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好幾天上京城都在議論關世子大鬧鄧府的事情,這個熱度恐怕要維持一段時間。
因為在事發的第二天,都察院右都禦史吳清昆直接上奏彈劾關寧,身為鎮北王府世子,將門功勳之後,自恃身份,目無法紀,狂妄自大,應當廢其世子之位!
以右都禦史的身份彈劾,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大的份量,也直接將原本還模糊的事態直接挑明。
這其中還涉及到一個隱含。
關寧是鎮北王府世子,並非是誰冊封誰指定,而是他身份如此。
若要廢其世子之位,首要做的是廢除鎮北王。
既然都沒有鎮北王府了,又何來的世子?
這才是吳清昆的主要目的。
在吳清昆之後,治安署主官曲渾附議,以關寧進京在東城門當眾打鄧明遠為由,進行彈劾,提議廢其世子之位。
這個理由也最為充足,關寧仗其身份,多次行出格之事,其張狂之名,人人皆知。
這般也是為朝廷安定,為上京城安定。
今日早朝注定不會平常。
緊接著,新任兵部左侍郎提出,鎮北王關重山出事,北疆暫時生亂,無人領製,應當由朝廷另調派軍隊前往駐守,預防蠻荒進攻。
此提議,引起不少朝臣附議。
自從鎮北王出事以來,北疆便進入混亂時期,蠻荒抓住機會,發起進攻,幸有鎮北將軍關子安臨危受命,將之抵禦。
但那邊駐軍已經不足。
原本有鎮北軍三十萬,但有十萬精銳隨鎮北王留在蠻荒,兵力補充,勢在必行。
這是絕對正當的理由。
而在此之後,更讓人驚訝的是兵部尚書徐正英提議,又到了各地換防階段,鎮北軍因受鎮北王出事影響,對戰爭不利,而且長期駐守,處於高壓狀態,兵部體恤,應到調任他處進行換防!
此提議,引起極大震動。
按照朝廷規定,地方軍事轄區實行三年輪換駐防製,這是為了防止駐守軍隊在一地坐大。
而今,到了年限,這項事務也要開展了。
但輪換並不包括各地藩王在內,主要所指的其實就是鎮北王府。
因為鎮北王是唯一一個實權藩王,獨立掌握軍隊。
更因為鎮北軍特殊,主要防守蠻荒,經常麵臨戰事等原因,在這麽多年裏,從未動過。
而現在,竟然要動了!
這是打破多少年來所形成的規矩……
兵部尚書徐正英提出,立即引起不少官員附議,相繼舉出諸多事由,例如在關重山出事之後,北軍戰力出現問題等,可以說準備相當充分。
更有官員提出,因鎮北王關重山孤身冒進蠻荒,而致使十萬精銳丟失陣亡,因當追責。
很明顯,這是一次雪黨的全麵進攻。
朝廷內部有著不同派係不同主張,稱之為各黨,主張削藩者,相聚一起,削與雪同音,私下便被人稱之為雪黨。
這是一次對鎮北王府的全麵打壓,引起極大爭議。
並非皆為雪黨,還有對鎮北王府維護者,認為此舉不妥。
鎮北王是太祖授封,怎能隨意取締?
至於調離鎮北軍,也恐怕會帶來不好影響。
爭執始終不下,雪黨明顯占於上風,關鍵的問題還是關重山不在了。
以前關重山在時,誰敢大唿小叫,誰又敢動?
今時不同往日,隻剩一個落魄世子,大廈將傾,眾人偏離,誰又會力保說話?
這是大勢,違背大勢者,如何能活?
不少人內心都在怪怨這位關世子,若不是你大鬧鄧府,罵這個,罵那個,會引起如此反彈麽?
現在連世子之位可都難保。
這般爭執,從早朝持續到中午都沒有個結果,聖上讓禦膳房送來了飯菜,眾臣邊吃邊吵,直至內閣次輔薛懷仁提議,軍事輪換執行,至於廢除世子之位,再進行商議!
大康王朝實行中樞內閣製,有參政議政職權,為皇帝顧問輔臣,具有相當大的職權,品級為從一品,正一品不等。
內閣官員授封大學士,稱之為內閣大學士,掌內閣者為首輔,其二為次輔。
現在就連次輔都說話了,可想而知。
誰都知道,此事已經有了定音。
次輔薛懷仁,乃是真正的一品大員,他也是雪黨的核心人物,削黨,薛黨,雪黨,三字諧音!
這時,所有人才反應過來,提議廢除世子之位,隻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的目的,是實行軍事輪換,將鎮北軍調離北疆。
隻要失了軍權,那鎮北王府在北疆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等於老虎失了爪牙,到時可以隨意處置……再廢除鎮北王府,也不會有多大阻力,便會順理成章!
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處。
明明知道是如此,可也無法太過反駁,因為所提出的都是正當理由……
“準!”
隆景帝隻說一字,此事就此定下。
既然已經決定換防,那換到何處,跟哪支軍隊調換,也是問題。
不過此項並未在朝堂相商,之後會由內閣決議,進行公布……
早朝結束。
誰都知道鎮北王府將不會存在,也不過是時間早晚得問題……
明明鎮北王府的繼承人就在上京城,一切決議卻都繞過了他,這不得不讓人唏噓,就是願意幫襯者,都無可奈何。
你至少也應該做點什麽吧?
哪怕是發出一點聲音,或者表現出一點關心之意,可這些都沒有……
自從大鬧鄧府之後,他連麵都沒有露過,這也氣的那些為鎮北王府說話的朝臣官員,氣的發抖!
皇上不急太監急。
真是扶不起啊!
有這樣一位繼承人世子,鎮北王府怎麽會不落寞?
再一次的處於議論中心,關寧卻仿佛毫不在意,他在府中忙著自己的事情。
忙什麽呢?
他在檢驗自己的實力。
神秘秘籍的功效已經體驗到了,他需要了解自己的進步有多少。
但似乎這種方式得來的力量,跟傳統修武不同,所以也不能以常理判定。
習武之人,稱為武人。
習武之道,稱為武道。
所謂武道便是習武的方法秘籍等。
雖說各有不同,比如實力提升的快慢效率等,但也有一個具體的模式品級……
因為在事發的第二天,都察院右都禦史吳清昆直接上奏彈劾關寧,身為鎮北王府世子,將門功勳之後,自恃身份,目無法紀,狂妄自大,應當廢其世子之位!
以右都禦史的身份彈劾,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大的份量,也直接將原本還模糊的事態直接挑明。
這其中還涉及到一個隱含。
關寧是鎮北王府世子,並非是誰冊封誰指定,而是他身份如此。
若要廢其世子之位,首要做的是廢除鎮北王。
既然都沒有鎮北王府了,又何來的世子?
這才是吳清昆的主要目的。
在吳清昆之後,治安署主官曲渾附議,以關寧進京在東城門當眾打鄧明遠為由,進行彈劾,提議廢其世子之位。
這個理由也最為充足,關寧仗其身份,多次行出格之事,其張狂之名,人人皆知。
這般也是為朝廷安定,為上京城安定。
今日早朝注定不會平常。
緊接著,新任兵部左侍郎提出,鎮北王關重山出事,北疆暫時生亂,無人領製,應當由朝廷另調派軍隊前往駐守,預防蠻荒進攻。
此提議,引起不少朝臣附議。
自從鎮北王出事以來,北疆便進入混亂時期,蠻荒抓住機會,發起進攻,幸有鎮北將軍關子安臨危受命,將之抵禦。
但那邊駐軍已經不足。
原本有鎮北軍三十萬,但有十萬精銳隨鎮北王留在蠻荒,兵力補充,勢在必行。
這是絕對正當的理由。
而在此之後,更讓人驚訝的是兵部尚書徐正英提議,又到了各地換防階段,鎮北軍因受鎮北王出事影響,對戰爭不利,而且長期駐守,處於高壓狀態,兵部體恤,應到調任他處進行換防!
此提議,引起極大震動。
按照朝廷規定,地方軍事轄區實行三年輪換駐防製,這是為了防止駐守軍隊在一地坐大。
而今,到了年限,這項事務也要開展了。
但輪換並不包括各地藩王在內,主要所指的其實就是鎮北王府。
因為鎮北王是唯一一個實權藩王,獨立掌握軍隊。
更因為鎮北軍特殊,主要防守蠻荒,經常麵臨戰事等原因,在這麽多年裏,從未動過。
而現在,竟然要動了!
這是打破多少年來所形成的規矩……
兵部尚書徐正英提出,立即引起不少官員附議,相繼舉出諸多事由,例如在關重山出事之後,北軍戰力出現問題等,可以說準備相當充分。
更有官員提出,因鎮北王關重山孤身冒進蠻荒,而致使十萬精銳丟失陣亡,因當追責。
很明顯,這是一次雪黨的全麵進攻。
朝廷內部有著不同派係不同主張,稱之為各黨,主張削藩者,相聚一起,削與雪同音,私下便被人稱之為雪黨。
這是一次對鎮北王府的全麵打壓,引起極大爭議。
並非皆為雪黨,還有對鎮北王府維護者,認為此舉不妥。
鎮北王是太祖授封,怎能隨意取締?
至於調離鎮北軍,也恐怕會帶來不好影響。
爭執始終不下,雪黨明顯占於上風,關鍵的問題還是關重山不在了。
以前關重山在時,誰敢大唿小叫,誰又敢動?
今時不同往日,隻剩一個落魄世子,大廈將傾,眾人偏離,誰又會力保說話?
這是大勢,違背大勢者,如何能活?
不少人內心都在怪怨這位關世子,若不是你大鬧鄧府,罵這個,罵那個,會引起如此反彈麽?
現在連世子之位可都難保。
這般爭執,從早朝持續到中午都沒有個結果,聖上讓禦膳房送來了飯菜,眾臣邊吃邊吵,直至內閣次輔薛懷仁提議,軍事輪換執行,至於廢除世子之位,再進行商議!
大康王朝實行中樞內閣製,有參政議政職權,為皇帝顧問輔臣,具有相當大的職權,品級為從一品,正一品不等。
內閣官員授封大學士,稱之為內閣大學士,掌內閣者為首輔,其二為次輔。
現在就連次輔都說話了,可想而知。
誰都知道,此事已經有了定音。
次輔薛懷仁,乃是真正的一品大員,他也是雪黨的核心人物,削黨,薛黨,雪黨,三字諧音!
這時,所有人才反應過來,提議廢除世子之位,隻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的目的,是實行軍事輪換,將鎮北軍調離北疆。
隻要失了軍權,那鎮北王府在北疆的地位就會受到影響,等於老虎失了爪牙,到時可以隨意處置……再廢除鎮北王府,也不會有多大阻力,便會順理成章!
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處。
明明知道是如此,可也無法太過反駁,因為所提出的都是正當理由……
“準!”
隆景帝隻說一字,此事就此定下。
既然已經決定換防,那換到何處,跟哪支軍隊調換,也是問題。
不過此項並未在朝堂相商,之後會由內閣決議,進行公布……
早朝結束。
誰都知道鎮北王府將不會存在,也不過是時間早晚得問題……
明明鎮北王府的繼承人就在上京城,一切決議卻都繞過了他,這不得不讓人唏噓,就是願意幫襯者,都無可奈何。
你至少也應該做點什麽吧?
哪怕是發出一點聲音,或者表現出一點關心之意,可這些都沒有……
自從大鬧鄧府之後,他連麵都沒有露過,這也氣的那些為鎮北王府說話的朝臣官員,氣的發抖!
皇上不急太監急。
真是扶不起啊!
有這樣一位繼承人世子,鎮北王府怎麽會不落寞?
再一次的處於議論中心,關寧卻仿佛毫不在意,他在府中忙著自己的事情。
忙什麽呢?
他在檢驗自己的實力。
神秘秘籍的功效已經體驗到了,他需要了解自己的進步有多少。
但似乎這種方式得來的力量,跟傳統修武不同,所以也不能以常理判定。
習武之人,稱為武人。
習武之道,稱為武道。
所謂武道便是習武的方法秘籍等。
雖說各有不同,比如實力提升的快慢效率等,但也有一個具體的模式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