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柔,有什麽需要你盡管開口。”
“在宴請村民的時候,晚上準備煙火表演,要持續不斷五分鍾,聲音越大越好。”
“你打算用炸藥?!”我立刻反應過來。
薛心柔點點頭,這裏的土質不適合挖掘,而且耗時太長,而村民已經打下十米深的孔洞,在裏麵填埋炸藥采取擠壓式爆破,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盜洞,而且因為在地底爆炸,聲音會很小,同時在地麵不會留下土,最重要的是,盜洞是被擠壓形成,不會出現塌方的情況。
“心柔這辦法我看成,炸藥的填埋我負責,擠壓爆破的操作我很熟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當天晚上就能下到古墓之中。”田雞說。
我看向葉九卿,他和應悔元都不約而同在看朱七,我心裏清楚,最為探墓高手的他們來說,對擠壓爆破這種方式是極其排斥的,若是在平時估計他們想都不會想就會拒絕。
如今葉九卿和應悔元都在等朱七拿主意。
“事已至此,怎麽簡單怎麽來,咱也不用非要墨守成規。”朱七猶豫了半天還是點頭讚同。
返迴後應悔元有條不紊把事情安排下去,第二天晚上我們一行人趕到河道,趁著夜色田雞掩埋填充好炸藥,等到約定的時間,村莊方向煙火騰空而起,姹紫嫣紅照亮了天際,在煙花爆炸聲的掩飾中,田雞啟動了炸藥,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破聲,我隻感覺到身下的地都在輕微顫抖。
田雞爭分奪秒,在五分鍾的時間內,接連爆破三次,等到塵土飄散開,呈現在我們麵前的是深不見底的一個黑洞,手電光的照射下我們依稀能看見堆砌的木材。
看來葉九卿果然是不負眾望,真的找到古墓的裂口,係好繩索之後,我對田雞說:“不能全都下去,得有人留在上麵警戒,你身手最好,咱們的命可都拽在你手裏。”
“我不去?”田雞有些失望,看看下麵的盜洞。“可我也想見識見識黃腸題湊啊。”
“現在要爭分奪秒,既然古墓位置都找到了,什麽時候都能來看,朝歌想的周全,總得有人留在上麵把風,這樣吧,我留下來陪你。”應悔元摸摸田雞的頭說。
“悔元,我得下去,你知道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找到貴族墓葬,如今近在咫尺,我不下去心裏慌的很。”田婉清迫不及待笑著說。
“知道你放不下,放心去吧,這上麵還有我們爺倆呢。”
“七叔,要不咱也不下去添亂了,就讓朝歌他們去吧。”葉知秋對朱七說。
“這次不成,為了這個墓我耗費了大半生,如果不親自下去看看,我恐怕會死不瞑目的。”
“你不下去?”我看向葉九卿有些吃驚。“九龍程瑞尊就在下麵的墓裏,那可是彭家先祖留下的線索,你是彭家的後人,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
“當然好奇,不過彭家後人又不隻有我,這不是還有知秋和你……”葉九卿淡淡一笑看向我和葉知秋。“玉豬龍我交給你了,彭家的事以後就得你們兩個人肩負了。”
我怔了一下,我的確肩負著重任,包括如今找到的這座古墓,但並非是葉九卿所期盼的那樣,我所做的一切卻是為了找到我身邊這些人的先祖,再如同在魔國高塔之中,殺掉應悟那樣殺掉每一個漏網之魚。
我避開葉九卿信任的目光,先下到墓裏,盜洞剛巧穿透墓道,這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甬道的兩側全是用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中間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腿以下全被水淹沒,這裏積水果然很嚴重,雖然大部分黃腸木都保存完好,但四周充斥著木材被水浸泡後腐爛的氣味,整個甬道有些偏斜。
“大家小心點,不要碰撞四周的黃腸木,兩邊的墓壁全是靠木頭堆積而成,隻是在黃腸題湊頂部加一層壓邊木,以鞏固整個結構,這些木頭起了承重牆的作用,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加嚴密。”田婉清迴頭對我們叮囑。“但是底部的腐爛程度不明,一旦鬆動,整個墓室也會隨之坍塌。”
我們點點頭,舉著火把小心翼翼往前走,這座黃腸題湊遠比我們預計的要大,僅僅是一個墓道就有百多米,葉知秋激動不已說,黃腸題湊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漢書,後來陸續出土過幾座這種葬製的古墓,都是極為重大的考古發現。
但是沒有一座能和這裏的黃腸題湊相提並論,淡淡一個墓道,全是用打磨光滑平整,而且長短一樣的黃心柏木疊成,大致數了一下,竟然超過三千多根,這還隻不過是墓道,修建整個墓室所用的柏木簡直相當於一座森林。
“難怪後世黃腸題湊這種葬製在西漢之後便不再出現,一個這樣的墓葬所耗費的柏木數量驚人,西漢以後的天子君王,即便想用這樣的墓葬估計也很難做到。”葉知秋感慨萬千說。
“其實我更好奇的是,這個虢國國君到底是什麽身份。”田婉清一邊往前走一邊喃喃自語。
探墓本事我還有底氣和把握,可黃腸題湊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至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更是很淺薄,遠不如田婉清和葉知秋還有薛心柔知道的多,這個時候才後悔當初沒聽封承的話,多看一些這方麵的書籍。
聽著她們之間的談話,我和宮爵完全插不上嘴,薛心柔在後麵問:“田姨,對於虢國的曆史,您是最清楚的,難道您也不知道墓主的身份?”
“虢國國君的陵墓從未被發現過,曆史上關於虢國的記載也少之又少,讓人熟知的僅僅是唇亡齒寒和假虞伐虢的典故。”田婉清的聲音疑惑不解。“我實在想不明白,虢國在當時不過是小小的諸侯國,國君到底做了什麽事,居然能得到九錫之禮的賞賜,即便死後還能享用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
第618章 九寸門
葉知秋迴想一下說,虢國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諸侯國,為周文王弟弟的封國,西周晚期受平王東遷的影響遷至今三門峽,國都上陽位於今李家窯村。
“史載虢國延續了三百年的時間,這一時期,虢國國君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他們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葉知秋如數家珍繼續說。“虢國的國力曾一度超過晉國,曾經多少攻伐晉國,足以說明當時虢國的強大,我猜想周天子應該是倚重虢國,便才賜予諸多賞賜。”
“這些我都知道,可九錫之禮和黃腸題湊都是天子才能享用的禮製,小小的虢國即便和周天子同氣連枝,但是得到這樣的賞賜未免太說不過去,要知道如今出土的黃腸題湊墓主身份個個都非同小可。”
田婉清對我們說,不如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古墓,秦公一號墓便是黃腸題湊,但墓主的身份是秦國國君,按照周禮,南北向各有椽頭伸出的棺葬方式叫黃腸題湊,是周朝天子的喪葬規範。
作為諸侯國的秦,即便是國君,也無權享有這樣的喪葬規範,後來在古墓中發現銘文,上麵記載秦公治下的秦國日漸強盛,勢力開始推向中原,而當時周王朝沒落,秦人不從周禮,大膽越製才會采用黃腸題湊。
說明並非是天子所賜,無獨有偶,後來發現的神居山漢墓和大葆台兩處漢墓,雖然也是黃腸題湊,墓主同樣也是封王,但這兩人都是因為謀反自殺而亡,他們所用的黃腸題湊根本不是名正言順的天子恩賜,更像是一種對當朝天子的挑釁和不滿。
“田姨,您意思該不會是說,虢國國君有謀反之意吧?”宮爵大吃一驚。
“從目前掌握的文獻資料和線索看,並非如此,黃腸題湊可以自己修建,但是九錫之禮必須得到天子賞賜,足見虢國國君有蓋世之功,就是在這上麵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虢國國君到底為周天子立下了什麽功績,可以得到規格如此之高的禮遇?”
“這些疑問隻能等待看見這裏的墓主後,或許能找到答案。”我走在最前麵,聽著身後她們的交談,火光中甬道已經到了盡頭,一堵厚厚的石牆阻擋在我們麵前。
“這是九寸門,是黃腸題湊中獨有的墓葬特定,在墓門和主墓室之間,還有一道厚大九寸的石門,因為九是極數為天子所用,故名九寸門。”田婉清給我們解釋。
“九寸……”宮爵低頭想了想。“九寸換算過來的話,這道石門足足有三十厘米厚啊。”
葉知秋聽到後,伸手想去推石門,遲疑了一下,手隻是靠在上麵卻沒有用力,慢慢縮了迴來,迴頭看看我:“這裏麵要是主墓室的話,你說會不會在石門上設機關?”
估計是葉知秋跟著我們也到過不少遺跡,每一處地方都險象環生,如今也長了心眼。
我淡笑著搖頭很平靜的迴答:“什麽時候你變的這樣小心謹慎了,這裏麵是主墓室,虢國國君要駕崩以後才會被送進來,他把陵墓選擇修建在黃河古道之下,就是不想被人發現,知道這座陵墓的人少之又少,幹嘛還要設置機關。”
“這麽說……沒有機關了!”葉知秋點點頭等我確定。
“平時看你挺機靈的,虧你還是學考古的,這裏是黃腸題湊,全是用木頭搭建的陵墓,你弄一個機關出來給我看看。”宮爵在旁邊嘲諷。
葉知秋沒和宮爵抬杠,恍然大悟的點點頭,然後用力去推那扇大門,卻發現紋絲不動,我和宮爵走上去去幫忙,按照這石門的大小,重量應該可以估摸出來,我們三人之力即便是推不開,但也絕對不會一點都不動。
而且石門下麵分明有可以滑動的凹槽,但是任憑我們怎麽用力,每一次推進去丁點就如同撞到一堵牆似的。
“在宴請村民的時候,晚上準備煙火表演,要持續不斷五分鍾,聲音越大越好。”
“你打算用炸藥?!”我立刻反應過來。
薛心柔點點頭,這裏的土質不適合挖掘,而且耗時太長,而村民已經打下十米深的孔洞,在裏麵填埋炸藥采取擠壓式爆破,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盜洞,而且因為在地底爆炸,聲音會很小,同時在地麵不會留下土,最重要的是,盜洞是被擠壓形成,不會出現塌方的情況。
“心柔這辦法我看成,炸藥的填埋我負責,擠壓爆破的操作我很熟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當天晚上就能下到古墓之中。”田雞說。
我看向葉九卿,他和應悔元都不約而同在看朱七,我心裏清楚,最為探墓高手的他們來說,對擠壓爆破這種方式是極其排斥的,若是在平時估計他們想都不會想就會拒絕。
如今葉九卿和應悔元都在等朱七拿主意。
“事已至此,怎麽簡單怎麽來,咱也不用非要墨守成規。”朱七猶豫了半天還是點頭讚同。
返迴後應悔元有條不紊把事情安排下去,第二天晚上我們一行人趕到河道,趁著夜色田雞掩埋填充好炸藥,等到約定的時間,村莊方向煙火騰空而起,姹紫嫣紅照亮了天際,在煙花爆炸聲的掩飾中,田雞啟動了炸藥,隨著一聲沉悶的爆破聲,我隻感覺到身下的地都在輕微顫抖。
田雞爭分奪秒,在五分鍾的時間內,接連爆破三次,等到塵土飄散開,呈現在我們麵前的是深不見底的一個黑洞,手電光的照射下我們依稀能看見堆砌的木材。
看來葉九卿果然是不負眾望,真的找到古墓的裂口,係好繩索之後,我對田雞說:“不能全都下去,得有人留在上麵警戒,你身手最好,咱們的命可都拽在你手裏。”
“我不去?”田雞有些失望,看看下麵的盜洞。“可我也想見識見識黃腸題湊啊。”
“現在要爭分奪秒,既然古墓位置都找到了,什麽時候都能來看,朝歌想的周全,總得有人留在上麵把風,這樣吧,我留下來陪你。”應悔元摸摸田雞的頭說。
“悔元,我得下去,你知道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找到貴族墓葬,如今近在咫尺,我不下去心裏慌的很。”田婉清迫不及待笑著說。
“知道你放不下,放心去吧,這上麵還有我們爺倆呢。”
“七叔,要不咱也不下去添亂了,就讓朝歌他們去吧。”葉知秋對朱七說。
“這次不成,為了這個墓我耗費了大半生,如果不親自下去看看,我恐怕會死不瞑目的。”
“你不下去?”我看向葉九卿有些吃驚。“九龍程瑞尊就在下麵的墓裏,那可是彭家先祖留下的線索,你是彭家的後人,難道你就一點不好奇?”
“當然好奇,不過彭家後人又不隻有我,這不是還有知秋和你……”葉九卿淡淡一笑看向我和葉知秋。“玉豬龍我交給你了,彭家的事以後就得你們兩個人肩負了。”
我怔了一下,我的確肩負著重任,包括如今找到的這座古墓,但並非是葉九卿所期盼的那樣,我所做的一切卻是為了找到我身邊這些人的先祖,再如同在魔國高塔之中,殺掉應悟那樣殺掉每一個漏網之魚。
我避開葉九卿信任的目光,先下到墓裏,盜洞剛巧穿透墓道,這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岩坑豎穴墓,甬道的兩側全是用粗大的黃心柏木壘成,中間填塞木炭和白膏泥,起防潮和密封的作用。
腿以下全被水淹沒,這裏積水果然很嚴重,雖然大部分黃腸木都保存完好,但四周充斥著木材被水浸泡後腐爛的氣味,整個甬道有些偏斜。
“大家小心點,不要碰撞四周的黃腸木,兩邊的墓壁全是靠木頭堆積而成,隻是在黃腸題湊頂部加一層壓邊木,以鞏固整個結構,這些木頭起了承重牆的作用,從而使整個墓室結構更加嚴密。”田婉清迴頭對我們叮囑。“但是底部的腐爛程度不明,一旦鬆動,整個墓室也會隨之坍塌。”
我們點點頭,舉著火把小心翼翼往前走,這座黃腸題湊遠比我們預計的要大,僅僅是一個墓道就有百多米,葉知秋激動不已說,黃腸題湊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漢書,後來陸續出土過幾座這種葬製的古墓,都是極為重大的考古發現。
但是沒有一座能和這裏的黃腸題湊相提並論,淡淡一個墓道,全是用打磨光滑平整,而且長短一樣的黃心柏木疊成,大致數了一下,竟然超過三千多根,這還隻不過是墓道,修建整個墓室所用的柏木簡直相當於一座森林。
“難怪後世黃腸題湊這種葬製在西漢之後便不再出現,一個這樣的墓葬所耗費的柏木數量驚人,西漢以後的天子君王,即便想用這樣的墓葬估計也很難做到。”葉知秋感慨萬千說。
“其實我更好奇的是,這個虢國國君到底是什麽身份。”田婉清一邊往前走一邊喃喃自語。
探墓本事我還有底氣和把握,可黃腸題湊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至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曆史更是很淺薄,遠不如田婉清和葉知秋還有薛心柔知道的多,這個時候才後悔當初沒聽封承的話,多看一些這方麵的書籍。
聽著她們之間的談話,我和宮爵完全插不上嘴,薛心柔在後麵問:“田姨,對於虢國的曆史,您是最清楚的,難道您也不知道墓主的身份?”
“虢國國君的陵墓從未被發現過,曆史上關於虢國的記載也少之又少,讓人熟知的僅僅是唇亡齒寒和假虞伐虢的典故。”田婉清的聲音疑惑不解。“我實在想不明白,虢國在當時不過是小小的諸侯國,國君到底做了什麽事,居然能得到九錫之禮的賞賜,即便死後還能享用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
第618章 九寸門
葉知秋迴想一下說,虢國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諸侯國,為周文王弟弟的封國,西周晚期受平王東遷的影響遷至今三門峽,國都上陽位於今李家窯村。
“史載虢國延續了三百年的時間,這一時期,虢國國君世代為周天子的卿士,他們曾替周天子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葉知秋如數家珍繼續說。“虢國的國力曾一度超過晉國,曾經多少攻伐晉國,足以說明當時虢國的強大,我猜想周天子應該是倚重虢國,便才賜予諸多賞賜。”
“這些我都知道,可九錫之禮和黃腸題湊都是天子才能享用的禮製,小小的虢國即便和周天子同氣連枝,但是得到這樣的賞賜未免太說不過去,要知道如今出土的黃腸題湊墓主身份個個都非同小可。”
田婉清對我們說,不如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古墓,秦公一號墓便是黃腸題湊,但墓主的身份是秦國國君,按照周禮,南北向各有椽頭伸出的棺葬方式叫黃腸題湊,是周朝天子的喪葬規範。
作為諸侯國的秦,即便是國君,也無權享有這樣的喪葬規範,後來在古墓中發現銘文,上麵記載秦公治下的秦國日漸強盛,勢力開始推向中原,而當時周王朝沒落,秦人不從周禮,大膽越製才會采用黃腸題湊。
說明並非是天子所賜,無獨有偶,後來發現的神居山漢墓和大葆台兩處漢墓,雖然也是黃腸題湊,墓主同樣也是封王,但這兩人都是因為謀反自殺而亡,他們所用的黃腸題湊根本不是名正言順的天子恩賜,更像是一種對當朝天子的挑釁和不滿。
“田姨,您意思該不會是說,虢國國君有謀反之意吧?”宮爵大吃一驚。
“從目前掌握的文獻資料和線索看,並非如此,黃腸題湊可以自己修建,但是九錫之禮必須得到天子賞賜,足見虢國國君有蓋世之功,就是在這上麵讓我百思不得其解,虢國國君到底為周天子立下了什麽功績,可以得到規格如此之高的禮遇?”
“這些疑問隻能等待看見這裏的墓主後,或許能找到答案。”我走在最前麵,聽著身後她們的交談,火光中甬道已經到了盡頭,一堵厚厚的石牆阻擋在我們麵前。
“這是九寸門,是黃腸題湊中獨有的墓葬特定,在墓門和主墓室之間,還有一道厚大九寸的石門,因為九是極數為天子所用,故名九寸門。”田婉清給我們解釋。
“九寸……”宮爵低頭想了想。“九寸換算過來的話,這道石門足足有三十厘米厚啊。”
葉知秋聽到後,伸手想去推石門,遲疑了一下,手隻是靠在上麵卻沒有用力,慢慢縮了迴來,迴頭看看我:“這裏麵要是主墓室的話,你說會不會在石門上設機關?”
估計是葉知秋跟著我們也到過不少遺跡,每一處地方都險象環生,如今也長了心眼。
我淡笑著搖頭很平靜的迴答:“什麽時候你變的這樣小心謹慎了,這裏麵是主墓室,虢國國君要駕崩以後才會被送進來,他把陵墓選擇修建在黃河古道之下,就是不想被人發現,知道這座陵墓的人少之又少,幹嘛還要設置機關。”
“這麽說……沒有機關了!”葉知秋點點頭等我確定。
“平時看你挺機靈的,虧你還是學考古的,這裏是黃腸題湊,全是用木頭搭建的陵墓,你弄一個機關出來給我看看。”宮爵在旁邊嘲諷。
葉知秋沒和宮爵抬杠,恍然大悟的點點頭,然後用力去推那扇大門,卻發現紋絲不動,我和宮爵走上去去幫忙,按照這石門的大小,重量應該可以估摸出來,我們三人之力即便是推不開,但也絕對不會一點都不動。
而且石門下麵分明有可以滑動的凹槽,但是任憑我們怎麽用力,每一次推進去丁點就如同撞到一堵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