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靜候佳音
[三國]謀士求生指南 作者:如是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趙扶走進堂來,他如今作為紙坊的負責人, 經手諸多事宜, 與一年前那個說話說不利索的小方士判若兩人。
“仲升且入座,我有話與你說。”素袍郎君見趙扶進來, 放下手中的鵝毛筆,招唿他坐下。
趙仲升在側席坐下, 拱手道, “主公請講,仆恭聽。”
荀忻將自己下個月要去長安的事情告訴趙扶,“撥幾位善於鑿穴、精通火藥之人與我。”
所謂“鑿穴”就是挖掘地道。
趙扶早就猜到主公研究挖地道和火藥是另有什麽打算, 當下允諾, 稱自己會多挑幾位好手給他。
“但凡知曉火藥者,定要是可信之人。”素袍郎君將案上的幾張紙對折, 遞給趙仲升。
“主公放心,這幾人世代為荀氏之仆, 家人俱在田莊,應當可信。”
他接過荀忻遞過來的紙,展開來看, 卻是三張圖紙, “主公, 此為何物”
“鐵器按此圖樣鑄造, 月末鑄好即可。”荀忻指著其中兩張圖紙道。
這上麵畫的是他印象中的洛陽鏟和鐵鎬頭。
感謝盜墓小說、影視劇的熏陶, 讓他對洛陽鏟印象深刻。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他必須要做好萬全準備。
而另一張, 素袍郎君用手指點了點圖紙,“此物名為水車,可用於灌溉。”
荀忻曾去田莊中看過,沒看到灌溉設施,迴憶了一下從前去風景村遊玩時看到的水車,畫出了大概形狀。
他跟趙扶解釋了一番龍骨水車的原理,囑咐趙扶多購置良田,修溝渠,架水車。
這時一人也走進堂中,荀忻聽到腳步聲抬眼望去,卻見是同樣穿一身素色儒袍的俊雅青年。
他起身喚道,“兄長。”
“元衡。”青年向他頷首。
趙仲升也起身對荀彧行禮,見自家主公吩咐完了事宜,自覺地告辭離開。
青年在荀忻對席坐下,從袖中取出一卷簡牘遞給他。
荀忻將竹簡展開看了片刻,這原來是袁紹發來的邀請帖,邀請他們兄弟明天去州牧府參加宴會。
素袍郎君放下竹簡笑了笑,“袁公已得紙坊,卻仍用竹簡傳書。”
青年道,“去與不去,元衡決斷。”
“有佳釀可飲,有絲弦可賞,有河北之士可見,為何不去”荀忻一本正經說完,眨了眨眼。
青年失笑,淺笑間眉眼如彎月,顯得極溫柔,“善,你我同去。”
待到晡食時,荀彧與荀忻同席,荀諶和妻兒四人兩席,荀緄獨坐主座。
荀諶今日舉動有些反常,他向仆從要了一壺酒,自舀自飲,幾乎沒動漆碗中的麥飯。
荀忻望向荀彧,本想和他交流一下意見,發現兄長垂眸不知道在看著什麽,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原來是漆碗上有個豁口。
荀忻
他伸手將自己還沒動箸的飯和兄長的換了換,青年望向他,荀忻眉眼彎彎,得到青年的迴笑。
他拿著筷子吃了口飯,抬眼便見對麵坐著的快十歲的大侄子,向六歲的小侄子使了個眼色。小侄子接收到信號,放下碗爬起身,邁著短腿走到父親案前。
他有模有樣地拱手行禮道,“大人何事不悅”
童音稚氣,小孩子臉嫩,卻嚴肅著小臉學成年人一般說話。
荀忻抿著唇,低頭吃了口飯來忍笑。
荀諶見主座的荀緄也望過來,伸手摟過小兒子,抱在懷裏,隻道,“阿父聽聞一位友人已經故去。”
“是哪位世伯,兒可認得”小孩子仰頭問他。
“故冀州牧,韓文節。”荀諶既是迴答兒子的疑問,又是解答給父親和兄弟聽。
荀忻蹙了蹙眉,可惜了,這位韓文節為了保命退讓冀州牧,結果還是免不了一死。
荀緄問道,“因何而死”他對這位曾遣騎相迎的鄉人心懷感激,乍然聽到此人死訊,不由為之唏噓。
荀諶歎息道,“自裁。”
荀忻感到疑惑,居然是自殺,韓馥一個膽小惜命的人為何要自殺
“阿兄為之自責”青年望著他的四兄,見其神情沉鬱。
荀諶沉默片刻,“我確有無可推卸之責。”
荀忻聽明白了,他四堂哥正是當初勸說韓馥退位讓賢的人,現在韓馥因為不知道什麽原因自殺了,但肯定與袁紹有關,所以荀諶為他的死感到自責。
“韓文節多疑怯懦,他因此而退,也因此而死,阿兄何必攬過”青年勸道。
荀諶搖了搖頭,“我無事。”他示意大家不用管他,繼續吃飯。
第二天,荀忻和荀彧一同坐著牛車出門,前去州牧府赴宴。
州牧府前車如流水馬如龍,顯然來參加宴會的人不少,他們下了車,將邀請帖交給門人查看,就有仆從引著他們入內。
走進開闊的廳堂,主座旁設兩道屏風,下首左右分設兩列席位,已經有不少人到席,他們兄弟被仆從引到還算中間的位置,荀忻撩起衣擺與兄長同坐一席。
他抬眼四顧,上首的席位多有空缺,又望向末席的位置,果不其然,靠近門那邊已經座無虛席。
看來古今中外都沒有例外,隻有地位高的人有遲到的權利。
有侍女過來奉上廣口鼓腹的酒壺,放在他們兩人食案的中間,荀忻向她道聲謝,引得小侍女頰生紅暈。
幾刻後,與宴之人都已列席,琴瑟笙磐,歌舞倡優,皆獻聲樂歌舞於前。
耳畔有人擊著節拍,輕聲低唱,聲音如泉水相擊,清澈悅耳。
荀忻循聲望過去,隻見鄰席坐了一位年輕士子,在初秋還穿著不太符合時令的青色袍服,他看起來年方弱冠,並不比荀忻大多少。
此人似乎注意到荀忻的視線,抬眼看過來,目光極銳利,那雙眼仿佛能看穿人心。
他的目光透過素袍小郎君,直落在正淺飲梅漿的青年身上,露出驚喜之色,喚道,“文若”
荀彧被叫到名字,放下耳杯看去,隻見那位青袍士子已經起身走了過來,行禮道,“不想今日與文若重逢。”
荀彧見到此人也同樣驚喜,站起身長揖道,“奉孝。”
正在喝梅漿的荀忻聞言被嗆了個正著,捂袖咳嗽,這位居然是郭嘉郭奉孝
他咳得急,荀彧下意識俯身扶住他,為他輕拍脊背,“忻弟”
荀忻百忙之中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他咳得白皙的臉上染上紅色,青袍士子見此失笑。
荀彧於是為他們互相介紹,“奉孝,此為我從弟元衡。”
“此為你我同郡鄉人,陽翟郭奉孝。”
艱難止住咳的荀忻站起身,和郭奉孝相互行揖禮,互稱表字。
荀忻方才沒有細看此人,這時打量他的麵容,隻覺得這位年輕人身形清瘦而頎長,麵容清俊,可能因為年紀輕還沒有蓄須,眉尾處有一點如墨跡般的小痣。
這仿佛畫龍點睛般的一筆,讓這張清俊的臉上添了幾分不羈與昳麗。
青袍年輕人與他兄長寒暄片刻,又迴席就座,他欣賞著長袖折腰的舞女,不時與同席之人交談兩句。
荀忻收迴目光,似乎受到安利,也開始專注欣賞堂中舞姬的表演,舞姬們花冠高髻,長袖如飄帶,身材纖細高挑,束起的腰肢盈盈一握,舞姿柔美婀娜,婉若遊龍。
一曲舞畢,舞姬們翩翩而退。
袁本初坐在上首,舉觴祝酒,眾人紛紛起身迴禮。
樂師鼓瑟吹笙,酒宴繼續,堂中眾人開始行酒令、下六博棋,仆從們搬來了器具,供人玩投壺取樂。
荀彧人際關係極好,不斷有人走過來與他對飲。這其中便包括荀彧曾提過的田豐田元皓、審配審正南等人。
荀忻目光掃過麵容剛正的田豐,和白皙儒雅的審配,心中把名字和人對上號,暗自數了數人數。
除了荀諶與沮授不在場,河北的其他謀士都已在這裏。
荀忻看著自家兄長喝了一杯又一杯,不免有些擔心,於是幫忙擋酒。
酒至正酣中,有人提起冀州政事,“據聞青州蛾賊寇襲勃海,足有三十萬眾,欲與駐於黑山之蛾賊會合。”
州牧府的宴會上都是美酒佳釀,度數略高,荀忻喝了平時米酒的量,酒意上頭微醺。
他開啟腦內的翻譯模式,蛾賊就是對黃巾軍的蔑稱。
聽著有人繼續道,“公孫瓚已遣步騎相迎,我冀州何如應對”
堂上諸人議論起來,有人冀州該主張迎戰,而大部分認為應當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此時隻聽鄰席的青袍士子道,“某願為諸君推演。”
眾人都看向這個無甚聲名的弱冠青年,隻見他用手指蘸了蘸杯中酒液,在案上畫了一道豎線,朗聲道,“今黃巾寇渤海”
“若我為公孫瓚,必將以騎兵據高地而下,衝陣破敵。”
此時渤海郡東光縣,公孫瓚率領步兵、騎兵兩萬餘人,在東光縣以南迎擊黃巾軍。
他所部的幽州突騎名為“白馬義從”,是與外族橫槍躍馬,數度生死間磨礪出來的百戰精兵。
當突騎據地勢如猛虎下山,四蹄揚塵俯衝而下,其聲勢如同地裂山崩,馬蹄“隆隆”,清一色的騎兵白馬白甲異常顯眼,仿佛大閘驟然開啟,滔滔江水奔湧而出。
黃巾軍從來都是烏合之眾,當下如同土雞瓦狗一般被衝散,有人被馬蹄踐踏斃於馬下,有人被白馬義從掌中長矛收割性命,更多人則是拚命逃跑,潰不成軍。
騎兵衝陣以後,步兵邁著齊整的步伐挺進,動作一致而協調,讓人懷疑他們並非血肉之軀,而是收割性命的機器。
戰場上留下三萬黃巾軍的屍體,泥土被染成紅褐色,二十多萬黃巾軍拋棄糧草輜重,慌不擇路地想要渡河而逃。
“賊必不敵,定欲渡河而亡。”青袍士子朗聲道。
黃巾賊打不過百戰精兵,肯定想要渡過黃河逃跑。
席中有人問道,“為之奈何”
這位年輕人又蘸著酒在豎線左側底畫了一條橫線,“我若為公孫,定當迫而擊之。”
黃河之畔,公孫瓚率兵緊追不舍,在黃巾軍渡河渡到一半時迫近,在茫茫河水之中,黃巾軍無處可避,絕望地死在幽州軍的刀戟下。
數萬人的屍體或漂浮,或沉沒於河水中,血液不斷溶解在河水中,原本混濁的黃河水竟然被染成鐵鏽一般的紅色。
郭奉孝拿起案上的耳杯,放在橫線旁,伸掌蓋住耳杯,“公孫大破黃巾,必吞並車甲、人馬無數,財貨盈車而威名大震,明公不可不防。”
堂上眾人大多是謀士,都有非凡的判斷力,不少人聽了他的觀點都連連點頭。
袁紹問計道,“若如卿所言,公孫威勢不可撓,鋒芒不可攖,冀州為之奈何”
“明公即刻發兵渤海,或可分得一杯羹,不使公孫獨勝。”青袍士子起身作揖道。
“此時倉促出兵,或許不及,豈非無功而返”袁紹疑道。
他擔心自己的兵馬還沒趕到渤海,公孫瓚已經結束了戰鬥。
荀忻眯著眼聽著,覺得袁紹的顧慮雖然有道理,但打仗不就是蒼蠅聞到肉味,趕緊飛撲上去,戰機稍縱即逝,哪有那麽多顧慮。
田豐等人也起身勸說袁紹立馬出兵,而最早提出建議的郭奉孝卻是笑了笑,拱手道,“明公所言甚是。”
他給自己舀酒,清亮的酒液倒入耳杯,掩袖舉杯飲盡。
荀忻望向他,就見此人給自己滿上杯,舉著耳杯起身走了過來,他撩起青袍的衣擺,在荀彧案前席地而坐。
他看著素袍小郎君勾唇而笑,與荀彧聊家常,“令弟年歲幾何”
“今歲十九。”青年用酒勺再添滿杯,“奉孝去歲加冠”
郭嘉點了點頭,伸手在荀忻眼前晃了晃,小郎君臉上沒什麽表情,目光跟隨他的手移動,引得青袍年輕人再次失笑,“元衡酒量不佳。”
青年莞爾,他伸手扶住弟弟的肩膀,提起,“奉孝方才推演之論,極為精彩。”
“精彩與否,隻是紙上談兵,奈何將軍不聽。”青袍年輕人舉杯向荀彧示意,自己仰首掩袖飲盡。
青年也飲盡杯中酒,輕聲問道,“奉孝今後有何打算”
郭奉孝望著友人,低聲迴道,“袁公難輔矣,我先做一陣岩穴之士,王佐何時找到明主,知會我一聲,我再前去投奔。”
言下之意他要離開河北歸隱山林,並也默認荀彧要離開袁營。
他笑著低聲道,“文若辛苦,嘉靜候佳音。”
兩人又對飲一杯,郭嘉從容迴到他的座位上。
荀忻這時頭腦不太靈光,聽到郭嘉的話半晌反應過來,他一副醉酒之態,仍打起精神道,“兄長不妨與我同行,借陪同我之名離開河北,以免橫生枝節。”
青年點了點頭,揉了揉他的鬢發。
鄴城之外,一隊近百人的送葬隊伍緩緩而行,靈柩前掛著白布,形似後世的招魂幡,韓馥的小兒子牽引著柩車,哀聲唱著挽歌。
送葬的人都穿著喪服,人人流涕哭泣,秋風吹過,帶起眾人白色衣角,柩前的白色“功布”被風鼓起,如同船上白帆。
荀諶跟著眾人走在崎嶇的野道上,入目是蒼翠的草木,耳邊是不絕的哭聲,喪服的衣擺上沾上了一些草刺和汙泥。
眾人隨著柩車,走到已經選好的墓地上,荀諶站在墓穴旁,沉默地望著被抬入黃土深坑中的棺槨。
一位濃眉長須的文士走近,沉聲道,“荀友若,韓文節已死,你可如願”
荀諶抬眼望向他,此人正是他從前乃至現在的同僚,沮授,沮公與。
沮授看著平生風流雅致的荀友若,見他神情鬱鬱,原本想說的諷刺之語也說不出口,隻甩袖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荀諶仰望蔚藍無際的蒼穹,迴想起了數月前他作為使者前往韓馥府時的情景。
冀州牧府,議事廳中,觥籌交錯,絲竹管弦,舞樂娼妓長袖翩翩,歌舞於宴前,冀州屬吏與袁紹使者分席而坐。
韓文節舉觴勸飲,繼而道“友若今為袁氏使,有何教我”
荀諶莞爾而笑,口稱“不敢”,他掩袖飲盡一觴酒,俊雅風流。
韓馥揮手將歌舞撤下,溫和道“友若請講。”
於是儒服青年便侃侃而談冀州形勢,末了危言聳聽般加上一句,“竊為將軍危之。”
他向韓馥提出三問,問韓馥自比袁紹何如,韓馥很有自知之名,三次都迴答自己不如袁紹。
因此荀諶趁機提出讓韓馥讓賢給袁紹,以此自保,韓馥果然同意。
當時沮授也在席中,言辭激烈地阻止韓馥同意,奈何韓馥不聽。
荀諶勸說韓馥時其實沒有道德負擔,即使他做這件事有報複韓文節的意圖,但萬萬沒有害他性命的念頭。
沒人想到韓文節會是這個下場。
在臭氣熏天的茅廁中用書刀自裁,讓人疑惑他是在何等驚懼之下,才選擇這種極不體麵的死法。
荀諶歎口氣,終歸是荀友若沒有策士該有的狠心。
他伸手從袖中取出一隻隨身攜帶的錦囊,將其拋棄至墓穴裏,囊中的青玉珠從沒有封緊的袋口傾撒而出,散落在黃土中 ,瑩潤的玉色被黃土掩藏。
墓穴被封閉,地上修起了墳塋,送葬之人將帶來的鬆柏樹苗植在墳頭,荀諶不再逗留,轉身離去。
堂內,頭發花白的老人與素袍郎君對坐弈棋,老人閑適地淺飲梅漿,等皺眉苦思的小郎君落子。
荀忻敲著下巴苦苦思索,這一步該如何下才不會贏呢
他冥思苦想半天,終於猶豫地落下一子。
老人思考片刻就將棋落定,神情悠然。
荀忻眉毛糾結成疙瘩,這棋沒法下了。
他放棄掙紮,直接落子阻斷伯父一片棋子的生氣。
荀緄看著棋盤歎口氣,本來情勢大好,怎麽又被小兒識破布局了呢
“阿父,五局已畢矣。”荀忻拱手乖巧地提醒他伯父,我欠的債已經還完了。
他伯父道,“且慢,前日袁公問我,荀氏可有待嫁之女。”
荀忻望著老人,等待他繼續說,隻聽荀緄道,“我這才想起,我家雖無待嫁之女,元衡卻已到娶妻之齡。”
荀忻聞言微微瞪大了眼,他這是被催婚了
“阿父,兒年未弱冠。”荀忻弱弱提醒道。
我還沒到法定結婚年齡好嗎
荀緄擺了擺手,“兒已加冠,自然可以娶妻。”
難道這就是您讓我提前加冠的真正原因
荀忻眼神震驚,他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啊,怎麽就能結婚了
他連戀愛都沒正經談過,除了愛豆,就沒喜歡過什麽女孩子。
荀忻腦內風暴,口不擇言,“如今四海未定,大丈夫當持三尺劍,匡正綱紀,豈能耽於兒女私情”
小郎君麵色緊張,補充道,“兒當以兄長為楷模,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荀緄聽他提起荀彧,不由歎了口氣,沒再多說。
荀忻仿佛死裏逃生,趕緊起身退出,消失在老伯父的視線中。
第二天,他在庭中遇到荀彧,隻見青年如玉白皙的額頭上有一片淤青,荀忻心裏一驚,忙拉住兄長的袖子,急問他是否出了什麽意外
青年搖了搖頭,淺笑道,“我無事。”
“兄長可曾上藥”荀忻憂心忡忡望著他的額頭,這不會腦震蕩吧
青年莞爾道,“已塗過藥酒,並無大礙。”
荀忻跟著他往他所住的側院走,問道,“兄長心中已有明主人選”
“元衡還記得曹孟德其人現為東郡太守。”
荀忻心中暗歎,果然曆史沒有偏移,兄長還是會投奔曹營。
“曹孟德兵勢遠不及袁公,兄長為何認為此人堪稱明主”素袍郎君好奇問道。
青年沉靜道,“若我未看錯,此人或許與我輩同道。”
秋風吹落庭樹上一片葉,如蝶翩躚墜落,停在青年肩頭,荀忻伸手將樹葉摘去,為那句“同道之人”而感歎。
草木榮衰,人心易變,現在是同道之人,多年後卻可能背道而馳,相行漸遠。
兩人走入堂內,荀忻在案旁坐下,他看著青年額上的傷勢,忍不住提出再幫他上一次藥酒。
青年無奈,從箱簾中找出裝藥酒的陶壺放到案上。荀忻去門外淨了手,將藥酒倒在掌心,揉搓幾下,然後掌心附上青年的額頭,輕揉那處淤青。
“兄長此傷因何而來”荀忻歎道。
青年任他揉著,神色未變,仿佛傷口不痛,“叩首所致。”
荀忻手下一頓,遲疑道,“阿父”
“大人自責於我未成家。”青年淡然道。
荀忻聞言聯想到他昨天跟伯父說的話,才知道兄長是被自己牽連,當即愧疚道,“昨日阿父催促我娶妻,是我提起兄長”
青年笑了笑,“無礙。”他溫柔道,“此事與你無關,大人為此煩惱已久。縱然無人提起,他也會時常想起。”
荀忻有心想問他,為什麽不願意娶妻,但又怕讓他想起不愉快的迴憶,最終沒問出口。
荀忻直跪,荀彧跪坐,以荀忻的角度可以看到青年纖長濃密的睫毛,眉眼如一筆筆描畫而成,精致俊美,不似凡人。
他為美貌震撼,胡言亂語道“兄長貌勝潘安,大丈夫何患無妻”
青年聞言抬眼道,“潘安何人也”,,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
“仲升且入座,我有話與你說。”素袍郎君見趙扶進來, 放下手中的鵝毛筆,招唿他坐下。
趙仲升在側席坐下, 拱手道, “主公請講,仆恭聽。”
荀忻將自己下個月要去長安的事情告訴趙扶,“撥幾位善於鑿穴、精通火藥之人與我。”
所謂“鑿穴”就是挖掘地道。
趙扶早就猜到主公研究挖地道和火藥是另有什麽打算, 當下允諾, 稱自己會多挑幾位好手給他。
“但凡知曉火藥者,定要是可信之人。”素袍郎君將案上的幾張紙對折, 遞給趙仲升。
“主公放心,這幾人世代為荀氏之仆, 家人俱在田莊,應當可信。”
他接過荀忻遞過來的紙,展開來看, 卻是三張圖紙, “主公, 此為何物”
“鐵器按此圖樣鑄造, 月末鑄好即可。”荀忻指著其中兩張圖紙道。
這上麵畫的是他印象中的洛陽鏟和鐵鎬頭。
感謝盜墓小說、影視劇的熏陶, 讓他對洛陽鏟印象深刻。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他必須要做好萬全準備。
而另一張, 素袍郎君用手指點了點圖紙,“此物名為水車,可用於灌溉。”
荀忻曾去田莊中看過,沒看到灌溉設施,迴憶了一下從前去風景村遊玩時看到的水車,畫出了大概形狀。
他跟趙扶解釋了一番龍骨水車的原理,囑咐趙扶多購置良田,修溝渠,架水車。
這時一人也走進堂中,荀忻聽到腳步聲抬眼望去,卻見是同樣穿一身素色儒袍的俊雅青年。
他起身喚道,“兄長。”
“元衡。”青年向他頷首。
趙仲升也起身對荀彧行禮,見自家主公吩咐完了事宜,自覺地告辭離開。
青年在荀忻對席坐下,從袖中取出一卷簡牘遞給他。
荀忻將竹簡展開看了片刻,這原來是袁紹發來的邀請帖,邀請他們兄弟明天去州牧府參加宴會。
素袍郎君放下竹簡笑了笑,“袁公已得紙坊,卻仍用竹簡傳書。”
青年道,“去與不去,元衡決斷。”
“有佳釀可飲,有絲弦可賞,有河北之士可見,為何不去”荀忻一本正經說完,眨了眨眼。
青年失笑,淺笑間眉眼如彎月,顯得極溫柔,“善,你我同去。”
待到晡食時,荀彧與荀忻同席,荀諶和妻兒四人兩席,荀緄獨坐主座。
荀諶今日舉動有些反常,他向仆從要了一壺酒,自舀自飲,幾乎沒動漆碗中的麥飯。
荀忻望向荀彧,本想和他交流一下意見,發現兄長垂眸不知道在看著什麽,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原來是漆碗上有個豁口。
荀忻
他伸手將自己還沒動箸的飯和兄長的換了換,青年望向他,荀忻眉眼彎彎,得到青年的迴笑。
他拿著筷子吃了口飯,抬眼便見對麵坐著的快十歲的大侄子,向六歲的小侄子使了個眼色。小侄子接收到信號,放下碗爬起身,邁著短腿走到父親案前。
他有模有樣地拱手行禮道,“大人何事不悅”
童音稚氣,小孩子臉嫩,卻嚴肅著小臉學成年人一般說話。
荀忻抿著唇,低頭吃了口飯來忍笑。
荀諶見主座的荀緄也望過來,伸手摟過小兒子,抱在懷裏,隻道,“阿父聽聞一位友人已經故去。”
“是哪位世伯,兒可認得”小孩子仰頭問他。
“故冀州牧,韓文節。”荀諶既是迴答兒子的疑問,又是解答給父親和兄弟聽。
荀忻蹙了蹙眉,可惜了,這位韓文節為了保命退讓冀州牧,結果還是免不了一死。
荀緄問道,“因何而死”他對這位曾遣騎相迎的鄉人心懷感激,乍然聽到此人死訊,不由為之唏噓。
荀諶歎息道,“自裁。”
荀忻感到疑惑,居然是自殺,韓馥一個膽小惜命的人為何要自殺
“阿兄為之自責”青年望著他的四兄,見其神情沉鬱。
荀諶沉默片刻,“我確有無可推卸之責。”
荀忻聽明白了,他四堂哥正是當初勸說韓馥退位讓賢的人,現在韓馥因為不知道什麽原因自殺了,但肯定與袁紹有關,所以荀諶為他的死感到自責。
“韓文節多疑怯懦,他因此而退,也因此而死,阿兄何必攬過”青年勸道。
荀諶搖了搖頭,“我無事。”他示意大家不用管他,繼續吃飯。
第二天,荀忻和荀彧一同坐著牛車出門,前去州牧府赴宴。
州牧府前車如流水馬如龍,顯然來參加宴會的人不少,他們下了車,將邀請帖交給門人查看,就有仆從引著他們入內。
走進開闊的廳堂,主座旁設兩道屏風,下首左右分設兩列席位,已經有不少人到席,他們兄弟被仆從引到還算中間的位置,荀忻撩起衣擺與兄長同坐一席。
他抬眼四顧,上首的席位多有空缺,又望向末席的位置,果不其然,靠近門那邊已經座無虛席。
看來古今中外都沒有例外,隻有地位高的人有遲到的權利。
有侍女過來奉上廣口鼓腹的酒壺,放在他們兩人食案的中間,荀忻向她道聲謝,引得小侍女頰生紅暈。
幾刻後,與宴之人都已列席,琴瑟笙磐,歌舞倡優,皆獻聲樂歌舞於前。
耳畔有人擊著節拍,輕聲低唱,聲音如泉水相擊,清澈悅耳。
荀忻循聲望過去,隻見鄰席坐了一位年輕士子,在初秋還穿著不太符合時令的青色袍服,他看起來年方弱冠,並不比荀忻大多少。
此人似乎注意到荀忻的視線,抬眼看過來,目光極銳利,那雙眼仿佛能看穿人心。
他的目光透過素袍小郎君,直落在正淺飲梅漿的青年身上,露出驚喜之色,喚道,“文若”
荀彧被叫到名字,放下耳杯看去,隻見那位青袍士子已經起身走了過來,行禮道,“不想今日與文若重逢。”
荀彧見到此人也同樣驚喜,站起身長揖道,“奉孝。”
正在喝梅漿的荀忻聞言被嗆了個正著,捂袖咳嗽,這位居然是郭嘉郭奉孝
他咳得急,荀彧下意識俯身扶住他,為他輕拍脊背,“忻弟”
荀忻百忙之中擺擺手,示意自己沒事,他咳得白皙的臉上染上紅色,青袍士子見此失笑。
荀彧於是為他們互相介紹,“奉孝,此為我從弟元衡。”
“此為你我同郡鄉人,陽翟郭奉孝。”
艱難止住咳的荀忻站起身,和郭奉孝相互行揖禮,互稱表字。
荀忻方才沒有細看此人,這時打量他的麵容,隻覺得這位年輕人身形清瘦而頎長,麵容清俊,可能因為年紀輕還沒有蓄須,眉尾處有一點如墨跡般的小痣。
這仿佛畫龍點睛般的一筆,讓這張清俊的臉上添了幾分不羈與昳麗。
青袍年輕人與他兄長寒暄片刻,又迴席就座,他欣賞著長袖折腰的舞女,不時與同席之人交談兩句。
荀忻收迴目光,似乎受到安利,也開始專注欣賞堂中舞姬的表演,舞姬們花冠高髻,長袖如飄帶,身材纖細高挑,束起的腰肢盈盈一握,舞姿柔美婀娜,婉若遊龍。
一曲舞畢,舞姬們翩翩而退。
袁本初坐在上首,舉觴祝酒,眾人紛紛起身迴禮。
樂師鼓瑟吹笙,酒宴繼續,堂中眾人開始行酒令、下六博棋,仆從們搬來了器具,供人玩投壺取樂。
荀彧人際關係極好,不斷有人走過來與他對飲。這其中便包括荀彧曾提過的田豐田元皓、審配審正南等人。
荀忻目光掃過麵容剛正的田豐,和白皙儒雅的審配,心中把名字和人對上號,暗自數了數人數。
除了荀諶與沮授不在場,河北的其他謀士都已在這裏。
荀忻看著自家兄長喝了一杯又一杯,不免有些擔心,於是幫忙擋酒。
酒至正酣中,有人提起冀州政事,“據聞青州蛾賊寇襲勃海,足有三十萬眾,欲與駐於黑山之蛾賊會合。”
州牧府的宴會上都是美酒佳釀,度數略高,荀忻喝了平時米酒的量,酒意上頭微醺。
他開啟腦內的翻譯模式,蛾賊就是對黃巾軍的蔑稱。
聽著有人繼續道,“公孫瓚已遣步騎相迎,我冀州何如應對”
堂上諸人議論起來,有人冀州該主張迎戰,而大部分認為應當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此時隻聽鄰席的青袍士子道,“某願為諸君推演。”
眾人都看向這個無甚聲名的弱冠青年,隻見他用手指蘸了蘸杯中酒液,在案上畫了一道豎線,朗聲道,“今黃巾寇渤海”
“若我為公孫瓚,必將以騎兵據高地而下,衝陣破敵。”
此時渤海郡東光縣,公孫瓚率領步兵、騎兵兩萬餘人,在東光縣以南迎擊黃巾軍。
他所部的幽州突騎名為“白馬義從”,是與外族橫槍躍馬,數度生死間磨礪出來的百戰精兵。
當突騎據地勢如猛虎下山,四蹄揚塵俯衝而下,其聲勢如同地裂山崩,馬蹄“隆隆”,清一色的騎兵白馬白甲異常顯眼,仿佛大閘驟然開啟,滔滔江水奔湧而出。
黃巾軍從來都是烏合之眾,當下如同土雞瓦狗一般被衝散,有人被馬蹄踐踏斃於馬下,有人被白馬義從掌中長矛收割性命,更多人則是拚命逃跑,潰不成軍。
騎兵衝陣以後,步兵邁著齊整的步伐挺進,動作一致而協調,讓人懷疑他們並非血肉之軀,而是收割性命的機器。
戰場上留下三萬黃巾軍的屍體,泥土被染成紅褐色,二十多萬黃巾軍拋棄糧草輜重,慌不擇路地想要渡河而逃。
“賊必不敵,定欲渡河而亡。”青袍士子朗聲道。
黃巾賊打不過百戰精兵,肯定想要渡過黃河逃跑。
席中有人問道,“為之奈何”
這位年輕人又蘸著酒在豎線左側底畫了一條橫線,“我若為公孫,定當迫而擊之。”
黃河之畔,公孫瓚率兵緊追不舍,在黃巾軍渡河渡到一半時迫近,在茫茫河水之中,黃巾軍無處可避,絕望地死在幽州軍的刀戟下。
數萬人的屍體或漂浮,或沉沒於河水中,血液不斷溶解在河水中,原本混濁的黃河水竟然被染成鐵鏽一般的紅色。
郭奉孝拿起案上的耳杯,放在橫線旁,伸掌蓋住耳杯,“公孫大破黃巾,必吞並車甲、人馬無數,財貨盈車而威名大震,明公不可不防。”
堂上眾人大多是謀士,都有非凡的判斷力,不少人聽了他的觀點都連連點頭。
袁紹問計道,“若如卿所言,公孫威勢不可撓,鋒芒不可攖,冀州為之奈何”
“明公即刻發兵渤海,或可分得一杯羹,不使公孫獨勝。”青袍士子起身作揖道。
“此時倉促出兵,或許不及,豈非無功而返”袁紹疑道。
他擔心自己的兵馬還沒趕到渤海,公孫瓚已經結束了戰鬥。
荀忻眯著眼聽著,覺得袁紹的顧慮雖然有道理,但打仗不就是蒼蠅聞到肉味,趕緊飛撲上去,戰機稍縱即逝,哪有那麽多顧慮。
田豐等人也起身勸說袁紹立馬出兵,而最早提出建議的郭奉孝卻是笑了笑,拱手道,“明公所言甚是。”
他給自己舀酒,清亮的酒液倒入耳杯,掩袖舉杯飲盡。
荀忻望向他,就見此人給自己滿上杯,舉著耳杯起身走了過來,他撩起青袍的衣擺,在荀彧案前席地而坐。
他看著素袍小郎君勾唇而笑,與荀彧聊家常,“令弟年歲幾何”
“今歲十九。”青年用酒勺再添滿杯,“奉孝去歲加冠”
郭嘉點了點頭,伸手在荀忻眼前晃了晃,小郎君臉上沒什麽表情,目光跟隨他的手移動,引得青袍年輕人再次失笑,“元衡酒量不佳。”
青年莞爾,他伸手扶住弟弟的肩膀,提起,“奉孝方才推演之論,極為精彩。”
“精彩與否,隻是紙上談兵,奈何將軍不聽。”青袍年輕人舉杯向荀彧示意,自己仰首掩袖飲盡。
青年也飲盡杯中酒,輕聲問道,“奉孝今後有何打算”
郭奉孝望著友人,低聲迴道,“袁公難輔矣,我先做一陣岩穴之士,王佐何時找到明主,知會我一聲,我再前去投奔。”
言下之意他要離開河北歸隱山林,並也默認荀彧要離開袁營。
他笑著低聲道,“文若辛苦,嘉靜候佳音。”
兩人又對飲一杯,郭嘉從容迴到他的座位上。
荀忻這時頭腦不太靈光,聽到郭嘉的話半晌反應過來,他一副醉酒之態,仍打起精神道,“兄長不妨與我同行,借陪同我之名離開河北,以免橫生枝節。”
青年點了點頭,揉了揉他的鬢發。
鄴城之外,一隊近百人的送葬隊伍緩緩而行,靈柩前掛著白布,形似後世的招魂幡,韓馥的小兒子牽引著柩車,哀聲唱著挽歌。
送葬的人都穿著喪服,人人流涕哭泣,秋風吹過,帶起眾人白色衣角,柩前的白色“功布”被風鼓起,如同船上白帆。
荀諶跟著眾人走在崎嶇的野道上,入目是蒼翠的草木,耳邊是不絕的哭聲,喪服的衣擺上沾上了一些草刺和汙泥。
眾人隨著柩車,走到已經選好的墓地上,荀諶站在墓穴旁,沉默地望著被抬入黃土深坑中的棺槨。
一位濃眉長須的文士走近,沉聲道,“荀友若,韓文節已死,你可如願”
荀諶抬眼望向他,此人正是他從前乃至現在的同僚,沮授,沮公與。
沮授看著平生風流雅致的荀友若,見他神情鬱鬱,原本想說的諷刺之語也說不出口,隻甩袖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荀諶仰望蔚藍無際的蒼穹,迴想起了數月前他作為使者前往韓馥府時的情景。
冀州牧府,議事廳中,觥籌交錯,絲竹管弦,舞樂娼妓長袖翩翩,歌舞於宴前,冀州屬吏與袁紹使者分席而坐。
韓文節舉觴勸飲,繼而道“友若今為袁氏使,有何教我”
荀諶莞爾而笑,口稱“不敢”,他掩袖飲盡一觴酒,俊雅風流。
韓馥揮手將歌舞撤下,溫和道“友若請講。”
於是儒服青年便侃侃而談冀州形勢,末了危言聳聽般加上一句,“竊為將軍危之。”
他向韓馥提出三問,問韓馥自比袁紹何如,韓馥很有自知之名,三次都迴答自己不如袁紹。
因此荀諶趁機提出讓韓馥讓賢給袁紹,以此自保,韓馥果然同意。
當時沮授也在席中,言辭激烈地阻止韓馥同意,奈何韓馥不聽。
荀諶勸說韓馥時其實沒有道德負擔,即使他做這件事有報複韓文節的意圖,但萬萬沒有害他性命的念頭。
沒人想到韓文節會是這個下場。
在臭氣熏天的茅廁中用書刀自裁,讓人疑惑他是在何等驚懼之下,才選擇這種極不體麵的死法。
荀諶歎口氣,終歸是荀友若沒有策士該有的狠心。
他伸手從袖中取出一隻隨身攜帶的錦囊,將其拋棄至墓穴裏,囊中的青玉珠從沒有封緊的袋口傾撒而出,散落在黃土中 ,瑩潤的玉色被黃土掩藏。
墓穴被封閉,地上修起了墳塋,送葬之人將帶來的鬆柏樹苗植在墳頭,荀諶不再逗留,轉身離去。
堂內,頭發花白的老人與素袍郎君對坐弈棋,老人閑適地淺飲梅漿,等皺眉苦思的小郎君落子。
荀忻敲著下巴苦苦思索,這一步該如何下才不會贏呢
他冥思苦想半天,終於猶豫地落下一子。
老人思考片刻就將棋落定,神情悠然。
荀忻眉毛糾結成疙瘩,這棋沒法下了。
他放棄掙紮,直接落子阻斷伯父一片棋子的生氣。
荀緄看著棋盤歎口氣,本來情勢大好,怎麽又被小兒識破布局了呢
“阿父,五局已畢矣。”荀忻拱手乖巧地提醒他伯父,我欠的債已經還完了。
他伯父道,“且慢,前日袁公問我,荀氏可有待嫁之女。”
荀忻望著老人,等待他繼續說,隻聽荀緄道,“我這才想起,我家雖無待嫁之女,元衡卻已到娶妻之齡。”
荀忻聞言微微瞪大了眼,他這是被催婚了
“阿父,兒年未弱冠。”荀忻弱弱提醒道。
我還沒到法定結婚年齡好嗎
荀緄擺了擺手,“兒已加冠,自然可以娶妻。”
難道這就是您讓我提前加冠的真正原因
荀忻眼神震驚,他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啊,怎麽就能結婚了
他連戀愛都沒正經談過,除了愛豆,就沒喜歡過什麽女孩子。
荀忻腦內風暴,口不擇言,“如今四海未定,大丈夫當持三尺劍,匡正綱紀,豈能耽於兒女私情”
小郎君麵色緊張,補充道,“兒當以兄長為楷模,以匡扶天下為己任。”
荀緄聽他提起荀彧,不由歎了口氣,沒再多說。
荀忻仿佛死裏逃生,趕緊起身退出,消失在老伯父的視線中。
第二天,他在庭中遇到荀彧,隻見青年如玉白皙的額頭上有一片淤青,荀忻心裏一驚,忙拉住兄長的袖子,急問他是否出了什麽意外
青年搖了搖頭,淺笑道,“我無事。”
“兄長可曾上藥”荀忻憂心忡忡望著他的額頭,這不會腦震蕩吧
青年莞爾道,“已塗過藥酒,並無大礙。”
荀忻跟著他往他所住的側院走,問道,“兄長心中已有明主人選”
“元衡還記得曹孟德其人現為東郡太守。”
荀忻心中暗歎,果然曆史沒有偏移,兄長還是會投奔曹營。
“曹孟德兵勢遠不及袁公,兄長為何認為此人堪稱明主”素袍郎君好奇問道。
青年沉靜道,“若我未看錯,此人或許與我輩同道。”
秋風吹落庭樹上一片葉,如蝶翩躚墜落,停在青年肩頭,荀忻伸手將樹葉摘去,為那句“同道之人”而感歎。
草木榮衰,人心易變,現在是同道之人,多年後卻可能背道而馳,相行漸遠。
兩人走入堂內,荀忻在案旁坐下,他看著青年額上的傷勢,忍不住提出再幫他上一次藥酒。
青年無奈,從箱簾中找出裝藥酒的陶壺放到案上。荀忻去門外淨了手,將藥酒倒在掌心,揉搓幾下,然後掌心附上青年的額頭,輕揉那處淤青。
“兄長此傷因何而來”荀忻歎道。
青年任他揉著,神色未變,仿佛傷口不痛,“叩首所致。”
荀忻手下一頓,遲疑道,“阿父”
“大人自責於我未成家。”青年淡然道。
荀忻聞言聯想到他昨天跟伯父說的話,才知道兄長是被自己牽連,當即愧疚道,“昨日阿父催促我娶妻,是我提起兄長”
青年笑了笑,“無礙。”他溫柔道,“此事與你無關,大人為此煩惱已久。縱然無人提起,他也會時常想起。”
荀忻有心想問他,為什麽不願意娶妻,但又怕讓他想起不愉快的迴憶,最終沒問出口。
荀忻直跪,荀彧跪坐,以荀忻的角度可以看到青年纖長濃密的睫毛,眉眼如一筆筆描畫而成,精致俊美,不似凡人。
他為美貌震撼,胡言亂語道“兄長貌勝潘安,大丈夫何患無妻”
青年聞言抬眼道,“潘安何人也”,,大家記得收藏網址或牢記網址,網址免費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