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關係,或許還真有些關聯。”我來迴走了幾步說。


    “什麽關聯?”宮爵問。


    “月宮九龍舫最早出現在黃帝時期,天下共主把月宮九龍舫奉為神明,不惜在昆侖修建冰宮供奉,我們之前推斷過,月宮九龍舫真正的關鍵不是這艘船,而是船上的人……”我揉了揉額頭說。“事實上,就連黃帝也堅信,船上的是神。”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靈山和月宮九龍舫還真有關聯。”應悔元慢慢點頭說。“山海經中記載,靈山的巫鹹國很特別,靈山群巫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是說,在靈山的巫師掌控者長生不死的辦法,而且靈山有一處天梯,巫師從天梯從此上下於天,宣神旨,達民情之意,從描述中看,靈山群巫更像是侍奉神的仆人,關鍵就是靈山群巫侍奉的是誰。”


    “不死藥……就是長生不老,月宮九龍舫上的神恰巧也具有這樣的能力,薛教授在去昆侖金闕之前,一直都在研究靈山,很可能靈山群巫供奉的正是月宮九龍舫上的神。”宮爵說。


    “關於靈山,山海經中還記載了另一件事,或許也能證明這個地方的存在。”殷蝶說。


    “還有什麽事?”我問。


    “在山海經說,描述靈山的時候,提到了一個叫突窳的神獸,突窳是蛇身人麵,後來被殺,但最好被群巫用不死之藥救活,而救活的突窳變為龍首。”殷蝶拿起桌上的筆記,指著上麵殘缺的圖案說。“窫窳是蛇身人麵,符合遠古部落對蛇崇拜的特征,而在巴國曾經就有一一個以蛇為圖騰的氏族,這個圖案上的線條久遠,絕非是中原所有,但兩條交纏的蛇卻隱約有龍型,可見這個圖案在演變的過程中,受到過什麽啟示因此發生了改變。”


    “突窳在救活後變成龍首,其實可以看出這個部落對圖騰崇拜的轉變,從最開始的蛇變成了龍,說明靈山群巫見過龍。”我說。


    “羽龍!”田雞脫口而出。“如果靈山群巫供奉的是月宮九龍舫上的神,那他們一定見過被九條羽龍拉行的船,從而見過龍,所以圖騰崇拜才會發生改變。”


    “就算這一切推斷都成立,可現在的問題是,靈山在什麽地方?”宮爵憂心忡忡對我們說。“要知道,靈山隻在山海經中被提及過,山海經成書於先秦,距今兩千多年,可從未有誰能證實山海經中所記載的東西,即便是真的有,日月同天的靈山又怎麽哪兒呢?”


    “我爺爺應該是發現了些什麽線索,至少這殘缺的圖案能說明,或許靈山作為一個遠古部落,的的確確存在過,可惜現在我們掌握的資料太少。”薛心柔從我手裏接過筆記,翻到最後又看見那個名字。“爺爺不會在如此重要的筆記中,隨便留下一個名字,這個人應該是知道些什麽,當務之急是要找到這個人。”


    見到殷蝶沒想到竟然有如此大的收獲,應悔元向她道謝後,也不再打擾,正準備帶著我們離開,我站在門口突然停住。


    重新走迴去,從身上掏出一樣東西放在殷蝶麵前。


    “你既然博古通今無所不知,那你知不知道這個東西的來曆?”


    殷蝶很不耐煩的瞟了一眼,忽然神情大變,她居然會對除了書以外的東西感興趣,把桌上的蟠螭獸紋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看了片刻後,吃驚的看向我。


    “雷營衛千戶的信物!這東西你從什麽地方得到的?”


    第318章 幕後人


    聽到殷蝶脫口而出的話,我遠比她還有吃驚,看著對麵這個睿智博學的女人,忽然感覺,似乎她真如同應悔元說的那樣,博古通今才富五車,就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這枚扳指是我們在碣石金宮中找到的,後來被解天輝戴在手指上,大小剛好合適,我一直在揣測解天輝的身份,不知道為什麽,我對這個人的來曆莫名的好奇。


    “我經營一家當鋪,收到這枚扳指,瞧著特別一直想知道這東西的來曆。”扳指涉及太多的秘密,不能隨隨便便輕易說出來,我隨便編了一個理由搪塞。“你憑著一副殘缺的圖案就能知道是靈山的圖騰,可見你的確是無所不知,不知道能不能告訴我,和這枚扳指有關的事。”


    殷蝶的眼神變的興奮,不再像剛才那樣平靜淡泊,動作慌亂的在屋裏的書海中到處翻找,看樣子有些焦急。


    “我終日在這些書卷中找尋和還願真相,等到所有的謎團被解開,漸漸讓我失去了最初的動力和興奮,但在眾多謎團中,明朝的雷營衛是讓我為數不多感興趣,並且沒有揭開真相的事。”


    “明朝真的有雷營衛這樣的組織?”田雞也走了迴來。


    “明朝從嘉靖年開始,朝廷積弱國力開始衰敗,但事實上明朝真正衰亡的原因,自始至終都不是外患,而是內患。”殷蝶一邊找尋著什麽,一邊對我們說。


    “你說的事明朝的宦官專權,把持朝政獨攬大權,最終導致明朝走向毀滅?”薛心柔問。


    “幾個宦官能成什麽事,再大的權也是皇家的,能給就能收,明朝耳熟能詳權傾朝野的宦官還少?個個看上去隻手遮天,到頭誰有善終了?”殷蝶反問。


    “那是為什麽?”宮爵急切的問。


    “明朝到後期,其實皇權已經旁落,廟堂之上雖有天子,可發號施令的已經不是帝王,真正操控明朝的另有其人。”


    殷蝶話一出口,我們全都震驚不已。


    “架空當時的帝王,控製明朝?”我眉頭一皺吃驚的問。“有這麽大本事,幹嘛還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個當皇帝不是更妥當。”


    “當皇帝能得到什麽?”殷蝶突然轉身問我。


    “權力、財富以及天下……好處太多了,上下五千年,多少人爭奪這個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誰不想天下盡握。”我迴答。


    “既然你說的這些東西,一個帝王就能得到,那你有沒有想過,能控製帝王和一個朝代的人,還會把這些放在眼裏嗎?”


    ……


    我一愣突然無話可說,殷蝶又轉身開始在書海中找尋。


    “明朝軍製為衛和所,每衛轄正規軍士約五千人,其下設所,分為千戶所和百戶所,而京城的禁衛軍所轄衛所為四十八處,其中親軍衛就有十二個,這裏麵最重要的就是錦衣衛。”殷蝶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到了嘉靖年,錦衣衛已經儼然是禁衛軍中最龐大的建製,從七品的小旗到正三品的指揮使,等級分明裝備精良,京畿防衛大權基本全由錦衣衛在控製……包括皇帝的一舉一動。”


    “你是說錦衣衛其實並不是受命於皇權!”應悔元也大吃一驚。


    “錦衣衛一直公開的身份是侍衛儀仗,就是皇帝走到哪兒跟到哪兒的儀仗隊,你們見過把持京畿軍權的儀仗隊嗎?”殷蝶不以為然反問。


    “是隨時隨地都留守在皇帝身邊,不是保護,是監視和控製。”我慢慢張開嘴,然後吃驚的問。“既然淩駕於皇權之上,那又是誰在統領錦衣衛呢?”


    “雷營衛。”殷蝶沒有迴頭,抬手指著桌上的那枚扳指。“雷營衛就是嘉靖年出現的,隸屬於錦衣衛的一個秘密組織,文史之中並沒有記載,但在明朝的一些言官遺留的文書中鮮有提及,這是一個極其精銳和神秘的組織,控製著錦衣衛最核心的權利。”


    “雷營衛既然真的存在,到底當時的朝廷有沒有承認這個機構?”薛心柔問。


    “承認……”殷蝶不屑一顧的笑了笑。“終日身邊刀斧手跟前跟後的皇帝,還需要他承認嗎,不過倒是有言官上諫,說雷營衛權力過大,危急社稷安穩,動搖國之根本,結果上諫的文書還沒送到皇帝手中,言官已經被滿門操斬,不過悠悠眾口難堵,雷營衛雖然秘而不宣的存在,但知道的隻有極其少數的人,不過從那個時候開始,雷營衛開始用另一個辦法控製皇權。”


    “什麽辦法?”田雞問。


    “宦官,扶持宦官掌權,明朝就是從嘉靖年開始,宦官獨攬朝政,這也就有了後來的東西兩廠。”我恍然大悟說。


    “對,扶持宦官有兩個好處,宦官再有野心可無子無後,不怕宦官能做大,而且宦官掌握再大的權利,也終結不敢推翻皇權,第二個好處就是,宦官在皇帝身邊,就名正言順,操控皇權的人,隻不過換湯不換藥,用宦官替代了錦衣衛,並且最後成立東西兩廠,實際上大明江山早已名存實亡。”


    “那這枚扳指是屬於誰的?”宮爵上前一步追問。


    “雷營衛的千戶為正五品,在明朝任命五品以上官員,需要皇帝詔書,雷營衛雖然秘而不宣,但既然是軍隊建製,因此官員任命都有備案。”


    殷蝶終於從書海中找到一份文書,走迴到桌邊展開,繼續對我們說:“雷營衛是精銳之師,可以調動三大營和節製地方軍隊,因此在任命的時候,有特殊的詔書,就如同這份文書中的記載,千戶需要持有扳指信物和腰牌,兩者紋路吻合才能行使權力,而這枚刻有蟠螭獸紋的扳指,是授予一個叫解正的千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地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入地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