活了下來,便是希望能夠施展連橫之策,與犀首平坐論天下。”
秦鬱道:“相邦不想做第二個犀首,但,相邦還是要離開秦國,去魏國為相。”
儀道:“此一時彼一時。”
秦鬱道:“此一時,彼一時。”
儀道:“秦先生,我想請你隨我同去,助我控製魏國的冶業,這是重要的事。”
秦鬱道:“好。”
當此,儀頓了一頓。
“還以為,先生會推脫幾番。”
“當仁不讓。”秦鬱迴道,“我的一位摯友崇尚仁政,他常與我說這個道理。”
儀道:“略有耳聞,垣郡申氏。”
秦鬱不答。
儀道:“先生應我之請赴虎口拔牙,其中必然險象環生,不知我應幫什麽忙。”
秦鬱捏起耳杯,緩緩抿了一口。
所有的話,仿佛都在心中念過一千遍一萬遍,刻進山川河流,永遠洗不去。
“為協助相邦治理魏國冶業,這段時間,我以齊之考工記為基石,秦之法為框架,為桃氏門下弟子寫了五卷律令,其中,司空律管冶官,工程律管冶署,工人律管的是工師,範律、器律管的是生產過程。我在魏國遊曆十二年,經昊陽、安邑、垣郡等多處城池,見聞頗多,所以,我有十成把握,若請其餘五氏工師出謀劃策,對這套律令稍行編修,在中原普及,那麽,將來必是工從其心,匠從其藝,無論雀門還是應龍,一概做不得惡。”秦鬱道,“我希望在魏國司空府任職三年,把規矩坐牢,把風氣校正,然後,便歸還權柄,隱山林,再不問邦府之事。”
“三年?”儀道。
“三年。”秦鬱道。
“司空之位,我可以斡旋,不難。”儀道,“但先生所說的律令,敢情示下。”
“現在還不行。”秦鬱道。
“先生有何難處?”
儀打量著麵前的目光空洞的人。
“我會與相邦同行,東赴大梁,這點毫無疑問。”秦鬱道,“但是,隻有相邦答應了我的另一個不情之請,且既成事實之後,我才能夠把這套律令交給你。”
儀思忖了片刻。
“張相?”旁邊侍衛見狀,近前詢問,卻未至台階,便被儀用手勢擋了迴去。
“退下。”
“是。”
一陣風刮過,酒麵微瀾。
“我知道你要的是什麽。”儀道。
“可我仍隻是匠人,凡事喜歡說透徹。”秦鬱道,“相邦,不管先前你們是否有交易,過安邑,我要先親眼看到西門氏死,然後,我要親手為申俞解開繩縛。”
“西門氏?”儀道。
秦鬱點頭。
“鹿宴之事,西門為魏王效力而已,本是情有可原,但,他欠秦氏一個孝字。”
“好。”儀道,“我答應先生。”
秦鬱說道:“如果相邦不好做,我也願以秦氏名義,與西門氏族人開誠布公。”
儀笑了笑,坦然的迴道:“先生勿要為我憂慮,世道本就是變通之道。我既去魏國,以魏國相邦自處,先前那些許諾,無論再想兌現,也沒有秦國印章了。”
秦鬱道:“那麽,暫定如此。”
儀道:“不。”
秦鬱抬起眼。
儀舉著耳杯,笑容陽光明媚:“我知先生為人不喜變通,應是一言為定才好。”
至此時,二人才同飲了一杯酒。
※※※※※※※※
春分之際,桃氏師門做出了一個令天下鑄劍師肅然的重大決定——東遷大梁
這條遙遠的征程橫跨千裏之距,從西秦跨過河水,經河東,過洛邑,至中原。
姒妤隨相邦儀的車仗同行,先過曲沃關隘至朝歌,聯絡散步在魏國南北的原桃氏弟子;寧嬰從郢都穿荊山,至新鄭鑄幣區做楚劍的生意,逡巡北進;石狐子監冶河東之地,負責普及鋼鐵工藝,繼續完成十萬鋼劍的數目,統計各城池用度。
未過秦國領土,秦鬱沒有公開任職,所以,他在輿圖中標出了第一站,安邑。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閱讀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吃披薩的教宗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秦鬱, 天道兼愛,非攻, 蟄伏十二年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作為友人,我為你高興, 然而作為本門弟子, 我希望你即使去了秦國, 也不要為邦府鍛造鐵劍。”
“秦鬱, 可惜的是, 我這株蓼藍, 已經榨不出汁水來了, 隻能泡在壇子裏,看看能不能發酵出靛青,在我眼中, 你們就是秦國的靛青,你們會走得比我更遠。”
靛青滴入池水,勾出孤魂野鬼的麵孔。
一個個失去孩子的母親、一個個失去信仰的君王,徘徊在安邑與洛邑的血河。
“迴來!”
秦鬱又一次從夢中驚醒。
手腳麻木,腰腹酸痛。
這夜是驚蟄,窗外電閃雷鳴,空氣潮濕溫熱。房間裏時明時暗,床頭的陶豆燈也不知是幾更熄滅的,隻覺雨水唰唰衝擊瓦片,順屋簷流下的聲音,異常清晰。
捷報傳迴已有些時日,秦魏之間風雲湧動,一柄柄尺規製定全新的格局。秦鬱聽說,秦軍在河東三十六城登記上報的礦山,比秦國之前千裏土地所有的都要多。魏王吃了大虧,卻不敢再忤秦王,隻把犀首趕去韓國,把惠相擱置一邊,然後含羞忍辱接受了那個奉秦王之命前來監控自己國家的士子儀。很快,垣郡會成為一座新興的冶城,而在魏國都城大梁,一場涵蓋冶鑄行業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秦鬱知道,他等的時機就藏在驚蟄的雲層之後,他磨的劍已難遮鋒芒,可是,當雲層漸漸稀薄,就要揮劍去斬殺漫漫長夜中滋生的魑魅魍魎時,他忐忑不安。
電光閃過,窗柩亮了亮。
秦鬱坐起,喝下一口清水,然後就一動不動地看著睡在床外側另頭的石狐子。
看見石狐子,他便覺得心安。
石狐子原本抱著秦鬱的腳,結果現在秦鬱坐起來,就變得空空抱著一團被子,他自己的被子卻早就被踢掉了,或許因為悶熱,連底衣都沒有裹緊,袒露出一片誘人的體膚,屋外的光線透過窗柩灑在他身上,襯得八塊勻稱的腹肌泛出金屬般的色澤,隨著他均勻的唿吸,胸膛厚實的兩塊肌肉也上下起伏,美得不可方物。
秦鬱欣賞一陣子,伸手捏起丟落在石狐子身後的被子,想給他蓋到肚臍以上。
隻這一下,石狐子醒了。
“何人!”石狐子倏地竄起,一把抓住秦鬱的腕,右手從枕下掏出一把匕首。
秦鬱一悸。
石狐子的目光陰狠像一頭狼,狼夜裏見陌生物種侵入地盤就是這樣的姿態。
好在看清麵孔之後,石狐子立即鬆開手,撓了撓自己的頭發,露出溫和笑容。
“先生,我怕有人傷你。”
石狐子收起匕首,如是說。
“雞快要打鳴了,坐我身邊來。”秦鬱抱起膝,說道,“有些事情同你商量。”
“先生還是答應連廷尉了?”
石狐子想了想,問道。
秦鬱道:“嗯。”
石狐子抿一抿唇,歎口氣,仰著脖子躺了迴去,不知如何迴答,隻覺得口幹。
他不知道秦鬱心中有何響動,隻知道,曆經河東一役,鋼劍幾乎無損,薑和齊汝傳迴統計報告後,應龍之術驚豔了天下。他自是締造者,是將作府中流砥柱,卻擋不住天下人窺探秦鬱。秦鬱是他的先生,秦鬱的青龍成就了他的應龍,故而,每日來拜訪秦鬱,請其出山,為六國鑄劍的中原人士不下百人,而他作為身屬秦國的弟子,雖不敢對秦鬱有任何的忤逆之想,但,還是希望秦鬱把心留給秦國。
所以,石狐子想把秦鬱捧在高處,由自己攻克中原,收服雀門的誌願依然沒變,為此,他也一直陪伴著秦鬱,卻不料,秦鬱偏偏在這時,把昨日見連廷尉之後做的決定告訴了他——秦鬱答應了同即將赴魏國為相的士子,儀,在北山談話
石狐子睨著秦鬱。秦鬱的麵孔淹沒在忽明忽暗的光中,一具纖瘦細長的身體,緊致蒼白的皮膚,一雙幽深的眸子,自下而上每一處在他眼中都是致命的誘惑。
石狐子素來是忍不得這的,但,他現在又不甘願失去討論劍道的先機。捷報傳來後,他躍躍欲試,試用自己的鋼劍劈砍了應龍,結果是,盡管經過千錘百煉,那些沒有秦鬱銘文的鋼劍,隻是與秦鬱用黑金鍛打的應龍碰了一下刃,便被彈開。
不分上下。
石狐子意識到,秦鬱仍有秘術瞞他。
“不行先生,我怕離你太近,又會犯渾。”石狐子枕著手臂,目光直視房頂。
秦鬱寬容笑了笑,並不很計較。他趴在石狐子的腰上,耳朵貼著,手指撥動那些會跳動的凹凸,款款道:“青狐,中原再怎麽兇險,那也是你先生的家鄉啊。”
石狐子道:“定會抬你迴去的,隻是我早想好了,趙悝迴邯鄲奪祖業,幫他一程,這是北方的老路;花蛇及荊如風二人搖擺不定,爭取他們,分裂魏齊,這就是新路,雀門工師素來聽風仗勢,我要讓他們看到,仗我,比仗尹昭更明智。”
秦鬱道:“也不是中原所有的鑄劍師都在雀門門下,譬如你的毐師兄,他……”
石狐子道:“毐?”
秦鬱道:“他在大梁。”
石狐子道:“竹茹和佩蘭又是誰?”
秦鬱道:“鹿宴之後,和我一樣離開洛邑的兩位同門,一南一北。竹茹性格孤僻,一個人耕讀昊陽林間;佩蘭的妻子當年為尹昭殺盡,孤身往朝歌城相劍去。”
石狐子道:“記下了。”
“此外,在韓、魏還有幾個弟子。”秦鬱道,“青狐,我尚且能走,不用抬。”
石狐子道:“先生的意思是,先在魏國蓄勢,同時攻趙克韓,待最後再動齊?”
秦鬱道:“你看可行麽。”
石狐子道:“先生既然這麽問了,哪裏還能不可行,我們定然願為先生舍命。”
秦鬱道:“委屈?”
石狐子道:“不委屈。”
秦鬱道:“桃氏欠世人的血債,必由我來還清,你再做一迴我的劍,好麽。”
昏黑雨夜中傳來一聲雞鳴。
“我忍不得了。”
良久,石狐子道。
“青狐……”
秦鬱感受到石狐子腹部的筋脈跳動得越來越快,自己的臉也跟著燒燙起來。
石狐子輕撫秦鬱的肩膀。
“先生,我還想見它愉悅,忍不得。”
“又要……”秦鬱道。
“怎麽,昨夜不歡爽麽?”石狐子的聲音忽變得暗啞,“先生可知,幸而天公作美,不停地打雷刮風,否則,旁屋裏莆監他們可都要聽見先生你是怎麽喊的。”
秦鬱的唇角勾了一下。
“我不怕,可你也別再折騰。”
語罷,躺迴床裏側。
秦鬱知道石狐子的一句“忍不得”指的什麽,如今石狐子身涉秦國多方工室,藏著小金庫,一切獨立自主,不再需要師門的供給,而這份成熟不僅體現在事業上,便是在床幃之中石狐子也不再是從前心急趕著交代的模樣,石狐子學會了把持節奏的深淺交錯,石狐子學會了探索他的身體。
上迴他主動索吻,應龍便連夜用利爪刨開那片田地,讓黍穀合不攏也垂不下,直到枝葉酸麻,散落泥土還要夾緊雙瓣被摩擦根脈。更要命的是,應龍漸漸學會了觸犯青龍身體上的“破綻”。
就像在尋找那枚不可得的玉夔。
秦鬱不是吝嗇於享受的人,隻是每每想起早年間泥鰍一般細瘦的徒兒,如今卻似一隻兇猛的豹子壓在自己身上,總歸有些心亂神迷。公歸公,私下裏,他毫無保留把自己的身心交給了石狐子。他希望石狐子能入得深些,即便是讓他血肉破碎,攪拌成泥被吞進口中也無礙,他隻擔心有朝一日無法滿足石狐子的欲望。
畢竟,石狐子正是剛而易折的年紀。
石狐子要,他是絕不想與之碰硬的,石狐子的刃哪怕再鋒利,他也必為砥礪。
前半夜,春雷始動,萬物初生。
山間小屋傳出令人麵紅耳赤的動靜,兩個男子在床榻間揮斥方遒,踐踏塵俗。
“先生可聽過,城中的捷報!”
“慢些,我喘不過氣……”
“今日,連廷尉來尋先生,難道不就是與先生說捷,請先生去中原任命麽?!”
石狐子抱秦鬱在胸前,落雹一般挺動腰身,啪響伴著閃電,在二人之間縈繞。
“汾郡,破了!”石狐子道。
秦鬱的手被石狐子拉到身後,整個脊背與石狐子緊緊地貼著,摩擦出汗沫。
“蒲阪,破了!”石狐子道。
狂風唿地吹落支杆,窗頁似扇子搖晃,雨被風磨為水霧朝秦鬱的臉頰撲過來。
臉麵冰涼,股間灼燙。
這個姿勢秦鬱受不住,他要石狐子吻他的相柳,他不喜歡這樣似塊爛餅糊著。秦鬱往前伸手,拽住床頭的木板,掙脫石狐子的禁錮,一低頭,自己綁著紅繩的腳腕卻被石狐子拉扯住。石狐子往後一拽,秦鬱隻能跪趴在褥上,被他追著頂動。
“出函穀!陷垣郡!”石狐子道。
燈火搖曳。
“安邑!先生!安邑!”
“嗯……”秦鬱合不攏唇,低頭看由自己的津液匯成的淺窪。秦鬱的感受很清晰,那些粗壯的樹枝繞著相柳的腹部,纏住相柳的九個頭顱。石狐子在他身後,用濕熱的親吻,愛撫過相柳的九張邪惡的口以及口中的刺舌,既清晰而又虛幻。
秦鬱憋著罪孽,看到安邑在眼前。
河東在眼前。
秦鬱道:“安邑……安邑與洛邑之間的那一條河,是你我相守相望之脈……”
“若那樣,我要把河水燒幹!”石狐子道,“我要日日看先生立於昭陽前!”
挨著一陣猛衝,秦鬱沒撐住,半身趴下,臉也栽入那片水窪,粘的一片瑩亮。
徒兒攻得太深。
太快,太狠。太猛烈。
秦鬱忽感一陣眩暈,雙瞳渙散。
相柳的汁液如玉,崩裂如珠落。
兩個影子在床幃交錯。
“東方是大梁!是朝歌!”
“洛邑!洛邑的鍾聲響了!”
秦鬱腦海空白,咬牙應了一聲。
暴雨仍未停,徹夜瓢潑。
窗戶哐哐狂甩。
石狐子察出秦鬱已經體力不支,便讓秦鬱翻過身來,仰麵對他,平躺在床席。
“先生!再背你登泰山!眺魯國!”
秦鬱闔著眼,喉結動了一下。
魯,他的血脈所依。
一步,兩步。
百步,千步。
“邁腿!先生,莫止步!”
百下,千下,秦鬱不知所行所止,憑石狐子抬起兩條修長的腿,鎖到肩膀……他是倒臥著的,不料,一根巨樁就這麽打下來了,那刹,雷霆萬鈞,竄過肚腹……
“啊!青狐!青狐!!!”
河水泛濫。
秦鬱在石狐子眼前失禁,尿水噴打在石狐子胸膛,淅淅瀝瀝淋得他自己滿臉。
極致的舒爽,秦鬱沒有忍,也忍不住。他分不清對石狐子的感覺是仰望天上的星辰,還是纏綿田間的連理,他分不清順著眼角流下的,是自己的尿水還是淚。
石狐子關口一泄,同時也墜下青雲天。
燈芯將滅,冒出一兩抹煙絲。
房中泛著朦朧的汗霧。
仆從自廊下走過,合緊了門扉。
“怎麽……”
夜半,秦鬱聞著麝香氣味,稍微恢複神智,察覺自己那兒仍涓涓細流,忽才意識到難以言喻的羞恥。“別,別漏了……”秦鬱支起身子,試圖堵住他的泉眼。
石狐子按住秦鬱的手,指尖從秦鬱的肚臍眼中蘸出一兩滴尿水,虔誠地塗抹在自己雙唇之間,眼中盛滿溫柔:“我喜歡看你愉悅的樣子,先生,我愛慕你。”
“先生?”
“先生?”
“先生?”
連喚三聲。
秦鬱迴過神時,石狐子已經把他從床裏給扶起來,擺到床頭的幾案邊靠著了。
天色微青,仆從入內熏香。
“先生,方才義悠報,連廷尉馬車都到了西市口,你還想什麽呢,臉這般紅?”
石狐子在炭盆前焐著一個夜壺。
秦鬱見著,才知道石狐子第二次說“要見它愉悅”,並非又要弄他,而是指侍候他起床洗漱,反倒是自己想入非非。秦鬱搖了搖頭,倏地蜷起身子往床幃躲。
“我自己來。”秦鬱輕聲道。
“這怎麽行?!”石狐子道。
這是日常的步驟,換針時更是見怪不怪,所以仆從各自忙,沒有抬頭張望的。
秦鬱自知拗不動了。一夜鏖戰不曾得勝,便是連起床,石狐子都要照看著他。
“先生不必著急,讓他們等著就是。”石狐子笑笑,一手拿夜壺伸進被子裏,淅淅索索,一手把秦鬱環抱在胸前,合住他腰間的衣料。秦鬱的泉眼還有些疼,幸而那青銅的夜壺石狐子事先溫過,所以進去的時候,不覺得冰,反而挺舒適。
石狐子放好角度,用嘴唇叼開秦鬱耳畔銀發,唇緊附在旁邊,吐出一個氣聲。
“噓……”
仿佛迴到了嬰兒的時代,生活不能自理,起居全得依靠石狐子,這樣悖逆人倫的認知讓秦鬱臉頰發燙,畢竟,他年長於石狐子太多。
“青狐,我出不來。”
石狐子笑笑:“聽話,先生,我給你揉一下腰部的穴位,放鬆些,現在弄幹淨,總比白日當眾漏出來要好,不是麽。”
秦鬱閉著眼,深深唿吸了幾次,盡全力忘卻這份被愛徒挾持著屙尿的羞恥感。
一始,隻有幾滴,安靜沉悶,而後又被揉摁關元俞,方如清泉,叮咚暢響。
※※※※※※※※
秦鬱走出他的院子,登上馬車之時,往北山望了一眼,空氣如洗,蒼翠欲滴。
陽氣初升。
天已經不冷了。
一時辰後,秦鬱抵達山下。
連廷尉躬身作揖,迎道:“先生,相邦在山頂的亭中等著你,今不再見旁人。”
秦鬱笑了笑:“這麽高。”
通往山頂的道路,是一條筆直的石階。
連廷尉道:“倒是也可以令人抬輦。”
秦鬱擺一擺手,提袍登山。
風吹動他的白袍,嘩嘩飄飛。
秦鬱不犯病的時候,步子還挺輕快,到達山頂後,他看見了一個四角的亭子。
亭子前擺有一套屏風。
屏風畫的是一位洞府真仙——他播撒豆子,豆子化為千軍,他劈砍草木,草木化為萬馬,他坐在廟堂前,左手執黑,右手執白,棋局化為兩朵互相追逐的雲
秦鬱駐足,頷首禮敬鬼穀子。
隔著屏風,秦鬱看見坐在亭中的那個人,瀟灑地舉起耳杯,朝山崖下灑去。
“秦先生,畫中之人是我的老師,或許,也是屠戮天下的罪人。合縱、連橫,那是理;同窗、同榻,那是情。隻可惜自古以來,情與理難得能夠兼顧。”儀道。
“相邦勿惑。”秦鬱道,“連橫之所以能勝合縱,並非憑借外力,是因秦強。”
“是麽。”儀道。
“是。”秦鬱道,“秦經變法而強。”
“坐。”儀道。
秦鬱沒有推辭。
一道清亮的酒水傾入杯中。
儀道:“河東戰事震動天下,魏國俯首,甘願為我王執鞭,我王之意,派遣一人去魏國為相,從此,替秦國轄理中原,秦先生,我今天見你正是為這麽件事。”
秦鬱道:“相邦要做第二個犀首。”
儀道:“犀首與我神交已久,當年,我因和氏璧一案受了辱,被楚國令尹昭陽逐出門庭,卻苟且活了下來,便是希望能夠施展連橫之策,與犀首平坐論天下。”
秦鬱道:“相邦不想做第二個犀首,但,相邦還是要離開秦國,去魏國為相。”
儀道:“此一時彼一時。”
秦鬱道:“此一時,彼一時。”
儀道:“秦先生,我想請你隨我同去,助我控製魏國的冶業,這是重要的事。”
秦鬱道:“好。”
當此,儀頓了一頓。
“還以為,先生會推脫幾番。”
“當仁不讓。”秦鬱迴道,“我的一位摯友崇尚仁政,他常與我說這個道理。”
儀道:“略有耳聞,垣郡申氏。”
秦鬱不答。
儀道:“先生應我之請赴虎口拔牙,其中必然險象環生,不知我應幫什麽忙。”
秦鬱捏起耳杯,緩緩抿了一口。
所有的話,仿佛都在心中念過一千遍一萬遍,刻進山川河流,永遠洗不去。
“為協助相邦治理魏國冶業,這段時間,我以齊之考工記為基石,秦之法為框架,為桃氏門下弟子寫了五卷律令,其中,司空律管冶官,工程律管冶署,工人律管的是工師,範律、器律管的是生產過程。我在魏國遊曆十二年,經昊陽、安邑、垣郡等多處城池,見聞頗多,所以,我有十成把握,若請其餘五氏工師出謀劃策,對這套律令稍行編修,在中原普及,那麽,將來必是工從其心,匠從其藝,無論雀門還是應龍,一概做不得惡。”秦鬱道,“我希望在魏國司空府任職三年,把規矩坐牢,把風氣校正,然後,便歸還權柄,隱山林,再不問邦府之事。”
“三年?”儀道。
“三年。”秦鬱道。
“司空之位,我可以斡旋,不難。”儀道,“但先生所說的律令,敢情示下。”
“現在還不行。”秦鬱道。
“先生有何難處?”
儀打量著麵前的目光空洞的人。
“我會與相邦同行,東赴大梁,這點毫無疑問。”秦鬱道,“但是,隻有相邦答應了我的另一個不情之請,且既成事實之後,我才能夠把這套律令交給你。”
儀思忖了片刻。
“張相?”旁邊侍衛見狀,近前詢問,卻未至台階,便被儀用手勢擋了迴去。
“退下。”
“是。”
一陣風刮過,酒麵微瀾。
“我知道你要的是什麽。”儀道。
“可我仍隻是匠人,凡事喜歡說透徹。”秦鬱道,“相邦,不管先前你們是否有交易,過安邑,我要先親眼看到西門氏死,然後,我要親手為申俞解開繩縛。”
“西門氏?”儀道。
秦鬱點頭。
“鹿宴之事,西門為魏王效力而已,本是情有可原,但,他欠秦氏一個孝字。”
“好。”儀道,“我答應先生。”
秦鬱說道:“如果相邦不好做,我也願以秦氏名義,與西門氏族人開誠布公。”
儀笑了笑,坦然的迴道:“先生勿要為我憂慮,世道本就是變通之道。我既去魏國,以魏國相邦自處,先前那些許諾,無論再想兌現,也沒有秦國印章了。”
秦鬱道:“那麽,暫定如此。”
儀道:“不。”
秦鬱抬起眼。
儀舉著耳杯,笑容陽光明媚:“我知先生為人不喜變通,應是一言為定才好。”
至此時,二人才同飲了一杯酒。
※※※※※※※※
春分之際,桃氏師門做出了一個令天下鑄劍師肅然的重大決定——東遷大梁
這條遙遠的征程橫跨千裏之距,從西秦跨過河水,經河東,過洛邑,至中原。
姒妤隨相邦儀的車仗同行,先過曲沃關隘至朝歌,聯絡散步在魏國南北的原桃氏弟子;寧嬰從郢都穿荊山,至新鄭鑄幣區做楚劍的生意,逡巡北進;石狐子監冶河東之地,負責普及鋼鐵工藝,繼續完成十萬鋼劍的數目,統計各城池用度。
未過秦國領土,秦鬱沒有公開任職,所以,他在輿圖中標出了第一站,安邑。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閱讀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吃披薩的教宗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