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去就去,是應皇天一貫的行事作風,觀言甚至沒來得及問一問應皇天是如何確認堯帝陵墓的位置的,他們就已經坐在了小黑的背上。
“不去又如何能確認?”對於觀言這個問題,應皇天是這樣迴答他的。
也是,書上不管怎麽寫,道聽途說的內容無論是什麽樣,還得親自去一趟。
關於堯的傳說多種多樣,但至少還有跡可循,倘若換成單尋“嗟丘”,那就沒什麽方向可言了。
隻是關於堯的傳說也分兩大類,一類是杜撰說,三皇五帝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人,誰都無法證明,另一說堯正是古唐的堯帝,那位堯帝將地位禪讓給了舜,舜又禪讓給了大禹,夏朝便是始於禹的子孫後代,但在這個說法中,五帝的世襲關係多種多樣,並沒有確切定論,這也是自然的,年代實在太過久遠,可若拋開這一切,隻是去看看古唐帝陵邊是不是有“嗟丘”一址卻不難辦,古唐的位置是有記載的,帝陵左右逃不開這附近,那就意味著“嗟丘”也可以在附近搜尋一番,照小黑這樣日行萬裏的速度,去古唐都一趟一日就能往返。
但出門前,應皇天還是跟香蘭打了招唿,說晚上不一定會迴重樓。這一趟並不是去了就能找到的,也不確定到底會遭遇什麽。
觀言自從離開丹陽獨自修行過後,對離宮一事都習慣了,也虧得神仕一職自由度極高,觀言外出無需匯報,再加上他們出門坐騎特殊,連城門都不用經過,正是神不知鬼不覺,所以才能說去就去。
古唐的位置要越過周國,距離成周不遠,正是如今晉國的附近,算起來也是晉國曾經的都城。晉國本就是唐國改名而來,改名的時候向南遷了都,以晉水之名為國號,在這之前,晉國的都城正是古唐國的都城,古唐國被周成王所滅後,將此地分封給了王子虞,因而王子虞也稱唐叔虞。
那一帶自南向北有一條汾水,匯入河水,無論是遷都前還是遷都後,無論古唐還是今唐,國侯們都不約而同將都城定在了汾水邊,正是地得水澤而潤,這是誰都能明白的道理。
小黑走的是山路,可山路最終還是越不過水,因而在接近周國之前,應皇天和觀言就換了水路,小黑被他們留在了河水邊。
所謂走水路,其實也不需要找船夫,但船還是要的,觀言本以為要去村落租,哪知早有一艘船被解了纜繩晃悠悠地前來迎接他們了。小黑要避人,他們走的都是最偏僻的路,也不知這艘船是從哪裏弄來的。
“用完還迴去就是了。”應皇天道。
觀言自覺做個小跟班,反正這些都不是他該操心的,他若真要操心那簡直沒完沒了了,比如眼前這條河水如此洶湧澎湃,比起眼前的船從哪裏來迴哪裏去,他更應該操心如何劃到河水的對岸去。
果然一坐上船,觀言就感覺船底“動力”十足,不知道那是什麽,總之將船連同他們馱得穩穩當當,更是逆流而上,正如曾經他渡過流沙河那樣,那時他就篤定應皇天必定在暗處,如今再一次這樣乘船,他反而見怪不怪了。
出了河水,便是汾水,一路向北,到了晉國,他們找了無人的河畔下了船。晉國是從古唐遷都而來,應皇天的意思是既然都來了,那麽到處走一走看一看也無妨。
“你說那晉國侯會不會把堯帝的陵墓也一並遷過來?”三皇五帝可不是簡單的人物,說他們是中原各族共同的先祖也不為過,連楚國作為南蠻之地的先祖也都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將他專門迎入神祠供奉,晉國不知出於何故要改名和遷都,按理也是要將堯帝請入神祠的,但會不會遷陵,就不得而知了。
“遷堯帝陵晉國侯恐怕還不能做主,不過一般而論,帝陵都在城外而非城內。”應皇天道。
“也是,可是他們為什麽要遷都呢?還連名字都改了。”遷都對一個國家而言絕對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沒有特殊情況都城不可能隨便遷移,輕則影響國運,重則動搖根本,據說唐國改晉之前國泰民安的,這樣一來怎麽想都不可能輕易遷都。
“誰都有私心,成了一國之侯,私心自然更重。”應皇天道。
觀言有些不解。
“唐國是他晉國侯繼承,但若是改了名,遷了都,那麽自此以後的晉國就成了是晉國侯開國的。”
“這有什麽不同嗎?再如何,也不可能忘記先祖,唐國侯是他父侯,晉國追根溯源之後仍是唐國啊。”
“繼承和開國二字之差,名聲自是不盡相同,試想一下若是一種巫術由你開創,和你單純隻是繼承了某種巫術,其中差別是不是很大?”
“這不一樣吧,他自封開國,跟真正開國的含義也是不同的啊。”
“那是當然的,可是注定如此,這成了他唯一能做的,區別不過是做還是不做罷了。”
“有點自欺欺人……”觀言仍是無法理解這種奇怪的心態。
“這應該隻是其一,促成遷都和改名的原因,未必就這麽單純。”應皇天道。
“距離遷都至今,晉侯也到了第五代,跨度大約在一百五十年左右。”觀言一麵扳著手指頭計算一麵叨叨:“古唐國至堯帝起,傳說已有千年,就算兩百年前被周成王所滅,又立刻立了唐侯,放著千年的底蘊不要,難道晉水邊上有寶貝不成?”在他看來,遷都應該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遷都必須對百姓有利,否則不亞於勞命傷財,傷筋動骨。
“至少現在看來還是無害的,晉國並沒有因為遷都而出現異動,晉國本來也不大,你不妨看作是搬家。”
也罷,本來就不是他能置喙的事,不過“搬家”也算得上形象了,家能隨意搬,國家若是搬了,那還不得改名嗎?
此刻他們已然身在晉國的範圍內,但距離王城還遠,真要進去並不難,不過他們的目的是尋找堯陵和嗟丘,經過這番討論,他們都覺得這兩者在王城的可能極小,尤其是遷都後的王城。
“不去又如何能確認?”對於觀言這個問題,應皇天是這樣迴答他的。
也是,書上不管怎麽寫,道聽途說的內容無論是什麽樣,還得親自去一趟。
關於堯的傳說多種多樣,但至少還有跡可循,倘若換成單尋“嗟丘”,那就沒什麽方向可言了。
隻是關於堯的傳說也分兩大類,一類是杜撰說,三皇五帝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人,誰都無法證明,另一說堯正是古唐的堯帝,那位堯帝將地位禪讓給了舜,舜又禪讓給了大禹,夏朝便是始於禹的子孫後代,但在這個說法中,五帝的世襲關係多種多樣,並沒有確切定論,這也是自然的,年代實在太過久遠,可若拋開這一切,隻是去看看古唐帝陵邊是不是有“嗟丘”一址卻不難辦,古唐的位置是有記載的,帝陵左右逃不開這附近,那就意味著“嗟丘”也可以在附近搜尋一番,照小黑這樣日行萬裏的速度,去古唐都一趟一日就能往返。
但出門前,應皇天還是跟香蘭打了招唿,說晚上不一定會迴重樓。這一趟並不是去了就能找到的,也不確定到底會遭遇什麽。
觀言自從離開丹陽獨自修行過後,對離宮一事都習慣了,也虧得神仕一職自由度極高,觀言外出無需匯報,再加上他們出門坐騎特殊,連城門都不用經過,正是神不知鬼不覺,所以才能說去就去。
古唐的位置要越過周國,距離成周不遠,正是如今晉國的附近,算起來也是晉國曾經的都城。晉國本就是唐國改名而來,改名的時候向南遷了都,以晉水之名為國號,在這之前,晉國的都城正是古唐國的都城,古唐國被周成王所滅後,將此地分封給了王子虞,因而王子虞也稱唐叔虞。
那一帶自南向北有一條汾水,匯入河水,無論是遷都前還是遷都後,無論古唐還是今唐,國侯們都不約而同將都城定在了汾水邊,正是地得水澤而潤,這是誰都能明白的道理。
小黑走的是山路,可山路最終還是越不過水,因而在接近周國之前,應皇天和觀言就換了水路,小黑被他們留在了河水邊。
所謂走水路,其實也不需要找船夫,但船還是要的,觀言本以為要去村落租,哪知早有一艘船被解了纜繩晃悠悠地前來迎接他們了。小黑要避人,他們走的都是最偏僻的路,也不知這艘船是從哪裏弄來的。
“用完還迴去就是了。”應皇天道。
觀言自覺做個小跟班,反正這些都不是他該操心的,他若真要操心那簡直沒完沒了了,比如眼前這條河水如此洶湧澎湃,比起眼前的船從哪裏來迴哪裏去,他更應該操心如何劃到河水的對岸去。
果然一坐上船,觀言就感覺船底“動力”十足,不知道那是什麽,總之將船連同他們馱得穩穩當當,更是逆流而上,正如曾經他渡過流沙河那樣,那時他就篤定應皇天必定在暗處,如今再一次這樣乘船,他反而見怪不怪了。
出了河水,便是汾水,一路向北,到了晉國,他們找了無人的河畔下了船。晉國是從古唐遷都而來,應皇天的意思是既然都來了,那麽到處走一走看一看也無妨。
“你說那晉國侯會不會把堯帝的陵墓也一並遷過來?”三皇五帝可不是簡單的人物,說他們是中原各族共同的先祖也不為過,連楚國作為南蠻之地的先祖也都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將他專門迎入神祠供奉,晉國不知出於何故要改名和遷都,按理也是要將堯帝請入神祠的,但會不會遷陵,就不得而知了。
“遷堯帝陵晉國侯恐怕還不能做主,不過一般而論,帝陵都在城外而非城內。”應皇天道。
“也是,可是他們為什麽要遷都呢?還連名字都改了。”遷都對一個國家而言絕對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大事,沒有特殊情況都城不可能隨便遷移,輕則影響國運,重則動搖根本,據說唐國改晉之前國泰民安的,這樣一來怎麽想都不可能輕易遷都。
“誰都有私心,成了一國之侯,私心自然更重。”應皇天道。
觀言有些不解。
“唐國是他晉國侯繼承,但若是改了名,遷了都,那麽自此以後的晉國就成了是晉國侯開國的。”
“這有什麽不同嗎?再如何,也不可能忘記先祖,唐國侯是他父侯,晉國追根溯源之後仍是唐國啊。”
“繼承和開國二字之差,名聲自是不盡相同,試想一下若是一種巫術由你開創,和你單純隻是繼承了某種巫術,其中差別是不是很大?”
“這不一樣吧,他自封開國,跟真正開國的含義也是不同的啊。”
“那是當然的,可是注定如此,這成了他唯一能做的,區別不過是做還是不做罷了。”
“有點自欺欺人……”觀言仍是無法理解這種奇怪的心態。
“這應該隻是其一,促成遷都和改名的原因,未必就這麽單純。”應皇天道。
“距離遷都至今,晉侯也到了第五代,跨度大約在一百五十年左右。”觀言一麵扳著手指頭計算一麵叨叨:“古唐國至堯帝起,傳說已有千年,就算兩百年前被周成王所滅,又立刻立了唐侯,放著千年的底蘊不要,難道晉水邊上有寶貝不成?”在他看來,遷都應該是迫不得已的選擇,遷都必須對百姓有利,否則不亞於勞命傷財,傷筋動骨。
“至少現在看來還是無害的,晉國並沒有因為遷都而出現異動,晉國本來也不大,你不妨看作是搬家。”
也罷,本來就不是他能置喙的事,不過“搬家”也算得上形象了,家能隨意搬,國家若是搬了,那還不得改名嗎?
此刻他們已然身在晉國的範圍內,但距離王城還遠,真要進去並不難,不過他們的目的是尋找堯陵和嗟丘,經過這番討論,他們都覺得這兩者在王城的可能極小,尤其是遷都後的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