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本該是皇帝罷朝、百官休沐、百姓闔家團圓的好日子。
石州府的元象、迴雁兩關卻蕭索肅殺一如平日,卷著霰雪的塞外寒風像一把把的小刀子,殘忍地切割著貧民們裸露在爛衣破襖外的肌膚。長街冷冷,月色寂寂,在這樣普天同慶的節日裏,他們的性命卻卑微如城牆縫隙間脫盡了水分的苔衣,枯幹蜷縮地顫抖著,隨時能被下一陣風刮成碎末。
丁新語把丫鬟婆子之類的老弱仆人都留在關內,隻帶了幾名心腹男仆同來石州。織文兼職管家,忙忙碌碌地張羅了兩桌酒席,算是新任同知大人的接風宴。
石州府的屬官們熱情到有些諂媚,楊無端心裏有數,不同於她和丁新語這樣因故遭貶謫的新貴,這幫人是真正的三無人員:無後台、無前途、無黨派。說他們無黨派也不全對,應該說,過去,在他們剛踏足這石州府裏,他們也是區分舊黨新黨甚至帝黨,並因各自信仰的不同而對立。直至漫長無聊、似乎永遠都看不到盡頭的日子過去,時間仿佛就停留在城樓望去的地平線那端,他們深陷進單調重複的日常公務裏,漸漸感覺被世界遺忘……不知不覺的某一天,他們也同樣遺忘了世界,那些黨派利益之爭遙遠得就如上一世的記憶,無論敵友或是自己,都僅剩下一個麻木的人形。
這便是端朝大多數偏遠地區基層官吏的宿命,他們甚至沒有參與黨爭的資格,比起他們,官卑言輕的新黨已是傳說中的人物,楊無端和丁新語這樣的一府主官,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更值得敬畏。
什麽叫“封疆大吏”,楊無端再沒有比此刻更嚼出這四個字的複雜滋味。
===
楊無端敬完一圈酒,把人都認全了,又等著屬官們組團和單人分別敬迴來,喝得酒意湧上喉頭,這才慢悠悠地離席。
按理這時該有小廝上來扶她去更衣,但方迴是知道她真實身份的,便假裝沒有看到,側身假裝倒酒,擋住同席其他官員的視線。
楊無端酒量算不得特別好,但女人天生更有耐力,酒醉尚有三分醒,她扶著牆緩緩地走在府衙後苑內,居然沒有喪失方向感。
她很快找到了丁新語。
他站在一個池塘前,上弦月暗得像一抹透光的雲,隱約照出他長身玉立的背影,池塘的黑色水麵泛出銀光。
楊無端有一種似曾相識感,短暫的瞬間,她以為看到了睿王。
嗬,睿王,楊無端想,她真想他,她多希望這次生死之間與她並肩戰爭的是他。
她一陣眩暈,扶著牆都站不穩,隻得小心翼翼地蹲下來。
丁新語顯然也發現了她,腳步聲向這邊移過來。府尊大人逃席逃得早,不比她腳下虛浮,他每一步都走得很鎮定。
他停下來時,楊無端正好打了個味道不怎麽樣的酒嗝。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今夜這一席的花費足以令外麵的三口之家多存活整月。楊無端,我很好奇,你如何說服自己?”
或許是酒醉的關係,楊無端暈頭暈腦地覺得這句話被無數倍的放大、擴散,直到消融進幽暗月色裏,又像是月色才能凝結出這欺霜勝雪的無情語意。
她笑了一下,半側過頭看他。
丁新語微微俯身凝視她,月光在他身後,她隻能看清他被染成深色的錦袍,卻沒有戴帽子,抹額上嵌著一顆看不清顏色的寶石,便如第三隻深邃的眼睛,不懷好意地盯著她。
“你想我迴答什麽?”她笑著問,“還是覺得我會慚愧無地?”
“我並沒有你認為那樣天真,”楊無通端誠懇地告訴他,“我也沒有那麽熱衷於思考和自辯,那是智者和瘋子才愛幹的事。”
她扶著牆艱難地站直身,晃了晃腦袋,隻覺得腦漿子都跟著蕩了蕩。
“我隻是一個做事的人,”她緩緩地說,“我的目標單一,既然我決心要做這件事,那麽百轉千迴,不管付出什麽代價、施以任何手段我都會完成它。我當然會懷疑自己,我會做錯事,會後悔……”
她笑了笑,抬頭望定他。
“但我永遠不會半途而廢。”
丁新語眸光如星,楊無端勉強支撐著與他對視。
許時,他點了點頭,就像楊無端又通過一關,終於肯切入正題。
“軍糧一案並不是什麽大案,但之前這半個月,前線諸將對此案過分關注,諸多糾纏。”他冷笑了半聲,道:“這群蠢物,以為用軍糧案引開的我的注意力,使我無暇關注它物,也就發現不了他們的秘密。”
秘密?楊無端精神一振,酒都醒了五分。
難不成真有人要造反!?
===
“楊無端?”武尚皺眉苦苦思索,自言自語道,“這名字聽著怎麽耳熟?”
室內一燈如豆,吳崇義繞著燈忽爾快速踱步,忽爾駐足思索,根本沒聽到他這句。房間角落裏恭立著另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這時卻應道:“武將軍忘了,您讀過楊五魁的《經世致用》。”
他清了清喉嚨,漫聲背誦道:“ ‘一個民族,假如因為與敵人戰鬥,即使遭到了失敗,以致不能立足於世界,這是他的命運不佳的緣故;但要是一個人不能為他自己的生命奮鬥,那麽,公正的上天早已注定了他的末日。 因為,怯懦的民族在這世界上是不配生存的。’”
這中年文士有一副好嗓音,吐字清晰,氣息悠長,這一篇白話被他徐徐誦來,竟仿佛詩詞篇章般富有韻律,不但武尚聽得雙目炯炯,就連深思中的吳崇義也聽入了耳,停步迴眸,若有所思地望向他。
“原來是她!”武尚恍然記起,一掌拍到自己大腿上,“我記得我記得,新黨主戰派,丁新語的得意門生,原來在南邊兒給咱們張羅糧食,京察的時候聽說被刑部下了獄。這是……放出來了?”
“嗯。”吳崇義淡淡地道:“皇上中旨特赦,調任石州府同知。”
他繞了半圈,又道:“宮中還傳出消息,太子殿下為了讓她任中宮屬官,不惜和汾王撕破臉……也是通過她,勢單力薄的太子搭上新黨,一朝翻身將汾王趕出北郢……”
剛過去這一年裏的諸多大事件中,有心人都能找到楊無端的影子,區區一個新科進士,甚至不足二十歲!吳崇義煩躁地想,一個丁新語已經讓人坐立不安,再來一個楊無端,這對師生都是聞頭知尾的天才,那個大秘密眼見就守不住。
罷罷,若真被逼到絕境,也隻能--吳崇義狠狠地咬緊牙,燭光映在他微微凸出的眼珠上,便如抹上一道血痕。
石州府的元象、迴雁兩關卻蕭索肅殺一如平日,卷著霰雪的塞外寒風像一把把的小刀子,殘忍地切割著貧民們裸露在爛衣破襖外的肌膚。長街冷冷,月色寂寂,在這樣普天同慶的節日裏,他們的性命卻卑微如城牆縫隙間脫盡了水分的苔衣,枯幹蜷縮地顫抖著,隨時能被下一陣風刮成碎末。
丁新語把丫鬟婆子之類的老弱仆人都留在關內,隻帶了幾名心腹男仆同來石州。織文兼職管家,忙忙碌碌地張羅了兩桌酒席,算是新任同知大人的接風宴。
石州府的屬官們熱情到有些諂媚,楊無端心裏有數,不同於她和丁新語這樣因故遭貶謫的新貴,這幫人是真正的三無人員:無後台、無前途、無黨派。說他們無黨派也不全對,應該說,過去,在他們剛踏足這石州府裏,他們也是區分舊黨新黨甚至帝黨,並因各自信仰的不同而對立。直至漫長無聊、似乎永遠都看不到盡頭的日子過去,時間仿佛就停留在城樓望去的地平線那端,他們深陷進單調重複的日常公務裏,漸漸感覺被世界遺忘……不知不覺的某一天,他們也同樣遺忘了世界,那些黨派利益之爭遙遠得就如上一世的記憶,無論敵友或是自己,都僅剩下一個麻木的人形。
這便是端朝大多數偏遠地區基層官吏的宿命,他們甚至沒有參與黨爭的資格,比起他們,官卑言輕的新黨已是傳說中的人物,楊無端和丁新語這樣的一府主官,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輔更值得敬畏。
什麽叫“封疆大吏”,楊無端再沒有比此刻更嚼出這四個字的複雜滋味。
===
楊無端敬完一圈酒,把人都認全了,又等著屬官們組團和單人分別敬迴來,喝得酒意湧上喉頭,這才慢悠悠地離席。
按理這時該有小廝上來扶她去更衣,但方迴是知道她真實身份的,便假裝沒有看到,側身假裝倒酒,擋住同席其他官員的視線。
楊無端酒量算不得特別好,但女人天生更有耐力,酒醉尚有三分醒,她扶著牆緩緩地走在府衙後苑內,居然沒有喪失方向感。
她很快找到了丁新語。
他站在一個池塘前,上弦月暗得像一抹透光的雲,隱約照出他長身玉立的背影,池塘的黑色水麵泛出銀光。
楊無端有一種似曾相識感,短暫的瞬間,她以為看到了睿王。
嗬,睿王,楊無端想,她真想他,她多希望這次生死之間與她並肩戰爭的是他。
她一陣眩暈,扶著牆都站不穩,隻得小心翼翼地蹲下來。
丁新語顯然也發現了她,腳步聲向這邊移過來。府尊大人逃席逃得早,不比她腳下虛浮,他每一步都走得很鎮定。
他停下來時,楊無端正好打了個味道不怎麽樣的酒嗝。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今夜這一席的花費足以令外麵的三口之家多存活整月。楊無端,我很好奇,你如何說服自己?”
或許是酒醉的關係,楊無端暈頭暈腦地覺得這句話被無數倍的放大、擴散,直到消融進幽暗月色裏,又像是月色才能凝結出這欺霜勝雪的無情語意。
她笑了一下,半側過頭看他。
丁新語微微俯身凝視她,月光在他身後,她隻能看清他被染成深色的錦袍,卻沒有戴帽子,抹額上嵌著一顆看不清顏色的寶石,便如第三隻深邃的眼睛,不懷好意地盯著她。
“你想我迴答什麽?”她笑著問,“還是覺得我會慚愧無地?”
“我並沒有你認為那樣天真,”楊無通端誠懇地告訴他,“我也沒有那麽熱衷於思考和自辯,那是智者和瘋子才愛幹的事。”
她扶著牆艱難地站直身,晃了晃腦袋,隻覺得腦漿子都跟著蕩了蕩。
“我隻是一個做事的人,”她緩緩地說,“我的目標單一,既然我決心要做這件事,那麽百轉千迴,不管付出什麽代價、施以任何手段我都會完成它。我當然會懷疑自己,我會做錯事,會後悔……”
她笑了笑,抬頭望定他。
“但我永遠不會半途而廢。”
丁新語眸光如星,楊無端勉強支撐著與他對視。
許時,他點了點頭,就像楊無端又通過一關,終於肯切入正題。
“軍糧一案並不是什麽大案,但之前這半個月,前線諸將對此案過分關注,諸多糾纏。”他冷笑了半聲,道:“這群蠢物,以為用軍糧案引開的我的注意力,使我無暇關注它物,也就發現不了他們的秘密。”
秘密?楊無端精神一振,酒都醒了五分。
難不成真有人要造反!?
===
“楊無端?”武尚皺眉苦苦思索,自言自語道,“這名字聽著怎麽耳熟?”
室內一燈如豆,吳崇義繞著燈忽爾快速踱步,忽爾駐足思索,根本沒聽到他這句。房間角落裏恭立著另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這時卻應道:“武將軍忘了,您讀過楊五魁的《經世致用》。”
他清了清喉嚨,漫聲背誦道:“ ‘一個民族,假如因為與敵人戰鬥,即使遭到了失敗,以致不能立足於世界,這是他的命運不佳的緣故;但要是一個人不能為他自己的生命奮鬥,那麽,公正的上天早已注定了他的末日。 因為,怯懦的民族在這世界上是不配生存的。’”
這中年文士有一副好嗓音,吐字清晰,氣息悠長,這一篇白話被他徐徐誦來,竟仿佛詩詞篇章般富有韻律,不但武尚聽得雙目炯炯,就連深思中的吳崇義也聽入了耳,停步迴眸,若有所思地望向他。
“原來是她!”武尚恍然記起,一掌拍到自己大腿上,“我記得我記得,新黨主戰派,丁新語的得意門生,原來在南邊兒給咱們張羅糧食,京察的時候聽說被刑部下了獄。這是……放出來了?”
“嗯。”吳崇義淡淡地道:“皇上中旨特赦,調任石州府同知。”
他繞了半圈,又道:“宮中還傳出消息,太子殿下為了讓她任中宮屬官,不惜和汾王撕破臉……也是通過她,勢單力薄的太子搭上新黨,一朝翻身將汾王趕出北郢……”
剛過去這一年裏的諸多大事件中,有心人都能找到楊無端的影子,區區一個新科進士,甚至不足二十歲!吳崇義煩躁地想,一個丁新語已經讓人坐立不安,再來一個楊無端,這對師生都是聞頭知尾的天才,那個大秘密眼見就守不住。
罷罷,若真被逼到絕境,也隻能--吳崇義狠狠地咬緊牙,燭光映在他微微凸出的眼珠上,便如抹上一道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