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大唐忍者秘史(上冊):百部忍法 作者:索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遠海聞說歎道:“那妙契禪師真乃不世高人,讓老朽不禁思念起先師來了。”
孫遇從馮遠海口中得知,阿尊者得道後,曾與馮氏四兄弟團聚過數月時間,對於四人所學分別予以點撥,教導四人均可藉由各自所學入道。大哥馮遠天和二哥馮遠山均於二十多年前悟道歸隱,不再過問世事。馮遠山每隔數年便去秦州伏羲廟小住月旬,前番竟與孫遇偶遇,實屬有緣。馮遠海十九年前在一次航海時遭遇龍卷風,不想竟因此奇劫忽明心法,從此對於駕馭之術亦得通達自在,卻仍在海上往返,載渡忍者,不改以往所行。四弟馮遠坤常年忙於經濟,兄弟多年不見,如今不知進益如何。
二人一直談說到身後海麵泛起魚肚白,孫遇這才知道船一直在向西行駛。馮遠海轉舵向北,不多時望見岸邊,舲舟沿岸行駛,不久即轉入一條通海的河道。
此時艙中諸人已醒,一齊出來說話觀景。隻見船行八九裏,便進入群山之間,兩岸峰巒疊起,水道曲折蜿蜒,鳥鳴猿啼不時入耳,晨曦泛波,波光粼粼,船上諸人一時心曠神怡。
大概又行五裏水程,眼前豁然開闊,舲舟進入一片眾山環繞的大湖之中,因此湖形狀似飛鷹,故名“飛鷹湖”。穿湖北行三裏之遙,便是飛鷹的背部所在,乃兩山相夾的另一湖口——“鷹背口”。出了鷹背口,船頭轉向西北,諸人不禁嗟訝不已,但見一湖之中小島密布,不知幾百座,湖周群山疊複,不知幾千重。馮遠海告訴諸人,此湖西麵是山間密林,密林之外峻峰突起,鳥獸絕跡;湖東山水重疊百裏,無路可通;北麵尤其特別,峰巒連綿相屬,峰頭數之不盡,號稱十萬大山,故而唯有南麵一路可通。
舲舟又行出將近三裏遠,便折而向南,進了一個山穀,兩岸漫山遍野一片紫色,如披霞衣,香馥隨風襲來,沁心醉脾,暗銷鼻魂。
馮遠海向諸人介紹,這座山穀環繞一湖,湖麵南北狹長約有一裏,寬約十八九丈,隻有北麵一個開口。山穀中長滿二月蘭,每年春夏之季,漫山開遍紫色的蘭花,芳香怡人。湖周四麵山丘乃一脈連綿,環成東西南北四個花瓣形山穀,分別稱作東瓣穀、西瓣穀、南瓣穀和北瓣穀,又剛好連成一朵二月蘭花的形狀,故而將此穀統稱為“幽蘭穀”。四穀中西瓣穀最大,有眾多瞻部忍者居住於此,南麵與東麵山穀次之,也住有許多忍者村民,北瓣穀最小,隻有少量忍者居之。
正說話間,船已駛過北瓣穀,果見山坡上星點分布著幾座房舍。過了北瓣穀是座小小的湖心島,南北長十八丈,東西闊十二丈,有小路與東瓣穀相連,乃是這朵四瓣蘭花穀的花心,故名“蘭心島”。
(按:上述故事中,從三裏島至幽蘭穀沿途諸處,及下文的翠蝶穀,皆確有其地,乃至地形、廣狹、遠近,皆與書中所述相差無幾。唯地名乃作者虛構。幽蘭穀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東北十公裏處。幽蘭穀東北五公裏為翠蝶穀。)
過了蘭心島向西進入西瓣穀,竟早有人在岸上迎接,原來自從舲舟駛入山間,便有負責偵察的哨子忍者將消息傳迴幽蘭穀了。
棄舟登岸,隻見數十人在岸上肅然而立,為首一位老者,中等身材,著一件暗黃色布袍,羊須染霜,兩鬢斑白,雙目炯炯,精神矍鑠,正是瞻部道的長老堅地。黑繩三忙上前施禮,為雙方引見,李義南從懷中取出忍者令金牌,遞與堅地查看,堅地雙手恭敬接過,驗明無疑,交還李義南後,遂率眾人一齊跪倒,恭迎欽差駕臨。李義南和孫遇忙將堅地扶起,向大家還禮問候。堅地又上前拜見了馮三太公,馮遠海同眾人打過招唿,並不在此逗留,當下告辭,掉轉船頭迴三裏島去了。堅地這才與眾人將兩位欽差大人迎入村中長老舍,全村忍者多在路旁注目觀看,其中多半人均穿白衣,黑繩三告訴李義南和孫遇,著白衣者均為童蒙忍者。
進到長老舍,賓主入座,李義南和孫遇將來意向堅地等說明,一者請識忍海音慧翻譯梵文書信,二者同眾人商議對付目焱謀反之事,三者詳細了解諸道忍者之情狀。堅地聞說,向二人稟道:“海音先生現下不在這裏,正在‘翠蝶穀’閉關,我這便差人前去請她過來。西部牛貨道的風子嬰長老三日前傳信過來,說他要親自前來拜見欽差大人,算來今日便該到了,到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和風長老共同商議對付目焱之事。”
李義南和孫遇吃驚問道:“風長老三日前傳信來,怎麽今日便會到了?風長老又如何傳信過來?”
堅地微笑答道:“海音先生的手下為穀姓忍者一族,想必二位大人已經知曉,此族忍者被分派諸道各地,專司以千裏傳音的白螺術傳遞消息。風長老忍術精妙,他的風行術可日行三千裏,我這裏雖然三麵群山峻峰阻擋,風長老卻也隻需三日便可到達。不止風長老忍術如此,一路護送二位大人前來的黑繩兄弟,如自身前來,也隻需五、七日便可到達。”
二人聞言向黑繩三望去,黑繩三隻微笑不語。李義南歎道:“想不到風長老的忍術這般厲害,竟有如此神速!”
堅地卻道:“風長老的速度並非最快,隻可惜光波長老不在了,否則他不消一個時辰便可前來。”
李義南忙問道:“長老所說的,可是傳說當年以一人之力挫敗吐蕃騎兵的光波勇嗎?”
堅地歎道:“正是此人,隻可惜他英年早逝!”繼而說道:“兩位大人不是想要詳細了解諸道情形嗎?我便差一個人,專門陪同兩位參觀瞻部道各處,大人但有不明之處,盡管問他便是。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光波勇之子,也是在下的義子,光波翼。”
黑繩三在旁說道:“光波賢弟在哪裏?我也正想見他。”
微風徐動,枝葉婆娑。隱珩將手下幾名哨子忍者布置妥當,自己也輕輕縱上一棵楓香樹,藏身於濃密的樹冠之中。
前幾日有情報傳來,發現北道目焱手下,曾多次出現在南海附近,隻怕與欽差來訪有關。數十年來,長安欽差首次蒞臨瞻部道,故而作為哨子黑帶,隱珩此番當值倍加警戒。
(按:忍者執行差事常以三至五人為一小隊,其頭領腰帶為黑色,故以“黑帶”名之。此處黑字音hè,即音為“賀帶”。)
楓香樹林東麵,溪流涓涓,光波翼一如既往在修習忍術,十五年來晨修暮煉,風雨無間。
他隨手摘下一片樹葉,運氣到手腕處,“哧”的一聲將樹葉擲出,那樹葉飛快劃出一條直線,飛向百米外的一棵楓香樹,正中一片樹葉的葉柄,將這片樹葉齊齊地斬了下來。兩片樹葉尚未落下,光波翼已然縱身飛起,驀地擲出一支空無常,疾如閃電,幾乎看不清飛行路線,精準地將兩片樹葉的葉柄穿在一起,深深釘在楓香樹幹上。
“嘶——嘶”,光波翼敏銳地察覺到傳自數裏外的兩聲輕微聲響,那是空無常劃破皮肉的聲音。未有纖毫遲疑,光波翼飛身向聲響來處奔躍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樹叢之中。
身為哨子忍者,隱珩久經實戰,卻從未如此驚慌。勁手強敵也曾見過,但至少可以和對手迎麵相峙。而此時,他卻連對手的方位都無法弄清,這對於經驗豐富的哨忍來說,既感到恥辱,更感到恐懼。他跳下地麵,藏身於一棵大樹之後,伏下身,將耳朵貼在地麵聽了聽。
“為何如此?”隱珩知道自己已然失去兩位同伴,然而他們卻連半點聲響也未發出。作為哨子忍者,縱然以身殉職,亦會想盡辦法為同伴報信,至少能暴露敵人的方位,讓自己的同伴做好應敵之備。可如今,兩位同伴竟然如此悄無聲息地死去!隱珩乃是憑借護腕上的脈氣石方才得知。
隱珩的護腕上,鑲嵌有七顆藍色寶石——脈氣石,那並非普通寶石,而是以一種特殊忍術煉製而成。當差時,他會與每位同伴以脈氣交流一次,寶石便會發出淡藍色光芒。雖然維持寶石發光會消耗脈氣,卻可藉此知曉同伴是否尚存。這亦是隱珩作為哨子忍者引以為豪之處。然而眼下,原本發光的四顆寶石,已黯淡了兩顆,顯然已經失去兩位同伴。
更令隱珩感到迷惑的是,這兩位同伴的埋伏地點,一個在東南方,另一個在西南方,而自己則剛好處於兩者之間,這表明敵人是從兩側外圍包抄進來。絕無可能!因為東南和西南都是與其他哨子小隊相接之處,如果敵人能從這兩處包圍過來,則說明其他哨子小隊都已經全軍覆沒了。
而此次當差的幾個哨子小隊,乃是根據山勢和樹林的地形,排成一個開口向南的口袋陣形。因為幽蘭穀西、北兩麵是十萬大山,山陡林密,中間又有八百小島,水路繁複難辨,不是當世頂尖高手,極難從那裏進來。村東是一座小山,山外有飛鷹湖,敵人若從此來,必須走水路,而沿途有十數個哨子,船隻一旦進入河道,便會暴露無遺。敵人若想避過眾多哨卡,唯有從村南十五裏外的海岸登陸,翻越數座山嶺,然後穿越這片樹林,最後再越過樹林北部的山脊方能進入幽蘭穀。
“為何如此?”隱珩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正南方,才是唯一留下的入口,兩位同伴隱蔽其中,可是那裏並無絲毫動靜,脈氣石散發的藍光閃爍依舊。
慢慢地,隱珩感到自己好像放鬆下來,愈來愈鬆弛,心情已然不再緊張,反而開始感到愉悅。似乎聞到一陣芳香,幽幽淡雅,幾難覺察,舒緩溫柔,沁入心脾。
“哪裏有些不對?”這個念頭一閃即逝,隱珩似乎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無法阻止自己繼續鬆弛下去。香氣越來越濃,隱珩慢慢感到腦中一片空白,但他仍想努力令自己清醒過來。
“你累了。”隱珩聽到一個極其甜美的聲音,溫柔而又嫵媚,“我來陪你說說話兒吧。”
此時隱珩看到一位妙齡少女出現在自己麵前,隻見她麵似春桃,身如夏柳,白頸無瑕,烏發流光,一雙含情脈脈眼,兩片嬌紅滴滴唇,朱淡紗衣彩鶯舞,綠濃翡翠玉蝶飛。
隱珩此刻已如木雞,呆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公子在這裏做什麽?”少女開口問道。
“盯守村口。”隱珩毫無抗拒地答道。
“為何盯守村口?”
“防止北道忍者進村。”
“嗬嗬嗬!”少女一聲嬌笑,“嗯,很好。我再問你,欽差大人何時到來?”
“不清楚,或許已經到了。”
“風長老可曾來了?”
“還沒到。”
“嗯?”少女眼中露出一絲怯意,“光波家如何走?”
“從此向東北,穿過小溪後……”隱珩尚未說完,隨著輕輕“噗”的一聲響,他竟睡倒在地。
少女大吃一驚,喝了聲“嗚啦”,飛身向南便逃。
未及走遠,幾枚星鏢已然飛到,少女並未停下躲閃,她身後的幾棵大樹竟然“唿”地移動過來,擋住了星鏢。
少女此時卻停下腳步,飛身躍上一棵大樹,咯咯大笑道:“險些被你騙到了!”話音未落,幾棵移動的大樹也如戲法般迴到了原位,樹中現出四名綠衣忍者,圍住了少女對麵一簇草叢。
草叢忽然發出“哈哈”一笑,現出一位少年。
孫遇從馮遠海口中得知,阿尊者得道後,曾與馮氏四兄弟團聚過數月時間,對於四人所學分別予以點撥,教導四人均可藉由各自所學入道。大哥馮遠天和二哥馮遠山均於二十多年前悟道歸隱,不再過問世事。馮遠山每隔數年便去秦州伏羲廟小住月旬,前番竟與孫遇偶遇,實屬有緣。馮遠海十九年前在一次航海時遭遇龍卷風,不想竟因此奇劫忽明心法,從此對於駕馭之術亦得通達自在,卻仍在海上往返,載渡忍者,不改以往所行。四弟馮遠坤常年忙於經濟,兄弟多年不見,如今不知進益如何。
二人一直談說到身後海麵泛起魚肚白,孫遇這才知道船一直在向西行駛。馮遠海轉舵向北,不多時望見岸邊,舲舟沿岸行駛,不久即轉入一條通海的河道。
此時艙中諸人已醒,一齊出來說話觀景。隻見船行八九裏,便進入群山之間,兩岸峰巒疊起,水道曲折蜿蜒,鳥鳴猿啼不時入耳,晨曦泛波,波光粼粼,船上諸人一時心曠神怡。
大概又行五裏水程,眼前豁然開闊,舲舟進入一片眾山環繞的大湖之中,因此湖形狀似飛鷹,故名“飛鷹湖”。穿湖北行三裏之遙,便是飛鷹的背部所在,乃兩山相夾的另一湖口——“鷹背口”。出了鷹背口,船頭轉向西北,諸人不禁嗟訝不已,但見一湖之中小島密布,不知幾百座,湖周群山疊複,不知幾千重。馮遠海告訴諸人,此湖西麵是山間密林,密林之外峻峰突起,鳥獸絕跡;湖東山水重疊百裏,無路可通;北麵尤其特別,峰巒連綿相屬,峰頭數之不盡,號稱十萬大山,故而唯有南麵一路可通。
舲舟又行出將近三裏遠,便折而向南,進了一個山穀,兩岸漫山遍野一片紫色,如披霞衣,香馥隨風襲來,沁心醉脾,暗銷鼻魂。
馮遠海向諸人介紹,這座山穀環繞一湖,湖麵南北狹長約有一裏,寬約十八九丈,隻有北麵一個開口。山穀中長滿二月蘭,每年春夏之季,漫山開遍紫色的蘭花,芳香怡人。湖周四麵山丘乃一脈連綿,環成東西南北四個花瓣形山穀,分別稱作東瓣穀、西瓣穀、南瓣穀和北瓣穀,又剛好連成一朵二月蘭花的形狀,故而將此穀統稱為“幽蘭穀”。四穀中西瓣穀最大,有眾多瞻部忍者居住於此,南麵與東麵山穀次之,也住有許多忍者村民,北瓣穀最小,隻有少量忍者居之。
正說話間,船已駛過北瓣穀,果見山坡上星點分布著幾座房舍。過了北瓣穀是座小小的湖心島,南北長十八丈,東西闊十二丈,有小路與東瓣穀相連,乃是這朵四瓣蘭花穀的花心,故名“蘭心島”。
(按:上述故事中,從三裏島至幽蘭穀沿途諸處,及下文的翠蝶穀,皆確有其地,乃至地形、廣狹、遠近,皆與書中所述相差無幾。唯地名乃作者虛構。幽蘭穀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興市東北十公裏處。幽蘭穀東北五公裏為翠蝶穀。)
過了蘭心島向西進入西瓣穀,竟早有人在岸上迎接,原來自從舲舟駛入山間,便有負責偵察的哨子忍者將消息傳迴幽蘭穀了。
棄舟登岸,隻見數十人在岸上肅然而立,為首一位老者,中等身材,著一件暗黃色布袍,羊須染霜,兩鬢斑白,雙目炯炯,精神矍鑠,正是瞻部道的長老堅地。黑繩三忙上前施禮,為雙方引見,李義南從懷中取出忍者令金牌,遞與堅地查看,堅地雙手恭敬接過,驗明無疑,交還李義南後,遂率眾人一齊跪倒,恭迎欽差駕臨。李義南和孫遇忙將堅地扶起,向大家還禮問候。堅地又上前拜見了馮三太公,馮遠海同眾人打過招唿,並不在此逗留,當下告辭,掉轉船頭迴三裏島去了。堅地這才與眾人將兩位欽差大人迎入村中長老舍,全村忍者多在路旁注目觀看,其中多半人均穿白衣,黑繩三告訴李義南和孫遇,著白衣者均為童蒙忍者。
進到長老舍,賓主入座,李義南和孫遇將來意向堅地等說明,一者請識忍海音慧翻譯梵文書信,二者同眾人商議對付目焱謀反之事,三者詳細了解諸道忍者之情狀。堅地聞說,向二人稟道:“海音先生現下不在這裏,正在‘翠蝶穀’閉關,我這便差人前去請她過來。西部牛貨道的風子嬰長老三日前傳信過來,說他要親自前來拜見欽差大人,算來今日便該到了,到時候我們正好可以和風長老共同商議對付目焱之事。”
李義南和孫遇吃驚問道:“風長老三日前傳信來,怎麽今日便會到了?風長老又如何傳信過來?”
堅地微笑答道:“海音先生的手下為穀姓忍者一族,想必二位大人已經知曉,此族忍者被分派諸道各地,專司以千裏傳音的白螺術傳遞消息。風長老忍術精妙,他的風行術可日行三千裏,我這裏雖然三麵群山峻峰阻擋,風長老卻也隻需三日便可到達。不止風長老忍術如此,一路護送二位大人前來的黑繩兄弟,如自身前來,也隻需五、七日便可到達。”
二人聞言向黑繩三望去,黑繩三隻微笑不語。李義南歎道:“想不到風長老的忍術這般厲害,竟有如此神速!”
堅地卻道:“風長老的速度並非最快,隻可惜光波長老不在了,否則他不消一個時辰便可前來。”
李義南忙問道:“長老所說的,可是傳說當年以一人之力挫敗吐蕃騎兵的光波勇嗎?”
堅地歎道:“正是此人,隻可惜他英年早逝!”繼而說道:“兩位大人不是想要詳細了解諸道情形嗎?我便差一個人,專門陪同兩位參觀瞻部道各處,大人但有不明之處,盡管問他便是。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光波勇之子,也是在下的義子,光波翼。”
黑繩三在旁說道:“光波賢弟在哪裏?我也正想見他。”
微風徐動,枝葉婆娑。隱珩將手下幾名哨子忍者布置妥當,自己也輕輕縱上一棵楓香樹,藏身於濃密的樹冠之中。
前幾日有情報傳來,發現北道目焱手下,曾多次出現在南海附近,隻怕與欽差來訪有關。數十年來,長安欽差首次蒞臨瞻部道,故而作為哨子黑帶,隱珩此番當值倍加警戒。
(按:忍者執行差事常以三至五人為一小隊,其頭領腰帶為黑色,故以“黑帶”名之。此處黑字音hè,即音為“賀帶”。)
楓香樹林東麵,溪流涓涓,光波翼一如既往在修習忍術,十五年來晨修暮煉,風雨無間。
他隨手摘下一片樹葉,運氣到手腕處,“哧”的一聲將樹葉擲出,那樹葉飛快劃出一條直線,飛向百米外的一棵楓香樹,正中一片樹葉的葉柄,將這片樹葉齊齊地斬了下來。兩片樹葉尚未落下,光波翼已然縱身飛起,驀地擲出一支空無常,疾如閃電,幾乎看不清飛行路線,精準地將兩片樹葉的葉柄穿在一起,深深釘在楓香樹幹上。
“嘶——嘶”,光波翼敏銳地察覺到傳自數裏外的兩聲輕微聲響,那是空無常劃破皮肉的聲音。未有纖毫遲疑,光波翼飛身向聲響來處奔躍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樹叢之中。
身為哨子忍者,隱珩久經實戰,卻從未如此驚慌。勁手強敵也曾見過,但至少可以和對手迎麵相峙。而此時,他卻連對手的方位都無法弄清,這對於經驗豐富的哨忍來說,既感到恥辱,更感到恐懼。他跳下地麵,藏身於一棵大樹之後,伏下身,將耳朵貼在地麵聽了聽。
“為何如此?”隱珩知道自己已然失去兩位同伴,然而他們卻連半點聲響也未發出。作為哨子忍者,縱然以身殉職,亦會想盡辦法為同伴報信,至少能暴露敵人的方位,讓自己的同伴做好應敵之備。可如今,兩位同伴竟然如此悄無聲息地死去!隱珩乃是憑借護腕上的脈氣石方才得知。
隱珩的護腕上,鑲嵌有七顆藍色寶石——脈氣石,那並非普通寶石,而是以一種特殊忍術煉製而成。當差時,他會與每位同伴以脈氣交流一次,寶石便會發出淡藍色光芒。雖然維持寶石發光會消耗脈氣,卻可藉此知曉同伴是否尚存。這亦是隱珩作為哨子忍者引以為豪之處。然而眼下,原本發光的四顆寶石,已黯淡了兩顆,顯然已經失去兩位同伴。
更令隱珩感到迷惑的是,這兩位同伴的埋伏地點,一個在東南方,另一個在西南方,而自己則剛好處於兩者之間,這表明敵人是從兩側外圍包抄進來。絕無可能!因為東南和西南都是與其他哨子小隊相接之處,如果敵人能從這兩處包圍過來,則說明其他哨子小隊都已經全軍覆沒了。
而此次當差的幾個哨子小隊,乃是根據山勢和樹林的地形,排成一個開口向南的口袋陣形。因為幽蘭穀西、北兩麵是十萬大山,山陡林密,中間又有八百小島,水路繁複難辨,不是當世頂尖高手,極難從那裏進來。村東是一座小山,山外有飛鷹湖,敵人若從此來,必須走水路,而沿途有十數個哨子,船隻一旦進入河道,便會暴露無遺。敵人若想避過眾多哨卡,唯有從村南十五裏外的海岸登陸,翻越數座山嶺,然後穿越這片樹林,最後再越過樹林北部的山脊方能進入幽蘭穀。
“為何如此?”隱珩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正南方,才是唯一留下的入口,兩位同伴隱蔽其中,可是那裏並無絲毫動靜,脈氣石散發的藍光閃爍依舊。
慢慢地,隱珩感到自己好像放鬆下來,愈來愈鬆弛,心情已然不再緊張,反而開始感到愉悅。似乎聞到一陣芳香,幽幽淡雅,幾難覺察,舒緩溫柔,沁入心脾。
“哪裏有些不對?”這個念頭一閃即逝,隱珩似乎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無法阻止自己繼續鬆弛下去。香氣越來越濃,隱珩慢慢感到腦中一片空白,但他仍想努力令自己清醒過來。
“你累了。”隱珩聽到一個極其甜美的聲音,溫柔而又嫵媚,“我來陪你說說話兒吧。”
此時隱珩看到一位妙齡少女出現在自己麵前,隻見她麵似春桃,身如夏柳,白頸無瑕,烏發流光,一雙含情脈脈眼,兩片嬌紅滴滴唇,朱淡紗衣彩鶯舞,綠濃翡翠玉蝶飛。
隱珩此刻已如木雞,呆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公子在這裏做什麽?”少女開口問道。
“盯守村口。”隱珩毫無抗拒地答道。
“為何盯守村口?”
“防止北道忍者進村。”
“嗬嗬嗬!”少女一聲嬌笑,“嗯,很好。我再問你,欽差大人何時到來?”
“不清楚,或許已經到了。”
“風長老可曾來了?”
“還沒到。”
“嗯?”少女眼中露出一絲怯意,“光波家如何走?”
“從此向東北,穿過小溪後……”隱珩尚未說完,隨著輕輕“噗”的一聲響,他竟睡倒在地。
少女大吃一驚,喝了聲“嗚啦”,飛身向南便逃。
未及走遠,幾枚星鏢已然飛到,少女並未停下躲閃,她身後的幾棵大樹竟然“唿”地移動過來,擋住了星鏢。
少女此時卻停下腳步,飛身躍上一棵大樹,咯咯大笑道:“險些被你騙到了!”話音未落,幾棵移動的大樹也如戲法般迴到了原位,樹中現出四名綠衣忍者,圍住了少女對麵一簇草叢。
草叢忽然發出“哈哈”一笑,現出一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