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八賢王果然正裝出席了大朝會。
宋製, 親王聽朝,位在宰相之下。
八賢王站在範仲淹的身後, 麵容沉肅,手執笏板。
趙受益趕在他沒開口之前,拿出了範仲淹先前呈上來的劄子,道“範卿, 朕這裏有些沒看明白。”
範仲淹道“官家,是臣哪裏沒有寫明白”
趙受益打開劄子“你這裏寫,江寧府官員上書說黃河今年受災嚴重,請求朝廷明年減免他們賦稅。”
範仲淹道“是。”
趙受益將劄子一扔,怒道“朝廷並非不能給受災之地減免賦稅, 但江寧府並不在黃河流域,黃河發水, 與他們何幹何況江寧府何等富庶, 就算受了一年的災,難道真能窮到連稅都交不上來了”
範仲淹道“江寧府的官員說,朝廷去年賑災之時為了能多得些錢糧補貼受災之地, 曾經在江寧府大肆采買米糧,江寧糧價騰貴, 農人的存糧皆被買盡,若朝廷今年仍要在江寧府收稅, 恐怕會餓死農戶。”
趙受益冷聲道“你去給江寧府的官員迴公文, 告訴他們, 一派胡言。”
朝廷買糧,怎麽可能挨家挨戶地收購農戶手中的存糧
不說麻煩不麻煩的,北方鬧著水患,朝廷有那個閑工夫去上山下鄉地跑嗎
每年收一遍稅就夠一嗆的了,還挨家買糧,累不死你的。
肯定是找幾個大糧商合作,買空了糧商手裏的存糧。
當時趙受益擔心災情,害怕水災一旦擴大,災民越增越多,不好收場,曾經叫負責在江南收糧的官員們無論如何都要盡可能快地收到足夠的糧食。
上行下效,皇帝一句“盡可能快”,下邊官吏可操作的空間就太大了。
反正他們收糧的速度是把趙受益都震驚了,幾乎是在三日之間,收糧的指標就達成了。又過了半個多月,糧食就全都送到了災區。
在這個沒有火車沒有汽輪的時代,能做到這樣,趙受益已經很滿足了。
但他也明白,這裏麵肯定是有著不小的貓膩的。
不說別的,當時國庫不算太富裕,戶部撥給買糧官員的買糧錢都是“如數”的,也就是說,平常買這些糧要多少錢,這會兒就給他們撥了多少錢。
想也知道,北方鬧了水災,眼見著糧食減產了,南方的糧商哪有不坐地起價的道理呢
平常一鬥米五十文,現在一鬥米要八十文。
但買糧官還真的就拿著五十文買了到了一鬥米。
這就是人家的本事了。特殊時期,趙受益也就不去計較人家到底是怎麽做到的了橫豎是不能拿到台麵上來議論的本事。
對了,當初派去江南的買糧官,他記得,似乎是龐籍來著
趙受益若有所思地看了龐籍一眼。
他現在還是樞密副使,老老實實地站在文官隊伍裏。
知人善任才是好皇帝,這麽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定要用好
不過龐籍一定是在江南使了什麽極其得罪糧商的法子,將人家手裏的存糧都買空了。
糧食是種很特殊的商品。
每年都有一茬一茬的糧食從地裏長出來。
種糧食需要一整年複雜繁重的勞動,而糧食又是人人都需要的東西,每個人一年都要吃掉不少的糧食,糧價不能太貴也不能太便宜,穀貴傷民,穀賤傷農。
這也就決定了種糧食無利可圖。
想要從糧食上獲得利潤,隻有一個方法擴大交易規模。
即使一鬥米隻有五到十文的利潤空間,規模一旦大了起來,動輒買賣幾萬石,利潤也是極其可觀的。
而糧食又是硬通貨,永遠不必擔心砸在手中賣不出去。挖個地窖做糧倉,可以保存十幾二十年。萬一什麽時候天下大亂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還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這也就決定了,能在江南這麽個富庶之地做糧商的,都是手中掌握著雄厚資本的豪商巨賈。
龐籍能從這些人手裏挖出肉下來,趙受益十分佩服。
畢竟當年他自己和江南糧商對上的時候,還是砸了大相國寺的金佛,鑄成亮閃閃的銅錢,才將那群唯利是圖的餓狼給安撫住的。
不管龐籍是怎麽做到的,反正江南的糧商手中的存糧是被用災年時的低價買空了,糧商手裏沒了存糧,還沒有發上國難財,自然憤怒,這就要想方設法地從朝廷手裏將這塊肉搶迴來。
糧商手裏沒了存糧,自然就不能再低買高賣地操控糧價,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極不利的。
唯有趁著今年大量買糧,將自己的糧庫填迴來,才能彌補一些損失。
每年江南出產的糧食是有數的,官府收稅收走了一部分,他們能買的就少了,這可不行。
唯有串通地方官,攛掇朝廷減稅。朝廷稅收得少了,才能有多餘的糧食給他們買。
“舉國上下具是一體,如今北邊遭災,朕沒給南邊多加賦稅已經是體恤農人疾苦了。想要跟著免稅,門都沒有。”
趙受益冷著臉道“江寧府管事的是誰,你去跟他們說,再有這種屁話送進京裏,他的官就別想當了,迴家養老去。對了,今年的考評,給他記一個下等。”
範仲淹道“是。”
趙受益掃視一圈崇政殿“還有誰還有哪個沒遭災的州府也想減稅”
眾官員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皇帝正在氣頭上,誰說話誰傻。
趙受益冷笑“沒人是吧沒人朕可走了。”
說著就站起身,劉恩小碎步跟上。
此時崇政殿內落針可聞,八賢王的聲音忽然響起“官家留步。”
趙受益腳步不停“皇叔也有事要奏若是家務細事,沒必要在崇政殿裏議論。”
八賢王道“臣要奏的,是國家大事。”
趙受益道“國家大事自有宰相操持,皇叔不必掛心。”
八賢王道“宰相是官家的臣子,縱然官家的決策有所疏漏,也未必直言敢諫。”
趙受益轉身看他“宰相不敢諫,皇叔如何敢諫”
八賢王道“宰相不敢進諫的事情,我敢進諫。”
殿內愈發鴉雀無聲,離得近的官員都偷偷地抬起頭來,圍觀皇帝父子吵架。
沒錯,父子。
誰不知道,八賢王其實就是皇帝的生父呢
八賢王不是一向明哲保身麽,怎麽忽然又玩起立殿諫君這一套了
前些天這父子倆不還濃情蜜意的嗎,又是請賜婚又是請祭陵的,怎麽這會兒鬧成這樣
趙受益道“皇叔憑什麽敢呢”
八賢王道“因為我是官家的叔父,先帝臨終前,曾將官家托付於我。”
趙受益笑了“皇叔糊塗。先帝明明將朕托付給了母後和萊國公。”
八賢王道“那現在他們人呢”
寇準致仕了,劉娥昨天晚上又病了,趙受益親自派人去探的病,此時兩人都不在崇政殿。
八賢王輕聲道“所以臣來勸諫官家,除了臣之外,還有誰敢呢”
他從袖子裏掏出劄子“這是臣連夜寫就的奏章。臣口拙舌笨,不如諸位大人文采飛揚,唯有一顆忠心而已。請官家看完之後,能夠靜思己過,將狄青撤職,另擇年長賢德之人充任樞密使。”
小黃門將八賢王的劄子接過,傳遞到劉恩手裏。
趙受益沒去接,又看了一眼八賢王,轉身迴了內宮。
八賢王又在崇政殿裏站立良久,才轉身出了殿門。
他的劄子,趙受益沒翻開看。
狄青自然沒被撤職,還住在清北大學裏,橫豎清北大學離禁軍大營挺近,每天上下班還方便。
接下來的每一次,八賢王都會準時出現在崇政殿,也不做別的,就在趙受益和群臣議完事後,遞上一封奏章,勸趙受益罷了狄青的職。
一開始,禦史台有小禦史抨擊過他這種行為宗室不該幹政,何況是皇帝的親爹。你是要當太上皇嗎
這種言論,八賢王一概不理,隻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崇政殿裏,聽議事,遞劄子。
漸漸地,居然連禦史們都不忍抨擊他了。
多好的一個賢王啊也不想幹別的,隻是想要讓皇帝撤了狄青的職而已。
說到狄青,大家夥也不是很服他,隻是先前被皇帝一番嘴炮帶跑偏了,迷迷糊糊地就讓他當了樞密使而已。
仔細想來,禦史們對他也沒什麽好印象。
而八賢王從來就是賢德的化身,此時又如此靜默地替他們表達了對狄青的不滿他們可是想參狄青想了好久了,可是皇帝就是鐵了心地要護著他,還編了一堆歪理邪說出來,搞得他們參無可參。
你說狄青年紀太輕,皇帝就說他熟諳兵法。
你說狄青隻打了一場仗,經驗不足,皇帝就說他天生戰神。
你說狄青功高蓋主,皇帝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你說狄青是皇帝的親戚,有走後門的嫌疑,皇帝就說這是太後首肯的。
而八賢王就不一樣了,八賢王不聽皇帝的解釋,他就隻是默默地遞折子。
你免不免狄青的職吧
別那麽多廢話
日複一日地,禦史們居然對八賢王起了惺惺相惜之情。
唉,都是幹進諫這一行的,同行才知道同行的苦。
他們又都會耍筆杆子,幾篇文章那麽一寫,輿論頓時扭轉,八賢王從一個試圖幹政的野心勃勃的宗親變成了默默奉獻的孤膽英雄。
還有一種說法漸漸起來了,說八賢王畢竟是皇帝的生父,皇帝如此不給生父麵子,似乎,好像,不好吧
這時候又要皇帝孝順親爹了。
趙受益翻了個白眼。
他固然可以視八賢王的奏章於無物,但這種輿論倒是讓他挺鬧心的。
反正他是八賢王的兒子麽,八賢王就算準了自己不敢動他,有恃無恐的。
趙受益心想要不給趙允熙找門親事算了,然後讓八賢王迴家操持婚禮,三年抱倆,含飴弄孫,別再摻和朝堂中事了。
他正翻著宗正寺送來的美人圖那寺正以為他要選妃,頗殷勤地送來了全汴梁未婚的武將家小姐的畫像。
反正他們老趙家就是喜歡娶武將的女兒,找將門虎女準沒錯。
結果就看劉恩在廊下和一個小太監交頭接耳,麵色古怪地迴來了。
“官家,”他說“包拯迴京城了。”
趙受益從美人圖上抬起頭“太好了叫他管管手底下那群禦史,別什麽都寫”
劉恩搖頭“這倒是小事。官家,你知道他帶迴來了誰嗎”
趙受益道“他是去結婚的,當然帶了夫人迴來了。”
劉恩微笑“除了新婚妻子之外,他還帶迴來了一個女人。那人也姓李,包拯對外聲稱那是他妻子的娘家姑母,單獨給這姑母雇了一台轎子,執禮甚恭。”
趙受益眼皮一跳。
姓李,姑母,執禮甚恭
他緩緩抬頭“你別告訴我,他把我親娘給找迴來了”
宋製, 親王聽朝,位在宰相之下。
八賢王站在範仲淹的身後, 麵容沉肅,手執笏板。
趙受益趕在他沒開口之前,拿出了範仲淹先前呈上來的劄子,道“範卿, 朕這裏有些沒看明白。”
範仲淹道“官家,是臣哪裏沒有寫明白”
趙受益打開劄子“你這裏寫,江寧府官員上書說黃河今年受災嚴重,請求朝廷明年減免他們賦稅。”
範仲淹道“是。”
趙受益將劄子一扔,怒道“朝廷並非不能給受災之地減免賦稅, 但江寧府並不在黃河流域,黃河發水, 與他們何幹何況江寧府何等富庶, 就算受了一年的災,難道真能窮到連稅都交不上來了”
範仲淹道“江寧府的官員說,朝廷去年賑災之時為了能多得些錢糧補貼受災之地, 曾經在江寧府大肆采買米糧,江寧糧價騰貴, 農人的存糧皆被買盡,若朝廷今年仍要在江寧府收稅, 恐怕會餓死農戶。”
趙受益冷聲道“你去給江寧府的官員迴公文, 告訴他們, 一派胡言。”
朝廷買糧,怎麽可能挨家挨戶地收購農戶手中的存糧
不說麻煩不麻煩的,北方鬧著水患,朝廷有那個閑工夫去上山下鄉地跑嗎
每年收一遍稅就夠一嗆的了,還挨家買糧,累不死你的。
肯定是找幾個大糧商合作,買空了糧商手裏的存糧。
當時趙受益擔心災情,害怕水災一旦擴大,災民越增越多,不好收場,曾經叫負責在江南收糧的官員們無論如何都要盡可能快地收到足夠的糧食。
上行下效,皇帝一句“盡可能快”,下邊官吏可操作的空間就太大了。
反正他們收糧的速度是把趙受益都震驚了,幾乎是在三日之間,收糧的指標就達成了。又過了半個多月,糧食就全都送到了災區。
在這個沒有火車沒有汽輪的時代,能做到這樣,趙受益已經很滿足了。
但他也明白,這裏麵肯定是有著不小的貓膩的。
不說別的,當時國庫不算太富裕,戶部撥給買糧官員的買糧錢都是“如數”的,也就是說,平常買這些糧要多少錢,這會兒就給他們撥了多少錢。
想也知道,北方鬧了水災,眼見著糧食減產了,南方的糧商哪有不坐地起價的道理呢
平常一鬥米五十文,現在一鬥米要八十文。
但買糧官還真的就拿著五十文買了到了一鬥米。
這就是人家的本事了。特殊時期,趙受益也就不去計較人家到底是怎麽做到的了橫豎是不能拿到台麵上來議論的本事。
對了,當初派去江南的買糧官,他記得,似乎是龐籍來著
趙受益若有所思地看了龐籍一眼。
他現在還是樞密副使,老老實實地站在文官隊伍裏。
知人善任才是好皇帝,這麽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定要用好
不過龐籍一定是在江南使了什麽極其得罪糧商的法子,將人家手裏的存糧都買空了。
糧食是種很特殊的商品。
每年都有一茬一茬的糧食從地裏長出來。
種糧食需要一整年複雜繁重的勞動,而糧食又是人人都需要的東西,每個人一年都要吃掉不少的糧食,糧價不能太貴也不能太便宜,穀貴傷民,穀賤傷農。
這也就決定了種糧食無利可圖。
想要從糧食上獲得利潤,隻有一個方法擴大交易規模。
即使一鬥米隻有五到十文的利潤空間,規模一旦大了起來,動輒買賣幾萬石,利潤也是極其可觀的。
而糧食又是硬通貨,永遠不必擔心砸在手中賣不出去。挖個地窖做糧倉,可以保存十幾二十年。萬一什麽時候天下大亂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還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這也就決定了,能在江南這麽個富庶之地做糧商的,都是手中掌握著雄厚資本的豪商巨賈。
龐籍能從這些人手裏挖出肉下來,趙受益十分佩服。
畢竟當年他自己和江南糧商對上的時候,還是砸了大相國寺的金佛,鑄成亮閃閃的銅錢,才將那群唯利是圖的餓狼給安撫住的。
不管龐籍是怎麽做到的,反正江南的糧商手中的存糧是被用災年時的低價買空了,糧商手裏沒了存糧,還沒有發上國難財,自然憤怒,這就要想方設法地從朝廷手裏將這塊肉搶迴來。
糧商手裏沒了存糧,自然就不能再低買高賣地操控糧價,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極不利的。
唯有趁著今年大量買糧,將自己的糧庫填迴來,才能彌補一些損失。
每年江南出產的糧食是有數的,官府收稅收走了一部分,他們能買的就少了,這可不行。
唯有串通地方官,攛掇朝廷減稅。朝廷稅收得少了,才能有多餘的糧食給他們買。
“舉國上下具是一體,如今北邊遭災,朕沒給南邊多加賦稅已經是體恤農人疾苦了。想要跟著免稅,門都沒有。”
趙受益冷著臉道“江寧府管事的是誰,你去跟他們說,再有這種屁話送進京裏,他的官就別想當了,迴家養老去。對了,今年的考評,給他記一個下等。”
範仲淹道“是。”
趙受益掃視一圈崇政殿“還有誰還有哪個沒遭災的州府也想減稅”
眾官員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皇帝正在氣頭上,誰說話誰傻。
趙受益冷笑“沒人是吧沒人朕可走了。”
說著就站起身,劉恩小碎步跟上。
此時崇政殿內落針可聞,八賢王的聲音忽然響起“官家留步。”
趙受益腳步不停“皇叔也有事要奏若是家務細事,沒必要在崇政殿裏議論。”
八賢王道“臣要奏的,是國家大事。”
趙受益道“國家大事自有宰相操持,皇叔不必掛心。”
八賢王道“宰相是官家的臣子,縱然官家的決策有所疏漏,也未必直言敢諫。”
趙受益轉身看他“宰相不敢諫,皇叔如何敢諫”
八賢王道“宰相不敢進諫的事情,我敢進諫。”
殿內愈發鴉雀無聲,離得近的官員都偷偷地抬起頭來,圍觀皇帝父子吵架。
沒錯,父子。
誰不知道,八賢王其實就是皇帝的生父呢
八賢王不是一向明哲保身麽,怎麽忽然又玩起立殿諫君這一套了
前些天這父子倆不還濃情蜜意的嗎,又是請賜婚又是請祭陵的,怎麽這會兒鬧成這樣
趙受益道“皇叔憑什麽敢呢”
八賢王道“因為我是官家的叔父,先帝臨終前,曾將官家托付於我。”
趙受益笑了“皇叔糊塗。先帝明明將朕托付給了母後和萊國公。”
八賢王道“那現在他們人呢”
寇準致仕了,劉娥昨天晚上又病了,趙受益親自派人去探的病,此時兩人都不在崇政殿。
八賢王輕聲道“所以臣來勸諫官家,除了臣之外,還有誰敢呢”
他從袖子裏掏出劄子“這是臣連夜寫就的奏章。臣口拙舌笨,不如諸位大人文采飛揚,唯有一顆忠心而已。請官家看完之後,能夠靜思己過,將狄青撤職,另擇年長賢德之人充任樞密使。”
小黃門將八賢王的劄子接過,傳遞到劉恩手裏。
趙受益沒去接,又看了一眼八賢王,轉身迴了內宮。
八賢王又在崇政殿裏站立良久,才轉身出了殿門。
他的劄子,趙受益沒翻開看。
狄青自然沒被撤職,還住在清北大學裏,橫豎清北大學離禁軍大營挺近,每天上下班還方便。
接下來的每一次,八賢王都會準時出現在崇政殿,也不做別的,就在趙受益和群臣議完事後,遞上一封奏章,勸趙受益罷了狄青的職。
一開始,禦史台有小禦史抨擊過他這種行為宗室不該幹政,何況是皇帝的親爹。你是要當太上皇嗎
這種言論,八賢王一概不理,隻雷打不動地出現在崇政殿裏,聽議事,遞劄子。
漸漸地,居然連禦史們都不忍抨擊他了。
多好的一個賢王啊也不想幹別的,隻是想要讓皇帝撤了狄青的職而已。
說到狄青,大家夥也不是很服他,隻是先前被皇帝一番嘴炮帶跑偏了,迷迷糊糊地就讓他當了樞密使而已。
仔細想來,禦史們對他也沒什麽好印象。
而八賢王從來就是賢德的化身,此時又如此靜默地替他們表達了對狄青的不滿他們可是想參狄青想了好久了,可是皇帝就是鐵了心地要護著他,還編了一堆歪理邪說出來,搞得他們參無可參。
你說狄青年紀太輕,皇帝就說他熟諳兵法。
你說狄青隻打了一場仗,經驗不足,皇帝就說他天生戰神。
你說狄青功高蓋主,皇帝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你說狄青是皇帝的親戚,有走後門的嫌疑,皇帝就說這是太後首肯的。
而八賢王就不一樣了,八賢王不聽皇帝的解釋,他就隻是默默地遞折子。
你免不免狄青的職吧
別那麽多廢話
日複一日地,禦史們居然對八賢王起了惺惺相惜之情。
唉,都是幹進諫這一行的,同行才知道同行的苦。
他們又都會耍筆杆子,幾篇文章那麽一寫,輿論頓時扭轉,八賢王從一個試圖幹政的野心勃勃的宗親變成了默默奉獻的孤膽英雄。
還有一種說法漸漸起來了,說八賢王畢竟是皇帝的生父,皇帝如此不給生父麵子,似乎,好像,不好吧
這時候又要皇帝孝順親爹了。
趙受益翻了個白眼。
他固然可以視八賢王的奏章於無物,但這種輿論倒是讓他挺鬧心的。
反正他是八賢王的兒子麽,八賢王就算準了自己不敢動他,有恃無恐的。
趙受益心想要不給趙允熙找門親事算了,然後讓八賢王迴家操持婚禮,三年抱倆,含飴弄孫,別再摻和朝堂中事了。
他正翻著宗正寺送來的美人圖那寺正以為他要選妃,頗殷勤地送來了全汴梁未婚的武將家小姐的畫像。
反正他們老趙家就是喜歡娶武將的女兒,找將門虎女準沒錯。
結果就看劉恩在廊下和一個小太監交頭接耳,麵色古怪地迴來了。
“官家,”他說“包拯迴京城了。”
趙受益從美人圖上抬起頭“太好了叫他管管手底下那群禦史,別什麽都寫”
劉恩搖頭“這倒是小事。官家,你知道他帶迴來了誰嗎”
趙受益道“他是去結婚的,當然帶了夫人迴來了。”
劉恩微笑“除了新婚妻子之外,他還帶迴來了一個女人。那人也姓李,包拯對外聲稱那是他妻子的娘家姑母,單獨給這姑母雇了一台轎子,執禮甚恭。”
趙受益眼皮一跳。
姓李,姑母,執禮甚恭
他緩緩抬頭“你別告訴我,他把我親娘給找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