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逸看唐三成沒有開口反駁,估摸著這風水先生說得在理,他看看時間,現在進山有一個多小時了,越深入,涼氣越盛,陸山看了看兩邊,突然停下了腳步,一幅欲言又止的樣子,白逸看出他有話要說,不耐煩地吼了一聲:“有話就說,有屁要放!”
陸山苦著一張臉說:“我沒法把你們再往裏帶了,最多隻能到這裏了。”
那茶壺蓋一下子跳過去,兇神惡煞地說道:“你娘的把我們才帶到這裏,依我們說好了,我進山才行,現在離山沒有多遠了,你把我們拋下是個什麽意思?”他揪著陸山的衣領子,吼了起來。
陸山居然也不怕他,歎了一口氣:“你們看到這兩邊的石碑了沒有?”
大家朝這山道兩邊一望,這兩邊都是一些殘舊的石碑,看清楚了,才發現是墓碑,大多不完整了,胡亂地倒在那裏,隻有碑,沒有墳,兩邊加起來,數量大約兩百多個,唐三成一愣:“這是怎麽一迴事?”
第154章 虞朝1
白逸走到右手邊上的石碑前,看到上麵都刻著一些花鳥的石紋,上麵還有字,大多隻有一個字,是姓,陳,李,王,之類的,全是些象形文字,上麵連個卒日的時間都沒有,隻有這些歪歪扭扭的字孤寂地在上麵,白逸問陸山他不肯帶他們進山與這些石碑有什麽關係。
陸山苦著一張臉說道:“這些石碑不是我們鎮上人的,鎮子上死人不往這裏埋呀,這老老遠的,又是山路不通車,往天池去還有路,誰往這裏來啊?”
雷子聽得急死個人,這個陸山講話總是不利索,一句話要分三句來說明,他都快要急死了:“我的個天爺,你快點說成不,撿重點講!”
“就是這裏麵我不能進!”陸山往地上一蹲,一幅你們愛咋地咋地的樣子。
“為什麽不能進,總得給個理由。”白逸說道:“你叔說你人實在,痛快,現在看來完全不是他說的那樣兒。”
陸山聽到白逸提到他叔,歎了一口氣,衝白逸說道:“白老板,我初開始不知道你們要上這裏來呀,我跟你說了吧,這裏我們本鎮上的人從來不來,知道為什麽嗎?因為這兩邊的亂墳崗,你們隻見碑,不見墳,知道為什麽嗎?墳全在這三座山裏呢,進去的人會死無全屍的,這些人是暴死的,死後全成了厲鬼!”
雷子要失笑出聲了,他倒鬥這麽些年了,除了粽子,還沒見過鬼長啥樣呢,他嘻嘻哈哈地笑道:“要真有鬼,我就逮一隻,剝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煮來下酒吃,哈哈。”
劉知習也扶扶自己的眼鏡:“我覺得……唯物主義。”
“這兩位兄弟你還別不信,以前我們鎮上的人有來過,可是來了以後就不見人影了,進一個人,少一個人,久而久之,這話就傳開了,你想,要不是真的,怎麽會這麽邪乎呢?”陸山漲紅了臉,一跺腳:“非但我不進,你們也最好不要進,會沒命的,這樣吧,你們跟著我迴去,剩下的一半錢我不要了。”
白逸就笑了,這陸山已經收了兩邊一半的錢了,合起來也是一整份了,現在迴去他還有得賺,白逸就和陸山說,他可以迴,但進不進他們要自己拿主意,看著一臉笑意的白逸,陸山抓了抓頭,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早在旅館下麵聽說他們要來的是這邊,他就尋思著要不要帶,還是實話實說,可是終究沒有抵住收雙份錢的誘惑,愣是一路帶到了這裏,他也沒想到這些人的膽子這麽大呀。
陸山實在沒辦法了:“這樣吧,我在這裏等你們,等到傍晚,你們若是不出來,我就先迴去了,你們就自求多福吧,這樣我也心安一些了。”
大家都沒有意見,那仨人也沒有撤的意思,陸山站在那裏,覺得左右的石碑太瘮人了,又向前走了一段,選了一個地方坐在那裏,白逸給他留了一些幹糧和水,就領著人朝大山裏走了,這個,離三座龍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差不多要看到雪,離目的地才近了。
越往裏走,路越狹窄,有的山路兩邊都是些深不見底的水澗,眾人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確保自己不掉進去,偶爾不小心踢到小石子掉進那水澗裏,好半天才聽到響,這更讓眾人心驚,本來就沒什麽交流,到了這份上,更沒有精力去說話了,兩隊人馬就這麽安靜地前進著。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風水先生突然嚎了一聲,原來他的羅盤失效了,指針停在三點鍾的方向一動不動了,風水先生像是離了羅盤就不能活一樣,一直嘮叨著尋不到龍穴了,尋不到龍穴了,白逸趁機問他們來是為了什麽的?風水先生瞅了一眼那個一直不說話的人,搖了搖頭,就一聲不吭了。
趕了半天的路,眼看就要到山腳下了,天上突然飄起洋洋灑灑的雪花來,白逸讓大家換上厚點的棉服,就讓他們把幹糧放在衣服裏曖起來,這種天氣,一會兒幹糧就凍得硬邦邦地不能入口了,水壺也用準備好的棉花套子套了起來,捂在胸前,為了找到躲雪的地兒,大家低著頭,往前趕路,雪越下越大,一腳下去就是一個印子,身上也越發地冷了起來,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看到有一個岩洞,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夥人全鑽了進去,在裏麵撿了一些亂枝亂柴,堆放在一起就起了一堆小火,眾人圍坐在一起烤起火來。
唐三成早就餓了,掏出心口窩裏的幹糧在火上烤了一下,就吃起來了,大家也都學他的樣子,開始補充能量,白逸掏出自己的手表一看,和那風水先生的羅般一樣,指針停在那裏,早就不走動了,現在也不知道時間幾何了,進到這大山裏來,就隻覺得有種天涯兩茫茫的意思了。
風水先生話多,現在也藏不住話,說道:“我看你們幾位和我們不大一樣,你們幾位隻握是進來尋寶的吧?”
他說尋寶,不是倒鬥,看來是外行人,這一點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白逸不迴答,反問他:“你們隻怕也不簡單吧,都聽那導遊說了,這裏進來一人少一人,可是你們偏偏不怕死,還趕著要進,又是為什麽?”
那個一直沒有說話的男人這時候才開了口:“剛才那個導遊的話隻說對了一半,他說墳在這三座山頭裏是對的,可是惡鬼什麽的,全是胡說了。”
“聽你這話,你好像知道這裏麵的內情?”白逸問道:“我看你的打扮像是搞學問的,讓我猜一下,是研究民俗學的吧?”
那個男人有些驚訝:“算你猜對了一半。”
白逸想到在湘西找符羽時認識的民俗老教授,此時正好可以搬出來和這個有些神秘的男人套套近乎:“何方文教授,你認識嗎?”
“你也認識何教授,難道你也是研究小組的一員嗎?”這個男人激動地問道:“何教授還好嗎?我十分佩服何教授,他對於民俗的研究給了我不少靈感。”
研究小組,白逸估摸出一點意思來,但還是把話說得模糊一些:“你們是研究哪個課題的?”
這個男人說道:“虞朝,我一直在尋找虞朝真實存在過的痕跡!”
七邪聽到虞朝兩個字,臉上有些許的變化,轉瞬即逝,看著那個男人的眼光中,就多了一些防備,然後聽到白逸在問那男個的名姓,然後才把這三個人的身份給弄清楚了。
原來,這個話少的男人是做曆史研究的,也就是那甚子曆史學家,和何方文所教授的大學是結了對子的,就是兄弟學校,所以是認識的,他自己姓史,史文博,這個名姓聽來就是弄學問的,那個年紀大點五十來歲的叫劉算子,對風水十分在行,是別人介紹給他的,至於地個茶壺蓋,居然是史文博的妻弟,大名叫韓紅慶,從小在武術學校學習武術,生得一股蠻勁兒,這次來是為了保護姐夫。
白逸在心裏哭笑不得,這個三人組太不倫不類了,自己還險些以為他們是同行,這樣來看,倒是不相衝突,不過對於史文博所說的虞朝,白逸他們都是第一迴聽說,十分好奇,就問史文博這虞朝是怎麽一迴事。
第155章 虞朝2
看白逸他們感興趣,史文博的話終於多了起來:“我國古代曆史上,世人通稱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卻稱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確稱道的政治事跡,隻有堯、舜、禹相禪讓一事,並說舜在位50年。但《韓非子顯學》說虞夏二千餘年,按照這種說法,有虞氏絕非隻有一代五十年。而夏朝是470餘年,加上冰河時期大洪水,虞朝當在千年以上,還有,清光緒12年蒲州知府事贏杜崧年《續補永濟縣誌序》上首句就是:蒲阪自虞帝以來經天緯地之人,曆代層見迭出,昭著史冊,目河中為人文之蔽。既然稱說虞帝,可見認為就是一個朝代。中國封建王朝一代最長的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隸社會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這樣算下來,虞朝可就是一千多年的曆史,這樣一個泱泱大朝,突然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雷子沒好氣地說道:“不覺得,在你不和我們提起來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麽虞朝,夏商周,夏商周,從小就是這麽聽說的。”
“好了。”白逸打斷雷子的話,這個史文博追循虞朝的痕跡為什麽會找到長白山來呢,假如這群龍坐裏真有虞朝的蛛絲馬跡,那麽就挺有倒頭了,原本以為這裏是滿族人的源頭,這裏能倒個王候格格的鬥,突然就殺了一個虞朝出來,這可就帶勁多了。
唐三成吃完了,拍拍手,胡亂地在山洞裏轉悠起來,完了,看到這山洞裏居然有鍾乳石,數量不多,懸掛在山洞裏側的上方,濕潤清新,倒掛在山頂上,有的伸到了唐三成的腦袋上方,隻差沒有拖到地麵上來了,鍾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現在看過去,這些鍾乳石就像是懸掛的瀑布一樣,水流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倒是美不勝收了。
唐三成這幾十年來走南闖北,對地理知識還是很清楚的:“怪了,這裏怎麽會有鍾乳石?”一般鍾乳石主要出現在廣西和雲南,其它地區很少見。
史文博一聽說鍾乳石立刻跳了起來,蹦到唐三成的旁邊,話也不多說,掏出一個放大鏡就對著那鍾乳石研究起來,白逸說道:“這鍾乳石的形成其實很簡單,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化學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鍾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鍾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子,這是和地理環境有關的。”
“鍾乳石。”史文博手舞足蹈起來:“哈哈,是鍾乳石。”
大家都不懂一個鍾乳石有必要這麽高興嘛,雷子退到蕭寧的旁邊,連連搖頭:“瘋子,這仨都是瘋子。”
蕭寧搖搖頭:“他不是瘋子,他所說的虞朝我也聽圖書館的老學究提過,這一朝代的人據說他們很鍾愛鍾乳石,曾用鍾乳石擺在房間裏作為陳設,我想,他現在一定是認為找到了證明這裏與虞朝有所聯係的證明,所以才會這麽高興吧。”
聽到蕭寧的話,史文博更加手舞足蹈起來:“原來這裏竟然有一個知音。”他衝到蕭寧的麵前:“有野史書上曾說虞朝人將鍾乳石雕刻成圓月的形狀在月圓之夜擺放在窗口,沐浴月光,這樣能讓鍾乳石擁有像月亮一樣的光澤,不可思議,是不是?聽上去就像他們能夠把月亮的精華吸收到鍾乳石裏一樣,對不對?”
“史老師,為什麽說這裏有虞朝存在過的線索?”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吧,七邪的問話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等待著史文博的迴答。
史文博歎口氣:“我想我是真的快瘋了,我查看了所有提到過虞朝的典籍,我除了推算出它確實存在過之外,還發現虞朝的覆滅幾乎是在一夕之間,這個曾經存在過了一千多年的王朝就這麽覆滅了,而且,發現最後一批虞朝居民的地方就是長白山,這本典籍是夏朝初年一本手記,它清晰地說明,有夏朝的百姓在長白山打獵的時候看到有身穿動物皮毛的人在山間走動,他們的速度非常之快,能夠在轉瞬間移動,當看到的人去搜尋的時候,卻一無所獲,他將看到的情景講出去,有一些老人說那是虞朝的子民,他們生性靈巧,動作敏捷,天賦異於常人,等那人帶了一幫人再去長白山裏找,卻找不到任何影子了,隻在一個山洞裏,發現了一些還在雕刻中的鍾乳石。”
白逸好生地將這些話在腦子裏總結了一下,終於明白史文博的意思了:“你是說,在虞朝覆滅以後,還有夏朝的子民看到過虞朝子民,這說明王朝消失了,可是虞朝的人還活著,而且就在長白山裏?”
史文博激動地握著白逸的手,大力地揮動著:“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他們一直在這長白山裏生活著,一直,有可能……現在還有。”
“可是你們也找到群龍坐來,為什麽偏偏是群龍坐?”唐三成趁機發問,他們來倒鬥的,選個龍脈好擇墓,這些人找一個消失了的王朝,也要看風水?
陸山苦著一張臉說:“我沒法把你們再往裏帶了,最多隻能到這裏了。”
那茶壺蓋一下子跳過去,兇神惡煞地說道:“你娘的把我們才帶到這裏,依我們說好了,我進山才行,現在離山沒有多遠了,你把我們拋下是個什麽意思?”他揪著陸山的衣領子,吼了起來。
陸山居然也不怕他,歎了一口氣:“你們看到這兩邊的石碑了沒有?”
大家朝這山道兩邊一望,這兩邊都是一些殘舊的石碑,看清楚了,才發現是墓碑,大多不完整了,胡亂地倒在那裏,隻有碑,沒有墳,兩邊加起來,數量大約兩百多個,唐三成一愣:“這是怎麽一迴事?”
第154章 虞朝1
白逸走到右手邊上的石碑前,看到上麵都刻著一些花鳥的石紋,上麵還有字,大多隻有一個字,是姓,陳,李,王,之類的,全是些象形文字,上麵連個卒日的時間都沒有,隻有這些歪歪扭扭的字孤寂地在上麵,白逸問陸山他不肯帶他們進山與這些石碑有什麽關係。
陸山苦著一張臉說道:“這些石碑不是我們鎮上人的,鎮子上死人不往這裏埋呀,這老老遠的,又是山路不通車,往天池去還有路,誰往這裏來啊?”
雷子聽得急死個人,這個陸山講話總是不利索,一句話要分三句來說明,他都快要急死了:“我的個天爺,你快點說成不,撿重點講!”
“就是這裏麵我不能進!”陸山往地上一蹲,一幅你們愛咋地咋地的樣子。
“為什麽不能進,總得給個理由。”白逸說道:“你叔說你人實在,痛快,現在看來完全不是他說的那樣兒。”
陸山聽到白逸提到他叔,歎了一口氣,衝白逸說道:“白老板,我初開始不知道你們要上這裏來呀,我跟你說了吧,這裏我們本鎮上的人從來不來,知道為什麽嗎?因為這兩邊的亂墳崗,你們隻見碑,不見墳,知道為什麽嗎?墳全在這三座山裏呢,進去的人會死無全屍的,這些人是暴死的,死後全成了厲鬼!”
雷子要失笑出聲了,他倒鬥這麽些年了,除了粽子,還沒見過鬼長啥樣呢,他嘻嘻哈哈地笑道:“要真有鬼,我就逮一隻,剝了它的皮,抽了它的筋,煮來下酒吃,哈哈。”
劉知習也扶扶自己的眼鏡:“我覺得……唯物主義。”
“這兩位兄弟你還別不信,以前我們鎮上的人有來過,可是來了以後就不見人影了,進一個人,少一個人,久而久之,這話就傳開了,你想,要不是真的,怎麽會這麽邪乎呢?”陸山漲紅了臉,一跺腳:“非但我不進,你們也最好不要進,會沒命的,這樣吧,你們跟著我迴去,剩下的一半錢我不要了。”
白逸就笑了,這陸山已經收了兩邊一半的錢了,合起來也是一整份了,現在迴去他還有得賺,白逸就和陸山說,他可以迴,但進不進他們要自己拿主意,看著一臉笑意的白逸,陸山抓了抓頭,就有些不好意思了,早在旅館下麵聽說他們要來的是這邊,他就尋思著要不要帶,還是實話實說,可是終究沒有抵住收雙份錢的誘惑,愣是一路帶到了這裏,他也沒想到這些人的膽子這麽大呀。
陸山實在沒辦法了:“這樣吧,我在這裏等你們,等到傍晚,你們若是不出來,我就先迴去了,你們就自求多福吧,這樣我也心安一些了。”
大家都沒有意見,那仨人也沒有撤的意思,陸山站在那裏,覺得左右的石碑太瘮人了,又向前走了一段,選了一個地方坐在那裏,白逸給他留了一些幹糧和水,就領著人朝大山裏走了,這個,離三座龍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差不多要看到雪,離目的地才近了。
越往裏走,路越狹窄,有的山路兩邊都是些深不見底的水澗,眾人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確保自己不掉進去,偶爾不小心踢到小石子掉進那水澗裏,好半天才聽到響,這更讓眾人心驚,本來就沒什麽交流,到了這份上,更沒有精力去說話了,兩隊人馬就這麽安靜地前進著。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風水先生突然嚎了一聲,原來他的羅盤失效了,指針停在三點鍾的方向一動不動了,風水先生像是離了羅盤就不能活一樣,一直嘮叨著尋不到龍穴了,尋不到龍穴了,白逸趁機問他們來是為了什麽的?風水先生瞅了一眼那個一直不說話的人,搖了搖頭,就一聲不吭了。
趕了半天的路,眼看就要到山腳下了,天上突然飄起洋洋灑灑的雪花來,白逸讓大家換上厚點的棉服,就讓他們把幹糧放在衣服裏曖起來,這種天氣,一會兒幹糧就凍得硬邦邦地不能入口了,水壺也用準備好的棉花套子套了起來,捂在胸前,為了找到躲雪的地兒,大家低著頭,往前趕路,雪越下越大,一腳下去就是一個印子,身上也越發地冷了起來,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看到有一個岩洞,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夥人全鑽了進去,在裏麵撿了一些亂枝亂柴,堆放在一起就起了一堆小火,眾人圍坐在一起烤起火來。
唐三成早就餓了,掏出心口窩裏的幹糧在火上烤了一下,就吃起來了,大家也都學他的樣子,開始補充能量,白逸掏出自己的手表一看,和那風水先生的羅般一樣,指針停在那裏,早就不走動了,現在也不知道時間幾何了,進到這大山裏來,就隻覺得有種天涯兩茫茫的意思了。
風水先生話多,現在也藏不住話,說道:“我看你們幾位和我們不大一樣,你們幾位隻握是進來尋寶的吧?”
他說尋寶,不是倒鬥,看來是外行人,這一點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白逸不迴答,反問他:“你們隻怕也不簡單吧,都聽那導遊說了,這裏進來一人少一人,可是你們偏偏不怕死,還趕著要進,又是為什麽?”
那個一直沒有說話的男人這時候才開了口:“剛才那個導遊的話隻說對了一半,他說墳在這三座山頭裏是對的,可是惡鬼什麽的,全是胡說了。”
“聽你這話,你好像知道這裏麵的內情?”白逸問道:“我看你的打扮像是搞學問的,讓我猜一下,是研究民俗學的吧?”
那個男人有些驚訝:“算你猜對了一半。”
白逸想到在湘西找符羽時認識的民俗老教授,此時正好可以搬出來和這個有些神秘的男人套套近乎:“何方文教授,你認識嗎?”
“你也認識何教授,難道你也是研究小組的一員嗎?”這個男人激動地問道:“何教授還好嗎?我十分佩服何教授,他對於民俗的研究給了我不少靈感。”
研究小組,白逸估摸出一點意思來,但還是把話說得模糊一些:“你們是研究哪個課題的?”
這個男人說道:“虞朝,我一直在尋找虞朝真實存在過的痕跡!”
七邪聽到虞朝兩個字,臉上有些許的變化,轉瞬即逝,看著那個男人的眼光中,就多了一些防備,然後聽到白逸在問那男個的名姓,然後才把這三個人的身份給弄清楚了。
原來,這個話少的男人是做曆史研究的,也就是那甚子曆史學家,和何方文所教授的大學是結了對子的,就是兄弟學校,所以是認識的,他自己姓史,史文博,這個名姓聽來就是弄學問的,那個年紀大點五十來歲的叫劉算子,對風水十分在行,是別人介紹給他的,至於地個茶壺蓋,居然是史文博的妻弟,大名叫韓紅慶,從小在武術學校學習武術,生得一股蠻勁兒,這次來是為了保護姐夫。
白逸在心裏哭笑不得,這個三人組太不倫不類了,自己還險些以為他們是同行,這樣來看,倒是不相衝突,不過對於史文博所說的虞朝,白逸他們都是第一迴聽說,十分好奇,就問史文博這虞朝是怎麽一迴事。
第155章 虞朝2
看白逸他們感興趣,史文博的話終於多了起來:“我國古代曆史上,世人通稱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卻稱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確稱道的政治事跡,隻有堯、舜、禹相禪讓一事,並說舜在位50年。但《韓非子顯學》說虞夏二千餘年,按照這種說法,有虞氏絕非隻有一代五十年。而夏朝是470餘年,加上冰河時期大洪水,虞朝當在千年以上,還有,清光緒12年蒲州知府事贏杜崧年《續補永濟縣誌序》上首句就是:蒲阪自虞帝以來經天緯地之人,曆代層見迭出,昭著史冊,目河中為人文之蔽。既然稱說虞帝,可見認為就是一個朝代。中國封建王朝一代最長的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隸社會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這樣算下來,虞朝可就是一千多年的曆史,這樣一個泱泱大朝,突然就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雷子沒好氣地說道:“不覺得,在你不和我們提起來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什麽虞朝,夏商周,夏商周,從小就是這麽聽說的。”
“好了。”白逸打斷雷子的話,這個史文博追循虞朝的痕跡為什麽會找到長白山來呢,假如這群龍坐裏真有虞朝的蛛絲馬跡,那麽就挺有倒頭了,原本以為這裏是滿族人的源頭,這裏能倒個王候格格的鬥,突然就殺了一個虞朝出來,這可就帶勁多了。
唐三成吃完了,拍拍手,胡亂地在山洞裏轉悠起來,完了,看到這山洞裏居然有鍾乳石,數量不多,懸掛在山洞裏側的上方,濕潤清新,倒掛在山頂上,有的伸到了唐三成的腦袋上方,隻差沒有拖到地麵上來了,鍾乳石光澤剔透、形狀奇特,現在看過去,這些鍾乳石就像是懸掛的瀑布一樣,水流到一半,突然停住了,倒是美不勝收了。
唐三成這幾十年來走南闖北,對地理知識還是很清楚的:“怪了,這裏怎麽會有鍾乳石?”一般鍾乳石主要出現在廣西和雲南,其它地區很少見。
史文博一聽說鍾乳石立刻跳了起來,蹦到唐三成的旁邊,話也不多說,掏出一個放大鏡就對著那鍾乳石研究起來,白逸說道:“這鍾乳石的形成其實很簡單,溶洞都分布在石灰岩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洞頂的水在慢慢向下滲漏時,水中的碳酸氫鈣發生化學反應,有的沉積在洞頂,有的沉積在洞底,日久天長洞頂的形成鍾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筍,當鍾乳石與石筍相連時就形成了石柱子,這是和地理環境有關的。”
“鍾乳石。”史文博手舞足蹈起來:“哈哈,是鍾乳石。”
大家都不懂一個鍾乳石有必要這麽高興嘛,雷子退到蕭寧的旁邊,連連搖頭:“瘋子,這仨都是瘋子。”
蕭寧搖搖頭:“他不是瘋子,他所說的虞朝我也聽圖書館的老學究提過,這一朝代的人據說他們很鍾愛鍾乳石,曾用鍾乳石擺在房間裏作為陳設,我想,他現在一定是認為找到了證明這裏與虞朝有所聯係的證明,所以才會這麽高興吧。”
聽到蕭寧的話,史文博更加手舞足蹈起來:“原來這裏竟然有一個知音。”他衝到蕭寧的麵前:“有野史書上曾說虞朝人將鍾乳石雕刻成圓月的形狀在月圓之夜擺放在窗口,沐浴月光,這樣能讓鍾乳石擁有像月亮一樣的光澤,不可思議,是不是?聽上去就像他們能夠把月亮的精華吸收到鍾乳石裏一樣,對不對?”
“史老師,為什麽說這裏有虞朝存在過的線索?”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吧,七邪的問話讓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等待著史文博的迴答。
史文博歎口氣:“我想我是真的快瘋了,我查看了所有提到過虞朝的典籍,我除了推算出它確實存在過之外,還發現虞朝的覆滅幾乎是在一夕之間,這個曾經存在過了一千多年的王朝就這麽覆滅了,而且,發現最後一批虞朝居民的地方就是長白山,這本典籍是夏朝初年一本手記,它清晰地說明,有夏朝的百姓在長白山打獵的時候看到有身穿動物皮毛的人在山間走動,他們的速度非常之快,能夠在轉瞬間移動,當看到的人去搜尋的時候,卻一無所獲,他將看到的情景講出去,有一些老人說那是虞朝的子民,他們生性靈巧,動作敏捷,天賦異於常人,等那人帶了一幫人再去長白山裏找,卻找不到任何影子了,隻在一個山洞裏,發現了一些還在雕刻中的鍾乳石。”
白逸好生地將這些話在腦子裏總結了一下,終於明白史文博的意思了:“你是說,在虞朝覆滅以後,還有夏朝的子民看到過虞朝子民,這說明王朝消失了,可是虞朝的人還活著,而且就在長白山裏?”
史文博激動地握著白逸的手,大力地揮動著:“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他們一直在這長白山裏生活著,一直,有可能……現在還有。”
“可是你們也找到群龍坐來,為什麽偏偏是群龍坐?”唐三成趁機發問,他們來倒鬥的,選個龍脈好擇墓,這些人找一個消失了的王朝,也要看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