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是離開了。
可這件事情還在持續發酵,並且越演越烈!
接近天亮時,洪化府府尹王清科來到通善縣。
“下官惶恐,聽聞此事連夜趕來,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啊!”
王清科是個年近六旬的老臣,他任府尹時間不算長。
新朝建立後,各地官員換了不少,他就是在那時任職。
此刻跪在屋外大喊著。
“你也知道自己有罪?”
太監總管成敬聲音尖細道:“幸好陛下洪福齊天,龍體無恙,否則你就是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成敬來的時間也不長。
關寧從臨安出發時設定了兩條路線,一為明線走陸路,二為暗線走水路。
而成敬就在陸路上。
也幸虧他沒跟著,否則就以當時的戰況激烈,他能不能活下來還未可知……
不過這也正說明了這幫人的厲害。
關寧也曾詳細分析過。
他從臨安出發時並未大張旗鼓,知道的人也相當有限,而他設置一明一暗的路線,更是沒幾個人知道。
但刺客卻能準確的掌握他的動向,並知道他在哪艘船。
是他的身邊有內鬼嗎?
也不一定。
關寧走水路是隱秘了一些,但也隻是相對的,若有心關注其實還是能發現不同。
在行進過程中,依舊有很多保護,比如隨行的護衛船等。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跟普通行人完全不同。
而且路途很長,隻要沿途盯著,總是能發現。
不用說別人,關寧自己就能推斷出來……
而這也正是體現出了幕後策劃之人的厲害。
所以在沒有確鑿證據或一定線索時,貿然懷疑身邊人隻會越搞越亂……
把成敬緊急召來有很大作用。
作為侍奉在關寧身邊的大內總管,他顯然是最能證明關寧就在通善縣的人。
莫宣畢竟是貴妃,身份特殊,她在背後指揮可以,但拋頭露麵就不太方便了,但成敬不同,他可以做這些事情。
就像現在接待官員。
“陛下龍體無恙?”
王清科聽聞後,高聲喊道:“天佑大康,天佑陛下啊!”
“怎麽?你難道希望陛下有事嗎?”
成敬冷聲問著。
陛下遭遇刺殺,竟然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他怎麽能不憤怒。
他已經得到皇貴妃的授意,知曉了自己的任務和職責。
其一,是打好掩護演好戲,讓外人知道陛下就在通善縣。
其二,就是找出兇手,查找線索。
成敬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看來,在這個地方的每個人都有嫌疑,都有可能是前朝餘孽。
知人知麵不知心。
表麵應的很好,內心是怎麽想的誰又能知道。
他這樣說就是在試探。
“臣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府尹王清科忙著伏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而此刻他內心所想的就跟表麵說的不一樣。
難道說陛下真的無礙嗎?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真無礙的話又何必在通善縣,早就該迴上京了。
殿下的計劃要成功了啊。
他裝出驚恐的樣子,內心卻是一片欣喜。
沒錯,他就是一個存有異心的人,就屬於前朝餘孽之列。
任何一場刺殺行動都不是那麽容易成功的,更何況行刺的對象是當朝皇帝。
機會隻有一次。
不能有任何差錯!
這需要相當周詳的部署。
王清科知道的也不多,為了防止出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各有各自的人在做。
而他的任務就是在職權範圍內合理的提供便利條件。
在襲殺之前做過好多次的模擬,為那些殺手提供合法的身份等都是他做的。
但他做的很隱秘,以他府尹的身份根本就不需要親自安排,隻需交由別人來做就可。
而現在他的任務就是打探陛下的真實情況。
是否真的像外界傳的那樣受了重傷,或者更加糟糕,因為這關係到之後的計劃。
“從府城到這裏需要兩個時辰,你倒是來的挺快啊。”
成敬開口道:“可事發外傳出去也需要時間,你怎麽能這麽快的趕來?”
這個太監總管有點東西。
王清科內心想著,不過他早已想到了這個漏洞。
就算消息第一時間傳至府城,他也第一時間起身,兩個時辰遠遠不夠。
他來的匆忙,就證明他可能事先就知道會有此事發生,隨時做著準備,那最早到來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了。
為了打探陛下的情況。
這般想著,王清科開口道:“臣在前日就去了遼壽縣,離通善縣倒是近一些。”
“通善縣是你管轄之地,陛下在這裏遇襲,你脫不了幹係。”
成敬開口道:“現在你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抓住兇手,找出線索!”
“是,臣一定竭盡全力。”
王清科知道自己通過了第一道盤問,但依舊不能放鬆緊惕。
“抓緊去查辦吧。”
“是。”
成敬直接下發著命令,沒有人敢忤逆。
陛下遇襲不能隨意見人,他就成了陛下的傳令人。
府尹王清科隻是來的第一個要員,接下來到來的官員一個接下個,就連樂州州牧杜暉也來了。
樂州位於瀾州之南。
瀾州就是上京所在地,這裏距離上京其實已經不遠。
隨著時間推移,此事開始廣為傳播。
哪怕有刻意管控,也不可能控製,更何況還有藏在暗處的有心人在推波助瀾,所以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不少官員皆來探望。
地方官員,周邊官員等都來到了這個小縣城。
可他們都沒有見到關寧。
成敬明言,陛下因冬日落水感染風寒,不便接見諸位官員,請諸位不要記掛,除相關人等,其他人應盡快迴到屬地,保證地方平穩。
本來沒什麽,但因為這套說辭讓人們越發相信有什麽了。
冬日落水感染風寒。
明明是遇襲,卻說的如此簡單。
再說感染風寒對於年輕力壯的陛下也不算什麽,離京如此之近卻不迴京,還在這留著幹什麽?
而且聽說連府城的郎中都被找來了,可能在京禦醫都在來的路上!
種種反應都讓人們知曉,陛下肯定是出事,再不濟也是受了重傷,甚至更嚴重……
流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離譜。
甚至有人說,陛下已經死了,現在不過是欲蓋彌彰。
新朝建立還未有一年,陛下便出了此事,一時間人心惶惶,朝局動蕩,而在這時,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來……梁國對大康用兵了!
新朝也直接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
可這件事情還在持續發酵,並且越演越烈!
接近天亮時,洪化府府尹王清科來到通善縣。
“下官惶恐,聽聞此事連夜趕來,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啊!”
王清科是個年近六旬的老臣,他任府尹時間不算長。
新朝建立後,各地官員換了不少,他就是在那時任職。
此刻跪在屋外大喊著。
“你也知道自己有罪?”
太監總管成敬聲音尖細道:“幸好陛下洪福齊天,龍體無恙,否則你就是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成敬來的時間也不長。
關寧從臨安出發時設定了兩條路線,一為明線走陸路,二為暗線走水路。
而成敬就在陸路上。
也幸虧他沒跟著,否則就以當時的戰況激烈,他能不能活下來還未可知……
不過這也正說明了這幫人的厲害。
關寧也曾詳細分析過。
他從臨安出發時並未大張旗鼓,知道的人也相當有限,而他設置一明一暗的路線,更是沒幾個人知道。
但刺客卻能準確的掌握他的動向,並知道他在哪艘船。
是他的身邊有內鬼嗎?
也不一定。
關寧走水路是隱秘了一些,但也隻是相對的,若有心關注其實還是能發現不同。
在行進過程中,依舊有很多保護,比如隨行的護衛船等。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跟普通行人完全不同。
而且路途很長,隻要沿途盯著,總是能發現。
不用說別人,關寧自己就能推斷出來……
而這也正是體現出了幕後策劃之人的厲害。
所以在沒有確鑿證據或一定線索時,貿然懷疑身邊人隻會越搞越亂……
把成敬緊急召來有很大作用。
作為侍奉在關寧身邊的大內總管,他顯然是最能證明關寧就在通善縣的人。
莫宣畢竟是貴妃,身份特殊,她在背後指揮可以,但拋頭露麵就不太方便了,但成敬不同,他可以做這些事情。
就像現在接待官員。
“陛下龍體無恙?”
王清科聽聞後,高聲喊道:“天佑大康,天佑陛下啊!”
“怎麽?你難道希望陛下有事嗎?”
成敬冷聲問著。
陛下遭遇刺殺,竟然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他怎麽能不憤怒。
他已經得到皇貴妃的授意,知曉了自己的任務和職責。
其一,是打好掩護演好戲,讓外人知道陛下就在通善縣。
其二,就是找出兇手,查找線索。
成敬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看來,在這個地方的每個人都有嫌疑,都有可能是前朝餘孽。
知人知麵不知心。
表麵應的很好,內心是怎麽想的誰又能知道。
他這樣說就是在試探。
“臣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府尹王清科忙著伏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而此刻他內心所想的就跟表麵說的不一樣。
難道說陛下真的無礙嗎?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真無礙的話又何必在通善縣,早就該迴上京了。
殿下的計劃要成功了啊。
他裝出驚恐的樣子,內心卻是一片欣喜。
沒錯,他就是一個存有異心的人,就屬於前朝餘孽之列。
任何一場刺殺行動都不是那麽容易成功的,更何況行刺的對象是當朝皇帝。
機會隻有一次。
不能有任何差錯!
這需要相當周詳的部署。
王清科知道的也不多,為了防止出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是獨立的,各有各自的人在做。
而他的任務就是在職權範圍內合理的提供便利條件。
在襲殺之前做過好多次的模擬,為那些殺手提供合法的身份等都是他做的。
但他做的很隱秘,以他府尹的身份根本就不需要親自安排,隻需交由別人來做就可。
而現在他的任務就是打探陛下的真實情況。
是否真的像外界傳的那樣受了重傷,或者更加糟糕,因為這關係到之後的計劃。
“從府城到這裏需要兩個時辰,你倒是來的挺快啊。”
成敬開口道:“可事發外傳出去也需要時間,你怎麽能這麽快的趕來?”
這個太監總管有點東西。
王清科內心想著,不過他早已想到了這個漏洞。
就算消息第一時間傳至府城,他也第一時間起身,兩個時辰遠遠不夠。
他來的匆忙,就證明他可能事先就知道會有此事發生,隨時做著準備,那最早到來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了。
為了打探陛下的情況。
這般想著,王清科開口道:“臣在前日就去了遼壽縣,離通善縣倒是近一些。”
“通善縣是你管轄之地,陛下在這裏遇襲,你脫不了幹係。”
成敬開口道:“現在你有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抓住兇手,找出線索!”
“是,臣一定竭盡全力。”
王清科知道自己通過了第一道盤問,但依舊不能放鬆緊惕。
“抓緊去查辦吧。”
“是。”
成敬直接下發著命令,沒有人敢忤逆。
陛下遇襲不能隨意見人,他就成了陛下的傳令人。
府尹王清科隻是來的第一個要員,接下來到來的官員一個接下個,就連樂州州牧杜暉也來了。
樂州位於瀾州之南。
瀾州就是上京所在地,這裏距離上京其實已經不遠。
隨著時間推移,此事開始廣為傳播。
哪怕有刻意管控,也不可能控製,更何況還有藏在暗處的有心人在推波助瀾,所以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不少官員皆來探望。
地方官員,周邊官員等都來到了這個小縣城。
可他們都沒有見到關寧。
成敬明言,陛下因冬日落水感染風寒,不便接見諸位官員,請諸位不要記掛,除相關人等,其他人應盡快迴到屬地,保證地方平穩。
本來沒什麽,但因為這套說辭讓人們越發相信有什麽了。
冬日落水感染風寒。
明明是遇襲,卻說的如此簡單。
再說感染風寒對於年輕力壯的陛下也不算什麽,離京如此之近卻不迴京,還在這留著幹什麽?
而且聽說連府城的郎中都被找來了,可能在京禦醫都在來的路上!
種種反應都讓人們知曉,陛下肯定是出事,再不濟也是受了重傷,甚至更嚴重……
流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離譜。
甚至有人說,陛下已經死了,現在不過是欲蓋彌彰。
新朝建立還未有一年,陛下便出了此事,一時間人心惶惶,朝局動蕩,而在這時,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來……梁國對大康用兵了!
新朝也直接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