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和冉宏圖聊的事情很多,具體的事情基本上都落實了下去,隻是在科研方向上,李忠信和冉宏圖有了一定的分歧。
對於李忠信來講,有這樣的一種分歧是正常的,無論到什麽時候,都會有人提出來好的想法和建議,這個也是李忠信希望看到的,更希望下麵的人能夠發出來這樣的聲音。
隻不過呢!冉宏圖想要投資搞的什麽交換機的這種事情,李忠信真的是沒有想過。
因為李忠信總覺得,那種東西的研發,不是忠信科研基地這邊現在需要開展的。
李忠信對於程控交換機這種東西呢!也是有一些了解的,在這個時候,國內程控交換機市場被國外七國八製交換機占領,國內隻有上海貝爾生產的s1240交換機,還是法國阿爾卡特的產品。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交換機基本上用的都是國外的交換機,基本上沒有國內什麽事情。
鄭州通信兵工程學院鄔江興教授帶領的開發團隊率先在國內開發成功第一個程控交換機,也就是後來巨龍集團生產的04機。
04機的成功給國內其他搞程控交換機開發的研究所,公司予極大的鼓舞和信心,紛紛加大力量開發。
在深圳就有好多家搞程控交換機的。搞得最好的是長虹公司,這個長虹公司並不是四川那個生產電視機的長虹,而是深圳市政府和長春郵電學院合辦的公司。
在華為剛剛開始搞程控交換機的時候,他們的產品就已經賣了一個億了。可惜他們隻搞了2千門,賺了一點錢,就忙著分利和內部鬥爭了,後來就沒有再發展。
在中國這個時候搞交換機的,就沒有什麽成功的企業,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華為的強勢崛起。
在這個當中,有著很多的說法,想要搞交換機,必須要上麵有人,下麵也有人,錢得送對地方,那麽才能夠拿到訂單。
忠信公司的章程當中很明顯地沒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更不會因為為了賺錢,去破壞李忠信那種不行賄的規則,很多時候,李忠信都有著這樣的一種想法,從忠信公司做起,做一些不行賄的有良知的企業,才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
忠信公司不做,其他的公司去做,對忠信公司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的,但是,這個是一個李忠信做事的底線,他不想因為忠信公司的發展,而在中國搞出來更多的貪官。
隻要忠信公司在這個方麵做得好,對於今後中國很多事情都會起到好的一麵。
再有就是研發人員的事情,李忠信通過後世對華為的一些了解,他知道,華為程控交換機最早的開發人員來自西安郵電十所。華為剛開始是與十所合作開發交換機,後來把來合作的人員都挖過來了。
那些十所來的人每年迴去過年的時候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帶幾個十所的同事到華為來。
這個事情呢!和李忠信最開始發展忠信動漫基地時候的那種方法很相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節奏,忠信公司動漫基地的待遇好,給予的福利多,能夠發揮個人的才能。
後來的忠信科研基地,也算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基本上是挖人過來一起研究忠信公司給予的項目,忠信科研基地給予的待遇和發展的空間,絕對不是這個時候國家一般企業能夠給予的。
忠信公司和郵電部門有過一些接觸,但是,都是那種常規的,而且是高層次的接觸,像這樣的研究所,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麽認識的人,想要憑空去招人,那也是相當費勁的一件事情。
華為的另一個人才來源是和高校合作,當時合作較多的是北郵,華中工學院,中國科技大學。通過跟高校合作,既可以拿到一些技術,又可以培養後續人才,對華為的後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與高校的合作一直是華為對外合作的重點。剛開始的時候,高校還能給華為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如isdn是和北郵程時端教授合作,atm是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周代琪教授合作,但後來華為的技術開發遠遠領先於各高校。
對於這樣的兩種招人的方式,李忠信心知肚明,但是,李忠信卻是沒有參與到這個交換機的想法當中。
因為李忠信覺得,這個時候,忠信科研基地這邊如果啟動這樣的一個項目,真就不見得能夠有華為、中興什麽的公司強。
更何況這種東西需要的是開拓市場,需要很大的精力來做,還要扯上亂七八糟的各種關係,有郵電部的關係,還得有方方麵麵的關係。
這些東西雖然都不難搞定,但是,李忠信卻不想去搞那些東西。
李忠信覺得,真要是忠信公司把這個東西搞成了,把華為什麽的份額擠沒了,到時候華為這樣的一個公司怎麽能成為世界上偉大的公司呢!
像交換機這類的專業東西,這些公司有沒有可能做出來,答案是有的,而且忠信公司有著國外很多這個方麵的專家,想要什麽樣子的東西,直接花錢就能夠搞定,隻不過呢!李忠信覺得,那些東西都是過時的東西,而且無論忠信公司怎麽去搞,也是搞不到最好,所以,李忠信才不希望冉宏圖去琢磨這個方麵的事情。
而且在李忠信的心中,華為的那種狼行千裏吃肉的管理也不適合他這樣的一個公司。
李忠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他按照曾國藩的那套思想來的。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戰鬥力極強,大清國80萬正規軍在其麵前都不堪一擊,可最終卻毀在了湘軍手裏,為什麽?
這個就是曾國藩養兵的套路了,隻不過呢!套路萬變不離其中,大抵用兵而利權不在手,決無人應之者。
曾國藩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哲學,一般來講,湘軍正常士兵的月餉比清朝正規軍裏最多兵種還要高出一倍。親兵護勇還要更高。說到底,就是想要手下有動力,首先得給他們吃肉。
對於李忠信來講,有這樣的一種分歧是正常的,無論到什麽時候,都會有人提出來好的想法和建議,這個也是李忠信希望看到的,更希望下麵的人能夠發出來這樣的聲音。
隻不過呢!冉宏圖想要投資搞的什麽交換機的這種事情,李忠信真的是沒有想過。
因為李忠信總覺得,那種東西的研發,不是忠信科研基地這邊現在需要開展的。
李忠信對於程控交換機這種東西呢!也是有一些了解的,在這個時候,國內程控交換機市場被國外七國八製交換機占領,國內隻有上海貝爾生產的s1240交換機,還是法國阿爾卡特的產品。
可以這樣說,中國的交換機基本上用的都是國外的交換機,基本上沒有國內什麽事情。
鄭州通信兵工程學院鄔江興教授帶領的開發團隊率先在國內開發成功第一個程控交換機,也就是後來巨龍集團生產的04機。
04機的成功給國內其他搞程控交換機開發的研究所,公司予極大的鼓舞和信心,紛紛加大力量開發。
在深圳就有好多家搞程控交換機的。搞得最好的是長虹公司,這個長虹公司並不是四川那個生產電視機的長虹,而是深圳市政府和長春郵電學院合辦的公司。
在華為剛剛開始搞程控交換機的時候,他們的產品就已經賣了一個億了。可惜他們隻搞了2千門,賺了一點錢,就忙著分利和內部鬥爭了,後來就沒有再發展。
在中國這個時候搞交換機的,就沒有什麽成功的企業,要不然的話,也不會有華為的強勢崛起。
在這個當中,有著很多的說法,想要搞交換機,必須要上麵有人,下麵也有人,錢得送對地方,那麽才能夠拿到訂單。
忠信公司的章程當中很明顯地沒有這樣的一種說法,更不會因為為了賺錢,去破壞李忠信那種不行賄的規則,很多時候,李忠信都有著這樣的一種想法,從忠信公司做起,做一些不行賄的有良知的企業,才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
忠信公司不做,其他的公司去做,對忠信公司有沒有影響,當然是有的,但是,這個是一個李忠信做事的底線,他不想因為忠信公司的發展,而在中國搞出來更多的貪官。
隻要忠信公司在這個方麵做得好,對於今後中國很多事情都會起到好的一麵。
再有就是研發人員的事情,李忠信通過後世對華為的一些了解,他知道,華為程控交換機最早的開發人員來自西安郵電十所。華為剛開始是與十所合作開發交換機,後來把來合作的人員都挖過來了。
那些十所來的人每年迴去過年的時候都有一個任務,就是帶幾個十所的同事到華為來。
這個事情呢!和李忠信最開始發展忠信動漫基地時候的那種方法很相近,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節奏,忠信公司動漫基地的待遇好,給予的福利多,能夠發揮個人的才能。
後來的忠信科研基地,也算是這樣的一種模式,基本上是挖人過來一起研究忠信公司給予的項目,忠信科研基地給予的待遇和發展的空間,絕對不是這個時候國家一般企業能夠給予的。
忠信公司和郵電部門有過一些接觸,但是,都是那種常規的,而且是高層次的接觸,像這樣的研究所,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麽認識的人,想要憑空去招人,那也是相當費勁的一件事情。
華為的另一個人才來源是和高校合作,當時合作較多的是北郵,華中工學院,中國科技大學。通過跟高校合作,既可以拿到一些技術,又可以培養後續人才,對華為的後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與高校的合作一直是華為對外合作的重點。剛開始的時候,高校還能給華為帶來一些新的技術,如isdn是和北郵程時端教授合作,atm是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周代琪教授合作,但後來華為的技術開發遠遠領先於各高校。
對於這樣的兩種招人的方式,李忠信心知肚明,但是,李忠信卻是沒有參與到這個交換機的想法當中。
因為李忠信覺得,這個時候,忠信科研基地這邊如果啟動這樣的一個項目,真就不見得能夠有華為、中興什麽的公司強。
更何況這種東西需要的是開拓市場,需要很大的精力來做,還要扯上亂七八糟的各種關係,有郵電部的關係,還得有方方麵麵的關係。
這些東西雖然都不難搞定,但是,李忠信卻不想去搞那些東西。
李忠信覺得,真要是忠信公司把這個東西搞成了,把華為什麽的份額擠沒了,到時候華為這樣的一個公司怎麽能成為世界上偉大的公司呢!
像交換機這類的專業東西,這些公司有沒有可能做出來,答案是有的,而且忠信公司有著國外很多這個方麵的專家,想要什麽樣子的東西,直接花錢就能夠搞定,隻不過呢!李忠信覺得,那些東西都是過時的東西,而且無論忠信公司怎麽去搞,也是搞不到最好,所以,李忠信才不希望冉宏圖去琢磨這個方麵的事情。
而且在李忠信的心中,華為的那種狼行千裏吃肉的管理也不適合他這樣的一個公司。
李忠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他按照曾國藩的那套思想來的。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起義,太平軍戰鬥力極強,大清國80萬正規軍在其麵前都不堪一擊,可最終卻毀在了湘軍手裏,為什麽?
這個就是曾國藩養兵的套路了,隻不過呢!套路萬變不離其中,大抵用兵而利權不在手,決無人應之者。
曾國藩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哲學,一般來講,湘軍正常士兵的月餉比清朝正規軍裏最多兵種還要高出一倍。親兵護勇還要更高。說到底,就是想要手下有動力,首先得給他們吃肉。