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身世
這個老太不好惹[穿越] 作者:綠橙桔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老太妃笑道:“如果那何家當真是個小富戶,縱然家中小有資財, 也未必有什麽能讓人看得上眼的寶物, 可倘若, 他們家是王族呢?”
“什麽王族?咱們家哪兒來的這麽一門親呀?”靖王下意識地反駁了一句, 突然間,他想起了那何世俊那副帶有異域特色的長相, 恍然大悟道:“您的意思是說,他們祖上是西域小國的王族?”
“沒錯,”溫老太妃點點頭道:“昭武九姓之一便有何姓,西域何國之人入中原後便以國為姓,改姓了‘何’。而在那靈堂之上,我剛巧看到了一樣特別的東西!金紙紮的金羊座!”
她在迴顧了溫老太妃的記憶後發現, 此地曆史, 在宋代以前與溫老太妃前世基本重合, 周圍分布的國家也大致相同。
而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 舊居昭武城, 後因被匈奴所破,向西遷徙,分為了康國、安國、石國、米國、何國等十幾個小國, 這些小國的王族皆姓昭武, 又被稱為“粟特人”。後來,諸國逐步消亡,其國人流入中原後,便以國為姓。而這何家人, 便是如此。
“金羊座?那靈堂上紙紮的東西還挺多,我也沒注意,這又有什麽說法?”靖王問道。
“關於何國,史書中記載不多。但是有一點卻是有典可查,跟我們中原王朝的皇帝坐‘龍椅’不同,他們的王座卻是金羊座!所以,一個何姓胡人後裔,又特意燒了這代表王座的金羊座給他父親,這代表著什麽,不就唿之欲出了嗎?”溫老太妃笑道。
“雖然在此地居住已久,已被中原同化,可他們還是心念故國啊!”靖王點評了一句。
“他們是否心念故國倒也未嚐可知!我說這些,隻是想說明,那何家的確會有能讓人眼饞的寶物罷了!”溫老太妃繼續道:“其實,即便不知他們家的來曆,細想來,這何家行事也頗有古怪——比如說,他們家這酒坊所築的高牆!尋常人家誰會把牆築得那樣高?酒坊裏的酒再金貴,難道還怕賊人翻牆去偷不成?”
“嘿嘿,祖母,這賊人若是翻牆隻為偷酒,那麽大的酒缸,怕是連湛盧姐姐都難扛得動啊!”靖王說著就嘿嘿笑出了聲,顯然是想到了那副滑稽的畫麵。
“沒錯,那酒坊防範如此嚴密,難道是怕自家的獨門釀酒法子被人學了去嗎?可細想一下,要防這釀酒的工藝被盜,最該防的,可不該是人嗎?可他們家裏的工人雖然不多,卻沒有一個簽了賣身契,隻是學徒和長工!這說明什麽?他們根本不怕那些幫工學走了手藝另立門戶!他們防的呀,是知根知底的盜寶賊罷了!”
“祖母,您越說我越好奇了,你快說說看,這何家到底藏了什麽寶物啊?”靖王連聲發問道。
溫老太妃笑道:“這個嘛!容我先賣個關子,那寶物究竟是什麽,到底藏在何處,恐怕這何家人的祖先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沒能好好傳下話來!如今,還是要先讓那何世傑打消了對我們的戒心,我才好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然後就能親自驗證一番了!”
靖王摸了摸下巴,撇嘴道:“怎麽咱們還要取信於那個何世傑?我還疑心他就是那罪魁禍首呢!”
聞言,溫老太妃卻是但笑不語,隻是微微地搖了搖頭,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說話間,一座小山就出現在了一行人麵前,這山起伏不大,與其說是山,倒不如說是丘陵來得貼切,隻見那山頂立著一座不大的廟宇——正是之前溫老太妃所說的那個山神廟。
“好了,咱們就先到那兒等著吧!”溫老太妃朝那山神廟搖搖一指,馬車就朝那裏奔去。
這山神廟應是新修繕過,雖是不大,卻打掃得幹幹淨淨。這“山神”與“土地”類似,大多都是野廟淫祀,所祭拜的也不是什麽有名有姓的正神,常是一些當地傳說中的精怪之類。眼前這神座之上,那位山神就長了個黃發綠眼滿麵白毛的非人模樣。
靖王少在民間遊曆,見著這般模樣的“山神”也是饒有興趣,不由道:“這山神怎麽長得這樣嚇人?我看這倒是像個妖怪!”
溫老太妃肅色道:“千萬莫要信口雌黃!你瞧瞧這廟打掃得如此幹淨,又是新修葺的,可見本地人心存敬畏,說不定這就是個有道行頗靈驗的仙家,小心得罪了他,萬一他真顯了靈,嘖嘖……”
聽溫老太妃說得煞有介事,靖王心肝一顫,連忙舉手朝上拜了兩拜,口中道:“老神仙莫怪,是本王有口無心!還請您老人家莫要見怪!”
見狀,溫老太妃心中暗笑,這熊孩子常常如此口無遮攔,她也該找機會教訓教訓他,讓他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
正在此時,隻聽外麵有人道:“老太妃,聽見了湛盧傳來的暗號,目標已經出門了!”
溫老太妃立刻道:“那還等什麽?我們現在就跟上去吧!”
…………
今夜雖是細細的下弦彎月,但月光皎潔遍灑大地。走在野外,耳邊不時傳來尖利的怪鳥鳴叫,何世傑不免心懷忐忑,可依然步伐堅定地朝約定的地方走去。
話說,他以前隻知道自家祖上是從西域而來的粟特人,卻從未想到自家還有王族血脈,直到父親身亡,兄長才不得不和他透露了真相。同時,也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秘密——之前有故國之人前來相認,並告訴了他們:何國王族中傳承下來一件秘寶,根據他多年的追查,那秘寶就在他們家中,倘若他們肯拿出秘寶,對方願以萬兩黃金相求!
何世傑身為讀書人,哪怕自命清高,可聽到萬金之巨,依然不免心動神搖,可他們家祖上雖然曾經稱王,如今不過是一介庶民,倘若何家有寶的秘密被人知曉,恐怕正如小兒抱金磚過鬧市,立時就要招來殺身之禍,甚至家破人亡也未可知!
偏偏先有那位囂張跋扈的盛王府石管家登門求酒,後有盛王老太妃上門避雨,對方究竟有何企圖簡直昭然若揭!
於是,二人議定,讓兄長趁第二日高僧來做法事之時,避開眾人耳目去酒坊內尋找寶物,而他則替兄長打掩護,假裝對方已經外出,引開眾人視線。
卻不料,兄長卻同父親一樣意外身亡,令他不禁懷疑——難道是先祖見他們想要出賣傳家之寶,才會降下懲罰嗎?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隻聽兄長說起家中有秘寶之事,還未曾得知那秘寶究竟是何物,細節如何,對方便已經罹難。
他正一籌莫展,二位貴人又再次登門,那位靖王殿下更是一副立刻就想將他送入大牢的模樣。如今,他真是騎虎難下,無論是換那萬兩黃金,還是獻寶求生,也都要他先找到那個寶貝才行啊!
就在他六神無主之時,正好又收到了故國之人的密信,信中言稱,對方已經知道了何家之事,所以要與他麵談。
見信之後,他心中有了計較,這個故國之人肯定知道秘寶的詳情,何不向對方問清那秘寶的具體模樣,他不就能早日尋到寶物了嗎?
他越想越心急,不由加快了步伐,突然,他耳邊出現了一陣風聲,一個高大的陰影出現在他的身後,掩住了月光……
“住手!”隨著一聲嬌喝,那黑影被踢得一個踉蹌,接著,又有幾個身影從四周衝出,上前一起製服了他!
何世傑被這突然出現的變故嚇得倒退了兩步,直到看清了來者何人,才哆嗦著朝他們行禮道:“盛王老太妃,靖王,學生給二位請安了!”
說完,他又借著月光,看向那被製服的黑影,月色下,他不由得驚唿出聲:“王叔!怎麽是你?”
溫老太妃見他嚇得臉色都變了,連忙擺手道:“何秀才,莫要驚慌!我們可不是貪圖你家的寶物,而是幫你抓‘家賊’來了!”
聽到“寶物”二字,何世傑立刻倒吸了一口冷氣,心道,他們果然知道了!又想到那盛王府的老管事石大命,亦是昭武九姓之一,恐怕他從不知何處聽說了風聲,向自家主子告了密也未可知!
想到這兒,他哭喪著臉,連連拱手道:“老太妃明鑒,學生不敢欺瞞,學生祖傳的那件‘寶物’至今都沒能找到!家父、兄長更是皆因尋此寶而喪命!若是學生僥幸能夠找到‘寶物’,定然為二位獻上!”
見他這副模樣,溫老太妃無奈地歎了口氣,這世道,好人難當啊!
靖王卻不管這個,氣得指著他的鼻子就罵起來:“呸!我們是什麽人物,怎會貪你家的東西?說是寶物,恐怕隻是你家祖上沒見識,把個破爛當寶貝罷了!真是蠢貨一個!一家子都是蠢貨!”
何世傑被劈頭蓋臉一通罵,反倒冷靜了下來,再偷眼看看被按在地上麵目猙獰的王叔,心裏琢磨了一下,這才反問道:“您說幫學生抓‘家賊’,莫非是說,王叔?”
“什麽王族?咱們家哪兒來的這麽一門親呀?”靖王下意識地反駁了一句, 突然間,他想起了那何世俊那副帶有異域特色的長相, 恍然大悟道:“您的意思是說,他們祖上是西域小國的王族?”
“沒錯,”溫老太妃點點頭道:“昭武九姓之一便有何姓,西域何國之人入中原後便以國為姓,改姓了‘何’。而在那靈堂之上,我剛巧看到了一樣特別的東西!金紙紮的金羊座!”
她在迴顧了溫老太妃的記憶後發現, 此地曆史, 在宋代以前與溫老太妃前世基本重合, 周圍分布的國家也大致相同。
而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 舊居昭武城, 後因被匈奴所破,向西遷徙,分為了康國、安國、石國、米國、何國等十幾個小國, 這些小國的王族皆姓昭武, 又被稱為“粟特人”。後來,諸國逐步消亡,其國人流入中原後,便以國為姓。而這何家人, 便是如此。
“金羊座?那靈堂上紙紮的東西還挺多,我也沒注意,這又有什麽說法?”靖王問道。
“關於何國,史書中記載不多。但是有一點卻是有典可查,跟我們中原王朝的皇帝坐‘龍椅’不同,他們的王座卻是金羊座!所以,一個何姓胡人後裔,又特意燒了這代表王座的金羊座給他父親,這代表著什麽,不就唿之欲出了嗎?”溫老太妃笑道。
“雖然在此地居住已久,已被中原同化,可他們還是心念故國啊!”靖王點評了一句。
“他們是否心念故國倒也未嚐可知!我說這些,隻是想說明,那何家的確會有能讓人眼饞的寶物罷了!”溫老太妃繼續道:“其實,即便不知他們家的來曆,細想來,這何家行事也頗有古怪——比如說,他們家這酒坊所築的高牆!尋常人家誰會把牆築得那樣高?酒坊裏的酒再金貴,難道還怕賊人翻牆去偷不成?”
“嘿嘿,祖母,這賊人若是翻牆隻為偷酒,那麽大的酒缸,怕是連湛盧姐姐都難扛得動啊!”靖王說著就嘿嘿笑出了聲,顯然是想到了那副滑稽的畫麵。
“沒錯,那酒坊防範如此嚴密,難道是怕自家的獨門釀酒法子被人學了去嗎?可細想一下,要防這釀酒的工藝被盜,最該防的,可不該是人嗎?可他們家裏的工人雖然不多,卻沒有一個簽了賣身契,隻是學徒和長工!這說明什麽?他們根本不怕那些幫工學走了手藝另立門戶!他們防的呀,是知根知底的盜寶賊罷了!”
“祖母,您越說我越好奇了,你快說說看,這何家到底藏了什麽寶物啊?”靖王連聲發問道。
溫老太妃笑道:“這個嘛!容我先賣個關子,那寶物究竟是什麽,到底藏在何處,恐怕這何家人的祖先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沒能好好傳下話來!如今,還是要先讓那何世傑打消了對我們的戒心,我才好把自己的猜想說出來,然後就能親自驗證一番了!”
靖王摸了摸下巴,撇嘴道:“怎麽咱們還要取信於那個何世傑?我還疑心他就是那罪魁禍首呢!”
聞言,溫老太妃卻是但笑不語,隻是微微地搖了搖頭,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說話間,一座小山就出現在了一行人麵前,這山起伏不大,與其說是山,倒不如說是丘陵來得貼切,隻見那山頂立著一座不大的廟宇——正是之前溫老太妃所說的那個山神廟。
“好了,咱們就先到那兒等著吧!”溫老太妃朝那山神廟搖搖一指,馬車就朝那裏奔去。
這山神廟應是新修繕過,雖是不大,卻打掃得幹幹淨淨。這“山神”與“土地”類似,大多都是野廟淫祀,所祭拜的也不是什麽有名有姓的正神,常是一些當地傳說中的精怪之類。眼前這神座之上,那位山神就長了個黃發綠眼滿麵白毛的非人模樣。
靖王少在民間遊曆,見著這般模樣的“山神”也是饒有興趣,不由道:“這山神怎麽長得這樣嚇人?我看這倒是像個妖怪!”
溫老太妃肅色道:“千萬莫要信口雌黃!你瞧瞧這廟打掃得如此幹淨,又是新修葺的,可見本地人心存敬畏,說不定這就是個有道行頗靈驗的仙家,小心得罪了他,萬一他真顯了靈,嘖嘖……”
聽溫老太妃說得煞有介事,靖王心肝一顫,連忙舉手朝上拜了兩拜,口中道:“老神仙莫怪,是本王有口無心!還請您老人家莫要見怪!”
見狀,溫老太妃心中暗笑,這熊孩子常常如此口無遮攔,她也該找機會教訓教訓他,讓他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
正在此時,隻聽外麵有人道:“老太妃,聽見了湛盧傳來的暗號,目標已經出門了!”
溫老太妃立刻道:“那還等什麽?我們現在就跟上去吧!”
…………
今夜雖是細細的下弦彎月,但月光皎潔遍灑大地。走在野外,耳邊不時傳來尖利的怪鳥鳴叫,何世傑不免心懷忐忑,可依然步伐堅定地朝約定的地方走去。
話說,他以前隻知道自家祖上是從西域而來的粟特人,卻從未想到自家還有王族血脈,直到父親身亡,兄長才不得不和他透露了真相。同時,也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秘密——之前有故國之人前來相認,並告訴了他們:何國王族中傳承下來一件秘寶,根據他多年的追查,那秘寶就在他們家中,倘若他們肯拿出秘寶,對方願以萬兩黃金相求!
何世傑身為讀書人,哪怕自命清高,可聽到萬金之巨,依然不免心動神搖,可他們家祖上雖然曾經稱王,如今不過是一介庶民,倘若何家有寶的秘密被人知曉,恐怕正如小兒抱金磚過鬧市,立時就要招來殺身之禍,甚至家破人亡也未可知!
偏偏先有那位囂張跋扈的盛王府石管家登門求酒,後有盛王老太妃上門避雨,對方究竟有何企圖簡直昭然若揭!
於是,二人議定,讓兄長趁第二日高僧來做法事之時,避開眾人耳目去酒坊內尋找寶物,而他則替兄長打掩護,假裝對方已經外出,引開眾人視線。
卻不料,兄長卻同父親一樣意外身亡,令他不禁懷疑——難道是先祖見他們想要出賣傳家之寶,才會降下懲罰嗎?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隻聽兄長說起家中有秘寶之事,還未曾得知那秘寶究竟是何物,細節如何,對方便已經罹難。
他正一籌莫展,二位貴人又再次登門,那位靖王殿下更是一副立刻就想將他送入大牢的模樣。如今,他真是騎虎難下,無論是換那萬兩黃金,還是獻寶求生,也都要他先找到那個寶貝才行啊!
就在他六神無主之時,正好又收到了故國之人的密信,信中言稱,對方已經知道了何家之事,所以要與他麵談。
見信之後,他心中有了計較,這個故國之人肯定知道秘寶的詳情,何不向對方問清那秘寶的具體模樣,他不就能早日尋到寶物了嗎?
他越想越心急,不由加快了步伐,突然,他耳邊出現了一陣風聲,一個高大的陰影出現在他的身後,掩住了月光……
“住手!”隨著一聲嬌喝,那黑影被踢得一個踉蹌,接著,又有幾個身影從四周衝出,上前一起製服了他!
何世傑被這突然出現的變故嚇得倒退了兩步,直到看清了來者何人,才哆嗦著朝他們行禮道:“盛王老太妃,靖王,學生給二位請安了!”
說完,他又借著月光,看向那被製服的黑影,月色下,他不由得驚唿出聲:“王叔!怎麽是你?”
溫老太妃見他嚇得臉色都變了,連忙擺手道:“何秀才,莫要驚慌!我們可不是貪圖你家的寶物,而是幫你抓‘家賊’來了!”
聽到“寶物”二字,何世傑立刻倒吸了一口冷氣,心道,他們果然知道了!又想到那盛王府的老管事石大命,亦是昭武九姓之一,恐怕他從不知何處聽說了風聲,向自家主子告了密也未可知!
想到這兒,他哭喪著臉,連連拱手道:“老太妃明鑒,學生不敢欺瞞,學生祖傳的那件‘寶物’至今都沒能找到!家父、兄長更是皆因尋此寶而喪命!若是學生僥幸能夠找到‘寶物’,定然為二位獻上!”
見他這副模樣,溫老太妃無奈地歎了口氣,這世道,好人難當啊!
靖王卻不管這個,氣得指著他的鼻子就罵起來:“呸!我們是什麽人物,怎會貪你家的東西?說是寶物,恐怕隻是你家祖上沒見識,把個破爛當寶貝罷了!真是蠢貨一個!一家子都是蠢貨!”
何世傑被劈頭蓋臉一通罵,反倒冷靜了下來,再偷眼看看被按在地上麵目猙獰的王叔,心裏琢磨了一下,這才反問道:“您說幫學生抓‘家賊’,莫非是說,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