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心柔說這樣的計算方法有正負五十米的誤差,我們必須在一塊大致的範圍中找尋入口的位置,我們在密林中兜兜轉轉摸索探尋了快一個多星期,帶來的幹糧已經快見底,可搜索的地方還不足十分之一。


    好在我們發現山中的溪流,至少不用擔心飲水的問題,我們沿著溪流搜索,入夜前看見一灣不大的潭水,大家都精疲力竭,葉九卿說今天到此為止,就在潭水邊休息一會,等吃完幹糧得趕緊找可以睡覺的大樹,如果明天再沒有發現的話,就必須返迴丙中洛,重新補給後再來。


    葉九卿蹲在潭水邊洗臉,忽然慢慢站起身,抹了一把水,來迴看看四周,瞧他表情就知道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我連忙走過去,葉九卿指著水潭兩邊說:“好奇怪,這兩邊好像曾經有水道,從上山流淌下來的溪流,應該沿著兩邊的水道流淌才對。”


    我低頭看向葉九卿手指的地方,果然如同他說的那樣,水潭兩邊的植被很矮小,並不像其他地方長滿茂密的大樹,薛心柔拿出放大鏡,半跪在地上,用鏟刀清楚掉植被後,用放大鏡查看了良久。


    “這兩處水道不是天然形成的,有人為開鑿的痕跡,這裏曾經有人活動過。”薛心柔抬頭聲音肯定。


    “這條溪流由上而下,一直匯入怒江,幹嘛要在這裏修水道?”我眉頭一皺大為不解。“沒有任何意義啊。”


    “快到這裏來!”田雞在水潭的上遊大聲喊。


    我們快步走過去,田雞一臉興奮指著水流中的一塊岩石,經過長年累月的衝擊,那岩石異常光滑,透過水紋隱約能看見兩條交纏在一起的蛇在岩石上遊弋。


    我定睛一看,這才吃驚的發現,這岩石上竟然銘刻著靈山的圖騰,因為沒入溪流之中,若不是田雞戲水根本不容易覺察到,我伸手想要把岩石拿出來仔細查看,可巴掌大的岩石怎麽也拿不動,如同鑲嵌在溪流之底。


    我還想嚐試,被宮爵拉住,他把手按在岩石上,忽然眉目之間突出一絲豁然,手猛然用力往下一按,那塊岩石神奇的陷下去。


    隨著一聲轟鳴,從溪流下麵升起一道厚厚的石板,不偏不倚阻隔了流淌下來的水流,導致溪水無法傾瀉,隻能從石板兩邊流淌,我們迴頭這才漸漸發現,被阻隔的水流被引導向之前我們發現的水道。


    而剛才的潭水水麵緩緩下降,一塊平整光滑的石板呈現在我們麵前,薛心柔興奮不已走到石板上,敲擊幾下後抬頭露出笑意。


    “下麵是空的,這裏應該就是隧道入口!”


    第381章 鬼臉


    宮爵找到開啟石板的機關,一個向山體深處延伸的隧道露在我們眼前,田雞沿著台階先下去,我負責斷後,等所有人都進去後,葉九卿才讓我們點燃火把。


    火光照亮了隧道,在兩邊的岩壁上銘刻著奇特的圖案,這些風格的雕刻我們還是第一次看見,雕刻的工藝和手法粗狂古樸,人物形象傳神,整個長長的隧道猶如是一個畫廊,由上至下能清楚的看見這些圖案所記載的事情。


    圖案描述了這支神秘古族修建懸棺的過程,以及安放懸棺的過程,這個儀式極其隆重專業,薛心柔興奮不已,邊走邊拿著相機拍照,我突然淡淡苦笑,葉九卿轉頭問我笑什麽。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緣分和運氣這東西,如果有的話,那葉知秋的運氣似乎不是一般的差,但凡我們發現的重要遺跡,她都緣慳一麵,若是現在葉知秋站在這裏,指不定會高興成什麽樣。


    我剛說完,最前麵的田雞突然停下腳步:“這裏該不會有機關吧?”


    “不會有的,這裏的隧道我檢查過,是直接在山體中挖掘開鑿,和挖礦的方式一樣,因為隧道跨度很長,若是要設置機關,很容易引起隧道坍塌,別看這隧道不寬敞,整個工程少說也得持續幾十年甚至更長,萬一坍塌就前功盡棄。”宮爵搖搖頭很肯定迴答。


    “你什麽時候畏手畏腳,居然會害怕?”我笑著問。


    “我不是怕,既然沒機關,這一次求神拜佛,各位爺千萬別把這地也給毀了。”田雞無力的笑了笑。“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日後別人問我一輩子都幹過什麽,我總不能說一大堆,人家問這些遺跡在什麽地方,我隻能迴一句,都給毀了……”


    我們哈哈大笑,在隧道中一路上也無險阻,遠比在密林中前行要容易輕鬆的多,大約走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手裏的火把開始搖曳,這說明有風吹進隧道,想必距離洞穴已經不遠。


    果然沒走多久,前方已經出現光亮,田雞停下來,我們走到他身邊的時候,都抬頭看著前麵,月光從洞穴中透射進來,隻有站在我們這個角度,才能看見眼前如此令人震驚的畫麵。


    由錯落分布洞穴組成的巨大圖騰,在月輝中如同閃耀著光芒,令人歎為觀止,隧道在前方分出很多支路,每一條通往一個洞穴,而在每一個洞穴裏麵都安放著一個船型的棺槨。


    由於長時間暴露在外麵,船棺大多依舊腐朽,稍微觸碰都會碎成一地,不過船棺中並有什麽陪葬品,隻有些骨器和陶器,薛心柔說這處遺跡用來考證這支古族的來曆以及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可這些線索中卻並沒有我們期盼的東西。


    轉了好幾個洞穴,在船棺中都沒有發現任何與靈山金城有關的東西,直到我們到達最中間的洞穴,那是少有幾個保存完好的船棺,整個洞穴中有十來具船棺。


    葉九卿說這是單洞群葬,一般是一個家族聚葬之地,船棺中除了枯骨外,還有一些竹木和石器,但沒見到一件金銀甚至連金屬都沒有,可見這支古族是忌用金屬器皿安葬的。


    “這裏好像有文字……”田雞半跪在一具船棺麵前,舉著火把猶豫不決說。“可我一個都不認識。”


    我們連忙圍上去,在火光中看見銘刻在船身上的紋路,和巴蜀圖語極其的相似,介於圖案和文字之間,艱深難懂如同天書一般。


    “這是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古老文字。”薛心柔跪在地上,拿著放大鏡一邊看一邊興奮對我們說。


    她在清理薛書橋遺物的時候,發現薛書橋研究最多的書便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文字,其中有一種存在時間極短的文字,由點和線組成,和原始楔形文字相似,由於存在的時間短,因此這個文字係統包含的象形文字和抽象符號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但是薛書橋在研究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宗教文化時,曾從一名老者口中了解到這種文字的特點以及發音,本來還想深入研究,可那位老者病逝後這個秘密就再無人知曉,而薛書橋通過學會的文字慢慢摸索出規律。


    不但大致能認識這種形同天書的文字,而且還能以這種文字會話,可惜留給薛書橋的資料並不多,他一直無從驗證自己的研究成果,隻好記錄在筆記中,薛心柔看到這些記載後很是感興趣,不知不覺學會了如何解讀這套文字。


    可薛心柔同樣沒有實踐過,她認真查看船棺上每一個字,漸漸她臉上浮現出欣喜之情,她告訴我們能看懂這些文字的含義。


    我們喜出望外,薛心柔一字一字給我們翻譯,這些文字為我們解開了這支古族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一支曆史很久遠的族群,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


    這支古族的宗教信仰中,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


    因此他們會把地位尊崇的死者,首先送到一個叫龍池的地方,那裏被古族奉為聖池,是神安息的地方,死者會在龍池邊用神的水淨化屍體,他們相信這樣死者會得到神的祝福。


    然後把屍體裝在船棺中,古族認為船能承載靈魂永生,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在船棺中安息的死者會重新蘇醒。


    “但不是所有在船棺中的死者都會擁有複生的機會,隻有……”薛心柔翻譯到這裏,突然瞠目結舌抬起頭。“隻有長眠在翱翔的船棺中,才能重生!”


    “翱翔的船?!”我們大吃一驚相互對視。


    葉九卿像是想到了什麽,連忙走到洞穴邊,站在這裏能遠眺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葉九卿突然恍然大悟說:“他們之所以要修建懸棺,因為把船棺放在洞穴之中,就如同載有死者的船棺飛翔在空中,他們是在效仿……”


    “月宮九龍舫!”我反應過來。


    “對,這支古族一定接觸並且親眼見到過那艘船,他們把船上的人供奉為神,因此死後才會效仿神,這也就是為什麽,這支明明生活在深山中的族群,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接觸到船,死後卻用船棺安葬。”葉九卿點點頭說。


    “不過在船棺的文字中,卻絲毫沒提到和月宮九龍舫有關的事,就連提及的神,描述也很籠統。”薛心柔皺著眉頭說。“從文字記載來看,這些洞穴開鑿的時間大約在西晉前後,每一任古族的首領在死後都會被送到這裏。”


    “每一任古族首領都會葬在這裏?”葉九卿眉頭緊皺加重語氣問。


    薛心柔再看了一下文字,肯定的點點頭,葉九卿神情凝重的搖搖頭,一言不發轉身去其他洞穴,我連忙跟著他後麵,看見他查看每一處洞穴停放船棺的陪葬品,越看神情越疑惑,最後走迴去說:“從陪葬品我能大致推斷出這些船棺下葬的時間,最晚出現的陪葬品是唐代的,也就是說,這種葬式持續到唐代就結束了。”


    “既然這些古族的首領都堅信,安葬在此地能重生,為什麽後來會放棄這裏呢?”宮爵大為不解。


    “文字隻記載這麽多,其他的就不清楚了。”薛心柔搖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地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入地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