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來就行了,又不是第一次來您這兒了,我不會客氣的。”我吃了一口糖圈,“您就說什麽事吧?”


    “先吃,吃完再說。”金誠紅光滿麵,看起來心情非常好。


    飯後,衛東收拾桌子,金誠和我來到了書房裏。


    “小七爺啊,昨天那個貝葉經,我照了個照片連夜發給我北京的一個發小兒了,他是個鑒寶專家,常上節目的。他看到照片後,當時就給我打電話過來了,您猜他怎麽說?”


    我一笑,“您哪可真是老北京人,我猜不出,您說吧。”


    “他說這貝葉經八成是宋代皇宮裏的藏品,如果這麽推斷,很有可能是唐朝或者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他還說了,這樣的貝葉經可是很值錢哪!”


    我點點頭,“哦,原來是這樣。”


    金誠看看我,“小七爺您可別誤會,金某可不是個貪財的人,我的意思是,如果這真是宋朝皇宮裏的藏品,您說這說明什麽?”


    “說明什麽?難道是那位宋朝官員帶出來的?”我問。


    金誠搖頭,“那官員中了邪,怎麽會碰佛經?靖康之變時,東京城大亂,皇宮裏的寶貝大部分都被金國人掠走了,剩下的一把火給燒了。這貝葉經竟然能幸存,而且還到了我們祖師爺手裏,這不是太難得了麽?”


    我看看他,“這貝葉經,老百姓不認得,得到了沒準就當柴燒了。而且用來包裹寶刀的話,至少需要幾百片。能帶出如此數量的貝葉經的,想必一定是宋朝宮廷裏的人。難道說你們祖師爺是為大宋朝廷效力的?”


    他眼睛一亮,“我看有可能,八成和欽天監有關係。”


    我想了想,“不對,宋朝管理宮廷藏品的機構是寶源局,這貝葉經如果是藏品的話應該在那裏,不會歸欽天監管。金老,您哪發小認識上麵的梵文麽?”


    “這個嘛,他不認識,但我可以托他找些認識的專家。”


    “不行,專家信不過。”我沉思片刻,“我有個老同學是做考古的,這樣我先給她打個電話問問看。”


    “行,要不要我迴避?”


    我擺擺手,掏出手機撥通了徐靜的電話,先說了幾句場麵話,然後直接切入主題,“你懂不懂梵文?”


    “真讓你問著了,我雖然不懂,我老公可是這方麵的專家呢。”徐靜說。


    “行,我發給你點資料,請你家姐夫馬上給翻譯一下,我立等。”


    “沒問題,發來吧,他今天在家,立刻就可以翻譯。”徐靜很痛快。


    掛了電話之後,我將金誠照的二十多張照片發到了徐靜的郵箱裏。


    金誠想了想,“小七爺,這翻譯也是需要點功夫的。這樣,咱們去客廳喝點茶,把後麵的事情好好商量一下。”


    “不,咱們就在這等。”我斬釘截鐵的說,“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如果不搞清楚這貝葉經的秘密,我們商量其它的都是白費功夫。”


    “那好,我讓衛東把茶端過來。”他轉身出去了。


    我們默默的喝著茶,他不時的扯個話題,我也就一笑了之,其實我們現在都很緊張,都在等待著那邊的結果。


    大約兩個小時之後,手機響了一下,徐靜老公迴信了。我按捺住興奮的心情打開一看,郵件正文是幾段不完整的經文。我仔細的依次閱讀,其中一段文字讓我眼前突然一亮,猛地站起來,“是《大梵經》!”


    第二十三章 貝葉經(2)


    “《大梵經》?”金誠不解,“這名字聽著陌生,是講什麽的?”


    “古印度把萬物本源稱為‘梵’,就相當於道家崇拜的道。”我解釋,“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梵天,是創造之神,智慧之神,在印度他是一個號稱‘有求必應’的主神。在佛教誕生之後,很多經典也把他引入了,稱為大梵天。”


    金誠點點頭,“原來如此,是佛門的呀。”


    我淡淡一笑,“嚴格的說,大梵天不能算佛門的,這個很複雜。現在很多學佛的人覺得,隻要是佛經中出現的那些外道神王,都是佛弟子。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和意淫,佛陀在傳道過程中沒少和其它修行流派的宗師級人物交流辯論,我想這也是一種暗喻吧。這大梵天您可能沒聽說過,但是您應該知道泰國有名的四麵佛吧?”


    “嗯,去泰國旅遊的時候看到過,拜的人太多了,香火鼎盛啊。”


    “那四麵佛就是大梵天。”我說,“而原本佛教裏,似乎並沒有四麵佛這一尊佛。”


    金誠仿佛明白了些,“這麽說,這《大梵經》就是講大梵天的了?”


    我看看他,“傳說佛陀涅槃之夜,曾與大梵天有過一場辯論,辯論的經過後來被集結,就是《大梵經》。這部經書流傳不廣,知道的人並不多太多。在這部經中,佛陀對大梵天說,自己不會幹涉人間的喜怒哀樂,他隻是在教人們解脫成佛的方法而已。可能也是因為這個,所以這部經書在世間很難流傳廣泛了。”


    金誠不解,“為什麽呀?”


    “您想啊,佛這句話的深意是什麽?”我一笑,“他等於明白的告訴了大家,自己不會幹涉人間的喜怒哀樂,自然也不能保佑人間的吉兇禍福,這樣的話,那些指佛穿衣賴佛吃飯的人們如何還敢傳播此經?況且當年佛陀傳授《妙法蓮華經》時說的很明白,所有佛法都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行的方便法,佛陀傳道四十年,實際沒有說一個法。據說當時很多佛弟子都不敢聽,都走了。如今世人雖然遵從《妙法蓮華經》,可真有勇氣麵對其中真意的,又有多少呢?”


    金誠眼神異樣的看著我,“小七爺,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您既是道家傳人,為什麽對佛家的東西還那麽有研究?難道這樣不會影響您對道祖的信仰麽?”


    我一愣,感情他是不愛聽了,也罷,看來是我說多了。世間很多像他這樣的修行人,他們隻能一心思信仰自己的法門,對其他的法門和修行方式難以認同甚至是強烈的排斥。看他現在的神情,如果不是對我佩服在先,就剛才這一番言論沒等聽完他就該忍不住了。


    “金老,道門佛門,同是修行人。”我淡淡一笑,“如果咱麽這點心胸都沒有,隻是一味的閉上眼睛在自己的小圈子裏滿足,那不是故步自封了麽?我覺得吧,真理不怕比較,也不怕考驗,佛道兩家本質上是殊途同歸。曆史上道家大師精通佛典,佛家大師通曉玄學的也大有人在。”


    金誠臉色慢慢緩和下來,“也是,您說的有道理。不過吧……他們佛家的事和咱們關係不大,您剛才也說了,這大梵天也不是佛家的呀。咱們還是說說這《大梵經》吧。”


    我看看他,“如果您要是想聽明白這《大梵經》的事,還就得忍著聽我說完。不過要是您實在不想聽,那我就不說了。”


    “別!”金誠也察覺到了剛才的態度不對,“小七爺您繼續說,我願意聽,這個長見識。”


    我喝了口茶,“這《大梵經》裏說的,比《妙法蓮花經》還狠,讓世俗的佛教徒很多都不能接受,所以在俗世的名氣不大,知道的人不多。可反過來,從術數的角度看,任何經書都有其不同的風水功用,這部《大梵經》也不例外。”


    “這個……”金誠閉上眼睛,“您讓我消化一下,我得好好想想。”


    我微微一笑,給徐靜迴複了一句話,“多謝姐夫,功德無量。”


    很快徐靜迴複過來,“老同學客氣了,順便多一嘴,他說這些經文不同於現在的版本,應該是來自古印度,這可是很值錢的文物。”


    我想了想,“好,明白了!”


    金誠想了半天,最後自嘲的笑了笑,“我這才是自尋煩惱,得了,您還是繼續給我講吧,我聽著就行了。”


    我看他一眼,“也是我說的太繞了,算了,那就直接點說吧。我琢磨著,你們祖師爺八成不是在半路上偶遇的那個宋朝官員,他們應該從一開始就是同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秘術·破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語夜聽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語夜聽瀾並收藏秘術·破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