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親自督辦?”


    有一個官員微微愣神,隨即神情不屑道:“天高皇帝遠,還能怎麽督辦?”


    “是啊!”


    “這種事情是想做就能做的嗎?”


    很多官員都帶著冷笑。


    推行任何政令,最終實際辦差的都是官員。


    就好像征收商稅。


    還是這些官員們去收。


    但這性質又不同。


    征收商稅能做下去,是因為給了經辦人利益,他們願意去做。


    否則想執行下去也很難。


    到了反腐時,雖然有王倫他們督辦,但推進困難,因而才會有這次議事。


    這又是官紳一體納糧,可是觸及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這影響太大太大。


    想要執行下去根本就不可能。


    別說是王倫,就是遠在瀾州的陛下也不行。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如果王倫他們敢做這把刀,他們絕對會跟拚命。


    而且王倫他們也不願意。


    因為他們也是官員,也在納稅的範圍之內……


    所以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他們已經有了想法,你想推什麽新政都行,我不遵守就可以了。


    王倫沒有說話。


    倒是宋清反應很快,他驚疑道:“你是說,陛下會親自來我們這裏督辦?”


    “陛下已經來了。”


    王倫低沉道:“現在應該就在鎮江!”


    “什麽!”


    “什麽?”


    聽到此。


    一眾人再次呆滯。


    不過隨即便有人咬牙道:“陛下來了又怎麽樣,來了就能把這差事辦了嗎?”


    “沒錯,長久形成的規矩怎麽能打破!”


    “官紳一體納糧,這影響到的是我們所有人!”


    淮州州牧尤萬直接道:“各位,幾千年的傳統不能打破,這一次我們必須要團結起來,雖然我們要對抗的是一國之君,但我們也必須要堅守。”


    “沒錯!”


    “我們不能退卻!”


    “立即趕迴各自屬地,發動所有官員,所有鄉紳,所有讀書人……隻要我們合力,就是一股相當大的力量!”


    “嗯!”


    “必須要這樣做!”


    “傳統不能打破,讀書人的特權不能失!”


    剛才還各自為戰的眾人,此刻卻達成了共識。


    哪怕對抗的人是陛下,他們也在所不惜!


    王倫,方屆,孫普聖三人反而鬆了一口氣。


    他們明白。


    朝廷大軍前來,所為的不是他們。


    最有可能的就是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


    同時,他們又緊張了。


    陛下應該很快就要找他們。


    “我還要好好辦差,不能辜負陛下的授封。”


    方屆在內心起了小九九。


    這是一個機會。


    隻要能把這件事情辦好,就有更多的機會。


    有同樣想法的不止是他一個人,王倫,孫普聖二人也有……


    “迴去了。”


    “迴去!”


    官員們再顧不得商討,都忙著離開。


    他們要趕緊迴到各自州府,抓緊時間處置此事。


    “我也迴去了。”


    方屆忙的起身。


    “我也走了。”


    孫普聖緊跟著。


    “你們……”


    王倫想說什麽,心知也是白說。


    他現在都迷茫了,不知該怎麽辦。


    而跟他同樣迷茫的,還有江州州牧宋清。


    他並沒有動,就坐在座椅上,嘴裏還在呢喃著。


    “陛下,您真的要如此激進,真的不給我們活路嗎?您真的就不怕背上千古罵名嗎?”


    同一時間。


    鎮江府衙。


    莫宣也問出了同樣的話。


    “陛下,您真的就不怕背上千古罵名嗎?”


    她問的很有深意。


    不用交稅這是什麽?


    這是一項特權。


    過去王朝為了吸引人才考科舉做官,所以實行了不用交稅的政策。


    可現在情況完全變了。


    這種行為是直接得罪了天下讀書人!


    他們必然會大為憤慨,認為自己的特權被侵犯了。


    而這些手握筆杆子掌握輿論的讀書人,必然會捍衛自己的權利。


    關寧本身就是謀權篡位,而這樣下來,他們還不知會怎麽編排,在這種影響之下,一定會背負千古罵名……


    “朕不怕。”


    關寧隨意道:“朕就是造反得位,他們再怎麽說,也不過如此了,還能怎麽著?”


    這般說著。


    關寧的聲音也是冷厲了下來。


    “朕什麽都不在乎,這一次也必須要把此政推行下去!”


    關寧下定了決心。


    很早之前他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隆景年間,表麵看來,盛世空前,實則國庫空虛,百姓清貧。


    打仗需要錢糧,可是國庫征收錢糧的對象一直都是窮苦老百姓,老百姓們本身所攤派的賦稅都交齊了以後,又出現了新的賦稅。


    然後壓迫越來越重,可就算壓迫到了極致,國庫也不能充盈。


    因為百姓就沒有錢。


    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國庫沒錢,老百姓又沒錢?


    那錢去了哪裏?


    其實錢都跑到那些當官的手裏去了,他們在做官的時候,不斷撈油水,可是因為他們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所以壓根就不需要交稅。


    這就造成了朝廷和百姓的收入,全都落入了官員的手裏,這是非常可惡的一件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所有人的人生目標:登上天子堂,也就是當上官老爺,從此就再也不用納糧交稅了。


    不僅他們自己不用納糧交稅,老婆孩子、家奴侍女也不用交,甚至他家的土地都不用繳稅。


    久而久之,就形成嚴重的問題。


    關寧根本就不在乎得罪天下讀書人。


    因為讀書人是需要他這個皇帝賞飯吃,而自己的飯,卻是天下老百姓賞的。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選擇題,他知道該怎麽做。


    這般想著,關寧站了起來。


    “長久以來,讓這些人都覺得,皇帝會重用人才,會因為讀書人的麵子,從而服軟,他們聯合起來跟皇帝對抗,就是希望不要改變這一千古道理。”


    關寧聲音低沉道:“他們這是自以為是,他們認為這麽多皇帝都妥協了,你憑什麽不妥協,讀書人抱著這種想法,據理力爭,認為他們不交稅納糧,那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必須要堅持下去。”


    “可惜他們搞不清楚的是,所有政策,都出於皇帝本人,之所以妥協,是因為有各種考慮,而朕絕不會妥協,朕會用實際告訴他們,傳統就是被打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