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遊俠膽氣
[三國]謀士求生指南 作者:如是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獄對麵不足兩百米處, 是長安令的縣署。傍晚時分, 縣署外突然有人驚唿起“起火”、“救火”。
秋冬季節本就幹燥,容易發生火災, 獄卒們聽到聲音, 很快反應過來,手腳快的獄卒跑到後院蓄水池提水往縣署奔去。
等他們氣喘籲籲進了縣署,守門的縣卒是大家的老熟人, 隻見此人擺擺手, “諸君歸矣, 方才廚灶起火,零星火點, 已經撲滅。”
他抱怨道,“也不知是哪個鼠膽豎子,四處驚唿, 勞諸君趕來救火。”
“無事就好。”獄卒們聽到這裏鬆了口氣, 原來是有人太咋唿, 小題大做, 他們跟縣署的同僚寒暄、寬慰兩句, 又拎著沉甸甸的水桶走迴獄中。
獄卒們提桶走到後院, 將水倒迴蓄水池, 歎著氣嘟囔兩句。
三日後, 清晨時分, 長安縣署中一片混亂, 喧囂不止。
獄卒們從獄署中出來, 連獄吏也被驚動,眾人聽到外頭有人高聲喊“救火”,不由麵麵相覷。
雖然有前幾天的烏龍事件在,但縣署和縣獄畢竟隔得極近,要是縣署真燒起來了,長安獄也不能幸免。
大家不再猶豫,一齊走到後院,或以木桶提水,或用簸箕和籮筐裝沙土,
眾人趕到縣署裏人聲嘈雜的地方,發現這一迴是修建在一起的豬圈與茅廁著火了,火勢已經熄滅,屋頂上的茅草被燒得隻剩漆黑的一摞,孤零零綴在牆上。
縣署中養的豬被救了出來,在地上哀哀哼叫,身上半黑半紅,眼看著不行了。
李君拉住相熟的同僚,問道,“豈非賊人縱火縣署耶”
那位同僚歎口氣,“不是外賊,乃是小卒貪嘴。”
李君看著被指認出來,跪在地上低著頭認罪的一名縣卒,再看看被燒傷的肥豬,這才注意到空氣中隱隱約約飄著肉香味。
氣氛一時尷尬。
趕來救火的縣獄諸人無言以對,縣署的屬吏也頗覺麵上無光,他賠著罪把隔壁的同僚們送出門,“叨擾諸位獄君,縣署明日必奉豬肉以為謝禮。”
這叫什麽事
獄卒們第二次把籮筐、簸箕和水桶原樣拎了迴來,不禁滿腹牢騷,縣署真是烏煙瘴氣,遲早要完。
豈有此理
縣獄的後院中叢生著低矮的雜草,窄長的綠葉上托著晶瑩的露珠,透著清冷之氣,在晨光中瑩光熠熠。
而無人注意到,院牆外的野草葉上清爽幹淨,與院中雜草不過咫尺之遙,卻無端有這樣的差異。
七日後的清晨,一隊遊俠悄無聲息地翻進了縣署的高牆,他們七八人手中提著小陶罐,其內裝的是半罐白膏,也就是豬油。
其中為首之人手上沒拿陶罐,而是小心護著一株火苗,這是一隻用鬆脂塞在枯枝中所製成的小火炬。
此人名為郭章,正是荀忻當日所結交的遊俠之一。
遊俠們沿牆貓身而走,等郭章用火把屋頂的茅草點燃,一人緊接著將手中陶罐脫手砸出,白膏遇到明火,瞬間融化,火勢陡然增大,火焰竄起,向整個屋頂蔓延。
這群人動作極快,等陶罐碎裂之聲驚擾到縣卒,引得其厲聲喝問時,縣署內已經四處被點起火,整個縣署被火光籠罩。
郭章吹了個響哨,遊俠們踩著同伴的脊背騎上牆頭,再伸手拉同伴上牆,互相扶助,翻身逾牆而走。
官吏和縣卒匆忙從起火的屋中跑出,煙塵使人群被嗆得咳嗽聲一片,長安令怒急,“賊子狗膽縣署縱火,視我長安獄為無物耶”
縣卒們都已趕去載沙汲水,然而清晨有許多人還沒來當值,此時天幹物燥,火勢望風而漲,他們這麽一點人救火不過杯水車薪。
縣吏勸道,“本朝當急召獄卒前來救火”
“本朝”是這時對縣令的一種尊稱。
長安令當即點頭,遣人前去唿救。
這一邊,長安獄眾人早就聽到了不遠處的嘈雜人聲,但迴想起前兩次的無功而返,大家非常有默契地裝作沒聽到。
直到縣令派的人衣冠不整地找上門來,“縣君命爾等速速救火”
有位獄卒還要疑道,“果真起火”
縣衙的人被氣得不行,跺腳急道,“爾等敢抗命”
獄中諸人這才意識到事情的真實性與嚴重性,當下傾巢而出,盛土汲水往縣署趕去。
而這時放完火的郭章等人身手如同貓兒一般敏捷,伺機翻進縣獄的後院,落地悄無聲息。
三四人齊吹口哨,哨聲雜亂交錯,又似乎有著某種旋律。
吹完哨遊俠們拔出佩刀,避開留守的獄吏,潛進牢獄中,他們兩兩分散而走,一路幫囚徒們劈開牢門,喝道,“我來劫獄,諸君行矣”
整個牢獄中像水入油鍋,頓時沸騰炸濺開來,不停有人求救,“俠士,救我”
獄吏們聽到動靜,有人想出去阻止,李君拉住了同僚。
“我等手下無卒,此時阻攔便是送死,諸君止步”
幾位獄吏聞言神色動搖,最終還是沒敢出門。
逃出牢門的囚徒們不顧手腳上還有械具,連跑帶爬地往外逃去,所有人都知道這種逃亡的時機稍縱即逝,不能猶豫。
郭章終於找到他被捕的友人,將三名友人救出後,他們一行人就近翻牆逃走。
牢門被劈開後,荀攸扔下早已割開的械具,他和往獄門方向跑的眾囚徒逆路而行,快步往後院跑去。
此時後院中已經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坑洞,土坑中攀爬出一雙手,竟然有人從地底下爬出。
爬出來那人抖了抖頭臉上的土,又伸手去拉坑裏麵的同伴,如此這般一共爬出了四人。
其中兩人手持長刀,站在院中放哨,手中還提著圓滾滾的布囊,另外兩人拿著鐵鏟繼續深挖坑口,以方便進出。
眼見著披頭散發,赤足赭衣的男子跑進院裏,持刀的兩人臉上一喜,口中喝問道,“來人止步,請問主公紙上所書何體”
“小篆。”囚徒打量著他們答道。
“拜見郎君,主公命我等在此相迎。”
這些人認荀忻為主公,因此稱荀攸為郎君。
荀攸隻見挖土的兩人停下動作,拱手道,“君請隨我來。”
這兩人提著鐵鏟,爬進坑洞裏,而後在坑中望著他,示意他跟上來。
荀攸打量著坑洞四周新翻出來的泥土,在另外兩人的攙扶下跳入坑道,“此為地穴”
“正是,主公率我等耗時月半而鑿此穴。”前方那人迴道。
眼前的坑道高約五尺,上下左右用樹杆、木板作為支撐加固,荀攸彎著腰低著頭跟著兩人往前走。
走了幾步他迴頭看了一眼,沒看到有人跟上來,於是道“地上二位何以不去”
地上那兩人為什麽沒有跟上來呢
“主公吩咐其隨後接應,郎君勿憂。”
“叔父還要銷毀此穴”荀攸避開一處有凸出的木板,問道。
“正是如此,郎君睿見。”
荀攸邊走邊計算自己的步數,兩足為一步,直到看到光亮的出口,足足數了有兩百步。
他心中思索,為何荀忻能在半月內挖出如此規模的地穴
出口處,隻見和他闊別近兩年的荀忻蹲在地上,和其他人一起用羅扇往地道中手動扇風。
見到他們出來,荀忻扔了手上的羅扇。
叔侄重逢,一人在坑底仰視,免冠徒跣,狼狽不堪。一人蹲在地上,白袍染泥,麵容消瘦。
兩人相視而笑,荀忻向他伸出手,“公達。”
“小叔父。”荀攸記憶裏荀忻還是少年郎君,此時再相見少年已然長成,他伸手握上荀忻修長的手,借力爬上了地麵。
他原以為出口應該是在野外,等他站上地麵環顧四周,頭頂赫然是青瓦屋頂。
這地穴居然是從室內挖出
也是,如此才更加隱秘,不為人所知,若換做是他也會這樣布置。
荀攸深知如果一個人不是天生心思縝密,就隻能是因為這個人遭遇過太多的困境、磨難,逼得原本萬事不放心上的人一步步去算計。
他的小叔父,終於還是變成了和他一類的人。
他看向白袍染塵的荀忻,這兩年荀忻長高不少,他們倆看起來身高仿佛,更像是一對兄弟。
“已為你備好衣裳,公達先去沐浴。”荀忻麵帶笑意,心中卻覺得荀攸一直踩在泥上的腳,那凍得發白的顏色,還有他身上單薄的麻布赭衣,合起來看著有些刺目。
荀攸看他神情便知他心中在想什麽,當下應了,“我去沐浴,小叔父莫要難過。”
“我知小叔父憐我。”他還像從前哄孩子一樣,一本正經道。
荀忻望著荀攸離去的背影,深吸口氣,轉身吩咐道,“人已救到,辛苦諸君將此穴填實。”
堂中數人拱手稱諾。
片刻之前,留守在長安獄後院的那兩人掐著時間,算著荀攸他們已經走出地道,於是從布囊中取出陶罐,點燃引線後將陶罐投擲入地穴,而後拔腿往周圍空地跑。
陶罐沿著地道往下滾,滾動間引線燃到底,砰然爆炸,一聲鈍響自地底傳出,院牆外的土地塌陷數尺。
兩人換了引線更短的陶罐,將坑口也炸塌,這就善後完畢,兩人之前就到這旁邊踩過點,這時也學著遊俠們翻牆逃走。
隻留長安獄中空蕩蕩的牢房,戰戰兢兢躲著的獄吏,以及泥土翻濺的後院。
長安令接到獄中嘩變,囚徒全數逃走的消息,驚愕道“賊子竟施調虎離山之計”
他頹然坐倒在地,覺得自己項上人頭難保,再想想董卓行事的殘暴,一咬牙做出決定。
隻聽縣令爬起來命令道,“絕不能走漏消息諸君速速棄官而逃,生死由命”
眾人一聽也知道這是最後的辦法,保命要緊,忙擦幹眼淚,互相匆匆辭別。
長安城內,宮城旁的司徒府,王允的門人被錢財打動,答應來人將物品親自送到司徒公手中。
於是正在批複文書的王允接到稟告,“明公,有客聲稱乃荀氏故人,要將信物交與明公。”
“荀氏”王子師皺了皺眉,難道是不久前被捕的荀公達
他放下手中筆,“何物呈與我看。”
此前他與荀公達倒是有過結交,此子智隱於內,淑質貞亮,是他著意拉攏的青年俊彥。
王允若有所思,也許此人在被捕前已經有所安排。
門人推門入室,將手中的木箱按照來人囑托,小心輕放在地。
“正是此物。”
王允皺著眉頭,起身走過來打開箱子,隻見箱中放著一個古怪的陶罐,以及一截帶有封泥的竹筒。,,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秋冬季節本就幹燥,容易發生火災, 獄卒們聽到聲音, 很快反應過來,手腳快的獄卒跑到後院蓄水池提水往縣署奔去。
等他們氣喘籲籲進了縣署,守門的縣卒是大家的老熟人, 隻見此人擺擺手, “諸君歸矣, 方才廚灶起火,零星火點, 已經撲滅。”
他抱怨道,“也不知是哪個鼠膽豎子,四處驚唿, 勞諸君趕來救火。”
“無事就好。”獄卒們聽到這裏鬆了口氣, 原來是有人太咋唿, 小題大做, 他們跟縣署的同僚寒暄、寬慰兩句, 又拎著沉甸甸的水桶走迴獄中。
獄卒們提桶走到後院, 將水倒迴蓄水池, 歎著氣嘟囔兩句。
三日後, 清晨時分, 長安縣署中一片混亂, 喧囂不止。
獄卒們從獄署中出來, 連獄吏也被驚動,眾人聽到外頭有人高聲喊“救火”,不由麵麵相覷。
雖然有前幾天的烏龍事件在,但縣署和縣獄畢竟隔得極近,要是縣署真燒起來了,長安獄也不能幸免。
大家不再猶豫,一齊走到後院,或以木桶提水,或用簸箕和籮筐裝沙土,
眾人趕到縣署裏人聲嘈雜的地方,發現這一迴是修建在一起的豬圈與茅廁著火了,火勢已經熄滅,屋頂上的茅草被燒得隻剩漆黑的一摞,孤零零綴在牆上。
縣署中養的豬被救了出來,在地上哀哀哼叫,身上半黑半紅,眼看著不行了。
李君拉住相熟的同僚,問道,“豈非賊人縱火縣署耶”
那位同僚歎口氣,“不是外賊,乃是小卒貪嘴。”
李君看著被指認出來,跪在地上低著頭認罪的一名縣卒,再看看被燒傷的肥豬,這才注意到空氣中隱隱約約飄著肉香味。
氣氛一時尷尬。
趕來救火的縣獄諸人無言以對,縣署的屬吏也頗覺麵上無光,他賠著罪把隔壁的同僚們送出門,“叨擾諸位獄君,縣署明日必奉豬肉以為謝禮。”
這叫什麽事
獄卒們第二次把籮筐、簸箕和水桶原樣拎了迴來,不禁滿腹牢騷,縣署真是烏煙瘴氣,遲早要完。
豈有此理
縣獄的後院中叢生著低矮的雜草,窄長的綠葉上托著晶瑩的露珠,透著清冷之氣,在晨光中瑩光熠熠。
而無人注意到,院牆外的野草葉上清爽幹淨,與院中雜草不過咫尺之遙,卻無端有這樣的差異。
七日後的清晨,一隊遊俠悄無聲息地翻進了縣署的高牆,他們七八人手中提著小陶罐,其內裝的是半罐白膏,也就是豬油。
其中為首之人手上沒拿陶罐,而是小心護著一株火苗,這是一隻用鬆脂塞在枯枝中所製成的小火炬。
此人名為郭章,正是荀忻當日所結交的遊俠之一。
遊俠們沿牆貓身而走,等郭章用火把屋頂的茅草點燃,一人緊接著將手中陶罐脫手砸出,白膏遇到明火,瞬間融化,火勢陡然增大,火焰竄起,向整個屋頂蔓延。
這群人動作極快,等陶罐碎裂之聲驚擾到縣卒,引得其厲聲喝問時,縣署內已經四處被點起火,整個縣署被火光籠罩。
郭章吹了個響哨,遊俠們踩著同伴的脊背騎上牆頭,再伸手拉同伴上牆,互相扶助,翻身逾牆而走。
官吏和縣卒匆忙從起火的屋中跑出,煙塵使人群被嗆得咳嗽聲一片,長安令怒急,“賊子狗膽縣署縱火,視我長安獄為無物耶”
縣卒們都已趕去載沙汲水,然而清晨有許多人還沒來當值,此時天幹物燥,火勢望風而漲,他們這麽一點人救火不過杯水車薪。
縣吏勸道,“本朝當急召獄卒前來救火”
“本朝”是這時對縣令的一種尊稱。
長安令當即點頭,遣人前去唿救。
這一邊,長安獄眾人早就聽到了不遠處的嘈雜人聲,但迴想起前兩次的無功而返,大家非常有默契地裝作沒聽到。
直到縣令派的人衣冠不整地找上門來,“縣君命爾等速速救火”
有位獄卒還要疑道,“果真起火”
縣衙的人被氣得不行,跺腳急道,“爾等敢抗命”
獄中諸人這才意識到事情的真實性與嚴重性,當下傾巢而出,盛土汲水往縣署趕去。
而這時放完火的郭章等人身手如同貓兒一般敏捷,伺機翻進縣獄的後院,落地悄無聲息。
三四人齊吹口哨,哨聲雜亂交錯,又似乎有著某種旋律。
吹完哨遊俠們拔出佩刀,避開留守的獄吏,潛進牢獄中,他們兩兩分散而走,一路幫囚徒們劈開牢門,喝道,“我來劫獄,諸君行矣”
整個牢獄中像水入油鍋,頓時沸騰炸濺開來,不停有人求救,“俠士,救我”
獄吏們聽到動靜,有人想出去阻止,李君拉住了同僚。
“我等手下無卒,此時阻攔便是送死,諸君止步”
幾位獄吏聞言神色動搖,最終還是沒敢出門。
逃出牢門的囚徒們不顧手腳上還有械具,連跑帶爬地往外逃去,所有人都知道這種逃亡的時機稍縱即逝,不能猶豫。
郭章終於找到他被捕的友人,將三名友人救出後,他們一行人就近翻牆逃走。
牢門被劈開後,荀攸扔下早已割開的械具,他和往獄門方向跑的眾囚徒逆路而行,快步往後院跑去。
此時後院中已經突兀地出現了一個坑洞,土坑中攀爬出一雙手,竟然有人從地底下爬出。
爬出來那人抖了抖頭臉上的土,又伸手去拉坑裏麵的同伴,如此這般一共爬出了四人。
其中兩人手持長刀,站在院中放哨,手中還提著圓滾滾的布囊,另外兩人拿著鐵鏟繼續深挖坑口,以方便進出。
眼見著披頭散發,赤足赭衣的男子跑進院裏,持刀的兩人臉上一喜,口中喝問道,“來人止步,請問主公紙上所書何體”
“小篆。”囚徒打量著他們答道。
“拜見郎君,主公命我等在此相迎。”
這些人認荀忻為主公,因此稱荀攸為郎君。
荀攸隻見挖土的兩人停下動作,拱手道,“君請隨我來。”
這兩人提著鐵鏟,爬進坑洞裏,而後在坑中望著他,示意他跟上來。
荀攸打量著坑洞四周新翻出來的泥土,在另外兩人的攙扶下跳入坑道,“此為地穴”
“正是,主公率我等耗時月半而鑿此穴。”前方那人迴道。
眼前的坑道高約五尺,上下左右用樹杆、木板作為支撐加固,荀攸彎著腰低著頭跟著兩人往前走。
走了幾步他迴頭看了一眼,沒看到有人跟上來,於是道“地上二位何以不去”
地上那兩人為什麽沒有跟上來呢
“主公吩咐其隨後接應,郎君勿憂。”
“叔父還要銷毀此穴”荀攸避開一處有凸出的木板,問道。
“正是如此,郎君睿見。”
荀攸邊走邊計算自己的步數,兩足為一步,直到看到光亮的出口,足足數了有兩百步。
他心中思索,為何荀忻能在半月內挖出如此規模的地穴
出口處,隻見和他闊別近兩年的荀忻蹲在地上,和其他人一起用羅扇往地道中手動扇風。
見到他們出來,荀忻扔了手上的羅扇。
叔侄重逢,一人在坑底仰視,免冠徒跣,狼狽不堪。一人蹲在地上,白袍染泥,麵容消瘦。
兩人相視而笑,荀忻向他伸出手,“公達。”
“小叔父。”荀攸記憶裏荀忻還是少年郎君,此時再相見少年已然長成,他伸手握上荀忻修長的手,借力爬上了地麵。
他原以為出口應該是在野外,等他站上地麵環顧四周,頭頂赫然是青瓦屋頂。
這地穴居然是從室內挖出
也是,如此才更加隱秘,不為人所知,若換做是他也會這樣布置。
荀攸深知如果一個人不是天生心思縝密,就隻能是因為這個人遭遇過太多的困境、磨難,逼得原本萬事不放心上的人一步步去算計。
他的小叔父,終於還是變成了和他一類的人。
他看向白袍染塵的荀忻,這兩年荀忻長高不少,他們倆看起來身高仿佛,更像是一對兄弟。
“已為你備好衣裳,公達先去沐浴。”荀忻麵帶笑意,心中卻覺得荀攸一直踩在泥上的腳,那凍得發白的顏色,還有他身上單薄的麻布赭衣,合起來看著有些刺目。
荀攸看他神情便知他心中在想什麽,當下應了,“我去沐浴,小叔父莫要難過。”
“我知小叔父憐我。”他還像從前哄孩子一樣,一本正經道。
荀忻望著荀攸離去的背影,深吸口氣,轉身吩咐道,“人已救到,辛苦諸君將此穴填實。”
堂中數人拱手稱諾。
片刻之前,留守在長安獄後院的那兩人掐著時間,算著荀攸他們已經走出地道,於是從布囊中取出陶罐,點燃引線後將陶罐投擲入地穴,而後拔腿往周圍空地跑。
陶罐沿著地道往下滾,滾動間引線燃到底,砰然爆炸,一聲鈍響自地底傳出,院牆外的土地塌陷數尺。
兩人換了引線更短的陶罐,將坑口也炸塌,這就善後完畢,兩人之前就到這旁邊踩過點,這時也學著遊俠們翻牆逃走。
隻留長安獄中空蕩蕩的牢房,戰戰兢兢躲著的獄吏,以及泥土翻濺的後院。
長安令接到獄中嘩變,囚徒全數逃走的消息,驚愕道“賊子竟施調虎離山之計”
他頹然坐倒在地,覺得自己項上人頭難保,再想想董卓行事的殘暴,一咬牙做出決定。
隻聽縣令爬起來命令道,“絕不能走漏消息諸君速速棄官而逃,生死由命”
眾人一聽也知道這是最後的辦法,保命要緊,忙擦幹眼淚,互相匆匆辭別。
長安城內,宮城旁的司徒府,王允的門人被錢財打動,答應來人將物品親自送到司徒公手中。
於是正在批複文書的王允接到稟告,“明公,有客聲稱乃荀氏故人,要將信物交與明公。”
“荀氏”王子師皺了皺眉,難道是不久前被捕的荀公達
他放下手中筆,“何物呈與我看。”
此前他與荀公達倒是有過結交,此子智隱於內,淑質貞亮,是他著意拉攏的青年俊彥。
王允若有所思,也許此人在被捕前已經有所安排。
門人推門入室,將手中的木箱按照來人囑托,小心輕放在地。
“正是此物。”
王允皺著眉頭,起身走過來打開箱子,隻見箱中放著一個古怪的陶罐,以及一截帶有封泥的竹筒。,,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