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家自唐初顯赫,靠的正是玄學秘術,而袁天罡被稱為風鑒,在玄術上登峰造極,想必和淩家現在淩璿應該認識,我爸說淩家曾經也高居廟堂,但後來有遺訓遠離朝堂,可從未聽說淩家先祖出任大唐國師的事。”
聖旨是帝王權利的象征,所謂君無戲言,不管淩芷寒知曉與否,淩璿曾是大唐國師是肯定的,我皺眉拿起木盒中明黃色的文書,打開後裏麵文字娟秀,竟然是淩璿親筆書寫。
我把文書放在桌上和其他人一起翻閱,越是往後看越是震驚不已,最吃驚的我想應該是葉知秋,這本文書足以顛覆她根深蒂固的認知。
文書記載了淩璿的身旁,關於她的來曆和師承卻並沒有提及,她好像是憑空出現的一樣,其中一段話讓淩芷寒目瞪口呆。
……璿尋九州龍氣之地,已有初成,於益州收弟子袁天罡,傳授玄術以助吾功成……
“袁天罡竟然是淩璿的徒弟!”田雞一臉愕然震驚。“火山令多厲害的人,到現在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居然是淩璿的弟子,這個淩璿到底有多厲害啊?”
我們都驚訝的說不出話,往後看的內容更加令人意外,文書中的描述不難看出,淩璿似乎是受命在探尋九州龍氣之地,但並沒提及是誰在指示她,淩芷寒告訴我們,所謂九州龍氣之地,便是現在我們說的龍脈。
而當時天下紛爭戰禍不斷,淩璿擔心龍氣受損,因此在群雄中挑選李淵輔佐,助他平定天下,以便盡快探知出可以運用的龍氣之地。
“李淵一統天下靠的居然是淩璿?”葉知秋張著嘴完全不相信。“這……這也太誇張了吧,按照這文書裏麵的意思,淩璿僅僅是為了方便探查什麽龍氣之地,也就是說,她當時可以挑選李淵,同樣也能挑選其他人,她……她一己之力就改變了曆史的進程?!”
“知秋這話我也讚同,打仗奪天下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辦到的,那可是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田雞搖搖頭說。“按照淩璿這意思,奪江山跟過家家似的。”
事實上我也有些不相信,可往後看,文書中對此還有記載,上麵對輔助李淵的事描寫的很詳盡,淩璿並非是隨意挑選李淵輔佐,李家顯貴不得不提到隴西,李家是隴西貴族,從漢武帝時名垂青史的飛將軍李廣,一直到李淵的八世祖李暠,李氏家族世代生活在隴西地區。
隴西處於黃土高原腹地,位於河西走廊上,渭水流經全境,西臨蘭州,東達古都長安,這一地區將中原和西域連接在了一起,隴西之地,氣、勢皆占,有龍虎之氣,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養,龍氣漸顯。
隋末天下大亂,淩璿帶著袁天罡見李淵,說出隻要李淵攻占長安,必定平定天下,李淵開始並沒有逐鹿中原之意,可和淩璿密談之後,聽從淩璿指點,在太原起兵攻入長安,從此勢如破竹江山一統。
“淩璿就讓李淵攻占長安就能得天下?”宮爵向來冷峻,看到這裏也疑惑不解。“一城一池的得失,和平定天下有什麽關係,李淵幸好是得了江山,這要是沒得,他不把淩璿活剝了啊。”
“就是啊,長安和天下差的遠了,這麽多城池,淩璿為什麽非要李淵遠攻長安呢?”葉知秋蹙眉自言自語。
“長安……”淩芷寒思索良久,眉目慢慢展開一臉折服的樣子。“李家占據的風水的確是好,可偏偏美中不足,想必是先祖淩璿看出其中端倪,否則也不會選擇李淵輔佐,更不會讓李淵舍近求遠攻占長安。”
“這文書上都說了,隴西之地,氣、勢皆占,有龍虎之氣,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養,龍氣漸顯。”田雞指著桌上的文書問。“這可是你家先祖自個寫的,沒看出來什麽地方不好啊。”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淩璿興奮異常迴答。
“山環水抱……”我突然恍然大悟。“隴西地處黃土高原,嚴重缺水!”
“對,李家這個龍脈偏偏缺水,所以李淵要得天下,就必須尋得滋養龍脈的水。”淩芷寒點點頭。
“八水繞長安!”我張開嘴震驚的完全說不出話來,淩璿輕而易舉就看出李家症結所在,長安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剛好可以彌補李家龍脈缺水。
以淩璿的本事,她若輔佐誰,想不得天下都難,事實上即便是她自己想得天下也未必是難事,可文書中的記載,不難看出,對於淩璿來說,尋找九州龍氣之地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江山。
她好像對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即便在李淵得天下後,把淩璿奉為神明,並委以國師一職,可淩璿卻推托,讓弟子袁天罡接任,唯一的要求便是讓李淵對她的存在秘而不宣。
李淵對其言聽計從,所以在大唐的文史中從未有過淩璿的出現和記載。
第148章 推背
淩璿雖然遠離朝堂,可李淵依舊對其禮遇有加,可文書後半部分的記載,我們漸漸有些看不懂。
淩璿在文書中寫道,自己遊曆九州,天下龍脈盡得,她所受命之事也已完成,可唯恐有生之年無法等到授命給她的人,九州龍氣之地最後一處的位置也無法傳承下去。
因此淩璿麵見李淵,稱可保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國運,讓李淵在大唐龍脈修建用於鎮龍氣的宮殿,並且親自設計宮殿樣式,這便是萬象神宮。
“等會。”葉知秋把桌上的文書小心翼翼拿起來,來迴反複看了很久。“這的確是初唐的文物,可……”
我指點葉知秋吃驚是為什麽,這本文寫於一千多年前,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淩璿就一語中的知曉大唐終結的年代,不光是葉知秋,就連精通玄學的淩芷寒也驚訝不已。
即便是玄學秘術獨步天下的姑蘇淩家,也沒人敢推斷明天會發生什麽事,可淩家的先祖淩璿竟然可以洞察先機預知後事,準確的推測出大唐兩百年後發生的事。
我很難去想象那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人,難怪李淵會對她言聽計從,與其說李淵得到天下,還不如說是這個女人讓他坐擁天下,難怪李淵會加封淩家地師。
我現在才明白地師這兩個字的含義。
不是地師,應該是帝師!
朝代更替卻沒有那個帝王敢去得罪淩家,因為淩家有指點江山的能力,也有教化出帝王的能力,這也是淩家十三道門楣和八階半台階的緣由,淩家想要得江山輕而易舉,可淩家從未有過問鼎天下的想法,曆朝曆代帝王加封,能給的隻有超乎尋常的恭敬。
文書中記載,李淵當然對淩璿所說深信不疑,並命人按照淩璿所設計的萬象神宮秘密建造,文字的最後淩璿並沒有提及萬象神宮所在的確切位置。
隻留下遺訓這個秘密必須世代傳承下去,而且淩家繼承人必須紋上一個圖案。
翻到最後一頁,我頓時愣住,那竟然是羽龍!
這是月宮九龍舫的標誌,我不知道淩璿為什麽要讓淩家後人在身上紋上羽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淩璿和月宮九龍舫有關。
而且還有一點,淩芷寒告訴我們,李淵既然已經得天下,大唐國運氣數已定,根本不需要什麽鎮守龍氣的宮殿,淩璿讓李淵修建萬象神宮應該另有他圖。
田雞伸手從木盒中拿出折疊的宣紙,打開後足足鋪滿整個桌子,我們在燈下凝望,所有人如同雕塑般呆立。
那是一副完整的建築設計圖紙,七個分布在中軸線上巍峨聳立的宮殿躍然於紙上,旁邊四個端正的大字。
萬象神宮!
這才是真正的七天建築,單看圖紙都能感覺到氣勢恢弘,吞天吐地的威嚴壯觀,若真站在萬象神宮麵前,真不知道會被震驚成什麽樣。
這七個巍峨參天的宮殿,南到北依次為天闕、天街、天門、天津、天樞、天堂,以紫微垣為中心,把天上三垣呈現在人間。
淩璿的文書中最後說過,萬象神宮在她親自監督下完成,修建出這樣龐大的宮殿群本身就是一件奇跡,如果萬象神宮保存至今的話,相信沒有任何一處建築能與之媲美。
黃花梨木盒中再沒有其他東西,我們終於知曉,原來淩家傳承幾百年的秘密竟然是這座銷聲斂跡的龐大宮殿,看著桌上的圖紙除了震撼我們實在想不到別的詞語來描繪現在的心情。
我從旁邊拿起和木盒裏東西格格不入的筆記,不過從中間被撕開,筆記隻有一半在木盒中,另一半不知去向。
翻開第一頁看見右下角有霄閣兩字,看來這本筆記是淩霄閣的,我翻開筆記裏麵全是他的親筆記載。
聖旨是帝王權利的象征,所謂君無戲言,不管淩芷寒知曉與否,淩璿曾是大唐國師是肯定的,我皺眉拿起木盒中明黃色的文書,打開後裏麵文字娟秀,竟然是淩璿親筆書寫。
我把文書放在桌上和其他人一起翻閱,越是往後看越是震驚不已,最吃驚的我想應該是葉知秋,這本文書足以顛覆她根深蒂固的認知。
文書記載了淩璿的身旁,關於她的來曆和師承卻並沒有提及,她好像是憑空出現的一樣,其中一段話讓淩芷寒目瞪口呆。
……璿尋九州龍氣之地,已有初成,於益州收弟子袁天罡,傳授玄術以助吾功成……
“袁天罡竟然是淩璿的徒弟!”田雞一臉愕然震驚。“火山令多厲害的人,到現在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居然是淩璿的弟子,這個淩璿到底有多厲害啊?”
我們都驚訝的說不出話,往後看的內容更加令人意外,文書中的描述不難看出,淩璿似乎是受命在探尋九州龍氣之地,但並沒提及是誰在指示她,淩芷寒告訴我們,所謂九州龍氣之地,便是現在我們說的龍脈。
而當時天下紛爭戰禍不斷,淩璿擔心龍氣受損,因此在群雄中挑選李淵輔佐,助他平定天下,以便盡快探知出可以運用的龍氣之地。
“李淵一統天下靠的居然是淩璿?”葉知秋張著嘴完全不相信。“這……這也太誇張了吧,按照這文書裏麵的意思,淩璿僅僅是為了方便探查什麽龍氣之地,也就是說,她當時可以挑選李淵,同樣也能挑選其他人,她……她一己之力就改變了曆史的進程?!”
“知秋這話我也讚同,打仗奪天下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辦到的,那可是真刀真槍拚殺出來。”田雞搖搖頭說。“按照淩璿這意思,奪江山跟過家家似的。”
事實上我也有些不相信,可往後看,文書中對此還有記載,上麵對輔助李淵的事描寫的很詳盡,淩璿並非是隨意挑選李淵輔佐,李家顯貴不得不提到隴西,李家是隴西貴族,從漢武帝時名垂青史的飛將軍李廣,一直到李淵的八世祖李暠,李氏家族世代生活在隴西地區。
隴西處於黃土高原腹地,位於河西走廊上,渭水流經全境,西臨蘭州,東達古都長安,這一地區將中原和西域連接在了一起,隴西之地,氣、勢皆占,有龍虎之氣,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養,龍氣漸顯。
隋末天下大亂,淩璿帶著袁天罡見李淵,說出隻要李淵攻占長安,必定平定天下,李淵開始並沒有逐鹿中原之意,可和淩璿密談之後,聽從淩璿指點,在太原起兵攻入長安,從此勢如破竹江山一統。
“淩璿就讓李淵攻占長安就能得天下?”宮爵向來冷峻,看到這裏也疑惑不解。“一城一池的得失,和平定天下有什麽關係,李淵幸好是得了江山,這要是沒得,他不把淩璿活剝了啊。”
“就是啊,長安和天下差的遠了,這麽多城池,淩璿為什麽非要李淵遠攻長安呢?”葉知秋蹙眉自言自語。
“長安……”淩芷寒思索良久,眉目慢慢展開一臉折服的樣子。“李家占據的風水的確是好,可偏偏美中不足,想必是先祖淩璿看出其中端倪,否則也不會選擇李淵輔佐,更不會讓李淵舍近求遠攻占長安。”
“這文書上都說了,隴西之地,氣、勢皆占,有龍虎之氣,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養,龍氣漸顯。”田雞指著桌上的文書問。“這可是你家先祖自個寫的,沒看出來什麽地方不好啊。”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淩璿興奮異常迴答。
“山環水抱……”我突然恍然大悟。“隴西地處黃土高原,嚴重缺水!”
“對,李家這個龍脈偏偏缺水,所以李淵要得天下,就必須尋得滋養龍脈的水。”淩芷寒點點頭。
“八水繞長安!”我張開嘴震驚的完全說不出話來,淩璿輕而易舉就看出李家症結所在,長安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剛好可以彌補李家龍脈缺水。
以淩璿的本事,她若輔佐誰,想不得天下都難,事實上即便是她自己想得天下也未必是難事,可文書中的記載,不難看出,對於淩璿來說,尋找九州龍氣之地的重要性遠遠超過江山。
她好像對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即便在李淵得天下後,把淩璿奉為神明,並委以國師一職,可淩璿卻推托,讓弟子袁天罡接任,唯一的要求便是讓李淵對她的存在秘而不宣。
李淵對其言聽計從,所以在大唐的文史中從未有過淩璿的出現和記載。
第148章 推背
淩璿雖然遠離朝堂,可李淵依舊對其禮遇有加,可文書後半部分的記載,我們漸漸有些看不懂。
淩璿在文書中寫道,自己遊曆九州,天下龍脈盡得,她所受命之事也已完成,可唯恐有生之年無法等到授命給她的人,九州龍氣之地最後一處的位置也無法傳承下去。
因此淩璿麵見李淵,稱可保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國運,讓李淵在大唐龍脈修建用於鎮龍氣的宮殿,並且親自設計宮殿樣式,這便是萬象神宮。
“等會。”葉知秋把桌上的文書小心翼翼拿起來,來迴反複看了很久。“這的確是初唐的文物,可……”
我指點葉知秋吃驚是為什麽,這本文寫於一千多年前,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淩璿就一語中的知曉大唐終結的年代,不光是葉知秋,就連精通玄學的淩芷寒也驚訝不已。
即便是玄學秘術獨步天下的姑蘇淩家,也沒人敢推斷明天會發生什麽事,可淩家的先祖淩璿竟然可以洞察先機預知後事,準確的推測出大唐兩百年後發生的事。
我很難去想象那到底是什麽樣的一個人,難怪李淵會對她言聽計從,與其說李淵得到天下,還不如說是這個女人讓他坐擁天下,難怪李淵會加封淩家地師。
我現在才明白地師這兩個字的含義。
不是地師,應該是帝師!
朝代更替卻沒有那個帝王敢去得罪淩家,因為淩家有指點江山的能力,也有教化出帝王的能力,這也是淩家十三道門楣和八階半台階的緣由,淩家想要得江山輕而易舉,可淩家從未有過問鼎天下的想法,曆朝曆代帝王加封,能給的隻有超乎尋常的恭敬。
文書中記載,李淵當然對淩璿所說深信不疑,並命人按照淩璿所設計的萬象神宮秘密建造,文字的最後淩璿並沒有提及萬象神宮所在的確切位置。
隻留下遺訓這個秘密必須世代傳承下去,而且淩家繼承人必須紋上一個圖案。
翻到最後一頁,我頓時愣住,那竟然是羽龍!
這是月宮九龍舫的標誌,我不知道淩璿為什麽要讓淩家後人在身上紋上羽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淩璿和月宮九龍舫有關。
而且還有一點,淩芷寒告訴我們,李淵既然已經得天下,大唐國運氣數已定,根本不需要什麽鎮守龍氣的宮殿,淩璿讓李淵修建萬象神宮應該另有他圖。
田雞伸手從木盒中拿出折疊的宣紙,打開後足足鋪滿整個桌子,我們在燈下凝望,所有人如同雕塑般呆立。
那是一副完整的建築設計圖紙,七個分布在中軸線上巍峨聳立的宮殿躍然於紙上,旁邊四個端正的大字。
萬象神宮!
這才是真正的七天建築,單看圖紙都能感覺到氣勢恢弘,吞天吐地的威嚴壯觀,若真站在萬象神宮麵前,真不知道會被震驚成什麽樣。
這七個巍峨參天的宮殿,南到北依次為天闕、天街、天門、天津、天樞、天堂,以紫微垣為中心,把天上三垣呈現在人間。
淩璿的文書中最後說過,萬象神宮在她親自監督下完成,修建出這樣龐大的宮殿群本身就是一件奇跡,如果萬象神宮保存至今的話,相信沒有任何一處建築能與之媲美。
黃花梨木盒中再沒有其他東西,我們終於知曉,原來淩家傳承幾百年的秘密竟然是這座銷聲斂跡的龐大宮殿,看著桌上的圖紙除了震撼我們實在想不到別的詞語來描繪現在的心情。
我從旁邊拿起和木盒裏東西格格不入的筆記,不過從中間被撕開,筆記隻有一半在木盒中,另一半不知去向。
翻開第一頁看見右下角有霄閣兩字,看來這本筆記是淩霄閣的,我翻開筆記裏麵全是他的親筆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