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枯木怎能逢生?
徒兒下山去吧,你已經無敵了! 作者:多多檸檬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直忙活到後半夜,李承道滿頭大汗,才終於保住了李晴的性命。
但這追魂針法,也隻能讓她存息三日。
若三日內找不到救治辦法,恐怕就算李承道的師父來了,也無濟於事。
如今這種情況,李承道絞盡腦汁,想要救活李晴,恐怕也隻有迴生丹了。
這丹藥倒是好煉,但難就難在有一味藥引,極其難尋。
他需要百年枯木之上生出的鮮嫩枝丫。
枯木逢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是百年枯木之上了。
李承道從學醫到現在,也隻是在書上看到過這味藥的描述。
至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這種東西,甚至都是個未知數。
更何況李晴隻有三天的時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就算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都要嚐試一下。
隨後直接撥通了夏玉卿的電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那邊。
一聽到是李承道的妹妹,所有人都忙活了起來。
好不容易歸於平靜的青雲市,再次躁動了起來。
製藥大師王崇道,一晚上打了上百個電話,找自己所有的老同學打聽。
周浩民更是尋找生意上合作過的夥伴,幫助李承道尋常。
所有認識李承道的人,全都在這一刻忙活了起來。
劉景雲對於李承道的事情更是放在心尖尖上,為了這事情還召開了公司會議。
隻是這一個晚上的時間,所有人的關係網甚至擴散到了全國。
終於到了第二天下午,李承道這邊接到了夏玉卿的電話。
“承道,我這邊多方麵打聽,隻找到了一條消息,就在胡熊市!”
夏玉卿的聲音有些為難,差不到丁點的喜悅。
“在哪裏?很難弄到嗎?”李承道也聽出了夏玉卿語氣有點問題。
“嗯,在胡熊市的一個收藏家,他有一個明清的木雕,雕像上發出了綠芽!”
“他對這木雕十分喜愛,經常為它開展覽會,恐怕沒那麽容易割愛。”
夏玉卿那邊也多方麵打聽到了消息。
那收藏家的底細他們也已經打探清楚了,壓根就不缺錢,而且還極其喜歡收藏。
想要從他手裏得到那木雕,簡直難如登天。
“就算再難,我也想試一試,你把地址給我發過來吧。”
也許試了會失敗,但如果不試一試,李承道恐怕要後悔一輩子。
明天將是李晴所能堅持的最後一天。
也是那個收藏家展覽會的最後一天。
事情成與不成,人活與不活,也全都在明天揭曉。
次日清晨,李承道拿出了夏玉卿送他的那身袍子。
還將自己雕刻的一些玉首飾戴在了腰間。
畢竟是參加人家的展覽會,有求於人,李承道還是要顯得尊敬一些。
打了輛車子,七拐八繞之下,終於停在了那展覽會的門口。
李承道也終於明白了夏玉卿那句話的含義,為什麽會說很難得到那味藥材。
那收藏家竟然為了自己的展品,專門蓋了一座展覽廳!
從這一點就能看的出來,其財力之雄厚,其對藏品之喜愛。
展廳的上麵掛著大大的牌匾。
袁氏品寶。
李承道今天穿著十分正式,腰間掛著的鏤空玉球,更讓人顯得儒雅。
門口的安保都沒有對他進行阻攔。
李承道進入展廳,發現這裏十分寬闊,無數精美的藏品都被罩在玻璃櫃裏。
一群老頭正聚集在展廳的最裏麵,圍著一個胡子花白,帶著老花鏡的老爺子。
這老爺子的老花鏡很奇特,眼鏡框都是木頭的,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我說袁老啊,你這些展品我們早就看膩了,這大老遠過來,可是為了鎮館之寶啊!”
“就是就是,你那個枯樹逢春,可是奇觀啊,拿出來給我們長長見識吧!”
幾個老頭不斷慫恿,但袁老爺子的臉上卻露出一絲為難。
“那東西可不能隨便拿出來,萬一見風出了問題,我可得心疼死,要知道那長出來的可是嫩芽!”
剛剛還在顯擺展品的袁老,此刻卻收起了那副得意的姿態。
“行了吧,那寶貝不就是拿出來展示的嗎?不拿出來展示還有什麽意義?”
“就是就是,你那個枯木逢春該不會是假的吧?”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我們好像從未見過,就聽你吹了!”
幾個老頭一看也是關係很要好,對袁老的性格十分了解。
這三言兩語的激將,讓一直愛顯擺的袁老忍無可忍。
他耗費巨資建造了這麽個展覽廳,更是對外號稱小故宮。
現在他們竟然對自己的藏寶懷疑,這讓袁老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
“你們幾個老家夥真是一點見識都沒有,我袁誌明什麽時候吹過牛皮?”
“行行行,我也不跟你們廢話了,今天我心情好,就讓你們開開眼!”
袁誌明被幾個人說的還不了嘴,知道今天如果不把東西拿出來,恐怕要被他們笑話一輩子。
聽到展廳內動靜的李承道,也邁步湊了過去。
袁老進入後書房好一會兒,才捧著一座木雕的小塔,小心翼翼的走了出來。
在場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死死盯著他手中的木雕。
木塔的雕刻十分精致,就算是隻有指甲蓋大小的窗戶,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而更讓人稱奇的,就是在那小小的窗戶裏,竟然生長出一棵綠色的嫩芽,生機勃勃。
在場所有人看了都嘖嘖稱奇。
“這居然是真的,枯木逢春,這這居然真的存在?”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百年木雕竟然能發芽,不可思議。”
“老袁啊,你這可真是賺了,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這麽絕的藏品了!”
幾個老頭對袁老不斷誇獎,袁老顯然對這些誇獎也十分受用。
而李承道看過這方麵的記載,更清楚這個東西。
它根本不是枯木逢春從裏麵發芽生長,而是機緣巧合有種子落在木雕表麵。
在種種緣分之下,紮根在木雕之上。
“人死不能複生,枯木怎能逢春,這不過都是表象聲色!”
李承道站在人群後麵,下意識的就發表了言論。
幾個老頭都很專注的看著木塔欣賞,根本沒注意到李承道。
現在突然聽到這唱反調的話語,齊刷刷的轉頭看向了李承道。
但這追魂針法,也隻能讓她存息三日。
若三日內找不到救治辦法,恐怕就算李承道的師父來了,也無濟於事。
如今這種情況,李承道絞盡腦汁,想要救活李晴,恐怕也隻有迴生丹了。
這丹藥倒是好煉,但難就難在有一味藥引,極其難尋。
他需要百年枯木之上生出的鮮嫩枝丫。
枯木逢春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不要說是百年枯木之上了。
李承道從學醫到現在,也隻是在書上看到過這味藥的描述。
至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這種東西,甚至都是個未知數。
更何況李晴隻有三天的時間,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就算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都要嚐試一下。
隨後直接撥通了夏玉卿的電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那邊。
一聽到是李承道的妹妹,所有人都忙活了起來。
好不容易歸於平靜的青雲市,再次躁動了起來。
製藥大師王崇道,一晚上打了上百個電話,找自己所有的老同學打聽。
周浩民更是尋找生意上合作過的夥伴,幫助李承道尋常。
所有認識李承道的人,全都在這一刻忙活了起來。
劉景雲對於李承道的事情更是放在心尖尖上,為了這事情還召開了公司會議。
隻是這一個晚上的時間,所有人的關係網甚至擴散到了全國。
終於到了第二天下午,李承道這邊接到了夏玉卿的電話。
“承道,我這邊多方麵打聽,隻找到了一條消息,就在胡熊市!”
夏玉卿的聲音有些為難,差不到丁點的喜悅。
“在哪裏?很難弄到嗎?”李承道也聽出了夏玉卿語氣有點問題。
“嗯,在胡熊市的一個收藏家,他有一個明清的木雕,雕像上發出了綠芽!”
“他對這木雕十分喜愛,經常為它開展覽會,恐怕沒那麽容易割愛。”
夏玉卿那邊也多方麵打聽到了消息。
那收藏家的底細他們也已經打探清楚了,壓根就不缺錢,而且還極其喜歡收藏。
想要從他手裏得到那木雕,簡直難如登天。
“就算再難,我也想試一試,你把地址給我發過來吧。”
也許試了會失敗,但如果不試一試,李承道恐怕要後悔一輩子。
明天將是李晴所能堅持的最後一天。
也是那個收藏家展覽會的最後一天。
事情成與不成,人活與不活,也全都在明天揭曉。
次日清晨,李承道拿出了夏玉卿送他的那身袍子。
還將自己雕刻的一些玉首飾戴在了腰間。
畢竟是參加人家的展覽會,有求於人,李承道還是要顯得尊敬一些。
打了輛車子,七拐八繞之下,終於停在了那展覽會的門口。
李承道也終於明白了夏玉卿那句話的含義,為什麽會說很難得到那味藥材。
那收藏家竟然為了自己的展品,專門蓋了一座展覽廳!
從這一點就能看的出來,其財力之雄厚,其對藏品之喜愛。
展廳的上麵掛著大大的牌匾。
袁氏品寶。
李承道今天穿著十分正式,腰間掛著的鏤空玉球,更讓人顯得儒雅。
門口的安保都沒有對他進行阻攔。
李承道進入展廳,發現這裏十分寬闊,無數精美的藏品都被罩在玻璃櫃裏。
一群老頭正聚集在展廳的最裏麵,圍著一個胡子花白,帶著老花鏡的老爺子。
這老爺子的老花鏡很奇特,眼鏡框都是木頭的,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我說袁老啊,你這些展品我們早就看膩了,這大老遠過來,可是為了鎮館之寶啊!”
“就是就是,你那個枯樹逢春,可是奇觀啊,拿出來給我們長長見識吧!”
幾個老頭不斷慫恿,但袁老爺子的臉上卻露出一絲為難。
“那東西可不能隨便拿出來,萬一見風出了問題,我可得心疼死,要知道那長出來的可是嫩芽!”
剛剛還在顯擺展品的袁老,此刻卻收起了那副得意的姿態。
“行了吧,那寶貝不就是拿出來展示的嗎?不拿出來展示還有什麽意義?”
“就是就是,你那個枯木逢春該不會是假的吧?”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我們好像從未見過,就聽你吹了!”
幾個老頭一看也是關係很要好,對袁老的性格十分了解。
這三言兩語的激將,讓一直愛顯擺的袁老忍無可忍。
他耗費巨資建造了這麽個展覽廳,更是對外號稱小故宮。
現在他們竟然對自己的藏寶懷疑,這讓袁老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
“你們幾個老家夥真是一點見識都沒有,我袁誌明什麽時候吹過牛皮?”
“行行行,我也不跟你們廢話了,今天我心情好,就讓你們開開眼!”
袁誌明被幾個人說的還不了嘴,知道今天如果不把東西拿出來,恐怕要被他們笑話一輩子。
聽到展廳內動靜的李承道,也邁步湊了過去。
袁老進入後書房好一會兒,才捧著一座木雕的小塔,小心翼翼的走了出來。
在場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死死盯著他手中的木雕。
木塔的雕刻十分精致,就算是隻有指甲蓋大小的窗戶,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而更讓人稱奇的,就是在那小小的窗戶裏,竟然生長出一棵綠色的嫩芽,生機勃勃。
在場所有人看了都嘖嘖稱奇。
“這居然是真的,枯木逢春,這這居然真的存在?”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百年木雕竟然能發芽,不可思議。”
“老袁啊,你這可真是賺了,恐怕全世界,也找不出這麽絕的藏品了!”
幾個老頭對袁老不斷誇獎,袁老顯然對這些誇獎也十分受用。
而李承道看過這方麵的記載,更清楚這個東西。
它根本不是枯木逢春從裏麵發芽生長,而是機緣巧合有種子落在木雕表麵。
在種種緣分之下,紮根在木雕之上。
“人死不能複生,枯木怎能逢春,這不過都是表象聲色!”
李承道站在人群後麵,下意識的就發表了言論。
幾個老頭都很專注的看著木塔欣賞,根本沒注意到李承道。
現在突然聽到這唱反調的話語,齊刷刷的轉頭看向了李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