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就真沒有了,反正打我記事起就沒看見過。”老漢取下嘴角的煙杆指著前方。“你們沿著臥龍湖往前走,過了前麵的土丘,有一處挺寬敞的土壩,村裏曾在那兒建過穀倉,據說修建的時候挖出過古磚,後來還來了不少專家,說是明代的不過沒啥稀罕的地方,據說那兒曾經是廟宇,推斷是一座城隍廟。”


    我們謝過老漢,按照他所指示的方向前行,果然在繞過土丘後看見一處寬敞的土壩,上麵的建築是簡易的穀倉,不過已經荒廢有幾個孩童在廢棄的穀倉捉迷藏玩耍,秋雨中孩童也不知道秋意冷,遠處的大人氣急敗壞地招唿著他們迴去。


    很快我們就在一處穀倉裏麵找到一塊裸露在外麵殘破的土磚,我拿在手中看了半天,是明代燒製的地磚,多用於鋪路很尋常的東西,看土質這裏曾經被挖掘過,不過沒有複原修建,想必這裏曾經的古建築並沒有太深遠的意義。


    “這裏曾經的確有一座城隍廟,而且規模及其龐大。”


    聲音從我身後傳來,一路上少言寡語的古嘯天沉穩的對我說,我連忙迴頭看著他,古嘯天從地上拾起一塊殘破的明轉感慨萬千的說。


    “很多年前,很多年……我都已經不記得了,這個地方我隨他來過。”


    “魏雍曾經也來過這裏?!”我吃驚地站起身看著古嘯天。


    “這裏曾經有一座城隍廟,但遠不是你們如今看見的這番景象,這裏曾經宮闕殿宇,壯麗森嚴,一晃多年這裏也曆經滄桑。”


    古嘯天一邊說一邊走出穀倉,秋雨滴落在身上肅殺無比,我們跟在古嘯天身後,他像是在記憶中追尋過往的點滴,然後停在一處荒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用幹癟的手撥開草叢。


    “今唯二碑及石人石馬僅存而已”。


    我們循聲望過去,在草叢中露出一塊破缺的石碑,上麵的字也殘破不齊,依稀能辨認出隍廟兩個字,旁邊有斷頭斷身的石人石馬,看到這裏我們都明白,這裏曾經果真有座城隍廟,按照古嘯天的描述,這裏昔日鬱蔥王氣接邱壇,雲繞乾坤得大觀,該是有多輝煌壯觀,而如今此時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馬臥幽宮。


    看到這裏古嘯天臉上的表情明顯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惆悵,我或許能體會到他現在的心情,放眼望去,這曾經輝煌一時的城隍廟在這秋風細雨中,好象一幅生動的水墨畫卷,遠處那一簇簇蒼鬆翠柏,野花蔓草,隨風雨搖曳,沙沙作響,如述說曆史的興衰,那一對對石人石馬、殘碑斷碣,任風雨侵蝕,潸然淚下,象泣訴悲慘的遭遇。


    我本被這秋雨中的頹敗之景所感悟,但看了片刻忽然一愣,嘴慢慢張開,秋雨路麵泥濘,我茫然地向前走了幾步,不下心跌倒在地上,蕭連山把我扶起來,我都來不及管沾染在身上的濕泥,抬起手丈量這周圍。


    “哥……怎麽了?”蕭連山看我表情突然震驚疑惑,好奇的問。


    我沒有迴答他,轉身找了一處較高的穀倉,跌跌撞撞的登上頂端,站在穀倉之上,任憑秋雨淋濕全身,我慢慢移動身體環顧四周。


    “我在金陵遇到你的時候,你是因為發現金陵有王氣,所以好奇才登船觀天象,所以我們不期而遇。”我忽然若有所思的對身後聞卓說。


    “對啊……話說起來,若是我不好奇,就不會登上你的船,也不會吃你螃蟹,然後……就沒然後了啊。”聞卓翹著嘴角邪笑很無奈的樣子。“怎麽,你也知道你虧欠我了,嗬嗬。”


    “你說過金陵王氣已斷千年。”我沒時間和聞卓開玩笑,一本正經地問。


    聞卓看我表情知道我如今定是想到什麽,收起玩世不恭的笑容很認真的迴答。


    “帝王,你問這話就有些搞笑了,當初可是你派人鞭山斷海,滅了這金陵蘊藏的王氣,今兒你還問我,嗬嗬,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你。”


    “我真派人……不對,嬴政真派人斷了金陵王氣?”我皺著眉頭詫異地問。


    “好好的你怎麽問起這個,風水堪輿之術我最不在行,不過關於金陵風水我倒是有些耳聞,金陵,史稱六朝古都,舊時也稱秣陵,其金陵,秣陵的地名,本身就與風水有關。”聞卓看了看我鄭重其事的對我說。“金陵依山傍水,北有長江之險,南有蘇杭之富,鍾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曆來被傳頌為形勝之地。”


    “這個我倒是也有耳聞,在古籍中也曾有過這方麵的記載,最早要追溯到春秋戰國諸侯爭霸的時候,據說楚威王滅掉了鄰近的越國,其後便在如今的紫金山和幕府山中埋下了金子,目的是以鎮王氣。”我來迴走了幾步揉著額頭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因為紫金山山頂常有紫雲縈繞,猶如王者之氣,楚威王埋金,就是要鎮住這裏的王氣,從此就有了後來的金陵之稱。”


    “你的確斷過金陵的王氣。”古嘯天聲音很平穩的在一旁說。


    我迴頭去看他,在我們這幾個人裏麵,或許隻有他最了解真相,古嘯天麵無表情心如止水的說下去。


    “你曾派人鑿通方山,斷方壟,再引淮水入長江,泄其旺氣,其目的是破掉金陵的王氣,這引淮水入長江之舉便又引出了一條秦淮河,此後,金陵就又有了秣陵之稱。秣即抹,暗示此地曾經的王氣被一抹而除。”


    “正因為金陵斷了王氣,所以即便金陵是六朝古都,可沒有一個朝代是長命的。”聞卓點點頭很肯定的迴答。


    第2章 華蓋三峰


    我搖頭在秋雨中來迴走動,身體已經被秋雨浸透,可一點感覺也沒有,皺著眉頭自言自語,嬴政當時已經泰山鬥天,三界之中除羋子棲無人能敵,他若真醉心權利試問有誰能奪他江山。


    金陵王氣是祥雲拱紫微,大有紫氣東來之意,但金陵風水雖佳可並非帝龍之地,所以金陵曆代不出帝王,嬴政法力之高又豈會不知,他斷金陵王氣一定還有其他用意。


    “是四方結界!”古嘯天重重歎了口氣,緩緩地說。“我聽魏雍說過,四方結界若有王氣蘊集早晚會被衝破,因為安平公主雖冠絕天下,但沒帝王之命,若得到王氣拱佑會染帝命。”


    “羋子棲……是為了不讓羋子棲擁有王氣。”我恍然大悟的深吸一口氣。“嬴政斷了金陵王氣,這樣一來羋子棲即便再厲害也不過是玄門第一人,她身無帝命想要亂世也難心想事成。”


    “……”聞卓眉頭一皺走到我身邊詫異地問。“我們是來找明十四陵的,好好的怎麽又扯到金陵王氣上了?”


    “難道你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嗎?”我一本正經的反問。


    “什麽問題?”


    “朱元璋共患難不共富貴,登基後誅殺功臣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到最後甚至連理由都懶得找,隨便一句連坐,一個藍玉案他就足足殺了二十多萬,可見這人生性多疑殘暴不仁,為了皇權簡直不擇手段。”我迴頭看聞卓樣子很認真。


    聞卓點點頭,不過很無所謂的攤手迴答。


    “人性皆貪,何況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能坐到他那個位置,為了鞏固權力,做這些也合情合理……這,這有什麽問題?”


    “你好好想想朱元璋的性格,就如同你所說的那樣,他是一個極其在乎皇權的人,從他修建明十四陵就不難看出,他對大明江山社稷有多看重,而且生性多疑,或許除了他自己,他從來就沒相信過任何人。”


    蕭連山撓著頭走過來,憋了半天像是怕說錯話。


    “哥,嬴政是不是真斷了金陵的王氣啊?”


    “廢後,玄門之法難道還有假的啊。”聞卓沒好氣的迴了他一句。


    “那就不對了,你們之前說金陵沒王氣即便號稱六朝古都,可沒有一個是長命的,但是……”蕭連山憨直的看著我們樣子一本正經。“但是明朝國都就在金陵啊,為什麽明朝能延續幾百年呢?”


    “朱元璋雖然把國都定在金陵,可是後來朱棣清君側謀朝篡位後遷都京都,應該是沒受到影響。”聞卓給蕭連山解釋。


    “連山問的剛好就是我現在想不明白的地方。”我搖搖頭揉著額頭走了過去意味深長的說。“即便朱棣遷都京都,避開斷了王氣的金陵,可還是有一件至關重要的事,同樣會危急大明江山社稷。”


    “什麽事?”


    “大明皇陵!”


    “皇陵?!”蕭連山一怔不明白我話中意思,聞卓在旁邊忽然眼睛一亮,看他的樣子應該是知道我在想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當方士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我當方士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