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出海的船隻上裝滿金銀,他先祖憑借這些東西,在東瀛生活繁衍,並且日漸做大,到了東瀛後把名字也改了。
“赤井,在老龍頭看見那口古井時,我才知道這個名字的緣由,赤色的井,先祖其實一直在傳承碣石金宮的秘密。”
赤井嘉隆重新戴上眼鏡後,繼續不慌不忙說,他先祖知道在海底有一座宮殿,包括位置和機關,很可能是因為參與過碣石金宮修建的原因,他先祖把這個秘密告訴後人,並以三眼麒麟為家族徽記傳承,雖然秘密一直世代流傳,但從未有人相信過。
直到赤井信成流落遼東沿海,無意中發現先祖所說竟然是真的,所以才會不惜一切想要進入這座海底宮殿,為了讓後人知曉這個秘密,赤井信成讓部下帶迴家書,上麵有碣石金宮確切的位置,以及如何破解機關的辦法,可惜那書信被損毀,以至於這個秘密就此中斷。
但赤井家從那個時候,便相信海底金宮的存在。
“那真是可惜了,估計你先祖理解錯了。”田雞冷冷一笑,嘲諷說。“碣石金宮裏沒什麽寶藏,這裏的祭壇就是碣石宮最大的秘密。”
“應該是你理解錯了。”赤井嘉隆不慌不忙迴答。“我先祖應該參與或者知曉碣石金宮的修建,他流傳給後世的秘密中,碣石宮是一座真真切切的黃金宮殿,就和絹布上所繪的一樣。”
“黃金宮殿!”我慢慢站起身,按理說,這祭壇應該就是碣石宮的核心所在,可並非如同赤井嘉隆所說,根本沒有看見丁點黃金。
“這裏並非是碣石金宮。”赤井嘉隆很鎮定的盯著我。“就在這海底,還隱藏著一座黃金宮殿,在什麽地方我不知道,但這裏,這裏並不是我們的終點。”
第259章 青銅鑾駕
我讓田雞把絹布收好,我從來沒相信過赤井嘉隆,不過這一次他說的應該是真的。
更重要的原因,赤井嘉隆說,一路上他一直在找尋赤井信成的遺骸,但直到現在也沒發現,而且在碣石宮中發現的屍骸人數也不對,至少還有一半不見了。
可見這處祭壇並非是碣石宮的終點,還有其他通道,隻是我們沒有發現,宮爵環顧四周,對我們小聲說,祭壇的造型和格局與青木川的一樣,但奇怪的是,倭寇和雷營衛的屍骸隻分布在下麵,祭壇上卻沒有,甚至連通往祭壇的台階也沒有發現屍骨。
“赤井信成既然知道碣石宮內所有的機關設置,應該可以暢通無阻,他隻會留下一部分人在此阻擊雷營衛。”田雞望著祭壇下麵說。“當時這裏廝殺慘烈,卻沒人上來,難不成隱藏的入口在下麵?”
宮爵點頭,他也是這樣想的,我們連忙從台階上折返下去,祭壇的下麵周邊均勻擺放著青銅器,應該是用於祭祀的貢品,在通往上麵祭壇的台階入口,有一個銅製的平台,上麵銘刻地圖,最奇怪的是,在地圖的一處地方,有一尊巴掌大小的青銅馬車。
我仔細把地圖看了一遍,很快確認,上麵銘刻的是秦代疆域圖,至於那青銅馬車尤為眼熟,好半天才想起來,秦始皇陵曾出土過一樣的青銅馬車,隻不過遠比我們如今看見的要大。
整車全用青銅鑄造,通體彩繪,車馬器和部分裝飾則用金銀製作,雖然造型小巧,但結構完整,裝飾華奐,工藝精湛。
銅車為單轅、雙輪、六馬係駕,按照禮製,天子所禦駕六,餘皆駕四。
由此可知,這銅馬車應該是秦始皇的鑾駕,同時禮製中,對鑾駕有極其嚴格的要求,鑾駕分五色源於五行,對應五方。
五色即青、白、赤、黑、黃分別對應東、西、南、北、中。
這輛青銅馬車的彩繪顏色以青色為主,與五方色中的東方色相合,可見這事秦始皇向東出行所用的鑾駕。
青銅馬車分為前後兩室,前室很小,僅容禦手就座,一個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的禦官俑,跪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韁繩。
後室是供秦始皇乘坐的主輿,可我們卻在裏麵看見一個穿著白袍彩繪手持玉如意的白須老者。
“天子座駕,上麵乘坐的應該是秦始皇才對。”我眉頭一皺看著車裏的老者大為疑惑。“這老者又是誰?”
田雞剛想伸手去觸摸,被宮爵一把攔住,他小心翼翼將手掌平放在青銅台上,指尖稍微用力,我們發現平整的台麵不同程度的凹陷,這並不是完整的地圖,而是由很多青銅方格拚合而成。
“這青銅平台觸發著這裏的機關,而且牽一發動全身,按錯了地方觸動機關會導致這裏坍塌。”宮爵慢慢把手縮迴來,神情嚴峻說。“要破解這處機關,關鍵恐怕就在這輛青銅馬車上。”
“車後麵有字。”淩芷寒說。
我們繞到後麵,在車身後麵有兩行小篆文字。
盤石銘社稷,鑾駕震陰陽。
可是這兩句話我們反複思索了很久依舊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我專注的倒不是這兩句話的含義,而是仔細看著上麵每一個字。
那篆書文字瘦勁挺拔渾筆致遒健,想必刻下這篆書之人有渾厚宏偉之氣,和之前我們在碣石宮石碑上所刻篆書如出一轍,這兩處刻字均出自一人之手。
這是李斯親手所刻。
宮爵一聽,像是想起什麽,目光落在青銅馬車的下麵,馬車所停放的位置下有一處地名,岱嶽。
“泰山!”宮爵思索片刻說。“盤石銘社稷,按字麵的意思理解,是在盤石上刻下和江山社稷有關的文字,泰山上倒是有不少刻石,可最有名的……”
“當然是秦始皇泰山封禪後,命李斯在泰山刻石,上麵全是對始皇的謳功訟德之言,此石立於泰山岱頂玉女池上,也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我恍然大悟說。
“那第一句話指的是泰山石刻,那和這裏的機關又有什麽關係?”田雞疑惑不解,然後指著青銅馬車中的白袍老者說。“還有,北鬥星君幹嘛坐到秦始皇的車裏。”
“什麽北鬥星君?”我愕然問。
“裏麵的老頭啊,我媽信道,家裏供奉有神像,就和車裏的老頭一樣,手裏拿著玉如意,穿紅袍的是南鬥,穿白袍的是北鬥。”田雞不以為然說。
“星宿……”淩芷寒眼睛一亮,嘴裏一直一直細細念著第二句話,驚喜的說。“我怎麽就沒想到是星宿呢。”
“你知道第二句話的意思了?”我問。
“第二句也不難理解啊,帝鑾震陰陽,帝鑾是指著的帝王車駕,就是我們眼前這輛青銅馬車,震陰陽好理解,天下萬物終不離陰陽,指的應該是世間萬物,合在一起,是說秦帝巡查天下威懾四方的意思。”宮爵一臉冷靜說。“隻是這話留在這裏到底是什麽意思?”
“第二句是話中有玄機,要配合車內白袍老者理解,田器說的沒錯,車中是北鬥星君,但實際上是暗示北鬥七星。”淩芷寒不慌不忙迴答。
談及玄學我們都比不上淩芷寒,聽她繼續說下去,她告訴我們,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說的便是天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陰陽,人界眾生視北極星為神帝,而北鬥則是神帝出巡天下所駕的禦輦。
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鬥在東,所以神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而稱之為帝出乎震,震卦在東,剛好和青銅馬車上青色所指的東方相吻合。
淩芷寒解開了第二句話的玄機,可問題有接踵而至,如果說第二句話指的是北鬥七星,可第一句我們也領悟到其含義,是說秦帝留在泰山封禪的刻石。
但是北鬥七星和泰山刻石之間完全沒有任何聯係,我憂心忡忡來迴走了幾步,北鬥七星在蒼穹之中,位置不會改變,充其量應該隻是指示方向之用。
“會不會和泰山的刻石內容有關?”宮爵在身後問。
“李斯的小篆獨具一格,字形工整瘦長,筆劃圓健古厚,我曾不止一次去過泰山看過那石刻,上麵的小篆飄逸秀美,如仙子臨風儀態萬方。”淩芷寒搖搖頭惋惜的對我們說。“如果說秘密隱藏在泰山的石刻之中,那我們怕是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機關破解的辦法。”
“啊……”田雞大吃一驚詫異的問。“為什麽?”
“赤井,在老龍頭看見那口古井時,我才知道這個名字的緣由,赤色的井,先祖其實一直在傳承碣石金宮的秘密。”
赤井嘉隆重新戴上眼鏡後,繼續不慌不忙說,他先祖知道在海底有一座宮殿,包括位置和機關,很可能是因為參與過碣石金宮修建的原因,他先祖把這個秘密告訴後人,並以三眼麒麟為家族徽記傳承,雖然秘密一直世代流傳,但從未有人相信過。
直到赤井信成流落遼東沿海,無意中發現先祖所說竟然是真的,所以才會不惜一切想要進入這座海底宮殿,為了讓後人知曉這個秘密,赤井信成讓部下帶迴家書,上麵有碣石金宮確切的位置,以及如何破解機關的辦法,可惜那書信被損毀,以至於這個秘密就此中斷。
但赤井家從那個時候,便相信海底金宮的存在。
“那真是可惜了,估計你先祖理解錯了。”田雞冷冷一笑,嘲諷說。“碣石金宮裏沒什麽寶藏,這裏的祭壇就是碣石宮最大的秘密。”
“應該是你理解錯了。”赤井嘉隆不慌不忙迴答。“我先祖應該參與或者知曉碣石金宮的修建,他流傳給後世的秘密中,碣石宮是一座真真切切的黃金宮殿,就和絹布上所繪的一樣。”
“黃金宮殿!”我慢慢站起身,按理說,這祭壇應該就是碣石宮的核心所在,可並非如同赤井嘉隆所說,根本沒有看見丁點黃金。
“這裏並非是碣石金宮。”赤井嘉隆很鎮定的盯著我。“就在這海底,還隱藏著一座黃金宮殿,在什麽地方我不知道,但這裏,這裏並不是我們的終點。”
第259章 青銅鑾駕
我讓田雞把絹布收好,我從來沒相信過赤井嘉隆,不過這一次他說的應該是真的。
更重要的原因,赤井嘉隆說,一路上他一直在找尋赤井信成的遺骸,但直到現在也沒發現,而且在碣石宮中發現的屍骸人數也不對,至少還有一半不見了。
可見這處祭壇並非是碣石宮的終點,還有其他通道,隻是我們沒有發現,宮爵環顧四周,對我們小聲說,祭壇的造型和格局與青木川的一樣,但奇怪的是,倭寇和雷營衛的屍骸隻分布在下麵,祭壇上卻沒有,甚至連通往祭壇的台階也沒有發現屍骨。
“赤井信成既然知道碣石宮內所有的機關設置,應該可以暢通無阻,他隻會留下一部分人在此阻擊雷營衛。”田雞望著祭壇下麵說。“當時這裏廝殺慘烈,卻沒人上來,難不成隱藏的入口在下麵?”
宮爵點頭,他也是這樣想的,我們連忙從台階上折返下去,祭壇的下麵周邊均勻擺放著青銅器,應該是用於祭祀的貢品,在通往上麵祭壇的台階入口,有一個銅製的平台,上麵銘刻地圖,最奇怪的是,在地圖的一處地方,有一尊巴掌大小的青銅馬車。
我仔細把地圖看了一遍,很快確認,上麵銘刻的是秦代疆域圖,至於那青銅馬車尤為眼熟,好半天才想起來,秦始皇陵曾出土過一樣的青銅馬車,隻不過遠比我們如今看見的要大。
整車全用青銅鑄造,通體彩繪,車馬器和部分裝飾則用金銀製作,雖然造型小巧,但結構完整,裝飾華奐,工藝精湛。
銅車為單轅、雙輪、六馬係駕,按照禮製,天子所禦駕六,餘皆駕四。
由此可知,這銅馬車應該是秦始皇的鑾駕,同時禮製中,對鑾駕有極其嚴格的要求,鑾駕分五色源於五行,對應五方。
五色即青、白、赤、黑、黃分別對應東、西、南、北、中。
這輛青銅馬車的彩繪顏色以青色為主,與五方色中的東方色相合,可見這事秦始皇向東出行所用的鑾駕。
青銅馬車分為前後兩室,前室很小,僅容禦手就座,一個頭戴雙卷尾冠,身穿長襦,腰佩短劍的禦官俑,跪坐於車前室,手中握著韁繩。
後室是供秦始皇乘坐的主輿,可我們卻在裏麵看見一個穿著白袍彩繪手持玉如意的白須老者。
“天子座駕,上麵乘坐的應該是秦始皇才對。”我眉頭一皺看著車裏的老者大為疑惑。“這老者又是誰?”
田雞剛想伸手去觸摸,被宮爵一把攔住,他小心翼翼將手掌平放在青銅台上,指尖稍微用力,我們發現平整的台麵不同程度的凹陷,這並不是完整的地圖,而是由很多青銅方格拚合而成。
“這青銅平台觸發著這裏的機關,而且牽一發動全身,按錯了地方觸動機關會導致這裏坍塌。”宮爵慢慢把手縮迴來,神情嚴峻說。“要破解這處機關,關鍵恐怕就在這輛青銅馬車上。”
“車後麵有字。”淩芷寒說。
我們繞到後麵,在車身後麵有兩行小篆文字。
盤石銘社稷,鑾駕震陰陽。
可是這兩句話我們反複思索了很久依舊百思不得其解,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深意,但我專注的倒不是這兩句話的含義,而是仔細看著上麵每一個字。
那篆書文字瘦勁挺拔渾筆致遒健,想必刻下這篆書之人有渾厚宏偉之氣,和之前我們在碣石宮石碑上所刻篆書如出一轍,這兩處刻字均出自一人之手。
這是李斯親手所刻。
宮爵一聽,像是想起什麽,目光落在青銅馬車的下麵,馬車所停放的位置下有一處地名,岱嶽。
“泰山!”宮爵思索片刻說。“盤石銘社稷,按字麵的意思理解,是在盤石上刻下和江山社稷有關的文字,泰山上倒是有不少刻石,可最有名的……”
“當然是秦始皇泰山封禪後,命李斯在泰山刻石,上麵全是對始皇的謳功訟德之言,此石立於泰山岱頂玉女池上,也是泰山最早的刻石。”我恍然大悟說。
“那第一句話指的是泰山石刻,那和這裏的機關又有什麽關係?”田雞疑惑不解,然後指著青銅馬車中的白袍老者說。“還有,北鬥星君幹嘛坐到秦始皇的車裏。”
“什麽北鬥星君?”我愕然問。
“裏麵的老頭啊,我媽信道,家裏供奉有神像,就和車裏的老頭一樣,手裏拿著玉如意,穿紅袍的是南鬥,穿白袍的是北鬥。”田雞不以為然說。
“星宿……”淩芷寒眼睛一亮,嘴裏一直一直細細念著第二句話,驚喜的說。“我怎麽就沒想到是星宿呢。”
“你知道第二句話的意思了?”我問。
“第二句也不難理解啊,帝鑾震陰陽,帝鑾是指著的帝王車駕,就是我們眼前這輛青銅馬車,震陰陽好理解,天下萬物終不離陰陽,指的應該是世間萬物,合在一起,是說秦帝巡查天下威懾四方的意思。”宮爵一臉冷靜說。“隻是這話留在這裏到底是什麽意思?”
“第二句是話中有玄機,要配合車內白袍老者理解,田器說的沒錯,車中是北鬥星君,但實際上是暗示北鬥七星。”淩芷寒不慌不忙迴答。
談及玄學我們都比不上淩芷寒,聽她繼續說下去,她告訴我們,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說的便是天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陰陽,人界眾生視北極星為神帝,而北鬥則是神帝出巡天下所駕的禦輦。
一年由春開始,而此時北鬥在東,所以神帝從東方開始巡視,故而稱之為帝出乎震,震卦在東,剛好和青銅馬車上青色所指的東方相吻合。
淩芷寒解開了第二句話的玄機,可問題有接踵而至,如果說第二句話指的是北鬥七星,可第一句我們也領悟到其含義,是說秦帝留在泰山封禪的刻石。
但是北鬥七星和泰山刻石之間完全沒有任何聯係,我憂心忡忡來迴走了幾步,北鬥七星在蒼穹之中,位置不會改變,充其量應該隻是指示方向之用。
“會不會和泰山的刻石內容有關?”宮爵在身後問。
“李斯的小篆獨具一格,字形工整瘦長,筆劃圓健古厚,我曾不止一次去過泰山看過那石刻,上麵的小篆飄逸秀美,如仙子臨風儀態萬方。”淩芷寒搖搖頭惋惜的對我們說。“如果說秘密隱藏在泰山的石刻之中,那我們怕是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機關破解的辦法。”
“啊……”田雞大吃一驚詫異的問。“為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