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呢?你又是怎麽知道的?”我看向韓煜,他每天掛在嘴上的都是斬妖除魔,從未聽他提到過和這方麵有關的東西。


    韓煜難得正經的對我們說,“其實這是一直在道家流傳的一個傳聞,據說朱元璋破元立明,開創了明朝兩百年基業,其中開國元勳劉伯溫功不可沒,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易經擅占卜,朱元璋一日正吃燒餅,剛咬一口,內侍傳報軍師劉伯溫見駕,於是,朱元璋便拿一金器皿,把吃了一口的燒餅蓋住,然後問劉伯溫知不知道盤中是何物,劉伯溫掐指一算對答:半似日兮半如月,定是金龍咬一缺。朱元璋見劉伯溫算得很準,於是開始要他演算五百年的曆史變遷狀況。”


    “這就是後世流傳的《燒餅歌》。”南宮怡不慌不忙的解釋。


    “其實不是,劉伯溫真要能推演後世五百裏的曆史變遷,明朝又豈會滅亡。”韓煜搖著頭說。


    “那到底是什麽?”太子也好奇的問。


    “朱元璋擔心自己一手建立的明朝,終究有一天會和前朝一樣土崩瓦解,要劉伯溫推算明朝亡於什麽原因。”韓煜一邊撫摸著銀月一邊接著說,“劉伯溫指著朱元璋麵前不假思索的對答:燒餅有缺,月有圓缺,是指明朝,朱元璋用金器遮蓋,令日月無光,推算明亡於金!”


    “明亡於金!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來改國號為大清。”我驚歎不已,“大清入關推翻明朝取而代之,劉伯溫果然一語中的。”


    “朱元璋又問劉伯溫亡於什麽原因。”韓煜不慌不忙的繼續說,“劉伯溫對答如流,上金下缺,亡於缺錢!”


    “又說對了,明末國庫空虛,導致通貨緊縮,經濟蕭條,而且崇禎初年,連年大旱,又有清軍,銀子不夠,朝廷內部勾心鬥角,氣數已盡。”南宮怡心悅誠服的說。


    “後麵的小小已經告訴過我們,朱元璋為了防患於未然,下令修建明十四陵,雖然對外宣傳是陵墓,但實則是以備不時之需的寶藏。”雲杜若點點頭說。


    我摸出一支煙點燃來迴在房間中走動幾圈,記得粱小城告訴過我們關於蕭連山的一些資料,其中提及蕭連山的秦皇集團的主要業務就是文物經營,秦皇集團擁有的文物簡直令人瞠目結舌,而其中以明代為主,幾乎涵蓋了整個明朝的所有稀世珍寶全都在秦皇集團。


    再聯想到顧小小偷偷聽到的蕭連山和顧安琪談話內容,我大致已經能猜到,讓蕭連山富甲天下的可能就是那座明十四陵,他和顧安琪應該最終找到並擁有了這處寶藏。


    可問題是我了解的蕭連山向來淡泊名利,絕對不是貪圖財富之人,而且一直以來他都不願意離開香江,我想更多的原因是他不想再迴到這裏,估計在蕭連山的過往中他曾經在這裏發生過讓他不願意在提及的往事。


    可他居然又一次迴來,而吸引他迴來的想必就是那封用巨款購買的書信,顧安琪說那是一處連明十四陵都無法相提並論的寶藏,難道蕭連山迴來僅僅是因為寶藏?


    我默默的搖搖頭,這絕對不是我熟知的那個人,一定還有其他原因促使蕭連山迴來,我想起顧小小提到的那三個扶桑人。


    “受害者的資料調查清楚了嗎?”我轉頭問南宮怡。


    “受害者是三名扶桑籍男子,一直在國內從事考古研究,他們的背後是由一個叫三田的財閥資助。”南宮怡點點頭迴答。


    “這個三田財閥是什麽來頭?”雲杜若認真地問。


    “三田財閥在扶桑是一個很古老的家族,起源和興起要追溯到宋末元初,在扶桑是很有實力的財閥,但和其他操縱扶桑國政治、經濟的大壟斷財閥不一樣,三田很低調但卻擁有巨大的產業,幾乎涵蓋了扶桑國所有的領域。”南宮怡看著我們嚴謹的迴答,“在調查中我還發現,除了三名受害者之外,三田財閥一直不斷在排除考古人員在國內進行考古研究。”


    “扶桑人跑到這裏來考古研究?身後資助的是大財閥……”太子撥動著手裏的念珠,沒有了顧小小的驚擾他又變成那個我們熟悉的太子,意味深長的說,“我看不會隻是研究那麽簡單吧。”


    “我也這麽想過,所以特意查閱了受害者和其他被委派過來從事考古的人員,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南宮怡點點頭繼續說下去,“這些人專攻元朝考古研究,而且極其的敬業但凡任何和元朝有關的文物出土和發現,都會出現這些扶桑人的身影,不過對於元朝之前的考古發現就完全沒有任何興趣。”


    “這麽說這些扶桑人想要探尋的是元朝的事情,不對!確切地說應該是他們身後資助的三田財閥想探尋。”我揉著額頭深吸一口煙喃喃自語,“扶桑人如此迫不及待的探尋元朝曆史幹什麽?”


    “準確的說應該是元初的考古研究,我翻閱過這些扶桑人的研究記錄,他們似乎對元朝初期的興起和擴張很專注。”南宮怡幫我補充到。


    我忽然停在原地,顧小小說蕭連山在迴來之前曾經見過三個扶桑人,而當時蕭連山怒不可遏的斥責扶桑人,並警告說,若他不死,扶桑人就永遠別想踏足那個地方!


    那個地方指的是……


    “小小說過那封書信所用的紙張是生宣,那是元代的紙張距今至少也有五百多年,就是說如果真有寶藏那也應該和元朝有關,而扶桑人一直在考古研究的也正是元朝。”我恍然大悟的看著其他人興奮的說,“扶桑人一直在找尋的很有可能就是書信中所記載的寶藏!”


    “那就奇怪了,我在調查這些考古的扶桑人背景時發現,三田財閥資助這項考古研究已經有百年多曆史,一直源源不斷派出人鍥而不舍的調查,扶桑人為什麽會對這寶藏如此在意?”南宮怡大為不解的自言自語。


    “想必書信中有關於寶藏的線索,扶桑人得知書信在蕭叔手中便去拜會結果被轟出來,而蕭叔和扶桑人同時出現在永寧村,那就隻有一個可能,蕭叔一定是在書信中發現寶藏和永寧村有關,而扶桑人如影隨形……”雲杜若說到這裏麵色焦慮的看看我,“這樣的話,蕭叔的殺人動機就成立了,蕭叔發現扶桑人並發生爭執,最終殺掉這三人。”


    “他不可能殺人,別說我不理智和什麽證據,他什麽品性我最清楚,他還沒有到利欲熏心去殺人的地步。”我決絕的搖頭否定了雲杜若的假設。


    外麵的敲門聲打斷了我們的討論,顧小小急匆匆的進來,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說,她迴去後才想起蕭連山和顧安琪在得到書信後,立刻請顧連城過去三人密談,顧小小在無意中還斷斷續續聽到一些話。


    “爸媽和外公還說了什麽?”我急切地問。


    “哥,我隱約聽到他們提到了你。”顧小小端起水坐到太子身邊,頃刻間太子整個人就變的全身僵硬手足無措。


    “提到我?!”我一愣皺著眉頭詫異地問,“小小,他們提到我什麽了?”


    “具體的我哪兒能聽清楚,斷斷續續的聽了幾句,好像是說什麽人想得到什麽東西……”顧小小一邊想一邊對我說,“然後就聽見提到你,是外公說的,好像是說你開啟了什麽結界之類的話。”


    “我開啟結界?!”我越聽越迷惑皺眉想了半天。


    “對!然後就聽見外公叮囑爸說務必要先找到什麽地方,還說……”顧小小欲言又止好像不知道該不該說。


    “小小,還說什麽,咱們必須幫爸洗脫罪名,爸他不肯說,你若不說我們就幫不了他了。”我蹲在顧小小麵前語重心長的問。


    顧小小猶豫了半天才抿著嘴看著我,小聲的對我說。


    “外公叮囑我爸,若遇阻攔格殺勿論!”


    ……


    第009章 蒸籠


    格殺勿論!


    我在心裏反複念叨著這四個字,居然還是顧連城口中說出來,外公是香江玄學德高望重的泰鬥,和父親蕭連山一樣受人敬仰,他雖然從小就不喜歡我,不過也頂多是不願意正眼瞧我而已,但在倫理道德和品性方麵顧連城一直都教導我和顧小小與人為善。


    我慢慢意識到我不了解的人和事原來有這麽多,我從來沒去想過蕭連山之前是做什麽的,可他卻和明十四陵扯上關係,看情形顧安琪也應該參與過,明十四陵如此一座令人夢寐以求的寶藏,我想一定很多人趨之若鶩想得到,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擁有富甲天下的財富甚至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殺幾個人又算的了什麽。


    我無法去想象和推測蕭連山和顧安琪是如何得到明十四陵,但至少我相信那絕對不會是一段平常簡單的經曆,而顧連城居然可以讓蕭連山若遇阻擋格殺勿論,他說的那麽輕鬆,隻說明……


    這樣的事蕭連山曾經做過!


    想到這裏我手心慢慢浸透出冷汗,我一直堅信蕭連山不會殺人,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很了解他,可事實上對於他的過去我完全是一片空白,如果顧安琪說的沒錯,那畢竟是一座連明十四陵都無法相提並論的寶藏,世間又有幾人能抵擋住那樣的誘惑。


    我讓顧小小先迴去照顧蕭連山和顧安琪,剩下的事毫無頭緒看來要從長計議,第二天我們趕去發生命案的永寧村,一路上我在心裏默默的想,蕭連山出現在永寧村唯一的解釋,這裏一定和那座寶藏有關,要搞清楚案件的始末就必須先弄明白永寧村到底有什麽吸引蕭連山和扶桑人關注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探靈筆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探靈筆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