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無有隸屬於一個神秘的門派。
門派組織嚴密,弟子遍布七國,其中出將入相的有,德高望重的更不在少數。他們紀律嚴明,主張平等兼愛,反對侵略他人的行為,推崇節約,重視天道和自然的規律,深受百家的敬重。
當世之人,以墨家稱之。
翟無有便是被墨家安排在安邑負責調停各路紛爭的頭麵人物,他與秦鬱的交情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他的劍,從設計到保修,這麽些年全是由秦鬱在負責
當然,這不單單是個人的劍,而是整個門派在安邑的弟子用統一的佩劍。門派要求用鐵劍,而鐵劍是隻能單鍛的,目前放眼中原,連雀門都做不到形製精準。
秦鬱做到了。
故而,秦鬱從安邑奔垣郡時,翟無有就與秦鬱約定,若他日再次逃亡,可以以三根黑繩係在飛行物上為信號求救,門派暗樁看見,便會沿途在暗中保護他們。
此刻,匪幫看守著寨門,眾位坊監圍在屋內陪秦鬱和翟無有二人喝涼水敘舊。
“阿狐哥哥,亞父怎麽還會鍛劍?”人群之後,秦亞拉著石狐子,悄悄問道。
“采蘋姐,先生怎麽……”石狐子也是剛知道,秦鬱不僅會合金,還會打鐵。
更甚的是,當石狐子仔細觀察那把無鋒劍,發現,劍柄鏤空獸口內叼著一個鐵環,環身渾然一體,完全看不出銜接縫隙,就好像銅器失蠟[1]而成,可若失蠟,環又怎麽套進牙口中呢?這種工藝,看似容易,實則詭譎莫測,非鬼神不可為。
采蘋的卻在暗中擰了兩個後生一下,說道:“銅劍為禮器,鐵劍為兇器,當初先生承諾過翟無有,此生都不為國邦府庫批量鍛造鐵劍,你們不懂事,別瞎問。”
石狐子道:“好吧。”
翟無有和秦鬱聊起了匪幫。
匪幫新來景山,翟無有與他們並沒有交情,故而,他耽誤了好些日子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垣郡拾縣張公鄉的人,巧是近日,安邑郡收到兩張通緝令,一是石狐子的,二是寧嬰,斟酌之後,翟無有承諾為安邑郡守招安這匪幫,換取秦鬱師門的一條通往汾郡的坦途。之後,他親自拜訪張公鄉附近的裏正,果然找到匪頭子的家眷,他動之以情,取用了裏正的印章作為勸諫匪頭子的籌碼,如此,待萬事俱備,他才帶隊趕至景山,坐在這裏,告訴秦鬱,他們從此可以朝西走大道。
一枚金牒被翟無有放在案頭,一聲輕響,便替代了他近一個月的奔波勞碌。
秦鬱說著笑著,拾起那枚可以讓他們免受刁難的金牒,說道:“你可有所求?”
“天道兼愛,秦鬱,無辜的血已經流得太多,我不為功與名,但想問你一句真心話。”翟無有看著秦鬱,說道,“汾郡戰亂,你去那裏,究竟是為了什麽?”
秦鬱迴過頭,道:“甘棠,收拾一下,帶大家先去休息,我們明天早上出發。”
眾人退下。
石狐子領著秦亞往外麵去,他是最後一個離開的,關門時,他拖延了一下。
那番對話,便伴著光線從門縫裏流出,如亂世的最後一記鍾音灌入他的耳朵。
秦鬱迴翟無有道:“無有兄,十二年,我已熟記中原冶鑄之工藝,洛邑雖是我的家,但若留下,既無法勸雀門迴心,也無法讓弟子施展胸中抱負,我不甘心。”
翟無有道:“你要去何處?”
秦鬱道:“秦國。”
雲淡風輕的兩個字,似是凝著他全部氣力,說完,秦鬱端起碗,喝了一口水。
翟無有欠身行禮。
“秦鬱,蟄伏十二年,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作為友人,我為你高興,然而,作為本門弟子,我希望你即使去了秦國,也遵守約定,不要為邦府批量鍛造鐵劍。”
秦鬱笑道:“能用普製鐵劍的,當今天下隻有魏國武卒,秦國,沒幾座鐵礦。”
翟無有道:“你莫要尋開心。”
“好。”秦鬱頓了頓,道,“無有兄,上古之劍無鋒無刃,不為侵略,而桃氏研習世間至剛與至韌,也並非為殺伐,而是工匠精神所在,為天理早日被人知曉。人各有誌,尹昭從政,他想做自己痛恨的人,而我從工,想做自己喜歡的人。”
聽完這句,石狐子雙手扶在門上,渾身一陣顫栗。如果秦鬱要去秦國,那麽自己見阿葁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他怕,怕自己不夠強。他看見,秦鬱和翟無有立下了君子之約後,竟是猜到自己在門後偷窺似的,朝自己的方向看過來……
石狐子關上門,轉身走了。
天未亮的時候,山間霧氣迷蒙,翟無有等十八人帶著匪幫離開了景山寨子。
秦鬱對眾人道,這次大家之所以能及時獲救,離不開石狐子的竹飛子,石狐子有功,功抵過,他覺得可以了,並且之後,誰都不應再拿石狐子持械傷人說事。
※※※※※※※※
七日後,一行人抵達上容。
上容郡的城門口搭建著一道長棚,人滿為患,嚷叫的都是河西口音,很擁堵。
寧嬰獲悉來接,被他們的樣子嚇傻了,他看見采蘋懷裏的季,又滿目氤氳。
秦鬱笑出一臉老淚,千難萬難,總算離開了雀門勢力範圍,可以吃頓好的了。
寧嬰在上容郡的生意風生水起,加上楚人方瓊本也就是做壺的,可謂強強聯合,首批就做出了驚豔中原的蟠龍紋。郡守感激他們挽救了上容壺器的名聲,他們便進一步壓低價格,擠兌走了原來的幾家,然後再提價,當月之內收迴成本。
本身能買得起他們的銅壺的都是豪強,寧嬰不是姒妤,他心狠,下得了手。
當日,郡裏為秦鬱等人殺了羊,官吏把送羊肉到館驛,大家都吃得非常開心。
大院熱氣騰騰的,五色彩綢從秋收祭祀場地收下來掛在這裏,迎著秋風飄飛。
寧嬰搬來七弦琴,為采蘋和季表演了一個節目,他彈唱詩經,引得喝彩不絕。“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曲子旋律婉轉,季在繈褓中聽著,發出了第一聲笑。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夜裏,寧嬰與采蘋完婚。
屋裏,屋外,全是彩繪的壺壺。
誰都沒有問禺強去了哪裏。
秦鬱問當地官吏,汾郡如今情形怎麽樣,得知,就在三日前,秦軍三部已經攻過長城[2],占領河西軍事重鎮少梁,與魏國的河東諸鎮隔著一條黃河相望。
官吏敬了秦鬱一條羊腿,道:“唉,那附近郡縣在緊急徵兵,有不少逃役的農戶,攜家帶口,背井離鄉,全都往上容這東邊擠,也就隻有你們,逆流而行。”
秦鬱苦笑,道:“東邊難道就太平麽,垣郡的諸君,還在想著怎麽搶黑金礦。”
秦鬱決定,派人先騎馬去給姒妤送信,待修整一段時間之後,繼續向西行。
※※※※※※※※
十一月,一場大雪冰封了所有的河流。
垣郡也不能幸免。
遠望,天地白茫茫。
“郡守大人,您的手!”
門樓,申俞把手放冰垛上,緊摳著冰層。消息本應昨日抵達,卻因大雪緣故延遲,等待時,他一點都沒覺掌心刺痛,若非小吏提醒,他險些就要失去這隻手。
自從秦鬱離開,整個郡衙都被荊如風和祝氏兄弟盯得死死的,毫無喘息機會。所幸,黍米抗凍,而垣郡地處河東南部,田地不會冰封太久,他還不必擔憂饑荒。
此刻,一隊正紅的旗幟從雪原趕來。
“王令!”
“王訓!”
消息到了,終於到了。
申俞深吸一口氣。
王上之令,有八百餘個字,禁西門氏封邑鑄造句芒布幣,一並禁其強買垣郡農具、冶具、金產等生產工具的行為。出人意料的是,王上之訓,隻是一把短劍。
寧波。
外人不知,寧波名劍,早先已被雀門私下獻給了魏王,魏王卻聽司空府的說,偏偏是上卿西門忱也收藏此劍,且難分真假,氣得好幾天睡不著覺。“想要,何不開口?寡人不要了,寡人送你便是!”遂,下達訓誡公文,叫西門忱好生反省。
半月之內,司空府發動猛烈的攻擊,把西門忱鑄造偽劣貨幣,侵吞王室財產的罪行一一昭示天下,他們咬得西門遍體鱗傷,一口氣,剝了西門封邑鑄幣之權。
尹昭咬爛了西門的屁股。
“王上英明!”
申俞跪伏在王令前,紫紅的手背微微發顫,此刻,他不冷,他渾身熱血沸騰。
雖然不是通行全國的“命”,隻是管製地方的“令”,但,有此“令”,便是開創了先例,足以警醒魏國大大小小的封邑主,不要再吸食國家與百姓的骨髓。
申俞抬起頭,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雪絮,而是從天降落的嶄新而光亮的農具。
“來人。”
申俞站起來,把凍手收迴袖中,叫出了一個與祝氏兄弟關係特別好的小吏員。
“你去告訴驛館的荊士師,今天起,垣郡黑金由雀門開采,讓他去冶署開戶。”
小吏道:“郡守大人的意思是讓他直接找祝冶令,不過問其中的流程了嗎?”
申俞道:“對,祝冶令管理冶署已有些年份了,他熟悉事務,我自然相信他。”
小吏奉命而去。
申俞麵對著西邊那座被白雪覆蓋的礦井,誦讀了一整天的儒家之道。現在,他雖拿到了可以壓製西門的明令,但,挽救垣郡的路還很長,下一步,他打算裝糊塗,放權,把招工之權和冶具調配之權全部交給與西門封邑關係緊密的祝冶令,如此,引西門的本地勢力阻撓雀門開采黑金,待將來,才能讓黑金真正為國所用。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北風卷過門樓簷下的銅鈴,吹落了沉重的積雪,一聲聲清脆聲音迴蕩城垣。
門派組織嚴密,弟子遍布七國,其中出將入相的有,德高望重的更不在少數。他們紀律嚴明,主張平等兼愛,反對侵略他人的行為,推崇節約,重視天道和自然的規律,深受百家的敬重。
當世之人,以墨家稱之。
翟無有便是被墨家安排在安邑負責調停各路紛爭的頭麵人物,他與秦鬱的交情說起來其實很簡單——他的劍,從設計到保修,這麽些年全是由秦鬱在負責
當然,這不單單是個人的劍,而是整個門派在安邑的弟子用統一的佩劍。門派要求用鐵劍,而鐵劍是隻能單鍛的,目前放眼中原,連雀門都做不到形製精準。
秦鬱做到了。
故而,秦鬱從安邑奔垣郡時,翟無有就與秦鬱約定,若他日再次逃亡,可以以三根黑繩係在飛行物上為信號求救,門派暗樁看見,便會沿途在暗中保護他們。
此刻,匪幫看守著寨門,眾位坊監圍在屋內陪秦鬱和翟無有二人喝涼水敘舊。
“阿狐哥哥,亞父怎麽還會鍛劍?”人群之後,秦亞拉著石狐子,悄悄問道。
“采蘋姐,先生怎麽……”石狐子也是剛知道,秦鬱不僅會合金,還會打鐵。
更甚的是,當石狐子仔細觀察那把無鋒劍,發現,劍柄鏤空獸口內叼著一個鐵環,環身渾然一體,完全看不出銜接縫隙,就好像銅器失蠟[1]而成,可若失蠟,環又怎麽套進牙口中呢?這種工藝,看似容易,實則詭譎莫測,非鬼神不可為。
采蘋的卻在暗中擰了兩個後生一下,說道:“銅劍為禮器,鐵劍為兇器,當初先生承諾過翟無有,此生都不為國邦府庫批量鍛造鐵劍,你們不懂事,別瞎問。”
石狐子道:“好吧。”
翟無有和秦鬱聊起了匪幫。
匪幫新來景山,翟無有與他們並沒有交情,故而,他耽誤了好些日子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垣郡拾縣張公鄉的人,巧是近日,安邑郡收到兩張通緝令,一是石狐子的,二是寧嬰,斟酌之後,翟無有承諾為安邑郡守招安這匪幫,換取秦鬱師門的一條通往汾郡的坦途。之後,他親自拜訪張公鄉附近的裏正,果然找到匪頭子的家眷,他動之以情,取用了裏正的印章作為勸諫匪頭子的籌碼,如此,待萬事俱備,他才帶隊趕至景山,坐在這裏,告訴秦鬱,他們從此可以朝西走大道。
一枚金牒被翟無有放在案頭,一聲輕響,便替代了他近一個月的奔波勞碌。
秦鬱說著笑著,拾起那枚可以讓他們免受刁難的金牒,說道:“你可有所求?”
“天道兼愛,秦鬱,無辜的血已經流得太多,我不為功與名,但想問你一句真心話。”翟無有看著秦鬱,說道,“汾郡戰亂,你去那裏,究竟是為了什麽?”
秦鬱迴過頭,道:“甘棠,收拾一下,帶大家先去休息,我們明天早上出發。”
眾人退下。
石狐子領著秦亞往外麵去,他是最後一個離開的,關門時,他拖延了一下。
那番對話,便伴著光線從門縫裏流出,如亂世的最後一記鍾音灌入他的耳朵。
秦鬱迴翟無有道:“無有兄,十二年,我已熟記中原冶鑄之工藝,洛邑雖是我的家,但若留下,既無法勸雀門迴心,也無法讓弟子施展胸中抱負,我不甘心。”
翟無有道:“你要去何處?”
秦鬱道:“秦國。”
雲淡風輕的兩個字,似是凝著他全部氣力,說完,秦鬱端起碗,喝了一口水。
翟無有欠身行禮。
“秦鬱,蟄伏十二年,終於等到這一個機會,作為友人,我為你高興,然而,作為本門弟子,我希望你即使去了秦國,也遵守約定,不要為邦府批量鍛造鐵劍。”
秦鬱笑道:“能用普製鐵劍的,當今天下隻有魏國武卒,秦國,沒幾座鐵礦。”
翟無有道:“你莫要尋開心。”
“好。”秦鬱頓了頓,道,“無有兄,上古之劍無鋒無刃,不為侵略,而桃氏研習世間至剛與至韌,也並非為殺伐,而是工匠精神所在,為天理早日被人知曉。人各有誌,尹昭從政,他想做自己痛恨的人,而我從工,想做自己喜歡的人。”
聽完這句,石狐子雙手扶在門上,渾身一陣顫栗。如果秦鬱要去秦國,那麽自己見阿葁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他怕,怕自己不夠強。他看見,秦鬱和翟無有立下了君子之約後,竟是猜到自己在門後偷窺似的,朝自己的方向看過來……
石狐子關上門,轉身走了。
天未亮的時候,山間霧氣迷蒙,翟無有等十八人帶著匪幫離開了景山寨子。
秦鬱對眾人道,這次大家之所以能及時獲救,離不開石狐子的竹飛子,石狐子有功,功抵過,他覺得可以了,並且之後,誰都不應再拿石狐子持械傷人說事。
※※※※※※※※
七日後,一行人抵達上容。
上容郡的城門口搭建著一道長棚,人滿為患,嚷叫的都是河西口音,很擁堵。
寧嬰獲悉來接,被他們的樣子嚇傻了,他看見采蘋懷裏的季,又滿目氤氳。
秦鬱笑出一臉老淚,千難萬難,總算離開了雀門勢力範圍,可以吃頓好的了。
寧嬰在上容郡的生意風生水起,加上楚人方瓊本也就是做壺的,可謂強強聯合,首批就做出了驚豔中原的蟠龍紋。郡守感激他們挽救了上容壺器的名聲,他們便進一步壓低價格,擠兌走了原來的幾家,然後再提價,當月之內收迴成本。
本身能買得起他們的銅壺的都是豪強,寧嬰不是姒妤,他心狠,下得了手。
當日,郡裏為秦鬱等人殺了羊,官吏把送羊肉到館驛,大家都吃得非常開心。
大院熱氣騰騰的,五色彩綢從秋收祭祀場地收下來掛在這裏,迎著秋風飄飛。
寧嬰搬來七弦琴,為采蘋和季表演了一個節目,他彈唱詩經,引得喝彩不絕。“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曲子旋律婉轉,季在繈褓中聽著,發出了第一聲笑。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夜裏,寧嬰與采蘋完婚。
屋裏,屋外,全是彩繪的壺壺。
誰都沒有問禺強去了哪裏。
秦鬱問當地官吏,汾郡如今情形怎麽樣,得知,就在三日前,秦軍三部已經攻過長城[2],占領河西軍事重鎮少梁,與魏國的河東諸鎮隔著一條黃河相望。
官吏敬了秦鬱一條羊腿,道:“唉,那附近郡縣在緊急徵兵,有不少逃役的農戶,攜家帶口,背井離鄉,全都往上容這東邊擠,也就隻有你們,逆流而行。”
秦鬱苦笑,道:“東邊難道就太平麽,垣郡的諸君,還在想著怎麽搶黑金礦。”
秦鬱決定,派人先騎馬去給姒妤送信,待修整一段時間之後,繼續向西行。
※※※※※※※※
十一月,一場大雪冰封了所有的河流。
垣郡也不能幸免。
遠望,天地白茫茫。
“郡守大人,您的手!”
門樓,申俞把手放冰垛上,緊摳著冰層。消息本應昨日抵達,卻因大雪緣故延遲,等待時,他一點都沒覺掌心刺痛,若非小吏提醒,他險些就要失去這隻手。
自從秦鬱離開,整個郡衙都被荊如風和祝氏兄弟盯得死死的,毫無喘息機會。所幸,黍米抗凍,而垣郡地處河東南部,田地不會冰封太久,他還不必擔憂饑荒。
此刻,一隊正紅的旗幟從雪原趕來。
“王令!”
“王訓!”
消息到了,終於到了。
申俞深吸一口氣。
王上之令,有八百餘個字,禁西門氏封邑鑄造句芒布幣,一並禁其強買垣郡農具、冶具、金產等生產工具的行為。出人意料的是,王上之訓,隻是一把短劍。
寧波。
外人不知,寧波名劍,早先已被雀門私下獻給了魏王,魏王卻聽司空府的說,偏偏是上卿西門忱也收藏此劍,且難分真假,氣得好幾天睡不著覺。“想要,何不開口?寡人不要了,寡人送你便是!”遂,下達訓誡公文,叫西門忱好生反省。
半月之內,司空府發動猛烈的攻擊,把西門忱鑄造偽劣貨幣,侵吞王室財產的罪行一一昭示天下,他們咬得西門遍體鱗傷,一口氣,剝了西門封邑鑄幣之權。
尹昭咬爛了西門的屁股。
“王上英明!”
申俞跪伏在王令前,紫紅的手背微微發顫,此刻,他不冷,他渾身熱血沸騰。
雖然不是通行全國的“命”,隻是管製地方的“令”,但,有此“令”,便是開創了先例,足以警醒魏國大大小小的封邑主,不要再吸食國家與百姓的骨髓。
申俞抬起頭,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雪絮,而是從天降落的嶄新而光亮的農具。
“來人。”
申俞站起來,把凍手收迴袖中,叫出了一個與祝氏兄弟關係特別好的小吏員。
“你去告訴驛館的荊士師,今天起,垣郡黑金由雀門開采,讓他去冶署開戶。”
小吏道:“郡守大人的意思是讓他直接找祝冶令,不過問其中的流程了嗎?”
申俞道:“對,祝冶令管理冶署已有些年份了,他熟悉事務,我自然相信他。”
小吏奉命而去。
申俞麵對著西邊那座被白雪覆蓋的礦井,誦讀了一整天的儒家之道。現在,他雖拿到了可以壓製西門的明令,但,挽救垣郡的路還很長,下一步,他打算裝糊塗,放權,把招工之權和冶具調配之權全部交給與西門封邑關係緊密的祝冶令,如此,引西門的本地勢力阻撓雀門開采黑金,待將來,才能讓黑金真正為國所用。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北風卷過門樓簷下的銅鈴,吹落了沉重的積雪,一聲聲清脆聲音迴蕩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