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丹書鐵劵的秘密
聞卓生的太俊俏,男生女相為桃花顏,主多風流不羈,看到他第一眼時我就知道他身邊桃花不會少,所以聽他這麽一說我也不感覺意外。
關於下冥界之事我了解並不多,秦一手的那些古書中也鮮有提及,不過聞卓好像對此知道的挺清楚,想起來我到現在還沒問過聞卓的來曆,以他的年紀怎麽想也不可能擁有和我旗鼓相當的道法修為。
不過看他樣子表麵上吊兒郎當,但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透徹,好像他那不羈的邪笑下隱藏著很深的過往,他越是輕浮放縱反倒是讓我感覺他和我一樣經曆過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曾想過要問他,不過他能以這副玩世不恭的態度麵對我們,說明他是有心想掩飾,或許是他不願提及的東西,如果他真想告訴我們,不用問他也會說出來。
“就是說下幽冥必須要拿到七星蓮花燈和引路貼?”越千玲好奇的問。
“死人之地,亡魂之國,生人勿近。”聞卓點點頭坐在山頂的石台上迴答。“三界互不相通,進出都有規矩,按理說陽人是下不了幽冥的,但魂魄可以,所以要去冥界就必須先拿到七星蓮花燈和引路貼。”
“這麽說隻要拿到了就能去了?”蕭連山坐到聞卓身邊問。
“要等時間的,氣肅而凝,露結為霜之日,陽世聚陰最重的一天,活人的魂魄可以去幽冥,不過……能不能迴來就不知道了。”聞卓一臉邪笑不以為然的樣子。
我掐指一算距離聞卓說的這個時間還有兩個多月,現在就是拿到他所說的那兩樣東西也去不了,擺在眼前的事每一件都迫在眉睫。
秋諾的出現讓我對整件事有了重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魏雍是我麵臨最強的對手和敵人,我們曆盡千辛萬苦無非是先打敗他,正因為如此秦一手不惜放我入世。
可現在看來後麵等著我的恐怕不止一個魏雍這麽簡單,黃爺是誰我可以先不去考慮,畢竟我連他身邊一個走卒都無能為力,好在聽秋諾的口氣,黃爺暫時不會找上我,否則我們也不可能走出秋諾的虛空幻境。
秋諾是誰,為什麽我和古嘯天都殺不死她,這才是我最想知道的事情,我想要去找武則天和上官婉兒,不過秋諾多半不會給我這個機會。
至於玉圭,之前我還想著全力以赴去參加比試阻止魏雍,可現在看來,既然秋諾有心幫魏雍,我們都不是她的對手,玉圭早晚都是魏雍的囊中之物。
最後剩下的就是明十四陵,線索中斷在徐達的丹書鐵劵上,比起之前的事,先找到明十四陵反而變成最簡單的。
越千玲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研究丹書鐵劵上那三百零六個字,蕭連山在一旁把我們離開這一年所有的遭遇一五一十的告訴給顧安琪,聽到居然還有三座明十四陵,顧安琪吃驚了半天,讓越千玲把那丹書鐵劵上的字說出來,大家一起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越千玲從身上拿出早已抄下來的紙條,所有的三百零六個字全在上麵,顧安琪接過去看了半天後說。
“這上麵都是徐達生平功勳的記錄,也沒看上什麽玄機啊。”
“我特意對照了其他丹書鐵劵上的內容,格式基本都一樣,前麵是個人一生的戰功,後麵是明太祖的賞賜內容,除了個人生平外其他的都一樣。”越千玲抿著嘴迴答。
“文字上我反複對照過,沒有錯漏的地方,句句通順,如果真把明十四陵的線索放在這三百零六個字裏麵。”我來迴走了幾步深思熟慮的說。“那應該不是藏在這些字中,應該和徐達生平有關。”
“徐達幫朱元璋建立明朝居功至偉,出將入相能力非凡,他一生經曆過太多的事,如果真和他生平有關。”聞卓躺在石台上懶洋洋的說。“那估計夠的忙,也就是說每一件都有可能。”
“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後來又發現不對,朱元璋修建四座明十四陵是在建立大明之後,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徐達似乎並沒參與明十四陵的修建,否則以朱元璋的性格,絕對不會留著他。”我迴頭看看大家一本正經地說。“這就說明應該是在建立明朝之後,洪武年間所發生和徐達有關的事。”
聞卓把顧安琪手中的紙條接過去,看了半天慵懶的說。
“電掃兩浙,席卷中原,威聲所振,直連塞外。其間降王縛將,不可勝數。頃者詔令班師,星馳來附……這些都是定國號洪武之前的事,這三百零六個字裏並沒有提及過洪武年間發生的事啊。”
“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我點點頭沉默了半天無力的迴答。“所以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這條線索真正的用意。”
“會不會是想錯了方向,雁迴哥,如果朱元璋把線索留在這上麵,會不會像之前我們找明十四陵一樣,還需要其他線索配合上麵的文字來用?”顧安琪抬頭看著我說。
“這個我不清楚,到目前為止,能找到的線索也就這個丹書鐵劵了。”我歎了口氣迴答。
“等等……”
聞卓從石台上坐起來,想了想咬著嘴角的草根問。
“你剛才說線索應該和徐達洪武年間發生的事有關?”
“是的,否則就說不通了,徐達一生征戰,大明未建立之前,朱元璋也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我點頭說。
“那我倒是想到一件這丹書鐵劵上徐達洪武年間發生的事。”
“什麽事?”蕭連山好不容易才插上話。
“賞賜丹書鐵劵啊。”聞卓脫口而出。“這是唯一洪武年間發生的事了。”
“時間!”我眼睛一亮猛然轉頭問越千玲。“丹書鐵卷是朱元璋什麽時候賞賜給徐達的?”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並賜鐵券。”越千玲想了想對我說。
“洪武三年?!”我深吸一口氣搖搖頭說。“那時間也不對,明十四陵不應該是洪武三年所建,千玲,明史你熟,洪武三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什麽記載?”
“洪武三年徐達奉命北伐遠征沙漠。”越千玲對我說。“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頒平定沙漠詔於天下,此次北征沙漠,明朝北邊防禦相對穩定。”
“這就說不通了,當時北元依舊強勢,天下未太平,朱元璋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顧安琪也很疑惑的搖搖頭。
“不過我在翻查明史的時候發現一件事。”越千玲似乎想到了什麽很認真地說。
“什麽事?”我問。
“因為胡藍一案牽涉人數眾多,明太祖曾經收繳過一次發放的丹書鐵劵,但後來又頒發過一次。”
“是什麽時間?”
“洪武十四年!”
“洪武十四年天下大定,這個時間倒是和修明十四陵吻合。”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迴頭問。“洪武十四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記載?”
“沒有,洪武十四年最大的事就是朱元璋平定雲南,不過當時徐達並沒有參加這次調北征南。”越千玲很肯定的說。
“沒有徐達的記載……那徐達當時在做什麽?”蕭連山問。
“按史書記載洪武十四年的時候徐達在永平府奉命修建榆關……”
“榆關!”聞卓突然打斷越千玲的話,很吃驚地說。“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給榆關改名,也就是現在有名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而修建山海關的正是徐達。”
聞卓生的太俊俏,男生女相為桃花顏,主多風流不羈,看到他第一眼時我就知道他身邊桃花不會少,所以聽他這麽一說我也不感覺意外。
關於下冥界之事我了解並不多,秦一手的那些古書中也鮮有提及,不過聞卓好像對此知道的挺清楚,想起來我到現在還沒問過聞卓的來曆,以他的年紀怎麽想也不可能擁有和我旗鼓相當的道法修為。
不過看他樣子表麵上吊兒郎當,但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透徹,好像他那不羈的邪笑下隱藏著很深的過往,他越是輕浮放縱反倒是讓我感覺他和我一樣經曆過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曾想過要問他,不過他能以這副玩世不恭的態度麵對我們,說明他是有心想掩飾,或許是他不願提及的東西,如果他真想告訴我們,不用問他也會說出來。
“就是說下幽冥必須要拿到七星蓮花燈和引路貼?”越千玲好奇的問。
“死人之地,亡魂之國,生人勿近。”聞卓點點頭坐在山頂的石台上迴答。“三界互不相通,進出都有規矩,按理說陽人是下不了幽冥的,但魂魄可以,所以要去冥界就必須先拿到七星蓮花燈和引路貼。”
“這麽說隻要拿到了就能去了?”蕭連山坐到聞卓身邊問。
“要等時間的,氣肅而凝,露結為霜之日,陽世聚陰最重的一天,活人的魂魄可以去幽冥,不過……能不能迴來就不知道了。”聞卓一臉邪笑不以為然的樣子。
我掐指一算距離聞卓說的這個時間還有兩個多月,現在就是拿到他所說的那兩樣東西也去不了,擺在眼前的事每一件都迫在眉睫。
秋諾的出現讓我對整件事有了重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魏雍是我麵臨最強的對手和敵人,我們曆盡千辛萬苦無非是先打敗他,正因為如此秦一手不惜放我入世。
可現在看來後麵等著我的恐怕不止一個魏雍這麽簡單,黃爺是誰我可以先不去考慮,畢竟我連他身邊一個走卒都無能為力,好在聽秋諾的口氣,黃爺暫時不會找上我,否則我們也不可能走出秋諾的虛空幻境。
秋諾是誰,為什麽我和古嘯天都殺不死她,這才是我最想知道的事情,我想要去找武則天和上官婉兒,不過秋諾多半不會給我這個機會。
至於玉圭,之前我還想著全力以赴去參加比試阻止魏雍,可現在看來,既然秋諾有心幫魏雍,我們都不是她的對手,玉圭早晚都是魏雍的囊中之物。
最後剩下的就是明十四陵,線索中斷在徐達的丹書鐵劵上,比起之前的事,先找到明十四陵反而變成最簡單的。
越千玲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研究丹書鐵劵上那三百零六個字,蕭連山在一旁把我們離開這一年所有的遭遇一五一十的告訴給顧安琪,聽到居然還有三座明十四陵,顧安琪吃驚了半天,讓越千玲把那丹書鐵劵上的字說出來,大家一起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麽發現。
越千玲從身上拿出早已抄下來的紙條,所有的三百零六個字全在上麵,顧安琪接過去看了半天後說。
“這上麵都是徐達生平功勳的記錄,也沒看上什麽玄機啊。”
“我特意對照了其他丹書鐵劵上的內容,格式基本都一樣,前麵是個人一生的戰功,後麵是明太祖的賞賜內容,除了個人生平外其他的都一樣。”越千玲抿著嘴迴答。
“文字上我反複對照過,沒有錯漏的地方,句句通順,如果真把明十四陵的線索放在這三百零六個字裏麵。”我來迴走了幾步深思熟慮的說。“那應該不是藏在這些字中,應該和徐達生平有關。”
“徐達幫朱元璋建立明朝居功至偉,出將入相能力非凡,他一生經曆過太多的事,如果真和他生平有關。”聞卓躺在石台上懶洋洋的說。“那估計夠的忙,也就是說每一件都有可能。”
“我之前也是這樣想的,不過後來又發現不對,朱元璋修建四座明十四陵是在建立大明之後,從了解到的情況看,徐達似乎並沒參與明十四陵的修建,否則以朱元璋的性格,絕對不會留著他。”我迴頭看看大家一本正經地說。“這就說明應該是在建立明朝之後,洪武年間所發生和徐達有關的事。”
聞卓把顧安琪手中的紙條接過去,看了半天慵懶的說。
“電掃兩浙,席卷中原,威聲所振,直連塞外。其間降王縛將,不可勝數。頃者詔令班師,星馳來附……這些都是定國號洪武之前的事,這三百零六個字裏並沒有提及過洪武年間發生的事啊。”
“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我點點頭沉默了半天無力的迴答。“所以到現在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這條線索真正的用意。”
“會不會是想錯了方向,雁迴哥,如果朱元璋把線索留在這上麵,會不會像之前我們找明十四陵一樣,還需要其他線索配合上麵的文字來用?”顧安琪抬頭看著我說。
“這個我不清楚,到目前為止,能找到的線索也就這個丹書鐵劵了。”我歎了口氣迴答。
“等等……”
聞卓從石台上坐起來,想了想咬著嘴角的草根問。
“你剛才說線索應該和徐達洪武年間發生的事有關?”
“是的,否則就說不通了,徐達一生征戰,大明未建立之前,朱元璋也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我點頭說。
“那我倒是想到一件這丹書鐵劵上徐達洪武年間發生的事。”
“什麽事?”蕭連山好不容易才插上話。
“賞賜丹書鐵劵啊。”聞卓脫口而出。“這是唯一洪武年間發生的事了。”
“時間!”我眼睛一亮猛然轉頭問越千玲。“丹書鐵卷是朱元璋什麽時候賞賜給徐達的?”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並賜鐵券。”越千玲想了想對我說。
“洪武三年?!”我深吸一口氣搖搖頭說。“那時間也不對,明十四陵不應該是洪武三年所建,千玲,明史你熟,洪武三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什麽記載?”
“洪武三年徐達奉命北伐遠征沙漠。”越千玲對我說。“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頒平定沙漠詔於天下,此次北征沙漠,明朝北邊防禦相對穩定。”
“這就說不通了,當時北元依舊強勢,天下未太平,朱元璋不可能修建明十四陵。”顧安琪也很疑惑的搖搖頭。
“不過我在翻查明史的時候發現一件事。”越千玲似乎想到了什麽很認真地說。
“什麽事?”我問。
“因為胡藍一案牽涉人數眾多,明太祖曾經收繳過一次發放的丹書鐵劵,但後來又頒發過一次。”
“是什麽時間?”
“洪武十四年!”
“洪武十四年天下大定,這個時間倒是和修明十四陵吻合。”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迴頭問。“洪武十四年有沒有關於徐達的記載?”
“沒有,洪武十四年最大的事就是朱元璋平定雲南,不過當時徐達並沒有參加這次調北征南。”越千玲很肯定的說。
“沒有徐達的記載……那徐達當時在做什麽?”蕭連山問。
“按史書記載洪武十四年的時候徐達在永平府奉命修建榆關……”
“榆關!”聞卓突然打斷越千玲的話,很吃驚地說。“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給榆關改名,也就是現在有名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而修建山海關的正是徐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