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人數眾多,禮房書吏便把人都領至縣衙後花園內,觀景亭前。


    信陽縣衙這個後花園比寧家的花園闊出一倍有餘,顯然經名家設計,雖然才二月春初,卻已是花木扶疏、流水潺潺,頗有一番景象可觀。


    眾人在觀景亭前列隊站好,楊無端無聊地東張西望,見亭子的橫楹上用大筆書著“慕才”二字,字寫得端正有餘,看不出一點個性,正是時下流行的“館閣體”。


    所謂館閣體,就是古代科舉考試的時候流行的標準字體。與現代的高考一樣,古代科考中每個考官都需要大量閱卷,考生如果字寫得太有個人特色,用眼過度的考官容易認錯,或是心生反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童生在報考之前便要學會使用館閣體。對館閣體的要求是“烏、方、光”,而且大小一致,不能超出答卷的格子。


    當然,也有像楊無端這樣膽子夠大、自信心爆棚,硬是不肯采用館閣體的,反正沒有硬性規定,別的考生倒佩服幾分。


    如何將實用的館閣體寫出藝術性,是大多數科舉出身的官員畢生的事業。楊無端認出亭子上的字出自張縣令手筆,心想,這樣的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難怪叫“館閣體”,果然符合做官人的心態。


    她這邊腹誹著,後排的童生忽然小小地騷動起來,行禮請安聲不絕於耳,她迴頭一看,果然是縣尊大人搖搖擺擺地走進來。


    ===


    張誌敬依然是穿著鄉試第一天那全套製服:淺青色鸂鶒補子的官服,頭戴烏紗帽,腰帶上還有玉扣。如果信陽城不是一城兩衙,他這身裝備也算得上極品,足以秒殺全城白丁。


    但讀書人又不在其列。要不怎麽人人都削尖了腦袋考科舉,在封建人治社會,有功名傍身才有安全感。比如此刻,僅在這縣衙的一畝三分地內,張縣令想要秒殺某個看不順眼的童生,還得迂迴曲折,攪盡腦汁想辦法。


    他屹立於慕才亭中,底下童生亂紛紛地行禮,他翹著下巴有一搭沒一搭迴應著,眼睛瞥過來瞥過去,忍耐不住地要在楊無端身旁打轉。


    楊無端也隨著大眾在行禮,她做夢都沒想過知縣大人會算計她,心裏還覺著張縣令對她挺不錯的,暗中感激呢。


    抬首時對上張誌敬看過來的目光,楊無端趕緊又作了個揖,笑得見牙不見眼。


    諂媚!張縣令內心怒斥,看到她嫩乎乎桃子尖兒似的小臉就來氣,傲然撇過頭不理她,又去看她右首的張環。


    張環正睜大眼睛等著他,兩人目光交匯,瞬間擦出火花。張環說起來跟張誌敬有些九拐十八彎的親戚關係,是自己人,自己人看自己人,自然是愈看愈親熱,兩人眉目傳情、一個媚眼換一個媚眼,場間的氣溫節節上升。


    楊無端擦了把汗,悄悄朝旁邊移開一步,心道,真是冤枉了人家子瑜兄,原來人家跟張生興趣愛好相差甚遠,相差甚遠哪。


    首輪廝見過後,張縣令舉手一揮,示意考生們入座,眾人便依次走到早就排布好的桌椅前坐下。


    這桌椅自然也是按名次排列,楊無端麻木地坐到左首第一位,心酸地想,以後如果有機會再看選秀,一定要給零一號選手多投幾票。


    考生都坐好了,張誌敬清清喉嚨,開門見山地道:“諸位都是我縣精英,本官對你們的才學是極有信心的。之前三場考過你們的文章,今日春光正好,便不依常規,讓本官看看你們在詩詞之道上的造詣。春來不分南北,這樣,便以”春光“為題,各寫一首南國和北地的風景。”


    寫詩?底下考生麵麵相覷,自從八股文興起,詩詞便被貶為末流,除了中規中矩的試貼詩,正經讀書人根本沒在詩詞上花過心思,突然要他們寫詩,都有些茫然起來。


    “大人,”有考生壯起膽子問:“格律是……”


    “沒有。”張縣令笑得狡猾狡猾滴,慢悠悠地道:“諸位自由發揮。”


    看著童生們愈發顯得彷徨,一個個手足無措,張誌敬心中大爽,狂吼:就是這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原來張縣令冥思苦想了一整夜,最後就想出這個題目來刁難楊無端。在張縣令考慮過後,這題目有三大好處:第一,題目太寬泛。隻要寫過命題作文的人都知道,越是不著邊的題目越難寫好文章,因為你自己都很容易迷路,抓不住重點。第二,自由度太高。對從發蒙開始即接受應試教育的童生來說,在框框裏寫文做詩是常態,突然沒有了框框的約束,就像在黑暗中生存了一輩子的田鼠,突然被強光照射,隻會嚇得到處亂竄。第三,他將楊無端的考卷研究得很透徹,自認比楊無端的座師更了解她:此生文采是有的,基本功卻談不上紮實。而做詩這迴事,在大家天資差不多的情況下,說到底就看得是基本功,要不怎麽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不枉張誌敬一番苦心,他確實很了解楊無端的劣勢,也正如他所料,楊小妞現在很苦惱。


    但與張縣令暗爽的不同,楊無端不是在苦惱怎麽寫詩,而是……怎麽抄?


    好歹是穿越人士,不抄一迴詩詞好像人生都不完整。楊無端自嘲地想,對不起啦,她也不想的,下不為例。


    她跟著蘇庭嘉學習不過二年,基本功與其他童生不能比,寫固定格式的八股文還能仗著小聰明,詩詞這迴事卻要講天分,她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自己現場寫不出來,就隻得另尋辦法,楊無端對案首不案首並不執著,但是她必須考中稟生,這是底線。


    她沉吟了一會兒,第一個攤開桌麵上的白紙,縣衙準備得很周到,墨硯內早就磨好了墨汁,她蘸飽了墨,提筆疾書。


    寫的是清代袁枚的兩首詩,楊無端沒怎麽接觸過明清兩代詩詞,但袁隨園此人極為有趣,她讀大學的時候專找他的書來看,什麽《隨園詩話》、《隨園食單》,也連帶著就看了他幾首詩。


    穿越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讓她記性更好,當下從記憶的角落裏搜出這兩首詩來,一氣寫在紙上。


    她剛提筆張誌敬就發現了,眼珠子差點沒瞪出來。捂著“砰砰”直跳的小心肝,張縣令麵上帶著僵硬的微笑,腳踩淩波微步在考生中穿行,挪啊挪地就到了楊無端背後。


    楊無端寫得專注,也沒發現他,張誌敬翹著下巴,眼珠使勁往下轉,一眼便看盡了兩首詩。


    《詠春·北地·沙溝》


    沙溝日影漸朦朧,隱隱黃河出樹中。剛卷車簾還放下,太陽力薄不勝風。


    《詠春·南國·魚梁道上》


    初笄蠻女發毿毿,折得溪頭花亂簪。一幅布裙紅到老,不知人世有江南。


    平心而論,這兩首詩要談“詠春”這個主題都有點不知所謂,但確是寫活了北地和南國的風光。前一首中的“太陽力薄不勝風”已經是令人口齒噙香的好句,後一首以人喻景,在寫江南美景的同時感歎了江南貧家女的命運,可說立意深遠,境界又更進一層。


    張誌敬雖心胸狹窄,卻也是天真爛漫的率直人物,實在昧不下良心說袁枚的詩不是好詩。


    楊無端寫完擱筆,端詳了一番自己的字,忽然發現周圍的考生都在看她,或者說看向她身後。


    她急轉頭,訝然地發現了縣尊大人。


    “大人,”她連忙站起來行禮,道:“學生交卷。”


    “這、這……這就交卷了?”張縣令雙眼發直,嘴唇發烏,哆嗦著道:“不再改改?”


    多好的人哪!楊無端感激得眼含熱淚,縣尊大人和她非親非故,卻一直都這麽照顧她,到這時候了還生怕她大意出錯,提醒她複查修改。


    她真心誠意地又作了個揖,雙手捧上寫了詩的考卷,深情地道:“多謝大人關心,學生已經複查過了,若再有錯處,請大人秉公處置。”


    “好、好……”張誌敬抖著手接過卷子,求助似地在場中環視一圈,又對上張環的目光。張生正眼巴巴地望著他,眼中的熱切滿得簡直要溢出來。


    張縣令突然悲從中來,鼻子一酸,兩行熱淚就流了出來。


    “大人!”楊無端大驚,這縣官怎麽也學會楊小康的法寶了,說哭就哭。眾童生也驚駭地望過來,張環“啪”一聲捏斷了手中的筆。


    “好濕!好濕!”張誌敬掩飾地捏著卷子抖了抖,一邊埋下頭哭得唏裏嘩啦,一邊顫抖著拈起筆,在楊無端的卷子上首畫了一個不那麽圓的圓圈。


    ===


    端朝元和六年,信陽縣縣試,案首:楊無端。


    因為縣尊大人被感動得潸然淚下,楊案首的詩名與她的製文之才一並流傳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來做女丞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壓境而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壓境而來並收藏穿越來做女丞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