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莫擾聽見老黃牛口吐人言,驚詫的眼睛都瞪成了牛眼,想必老牛成精化為人形之後,其眼睛瞪出來的神韻頂多也就如此了!


    不過,蠻牛的口中卻是充滿著對人族的不屑。


    那領頭的青衣漢子聽完,毫不動怒,與蠻牛爭辯了起來:


    “我人族乃天地萬靈之靈長。孕育於天地,形成於混沌,於天地萬物間首開靈智,可以說,乃是天地萬靈之先師。創文字,規語言,帶領天地萬物從愚昧走向智慧;研功法,修武技,帶領天地萬靈與天地爭命。這是何等的功德?你一個小小的蠻牛,竟敢藐視我人族的言語,那就是藐視天地靈長的智慧結晶!”


    青衣漢子的言語振振有詞,想要動搖打擊蠻牛的心境。


    “你們人族先賢的偉大,並不代表其後代也具備同樣的美德。何況你們人族先賢創文字,優化言語,也是遵守天地大道,與天地萬靈交流學習,觀天地萬靈生活起居,不斷改進,才創下了這形神具備的文字和言語,這般智慧結晶,天地間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蟲一獸,皆有貢獻,又豈是你們一族的智慧所存!”


    “祖輩先賢不貪功,倒是後輩坐享其成,不知謙虛敬畏,反倒將這萬靈的智慧說成自己所有,不知羞恥!何況,天地萬物皆平等,你們用自己的奸詐、兇險、詭計、武力無辜將我們擄走,強行提煉我們的血脈,違背天地意誌,說什麽要逆天而行,人為創造五行血脈,為自己所用。你們這般不敬天地孕育之恩,不遵天地運行大道,不過是一群忘恩負義、盲目自大、宵小之輩的癡心妄想,總有一日,必遭天譴!”


    蠻牛吐字如天雷炸響,滾滾直撲青衣漢子六人而去,欲要削弱對手的氣勢,崩裂對手的武道修行之心。


    青衣武者不為所動,仰天哈哈一笑,蒼龍戰戟一震,直指蠻牛:


    “好一頭初開靈智的蠻牛,說起話來倒是挺像那麽迴事,若非觀摩我人族文字、言語,除了牛哞幾聲,你又豈能說的如此頭頭是道。觀你也不像愚昧之貨,你可要想好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跟著我們好好聽話做個戰寵,不僅能讓你實力恢複,還能讓你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不僅能保住你肚子裏的小牛犢子,甚至能將其淬煉為身具五行血脈的蠻獸!怎麽樣,再考慮一下?”


    “何況現在的局勢你也看明白了,本尊乃是元晶境的木修武者,本來木元氣就克製你的土屬性,何況在這鬱鬱叢林之中,我更是占據了地利;我身後五人,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武者,可組成五行合擊大陣,足以對你造成重創,我方又占據人和!何況你本身血氣匱乏,實力大損,還要顧及腹中的牛犢子,你的勝算十不存一!”


    青衣武者自認為勝券在握,循循誘導!


    但蠻牛不為所動,牛哞一聲,當頭怒喝:


    “滿口仁義道德,不過是顛倒黑白,想要奴役我和我的子女,還能說的如此好聽,真不知道你是怎麽說出口的!順從你們,才是走向一條萬劫不複之路!今日之事,惟戰而已!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青衣武者登時大怒:“好一頭不知死活的牛犢子!上,合力宰了它!取出其肚子裏的牛犢子,我們再合力壓製、淬煉其血脈,我就不信,沒有你,還成不了了!”


    隨後,青衣武者手持蒼龍戰戟,直取蠻牛而去。


    嬴莫擾頓時覺得山穀間濃鬱的木屬性元氣,迅速向青衣武者聚集而去。


    而後,青衣武者突然消失不見,一道青色光影從半空劃過,然後青衣武者就已經到了蠻牛麵前十幾米的距離,而後蓄勢一擊,戰戟刺出,竟然是隔空刺出!


    而後,就見從蒼龍戰戟的戟刃處飛出一條木元氣交織出的戟刃,直撲蠻牛而去,蠻牛不敢大意,凝神站立,四條牛腿竟有了一種擎天之柱的感覺,蠻牛隨後挺牛角前擊,與木元氣交織出的戟刃相撞,而後發出了一種金屬撞擊般的聲音,木元氣戟刃被撞擊的支離破碎。


    破碎了的木元氣戟刃有的切割在了蠻牛的牛皮上,劃出了刺啦啦的聲音,但僅僅在牛皮上留下了淺淺白痕,還有些碎片擊落在旁邊的地麵上,將一塊塊岩石切割的如鏡麵一般平整,而後沒入地底,不見了蹤跡!


    但是,這一擊隻不過是大戰的前奏,不過是大戰前的一個小招唿!


    青衣武者從戰戟處擊出一道木元氣戟刃之後,並未停手,反而在半空中有了一種加速的趨勢。在蠻牛擊碎木元氣戟刃之後,突然出現在了蠻牛的牛頭側麵,隨後雙臂較勁,大戟直奔蠻牛的牛脖子刺來,戟刃與空氣似乎都摩擦出了火花,電閃雷鳴之間,就要將這蠻牛的牛脖子刺出一個大洞!


    但,五階蠻獸的實力當真了得!未見蠻牛有何動作,帶著一圈圈的波浪符文、順勢向上翻卷的牛角已經和戟尖撞在了一起,牛角尖與戟尖撞擊在一起,在撞擊出一陣陣刺耳聲音的同時,也擊出了一陣絢麗的火花。


    青衣武者催動體內元晶,將滾滾如洪的木元氣順著元脈、通過雙手的穴竅,灌注到蒼龍戰戟之中,再通過戰戟內脈絡的加成,將木元氣轉化為一個個戟刃從蒼龍戰戟上擊出,欲要將牛角斬斷,將蠻牛擊殺!


    蠻牛更不含糊,催動體內血肉中的土元結晶,將土元粒子通過血肉向一對牛角催動,滾滾土元通過牛角凝結為一個個牛角尖的尖兵,一個牛角發出的攻擊與戟尖相撞,木青色的戟刃與土黃色的牛角組成的元氣刃撞擊在一起,四散開來,煞是好看!


    而蠻牛另一隻牛角擊出的土屬性的牛角元氣刃的攻擊則是直奔青衣武者而去。


    青衣武者不敢怠慢,此時戟尖與牛角的相撞,使得蒼龍戰戟出現了一定弧度,青衣武者接著牛角傳來的反震力,扭身一側,躲開了牛角元氣刃的攻擊,牛角元氣刃從青衣武者身邊飛過,擊向了一處峭壁,將堅硬的峭壁撞擊出了好大的一個凹坑。


    青衣武者借著扭身一側的機會,雙身握戰戟一劃,戰戟劈向蠻牛的牛頭。


    不知道是剛才牛角與戰戟的撞擊力太大,還是蠻牛的一種土屬性神通,在蒼龍戰戟順勢劈向牛頭的一瞬間,蠻牛的四蹄下的岩石突然下陷了一段深度,蠻牛的身子一沉,巧妙的躲開了青衣武者的大戟。


    而此時,青衣武者還側身在空中,當屬非常好的攻擊機會。作為善於近身搏鬥的蠻獸,蠻牛哪肯放過這等良機,便要撲向青衣武者,展開近身廝殺。


    縱然青衣武者武力極強,甚至有著木屬性對土屬性的克製,但是蠻牛有絕對的自信,被自己近身之後,絕對能夠讓青衣武者土頭塗臉,甚至是受到一定的創傷!


    蠻獸近身攻擊的恐怖可不是吹出來的,何況是一頭曾經半隻蹄子邁入了六階蠻獸的巨兇,元丹境以下的武者,一旦被近身,必然要吃大虧!


    但就在蠻牛蓄勢攻擊之時,青衣武者之外的另外五人,也向蠻牛發起了攻擊,攻擊也僅僅是比青衣武者的攻擊慢了一拍而已,當然,配合的時機確實極妙!


    雖說這五人的實力較青衣武者稍遜一籌,但是也僅僅是稍遜一籌而已,何況勝在人多勢眾,還能發出五行合擊大陣的攻擊。


    蠻牛不敢大意,放棄了近身廝殺青衣武者的機會。


    見蠻牛放棄了追擊青衣武者的機會,五位武者也未敢欺得太近,在距離蠻牛十多米的距離處,借助手中兵器,將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的元氣刃擊出,或刀罡、或槍芒······直奔蠻牛而去!


    蠻牛擺動牛角、踏動牛蹄、晃動牛尾迎上了眾人的攻擊,雙角擺動,分別擊潰了一道金屬性、火屬性的元氣刃,牛尾甩動,將一道土屬性的元氣刃擊散,四蹄踏動躲過了一道木屬性的元氣刃,隨後全身血肉繃緊,以脊背硬抗了一道水屬性的元氣刃攻擊,使得牛皮出現了一道劃痕,一股淡淡的血痕慢慢逸了出來,但是鮮血似乎又被蠻牛控製著,並未流出體表。


    五行之中,木克土,土克水,相對而言,作為土屬性的蠻牛,最不喜歡受到木屬性的元氣刃攻擊,而水屬性的攻擊,對蠻牛的威脅卻是最小。所以,蠻牛躲開了木元氣刃的攻擊,在躲無可躲的情況下,選擇了硬抗水元氣刃的攻擊,以盡量小的消耗,應對對手的攻擊。


    蠻牛的戰鬥經驗也當真了得!


    在這一瞬間兒,蠻牛與六位武者已經交手了六個迴合。


    第一迴合是青衣武者的一道木元氣戟刃,蠻牛用牛角將其撞碎;


    第二迴合是青衣武者的一戟刺出,蠻牛用左牛角與其撞擊;


    第三迴合是青衣武者通過蒼龍戰戟發出元氣戟刃貼身攻擊牛角,蠻牛以血肉催動元氣,通過左牛角發出土元氣牛角刃,與其抗衡;


    第四迴合是蠻牛雙角同時催動土元氣牛角刃,左角的與青衣武者抗衡,右角發出的則是攻擊青衣武者,青衣武者借反震力躲開;


    第五迴合是青衣武者在借力躲開的同時,挺戰戟切向蠻牛的牛頭,蠻牛令四蹄下陷,躲開攻擊;


    第六迴合是蠻牛破解剩餘五位武者的攻擊。


    六個迴合的生死交鋒,瞬間完成,六位武者稍占上風,蠻牛受了一點輕傷。但整體仍處於平衡勢態!


    蠻牛破開五道攻擊之後,青衣武者也已經落地,蠻牛轉動牛頭,與青衣武者再次對峙而立。


    畢竟,六人中,青衣武者對蠻牛的威脅才是更為明顯。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洲問天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在品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在品茶並收藏九洲問天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