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王亭?!”白近一臉疑惑。
“白叔,什麽是十王亭?”田雞問。
白近告之我們,這是滿族八旗製度在宮殿建築的反映,此建築布局為古代宮廷建築史所僅見。
其東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
西側五亭依次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旗主議政及處理政務之處。
“你帶我們來這裏幹什麽?”白近說完看向圖爾占。
“白爺,您有所不知,十王亭也叫十王碑亭,在這裏麵除了商議政務和處理軍機大事之外,太祖為嘉獎八旗旗主,但凡有重大功績者,都會將其功績銘刻於石碑上,後來這處石碑年久失修破碎,但是上麵的內容卻謄抄下來。”圖爾占對白近說。“我就在這份謄抄的碑文中,見過白爺您剛才提及的時間。”
我們大吃一驚,連忙追問時間的出處,圖爾占把我們帶進東側的鑲白旗亭,在一塊後來新立的碑石上,看到圖爾占手指的地方。
順治二年六月十八,詔多鐸還京師,進封德豫親王,賜黑狐冠、朝服、金五千、銀五萬、馬十、鞍二。
“多鐸順治元年四月,從睿親王多爾袞入關,屢有戰功,與多爾袞都是覆滅明朝的元勳。”葉知秋看著碑文說。“奉詔還京接受封賞也不足為奇啊。”
“我看隻是日期巧合而已,這和白家先祖應該沒什麽關係才對。”田雞說。
“有關係!”葉九卿突然大吃一驚說。“順治二年五月二十日,清軍攻破揚州,三日之後,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日,清軍開始屠城,揚州十日殺了那麽多平民,相信不會是兵勇擅自所為,下達屠城命令的一定是多鐸。”
“對啊,這個我們之前已經推測過,為了掩飾青銅宮的秘密,清軍寧可殺錯也不放過”我說到一半突然停住,手觸摸到碑文上的時間。“青銅宮是五月二十日被發現,而一個月之後,多鐸卻從中原返迴盛京,當時並非大勢已定,戰事緊急的情況下,怎麽會召迴前線兵馬大將,就算是要封賞也不至於在戰況如此關鍵的時候。”
“那是因為多鐸必須迴到盛京,因為他在青銅宮之中找到了比一城一池得失更為重要的東西。”葉九卿說。
我一聽頓時反應過來,把整條時間線串聯在一起,每一件事都剛好吻合,多鐸在五月二十日發現的青銅宮,三日後為了掩人耳目而發動揚州十日,然後馬不停蹄趕迴關外,因為中途要運送九鼎,所以行程緩慢,一個月之後才到達盛京。
六月十八日,多鐸返迴盛京之後便是白家先祖突然離開的時候,而這中間,皇族曾經和白家先祖密會,就在九天之後,白家先祖就出現在赫圖阿拉,那也是白家先祖最後一次出現的時間。
“白家先祖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能讓他如此觸動的事,隻可能和那艘船有關,由此可見,多鐸在返迴盛京的時候,一定帶迴了九鼎。”我說。
“不光僅僅是九鼎,還有安放在青銅宮中的棺槨。”宮爵說。
“多鐸奉詔返盛京,清史上必定有記載。”我連忙看向圖爾占。“在盛京故宮之中,可有關於多鐸那一次返迴盛京的記錄。”
“沒有。”圖爾占想都沒想便迴答。
“多鐸當時已經是豫親王,按照大清祖製,親王迴京必須報批行程以及攜帶之物,怎麽可能沒有記載呢?”葉知秋追問。
“您說的是沒錯,親王迴京規矩很繁瑣,可問題是”圖爾占兩手一拍。“豫親王迴盛京的時候,這裏已經不是大清的京城了啊。”
“啊?”田雞一愣。“怎麽會不是大清京城呢?”
圖爾占不慌不忙解釋,清軍占領北平之後,攝政王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統一中原雄霸九州,也是基於退可出關外的戰略考慮。
多爾袞決定以圖進取遷都北平,隻有占據這個關口才能進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
“豫親王迴盛京的時候,這裏已經成為陪都,所以隻能算是親王東巡,所以沒有詳實的記載。”圖爾占迴答。
“多鐸是奉詔返京,可多鐸迴的卻是盛京,這道詔書又是誰下的呢?”薛心柔一臉矛盾。
葉九卿眼睛抽動一下,似笑非笑摸摸下巴,意味深長說:“有點意思。”
看到葉九卿狡黠的笑容,我知道他一定是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你想到什麽?”
“知秋,你文史讀的多,清初的時候,可有關於多鐸返迴盛京的記載?”葉九卿一臉認真問。
葉知秋低頭沉思良久,表情越來越詫異:“爸,您這麽一說還真是蹊蹺,多鐸從順治元年入關征戰到順治六年三月,因病亡故,期間多鐸從來沒有返迴過盛京。”
“那就奇怪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麽多鐸會出現在盛京呢,當時他是一軍之帥,除非有皇命詔返,否則絕對不可能擅離職守,既然清史中沒有關於都鐸迴盛京的記載,那又是誰向多鐸下達的詔命?”薛心柔一臉詫異。
葉九卿雙手背負在身後,來迴走了幾圈,抬頭看向十王亭正中的大政殿,意味深長的淡淡一笑。
“看起來在大清皇室之中,有人是知曉大清龍脈寶藏的”
第716章 瞞天過海
“爸,您到底發現了什麽?”葉知秋一臉茫然問。
“你們還沒看出來嗎,給多鐸下詔的是另有其人。”葉九卿指著鑲白旗亭中的石碑說。“多鐸這一次返迴盛京,恐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葉叔,這怎麽可能,多鐸奉命出征,除非是皇命否則他不可能擅離職守。”薛心柔說。
“當然是皇命,但是下達詔書的並非就是皇帝了。”葉九卿淡淡一笑迴答。
“葉叔,這皇命不是皇帝下達,誰還有這麽大的權力啊?”田雞疑惑不解。
“難不成”圖爾占在旁邊一怔,目光下意識看向大政殿。“難不成讓豫親王返迴盛京的是他?!”
“對啊,順治當時還是一個孩子,雖然名義上他是皇帝,可軍機大權並沒在順治手中,順治不可能向多鐸下詔迴京。”白近眉頭緩緩舒展開。“能下達詔書的隻可能是攝政王。”
“多爾袞!”葉知秋瞪大眼睛。
圖爾占點點頭,抬手指著大政殿對我們說,順治元年,順治帝在大政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親賜大將軍敕印,令他統大軍南下,入關與李自成和南明王朝開始了爭奪天下,多爾袞幸不辱命,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順治帝從盛京到達北平,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賜穿貂蟒朝衣,命禮部為多爾袞建碑紀績,從此,在待遇上,多爾袞開始淩駕於諸王之上。”圖爾占說。
“順治二年,多爾袞以為皇帝信符收貯於皇宮之中,每次調兵遣將都要奏請鈴印,十分不便,於是,即遣人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葉知秋接過圖爾占的話往下說。“也就是說,給誰下詔,詔書的內容是什麽,完全都由多爾袞說了算。”
“讓多鐸迴盛京是多爾袞下的詔書,那就奇怪了,多爾袞為什麽要這麽做?”我還是有些疑惑。
“這事細細推敲的話,的確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清軍入主中原的統領者是多爾袞,占領北平之後,多嚴禁搶掠停止剃發,為明崇禎帝朱由檢發喪,以此來穩定漢人民心,在很大程度上平複了漢民的恐慌,也正是此舉為大清問鼎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葉知秋來迴走了幾步若有所思說。“多鐸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擅作主張搞出揚州十日啊。”
“除非”葉九卿抹了一把嘴。“為什麽揚州城破三日之後才開始屠城,除非這三天時間多鐸也不知道如何抉擇,他在等命令。”
“白叔,什麽是十王亭?”田雞問。
白近告之我們,這是滿族八旗製度在宮殿建築的反映,此建築布局為古代宮廷建築史所僅見。
其東側五亭由北往南依次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
西側五亭依次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旗主議政及處理政務之處。
“你帶我們來這裏幹什麽?”白近說完看向圖爾占。
“白爺,您有所不知,十王亭也叫十王碑亭,在這裏麵除了商議政務和處理軍機大事之外,太祖為嘉獎八旗旗主,但凡有重大功績者,都會將其功績銘刻於石碑上,後來這處石碑年久失修破碎,但是上麵的內容卻謄抄下來。”圖爾占對白近說。“我就在這份謄抄的碑文中,見過白爺您剛才提及的時間。”
我們大吃一驚,連忙追問時間的出處,圖爾占把我們帶進東側的鑲白旗亭,在一塊後來新立的碑石上,看到圖爾占手指的地方。
順治二年六月十八,詔多鐸還京師,進封德豫親王,賜黑狐冠、朝服、金五千、銀五萬、馬十、鞍二。
“多鐸順治元年四月,從睿親王多爾袞入關,屢有戰功,與多爾袞都是覆滅明朝的元勳。”葉知秋看著碑文說。“奉詔還京接受封賞也不足為奇啊。”
“我看隻是日期巧合而已,這和白家先祖應該沒什麽關係才對。”田雞說。
“有關係!”葉九卿突然大吃一驚說。“順治二年五月二十日,清軍攻破揚州,三日之後,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日,清軍開始屠城,揚州十日殺了那麽多平民,相信不會是兵勇擅自所為,下達屠城命令的一定是多鐸。”
“對啊,這個我們之前已經推測過,為了掩飾青銅宮的秘密,清軍寧可殺錯也不放過”我說到一半突然停住,手觸摸到碑文上的時間。“青銅宮是五月二十日被發現,而一個月之後,多鐸卻從中原返迴盛京,當時並非大勢已定,戰事緊急的情況下,怎麽會召迴前線兵馬大將,就算是要封賞也不至於在戰況如此關鍵的時候。”
“那是因為多鐸必須迴到盛京,因為他在青銅宮之中找到了比一城一池得失更為重要的東西。”葉九卿說。
我一聽頓時反應過來,把整條時間線串聯在一起,每一件事都剛好吻合,多鐸在五月二十日發現的青銅宮,三日後為了掩人耳目而發動揚州十日,然後馬不停蹄趕迴關外,因為中途要運送九鼎,所以行程緩慢,一個月之後才到達盛京。
六月十八日,多鐸返迴盛京之後便是白家先祖突然離開的時候,而這中間,皇族曾經和白家先祖密會,就在九天之後,白家先祖就出現在赫圖阿拉,那也是白家先祖最後一次出現的時間。
“白家先祖是月宮九龍舫上的人,能讓他如此觸動的事,隻可能和那艘船有關,由此可見,多鐸在返迴盛京的時候,一定帶迴了九鼎。”我說。
“不光僅僅是九鼎,還有安放在青銅宮中的棺槨。”宮爵說。
“多鐸奉詔返盛京,清史上必定有記載。”我連忙看向圖爾占。“在盛京故宮之中,可有關於多鐸那一次返迴盛京的記錄。”
“沒有。”圖爾占想都沒想便迴答。
“多鐸當時已經是豫親王,按照大清祖製,親王迴京必須報批行程以及攜帶之物,怎麽可能沒有記載呢?”葉知秋追問。
“您說的是沒錯,親王迴京規矩很繁瑣,可問題是”圖爾占兩手一拍。“豫親王迴盛京的時候,這裏已經不是大清的京城了啊。”
“啊?”田雞一愣。“怎麽會不是大清京城呢?”
圖爾占不慌不忙解釋,清軍占領北平之後,攝政王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統一中原雄霸九州,也是基於退可出關外的戰略考慮。
多爾袞決定以圖進取遷都北平,隻有占據這個關口才能進而統一全國,以建萬年不拔之業。
“豫親王迴盛京的時候,這裏已經成為陪都,所以隻能算是親王東巡,所以沒有詳實的記載。”圖爾占迴答。
“多鐸是奉詔返京,可多鐸迴的卻是盛京,這道詔書又是誰下的呢?”薛心柔一臉矛盾。
葉九卿眼睛抽動一下,似笑非笑摸摸下巴,意味深長說:“有點意思。”
看到葉九卿狡黠的笑容,我知道他一定是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你想到什麽?”
“知秋,你文史讀的多,清初的時候,可有關於多鐸返迴盛京的記載?”葉九卿一臉認真問。
葉知秋低頭沉思良久,表情越來越詫異:“爸,您這麽一說還真是蹊蹺,多鐸從順治元年入關征戰到順治六年三月,因病亡故,期間多鐸從來沒有返迴過盛京。”
“那就奇怪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麽多鐸會出現在盛京呢,當時他是一軍之帥,除非有皇命詔返,否則絕對不可能擅離職守,既然清史中沒有關於都鐸迴盛京的記載,那又是誰向多鐸下達的詔命?”薛心柔一臉詫異。
葉九卿雙手背負在身後,來迴走了幾圈,抬頭看向十王亭正中的大政殿,意味深長的淡淡一笑。
“看起來在大清皇室之中,有人是知曉大清龍脈寶藏的”
第716章 瞞天過海
“爸,您到底發現了什麽?”葉知秋一臉茫然問。
“你們還沒看出來嗎,給多鐸下詔的是另有其人。”葉九卿指著鑲白旗亭中的石碑說。“多鐸這一次返迴盛京,恐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
“葉叔,這怎麽可能,多鐸奉命出征,除非是皇命否則他不可能擅離職守。”薛心柔說。
“當然是皇命,但是下達詔書的並非就是皇帝了。”葉九卿淡淡一笑迴答。
“葉叔,這皇命不是皇帝下達,誰還有這麽大的權力啊?”田雞疑惑不解。
“難不成”圖爾占在旁邊一怔,目光下意識看向大政殿。“難不成讓豫親王返迴盛京的是他?!”
“對啊,順治當時還是一個孩子,雖然名義上他是皇帝,可軍機大權並沒在順治手中,順治不可能向多鐸下詔迴京。”白近眉頭緩緩舒展開。“能下達詔書的隻可能是攝政王。”
“多爾袞!”葉知秋瞪大眼睛。
圖爾占點點頭,抬手指著大政殿對我們說,順治元年,順治帝在大政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親賜大將軍敕印,令他統大軍南下,入關與李自成和南明王朝開始了爭奪天下,多爾袞幸不辱命,一路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順治帝從盛京到達北平,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賜穿貂蟒朝衣,命禮部為多爾袞建碑紀績,從此,在待遇上,多爾袞開始淩駕於諸王之上。”圖爾占說。
“順治二年,多爾袞以為皇帝信符收貯於皇宮之中,每次調兵遣將都要奏請鈴印,十分不便,於是,即遣人將皇帝璽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葉知秋接過圖爾占的話往下說。“也就是說,給誰下詔,詔書的內容是什麽,完全都由多爾袞說了算。”
“讓多鐸迴盛京是多爾袞下的詔書,那就奇怪了,多爾袞為什麽要這麽做?”我還是有些疑惑。
“這事細細推敲的話,的確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清軍入主中原的統領者是多爾袞,占領北平之後,多嚴禁搶掠停止剃發,為明崇禎帝朱由檢發喪,以此來穩定漢人民心,在很大程度上平複了漢民的恐慌,也正是此舉為大清問鼎中原打下堅實的基礎。”葉知秋來迴走了幾步若有所思說。“多鐸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擅作主張搞出揚州十日啊。”
“除非”葉九卿抹了一把嘴。“為什麽揚州城破三日之後才開始屠城,除非這三天時間多鐸也不知道如何抉擇,他在等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